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可自主编辑word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5035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可自主编辑word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可自主编辑word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可自主编辑word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可自主编辑word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可自主编辑word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可自主编辑word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可自主编辑word精选文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

2、”“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夯基提能作业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题组一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

3、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

4、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 (2018郑州一中摸底卷,1)下列木炭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吸附性B.可燃性C.还原性D.常温下的稳定性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2分)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B.用碳

5、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作饮水机的净水剂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3.(2019周口一模,5)关于碳单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B.焦炭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冶金工业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硬水软化D.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来制作钻石4.(2019郑州一模,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来制作汽水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常用于灭火5.(2018陕西中考A卷,13,2分)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2C+O2 2COC

6、+O2 CO22CO+O2 2CO2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6.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A.比先变红,不变红B.比先变红,不变红C.变红,不变红D.变红,不变红二、填空题7.(2018河南名校联盟卷,17)用炭黑墨汁绘的字画经久不变色是由于,其微观本质是碳元素的,但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碳的化学活动性逐渐增强,如在高温下具有还原性,写出碳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

7、程式:。三、简答题8.(2018洛阳统考,23)右图烧杯底部木块上固定有一根铜丝,铜丝上绑了四朵纸花,其中是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是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向烧杯中慢慢倾倒二氧化碳。(1)你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2)石蕊纸花变色的原因是什么?(3)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物理性质?9.(2018河南中考,24,3分)下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1)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3)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四、综

8、合应用题10.(2018南阳一模,25)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它们都是同种物质B.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它们都能导电D.常温下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填导管接口字母):CO2。(3)实验结束后装置B锥形瓶中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HCl;猜想三:CaCl2、HCl、CaCO3。该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实验验证】

9、同学们对猜想与假设进行验证,取装置B锥形瓶中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A点溶液的pH=7,则废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OA段发生的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B段溶液的pH(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 g和94.4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郑州二模,3)如图所示,将充满CO2并附有干燥石蕊小花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内液

10、面上升B.试管内溶液变为红色C.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D.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2.(2018焦作武陟一模,11改编)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得到沉淀X g。若将上述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经CO2 CO CO2的一系列变化后(在此过程中各物质均完全反应),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得到沉淀Y g,则X与Y的关系是()A.X=2YB.2X=YC.X=YD.无法确定3.(2019郑州一模,14)如图是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已知:CaCO3+CO2+H2O Ca(HC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点时的溶质是氢氧化钙B.a点时发

11、生反应的类型为化合反应C.b点表示Ca(OH)2与CO2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的溶质为碳酸氢钙4.(2019湖北武汉中考,6,3分)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5.(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5,2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能产生温室

12、效应B.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C.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二、填空题6.(2018洛阳统考,15)一种外形小巧,充电速度约为普通电池一千倍的新型电池石墨烯电池已经问世。石墨烯是单层石墨片,其化学式为,它的物理性质与金刚石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请写出石墨烯可能具有的一种化学性质。7.(2019湖南长沙中考,47,1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一氧化碳。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若澄

13、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请你分析并回答:(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5)实验后发现试管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的方法是题组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2019辽宁沈阳中考,10,1分)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操作及现象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2.实验室制取

14、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二、填空题3.(2018郑州二模,17)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2)若选用装置A、B和C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则需将装置A中的错误改正为,装置C中应盛放的液体试剂为。4.(2018北京中考,21,2分)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CO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5.(2018湖南长沙中考,46,6分)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3)用C装置收

15、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6.(2019黑龙江哈尔滨中考,32,7分)下列是关于二氧化碳和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仪器的名称是,将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图补充完整。(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热时,先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会发现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的气体,气压,使瓶内压强瓶外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水排出,所以液面下降。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7.(2018开封西南学区联考,23)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A装置收集的某

16、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认为CO2能否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选填“能”或“不能”)。若某同学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未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4)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若气流按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bhij(选填小写字母)。三、简答题8.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2)连接A、B、C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

17、同,C中所加药品相同。若实验时B中蜡烛燃烧更旺,C中溶液变浑浊,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实验时B中蜡烛熄灭,C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产生的气体具有什么化学性质?B组提升题组一、填空题1.(2018开封二模,23)气体的制取是化学实验中一项重要的技能。(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将下图(1)方框中CO2的发生装置图补画完整。(2)制得的CO2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干燥的CO2,可选用如图(2)所示装置,则所选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CO2发生装置接、接、接。2.(2018安徽中考,12,7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查

18、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1)仪器X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属于(填反应类型)。(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填字母序号)。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二、综合应用题3.(2018周口沈丘一模,25)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进一步探究CO2的性质。(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要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应选用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3)利

19、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4)某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发现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a.氧化钠b.碳酸钠c.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d.氢氧化钠请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实验探究】取少量该样品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另一份先加入过量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5)氢

