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5753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XXXX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2008年3月目录第一章前言4第二章项目需求分析52.1承载网络分析52.2高清视频会议的发展方向62.2.1720p高清与4CIF的差别72.3高清视频会议对周边设备的要求72.3.1视频会议接入设备(如MCU和终端)72.3.2视频输入设备(如摄像机)82.3.3视频输出设备(如电视机)112.3.4音频输入设备(如麦克风)112.3.5音频输出设备(如音箱或扩声系统)11第三章系统组网方案描述123.1视频网络拓扑图123.2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配置描述133.2.1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心点配置133.2.2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各会场

2、的配置133.3设备选型的依据143.3.1中心点MCU:POLYCOM RMX 2000143.3.2会场终端:POLYCOM HDX 900218第四章系统会议功能204.1上海XXXX任意两个会场终端的点对点会议204.2基于中心点MCU RMX 2000的多组多点会议204.3与上级网络/其它网络进行级联的多级会议214.4其它功能214.5多种会议接入类型的会议224.6多种不同处理机制的会议234.7多种不同的会议召开方式254.8多种不同的会议控制方式25第五章系统管理维护功能275.1设备管理275.1.1HDX 9002275.1.2RMX 2000275.2维护管理功能28

3、第六章系统会议安全保障316.1MCU的安全保障316.1.1嵌入式操作系统316.1.2端口分离316.1.3防火墙解决方案326.1.4系统用户权限管理326.1.5直观界面336.1.6日志功能336.1.7会议召开336.1.8会议管理336.1.9与会者管理346.1.10拨入拨出设置346.2终端的安全保障34第七章系统特点36第一章 前言视频会议能为用户提供直接、全面的沟通交流,并能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因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和厂商都进行了多媒体多点会议通信系统的研究,并推出了各自的视频会议系统。在研究各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上,国际

4、电信联盟(ITU-T)形成了视听多媒体通信系统国际标准的H.320及H.323系列标准,使不同厂商的多媒体通信产品能够互通,推动了多媒体通信技术标准化的进程。为加快信息交流速度,保证信息畅通,XXXX局已经建立了基于宽带业务通信主干网络,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通信传输技术,组建统一的信息传递宽带通道,连接包括XXXX1个主会场、XXXX应急指挥中心1个分会场、羊山港应急指挥中心1个分会场在内的单位,组建与下属机构间的一个综合视频、语音和数据的高清视频会议网络,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办公效率,减少会务费用,增进沟通。第二章 项目需求分析2.1 承载网络分析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的竞争,

5、使地面通讯线路的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为企业建立高带宽网络提供了先决条件;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网络设备的稳定性、易维护性、带宽可扩充性使得TCP/IP网络成为企业系统内部互联、互通,进行信息交流的一个标准模式。在现有的Intranet上构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众多视频会议系统用户的趋势。基于TCP/IP网络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除去系统本身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灵活外,还扩展了TCP/IP网络的应用模式,是网络的一种增值应用,实现三网合一,提高网络使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管理、运营成本。XXXX局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承载网主要解决用户如何通过网络实现业务接入问题,同时还应该解决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骨干承

6、载。目前,XXXX局已建设完成一个覆盖本市范围内的安全可靠的宽带多业务计算机广域网。该网络连接XXXX局和所有下属机构,能够提供数据、话音、传真、图像、高清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并能支持XXXX局不断发展的新的业务需要。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对作为其基础的承载网络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n 网络的带宽需求视频会议对网络的带宽需求为:视频带宽+IP包头开销常用的计算方法为:视频带宽1.2为网络带宽的基本需求如能满足视频带宽1.3则能更好的从网络上保证视频效果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则至少需要1Mbps1.2=1.2Mbps的带宽n 端到端的时延高清视频会议的通用时延建议为小于100ms(数据

7、包长度至少为1500)n 时延抖动由于音频/视频的传输为实时的交互,因此网络的时延抖动更为至关重要,我们的建议时延抖动(最大时延和最小时延之差)范围为小于20ms内。n 丟包率网络上的丟包率不应该高于1%高清视频会议是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网络应用。这就要求作为其基础的承载网络有较高的带宽和对网络中的业务流量有较高的控制能力。视频会议在最初制定整体框架协议时就定义了视频会议是为了解决在窄带的条件下实现远程的视音频交互。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本身对带宽的要求为1Mbps4Mbps,但是由于为了满足流畅的视音频效果,就要求带宽至少在1Mbps以上。XXXX局IP网络的带宽情况能够满足高清视频会议的需要。2.

