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3篇汇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65102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3篇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3篇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3篇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3篇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3篇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3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3篇汇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尊敬的家长:您好!春夏交替,气温变化幅度大,幼儿体质弱极易生病,而在此期间,被称为“呕吐病”的诺如病毒胃肠炎也进入高峰期。诺如病毒感染则有很强的传染性。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的高发季节。而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弱,是诺如病毒的易感染人群。因此,只有做好充分预防控制工作,才能有效防止病毒感染。那么,什么是诺如病毒呢?如何传播?感染了诺如病毒我们应该怎么办?幼儿园和家长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该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起病急,传播快,爆发多,临床上以呕吐、腹泻、低程度的发热、腹痛等为主要表

2、现,儿童以呕吐多见。更准确地说,它的症状应该是“上吐又下泻二诺如病毒的特点传染性较强:通过接触、水源、食物、呼吸均可传播。以群发为主:好发于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密闭的场所。儿童易感: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无特效药及: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和。自限性疾病:该病通常为自限性,两三天就会好转,预后良好,因此不必过度恐慌。传播途径广:诺如病毒是“病从口入”的典型。通常存在于患病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通过人传人,以及食物和水源的途径传播。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源都可能成为传染源。哪些途径易感染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感染主要原因有: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

3、物,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或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等。感染后,在家要怎么做?感染诺如病毒后,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大部分患者1-3天会好转,所以家长不要太焦虑。对诺如感染目前并没什么特效药可以治疗,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对诺如病毒无效。我们能做的主要是对呕吐、腹泻等症状进行对症处理,改善不适。1.确诊后,从患病到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内需居家,避免传播给他人;2,住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3 .居家期间尽量不要和家人近距离接触;4 .应使用自己独立的饮食用具等生活用品,而且要远离厨房,不要

4、加工处理食物;5.最好能安排独立的厕所。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孩子感染诺如病毒期间,有以下表现,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呕吐严重,无法进食和进行口服补液;持续腹痛,休息后也得不到缓解。大便呈粘液样便、伴有脓液或血,气味异常;反复发热,体温超过38.5C,服用退烧药后无法有效降温。孩子精神、情绪状态差,昏昏欲睡,进食意愿低,睡眠质量差,对喜欢的游戏提不起劲。出现脱水的症状,如口唇干裂、尿液变黄、尿量变少、皮肤弹性差、眼窝或囱门有凹陷。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关键。家庭预防手段1)平衡膳食

5、,多吃健康的、纯天然的、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2)不喝生水,饮用煮沸的开水或选择卫生合格的桶装水,生吃瓜果要洗净,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充分加热煮熟后再吃;3)若出现腹泻呕吐症状,应使用自己的饮食用具及生活用品,加强洗手,尽量不要与家人密切接触,尤其注意不要制作食物,不要照顾老人和婴幼儿;4)患病期间应做好家庭消毒,腹泻或呕吐物应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孩子预防手段1)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3)保证充足睡眠,不挑食,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4)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

6、症状,一定要居家,不要带病上学。在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学校预防手段1)幼儿园应建立工作小组,制定传染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晨午检、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及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2)保证孩子在校的户外运动时间,科学、有序的组织孩子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强孩子的抵抗力;3)关注孩子身体变化,一旦发现幼儿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建议患病幼儿及时回家隔离治疗,并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置;4)疫情期间幼儿园应停止举办各种学生活动,避免疫情播散;5)配备充足的消毒物资及个人防护用品备用,定期对幼儿园内公共场所及门把手、楼梯扶手、

7、水池、便器、电梯按钮等重点部位进行清洁及消毒。校医、保洁人员及教师应熟练掌握呕吐物的处置方法;6)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及传染病知识培训,同时做好幼儿园饮水及食品安全的管理;7)对家长及幼儿进行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幼儿园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及温馨提示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园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为了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根据办公厅文件精神关于2023年节假日安排,现将我园相关事项通知如下:(1)放假时间:4月29日一一5月3日(共五天)(2)返园时间:5月4日(星期四)(3)补课时间:4月23日(补星期二

8、)5月6日(补星期三)假期温馨提示一、交通安全1.五一假期间交通拥堵,出行时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加强交通安全的言传身教。2 .外出时要走马路旁的人行道,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有红绿灯的路口,绿灯亮了才可以过马路,红灯亮了必须停下。3 .严格做到交通安全六不:(1)不无证驾驶摩托车、汽车。(2)不驾驶超标电动车。(3)不驾驶自行车,电动车载人。(4)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车。(5)不乘坐超员车辆。(6)不乘坐低速货车、三轮摩托、拖拉机、“摩的”以及报废、非法拼装车。4 .六要:(1)驾乘汽车要系好安全带。(2)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3)横穿道路要走斑马线。(4)走路要走人行

9、道。(5)要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不抢行。(6)骑车要在非机动车道内。二、防溺水天气逐渐转热,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时刻牢记防溺水“六不准”,叮嘱孩子不能到河边、池塘边玩耍,更不能私自下水游泳。1 .不私自下水游泳。2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 .不在无家长或成年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 .不熟悉水性的未成年人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三、预防传染病1.假期正值春夏季传染病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根据流行病、传染病的特点,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7

10、.出门戴口罩,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8 .春季昼夜温差大,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和孩子的身体状况适时增减衣物。劳动最光荣五一劳动节到了,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体验劳动节的意义,感受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家长可引导幼儿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小班级的宝贝是家长引入负责概念的好时机。宝爸宝妈们可以以游戏方式引导孩子做简单的家务,多鼓励赞美孩子。1.丢垃圾2 .收拾玩具3 .锻炼独立刷牙4 .自已选择要穿的衣服5 ,锻炼独立穿脱衣服的能力中班的宝贝可以做更多具体的任务了。宝爸宝妈们在做家务时可以邀请孩子加入,这也是亲子互动的过程,

11、有利于增进亲子感情。1 .自已准备次日要穿的衣服2 .饭前摆好碗筷3 .饭后学着收拾餐桌4 .自已穿衣服5 .收拾小书包6,将用完的毛巾、牙刷摆放整齐7 .擦桌子8 .学习清洗瓜果蔬菜当宝贝准备上小学时,宝爸宝妈们应当放手让孩子独立做更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1 .将需要洗的和次日穿的衣服整理好2 .自已整理书包3 .自已穿衣服、并整理好穿戴物品4 .打扫自已的房间5 .饭后收拾碗筷,并放入水槽6.摆放好桌椅最后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快乐而丰富的假期!幼儿园2023年五一放假安排和假期安全温馨提示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您好!2023年的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有意义

12、的假期,需要家长和孩子配合我园工作,共同守护孩子的假期安全。现将放假时间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放假时间4月23日(星期日)正常入园4月29日-5月3日放假五天返园时间5月4日、5日、6日正常入园假期安全温馨提示1交通安全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要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孩子不在马路上玩耍,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乘坐电动车出行佩戴头盔,乘坐汽车系安全带。2饮食安全让孩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喝白开水,合理规划孩子饮食与营养均衡摄入。3居家安全做好孩子的防火、用电、防骗等安全教育工作,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常识,如不玩火、不玩电、不触摸插座及燃气开关、不相信陌生人等。4预防溺水家长或监护人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严禁孩子私自或结伴到溪、池、塘、河、湖、水库等水域附近游玩和游泳,家长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视线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