20、氧化钠在工业中常用于吸收含有氯气的废气,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另一种氧化物,若要吸收71 g氯气,理论上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答案精解精析题组一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A组基础题组1.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可以吸附气体或液体的微粒,这个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都是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均属于化学性质。2.BA项,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与化学性质无关;B项,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使书写的档案文件保存较长时间;C项,用活性炭作饮水机的净水剂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21、与化学性质无关;D项,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因为铅笔芯粉末中所含的石墨具有润滑作用,与化学性质无关。3.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电极,A正确;焦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B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使硬水软化,硬水软化可用加热煮沸的方法,C错误;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来制作玻璃刀头或钻井机的钻头,因其加工打磨后有夺目的光泽,故可用来制作钻石,D错误。4.A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故A不正确。5.DCO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会生成二氧化碳,D错误。6.A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和变红,和不变红。由于CO2的密度比空

22、气大,故比先变红。7.答案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4个C+2CuO 2Cu+CO2解析炭黑属于碳单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从微观上看,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化学反应中不容易失去或得到电子,因此化学性质相对比较稳定。8.答案(1)比先变红,和均不变色。(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纸花变红。(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解析倾倒二氧化碳后,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和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和均不会变色;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比先变红。9.答案(1)Fe2O3+3CO 2Fe+3CO2(2)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3)因为A装置能吸收

23、CO2,若没有A装置,则杂质中的CO2也能使Ca(OH)2溶液变浑浊,对检验气体生成物造成干扰。解析(1)B装置中发生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2)尾气可以点燃或用气囊收集起来集中处理;(3)A装置能够吸收水和二氧化碳,若没有A装置,则通入玻璃管的气体中含有的杂质二氧化碳也会使Ca(OH)2溶液变浑浊,会对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10.答案(1)B(2)CaCO3+2HCl CaCl2 +H2O+CO2debca(3)【猜想与假设】CaCO3难溶于水【结论】H+ 、Ca2+Na2CO3+2HCl 2Na

24、Cl+H2O+CO2不变(4)解:12.5 g题述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12.5 g80%=10 g。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CaCO3+2HCl CaCl2+H2O+CO2100111 4410 g xy100111=10 gxx=11.1 g10044=10 gyy=4.4 g则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 g10 g+94.4 g-4.4 g100%=11.1%答: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解析(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如金刚石

25、不能导电而石墨能导电;常温下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氧气反应,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它们都可以与氧气反应,故A、C、D均不正确,B正确。(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CaCO3+2HCl CaCl2+H2O+CO2;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首先要通过除杂装置F吸收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再通过干燥装置E吸收水蒸气,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FED; 气体通过除杂和干燥装置时均要长管进气,因此装置的接口顺序为debca。(3)由于CaCO3难溶于水,是沉淀,故猜想三错误;根据图像可知,加入碳酸钠溶液后,过一会儿才有沉淀产生,说明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即OA段发生反应的化

26、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 2NaCl+H2O+CO2,至A点恰好把盐酸反应完,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然后碳酸钠再跟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因此,废液中含有氯化钙和盐酸,其中阳离子是H+、Ca2+; 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 CaCO3+2NaCl,整个反应过程中生成物呈中性,故溶液的pH不变。B组提升题组1.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因此试管内溶液变红且液面上升;石蕊溶液变红而试管底部干燥的石蕊小花不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发生反应生成了酸;该实验无法证明二氧化碳密度的大小,故D错误。2.B由转化关系可知,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2CO,2CO+O

27、2 2CO2,则通过上述转化可知,再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后可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X g,所以2X=Y。3.BO点时,通入二氧化碳的体积为0,即反应还没有发生,因此溶质只有氢氧化钙,故A正确;a点时生成的沉淀还没有达到最大值,说明氢氧化钙没有反应完全,因此发生的反应是CO2+Ca(OH)2 CaCO3+H2O,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b点生成的沉淀达到最大值,表示Ca(OH)2与CO2恰好完全反应,之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是CaCO3+CO2+H2O Ca(HCO3)2,沉淀会逐渐减少,故C正确;c点时,CaCO3沉淀质量为0,说明沉淀已经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钙,此时的溶质只有碳酸氢钙,

28、故D正确。4.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A说法错误;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都由+2价变为0价,B说法错误;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说法错误;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D说法正确。5.C乙为气体,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所以乙为CO;乙可由固态单质甲生成,所以甲为碳;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所以丙为CO2。CO2能产生温室效应,故A正确;三个转化的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为碳,故B正确;的转化也可以通过CO与氧化铁的反应来实现,故C不正确;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故D正确。6.答案C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29、不同可燃性(或还原性、稳定性等合理即可)解析因为石墨烯是单层石墨片,属于碳单质,因此其化学式为C;它的物理性质与金刚石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石墨烯属于碳单质,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等。7.答案(1)不严谨气体产物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物(2)先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中有CO2;然后将剩余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和浓H2SO4,再通过灼热的CuO固体,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若产生的气体为CO和CO2,没有验证CO的装置(4)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5)