8、2 高清视频会议的发展方向现今视频会议中图像采用的多是CIF(352*288)格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格式已满足不了现在人们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同时现在的视音频压缩技术也能在高清晰度图像的传输上应用,所以视频会议已开始向高清晰度(High Definition,HD)方面发展。利用IP网络的高带宽和高稳定的特性,传输1280*720(以下简称720p,又叫“9CIF”)高清标准图像已具备条件。2.2.1 720p高清与4CIF的差别业界中有些视频厂家宣称的“高清”其实是从CIF格式扩充而来的4CIF(704*576)格式。这种格式的作用主要是在视频会议中传送静态的图像,现被一些厂家做成动态的

9、形式,所以4CIF不能算真正的高清,只是一个过渡的技术,与ITU将要颁布的720p高清标准也不兼容。这样后果将导致视频会议无法与后续及周边的产品兼容,如摄像机、电视机、录像机等。而且与支持真正高清的视频会议系统也无法兼容,造成会议无法召开的情况。另外,达到流畅的4CIF质量需要至少2Mbps的带宽,而利用最新的H.264技术实现相当于9CIF的720p高清只需要1Mbps的带宽,所以4CIF均不被各类用户看好。2.3 高清视频会议对周边设备的要求2.3.1 视频会议接入设备(如MCU和终端)除了上文提及的网络条件外,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的核心设备MCU和终端必须同时具有高清的处理能力。终端的摄像

10、头具有至少720线30帧/秒的能力。终端必须具有高清图像的编解码能力,MCU必须具有高清图像多点处理能力。才能构成一个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的MCU和终端必须做到:l 多点会议高清;l 解像度:1280x720P以上分辨率;l 帧速率:30帧/秒;l 双流:支持H.239标准,第二路视频流同时是1280x720P以上分辨率;l 高清的分辨率下必须保持原有的加密等会议功能等。2.3.2 视频输入设备(如摄像机)高清视频会议中的视频输入设备多为摄像机或各种高清视频源设备,如高清播放器或PC中的软件播放器,但无论何种设备,提供的视频源均至少需达到以下要求:l 解像度:1

11、280x720P以上分辨率;l 帧速率:30帧/秒;而输出的接口必需是以下接口中的一种(提供专业接口的设备除外):l DVI端口: DVI-I DVI-DDVI数字输入接口是1999年由数字显示工作组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推出的接口标准,是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的缩写,其造型是一个24针的接插件。是专为LCD显示器这样的数字显示设备设计的。在DVI接口中,计算机直接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将显示信息传送到显示设备中,避免了2次转换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讲,采用DVI接口的显示设备的图像质量要更好。另外DVI接口实现了真正的即插即用和

12、热插拔,免除了在连接过程中需关闭计算机和显示设备的麻烦。所以,现在很多液晶显示器都采用该接口。DVI又分为DVI-A、DVI-D和DVI-I。DVI-D只能传输数字信号,大家可以用它来连接显卡和平板电视。DVI-I则在DVI-D(Digital)基础上增加了对模拟信号的支持,所以DVI-I可以和VGA相互转换。DVI-A端口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其功能和D-SUB完全一样。DVI-D端口用于传送数字信号,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信号接口。DVI-I端口用于传送兼容信号,通过接口上活跃针脚定义的不同,传送模拟或数字信号。其中DVI-I端口中还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l 色差(Component) 色差(Com

13、ponent)通常标志为Y/Pb/Pr,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来标注每条线缆和接口。“Y CB CR”表示可接受隔行色差信号,而“Y PB PR”表示逐行色差信号或者HDTV色差信号,而“Y CB /PB CR /PR”表示可自动识别隔行/逐行色差信号。绿色线缆(Y),传输亮度信号。蓝色和红色线缆(Pb和Pr)传输的是颜色差别信号。色差的效果要好于S端子,因此不少DVD以及高清播放设备上都采用该接口。如果使用优质的线材和接口,即使采用10米长的线缆,色差线也能传输优秀的画面。l HDMI HDMI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它可以提供高达5Gbp