30、先用足量稀盐酸清洗,再用水洗 解析(1)木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的气体产物可能是CO2,也可能是CO,还可能是CO2和CO的混合气体。(2)在CO2和CO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要对这两种气体进行检验,一般先检验CO2,然后利用CO的还原性来检验CO。实验时为防止CO2对CO的检验造成干扰,应检验CO2后将其除去,再进行CO的检验。(3)CO有毒,故应该在装置的最后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若产生的气体为CO和CO2,按照题图所示的装置,只能验证气体产物中是否有CO2,不能验证CO是否存在。(4)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液体倒吸,使试管炸裂。(5)实验后装澄清石灰水的

31、试管内壁上附着的是不溶于水的CaCO3,可先用足量稀盐酸清洗,再用水洗。题组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A组基础题组1.C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A错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B错误;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任何难溶于水的气体通入蒸馏水中都有气泡逸出,D错误。2.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而不是A;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能溶于水,一般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浓硫酸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干燥。故选A。3.答案(1)a(2)长颈漏

32、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浓硫酸解析(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使用装置C收集氧气,气体需要长进短出;(2)要采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将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沿长颈漏斗逸散到空气中;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4.答案(1)CaCO3+2HCl CaCl2+H2O+CO2(2)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5.答案(1)铁架台(2)B(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熄灭,证明收集满解析(1)标号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2)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发生装置选择B;(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3、,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6.答案(1)锥形瓶画图要求:锥形瓶中用实线画液面;用虚线画液体;a中液体不超过容积的二分之一;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瓶中画气泡;画直角导管,一端与胶管相连;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2)2KMnO4 K2 MnO4+MnO2 +O2使试管均匀受热(3)增多增大大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解析(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出。(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 MnO4+MnO2 +O2。加热时,应先来回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将酒精灯对准

34、药品部位加热。(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氧气增多,压强增大,使瓶内的压强大于瓶外的压强,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所以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7.答案(1)难溶于水(2)E(3)2HCl+CaCO3 CaCl2+H2O+CO2不能盐酸的浓度过大,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4)dc解析(1)A装置是排水集气法,气体必须具备难溶于水的性质。(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故选择E。(3)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但它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盐酸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35、,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而不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石灰水不变浑浊。(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使用C装置收集时,气体应该长进短出,即气流方向是dc。8.答案(1)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长颈漏斗末端浸入液面以下,若长颈漏斗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或液面不下降,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2H2O2 2H2O+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2)能使B中蜡烛燃烧更旺的气体是氧气,蜡烛燃烧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C中,使C中的溶液变浑浊,说明C中的溶液是澄清石灰水,因此A装置中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若B中燃烧的蜡烛

36、熄灭,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体现出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组提升题组1.答案(1)CaCO3+2HCl CaCl2+H2O+CO2见下图(要画出: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2)dcabe解析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入锥形瓶内的液面以下;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要先除杂后干燥,因此所选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dcabe。2.答案(1)长颈漏斗(2)ACaCO3+ 2HCl CaCl2 + H2 O + CO2复分解反应(3)b(4)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蜡烛火焰附

37、近氧气浓度减小解析(1)仪器X为长颈漏斗。(2)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O2,属于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故选A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 CaCl2 + H2 O + CO2,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常温下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所以也可以采用排饱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收集。(4)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若二氧化碳倾倒过快,会使高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小而先熄灭。3.答案(1)CaCO3+2HCl CaCl2+H2O+CO2(2)agfedh(或agfe

38、dh)(3)Zn+H2SO4 ZnSO4+H2(或2H2O2 2H2O+O2)(4)【作出猜想】d猜想不合理,因为反应前的物质中不含氢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也不含氢元素【得出结论】Na2CO34Na+3CO2 2Na2CO3+C(5)解:设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Cl2 + 2NaOH NaCl+NaClO+H2O71 8071 g 20%x7180=71 g20%xx=400 g答:理论上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400 g。解析(1)A装置中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2)CO2气体中可能含有氯化氢

39、气体和水蒸气,要收集纯净、干燥的CO2需要先除杂后干燥且气体需要 “长进短出”,即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因此装置的导管接口顺序为agfedh。(3)A装置是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所以可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或者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 O2或Zn+H2SO4 ZnSO4+H2。(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首先排除猜想d,因为反应前的物质中不含氢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也不含氢元素;取样品配成溶液并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另一份先加入过量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过滤,向滤液中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即原固体样品中不含氧化钠;所以白色固体为碳酸钠;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 2Na2CO3+ C。第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