14、s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的数字传送。将传统的视频传送线缆和音频传送线缆集成到HDMI的传送线缆中。目前,HDMI在针脚上和DVI兼容,只是采用了不同的封装。它同DVI一样是传输全数字化信号的。不同的是,HDMI接口不仅能传输高清数字视频信号,还可以同时传输高质量的音频信号。对于没有HDMI接口的用户,可以用适配器将HDMI接口转换为DVI接口,但这样就失去了音频信号。高品质的HDMI线材,即使长达20米,也能保证优秀的画质。l BNC BNC(同轴电缆卡环形接口)接口主要用于连接高端家

15、庭影院产品以及专业视频设备。BNC电缆有5个连接头,分别接收红、绿、蓝、水平同步和垂直同步信号。BNC接头可以让视频信号相互间干扰减少,可达到最佳信号响应效果。此外,由于BNC接口的特殊设计,连接非常紧,不必担心接口松动而产生接触不良。2.3.3 视频输出设备(如电视机)显示设备必须满足高清显示的要求,应当选择支持1280x720以上分辨率的设备,目前的等离子和液晶显示器一般均支持这种分辨率。同时设备必须具有高分辨率的数字图像接口,如上文所述的HDMI、DVI等接口。2.3.4 音频输入设备(如麦克风)高清视频会议不仅是视频要达到“高清”,同样,音频也要达到“高清”要求:l 声音频率:至少支持

16、对20Hz-20k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进行采样,建议达到22kHz;l 声音采样率:至少以44kHz的频率对声音进行采样;l 其它声学特性:自动增益控制,自动噪声抑制,自动回声抑制;l 声道数:至少达到2声道。2.3.5 音频输出设备(如音箱或扩声系统)音频的输出部分需达到的要求:l 至少支持CD级(20kHz)的音频回放;l 至少支持2声道同时回放;l 回放时各种音频不失真,不断续。第三章 系统组网方案描述3.1 视频网络拓扑图 XXXX局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总网络拓朴图整个系统包括XXXX局的XXXX1个主会场、XXXX应急指挥中心1个分会场、羊山港1个分会场,以及为视讯会议系统提供接入、控制

17、和服务的控制中心。视频会议的所有终端都要和多点控制单元MCU建立连接,通过MCU进行高清视频图像的交换,高清语音的混合播放。多点控制器应当放置在XXXX计算机中心机房,以保证MCU到所有的终端的都有足够的带宽、使通讯质量得到保障,确保达到高清质量。这样该视频网络系统的MCU应当放置在网络信息中心,形成以MCU为中心的星型结构的树型结构。3.2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配置描述在充分考虑XXXX局需求的基础上,本项目推荐配置如下:3.2.1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心点配置视频会议网络系统的控制中心独立于会场,实现各会场的接入,并提供各会场语音混合、转发,图像的拼接、转发,甚至各种视音频的编码转换以及各种会议

18、功能。控制中心一般设置在网络汇接的核心点,例如:信息中心、网络中心等便于连接、有足够带宽的位置。为整个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提供管理、服务的系统,例如网管系统等,也应当配置在控制中心。根据要求为XXXX局的视频会议中心点做如下配置:l RMX 2000 1台RMX 2000放置在中心点,是实现多点高清视频会议的核心汇接设备,以连接所有视频会议点,并支持所属范围内的视频会议点,并提供分屏功能,同时还承担着会场切换等会议管理功能。3.2.2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各会场的配置上海XXXX1个主会场设备配置如下:l POLYCOM HDX 9002视频会议高清终端设备1台;XXXX应急指挥中心分会场设备配置如下

19、:l POLYCOM HDX 9002视频会议高清终端设备1台;洋山局指挥中心分会场设备配置如下:l POLYCOM HDX 9002视频会议高清终端设备一台;3.3 设备选型的依据3.3.1 中心点MCU:POLYCOM RMX 2000Polycom RMX 2000 MCU是POLYCOM最新推出的具备高级电信计算构架(ATCA)和IP 多媒体子系统(IMS)架构的电信级大型视频会议多点控制器,适用于不同用户数量的大型项目,是电信运营商、大型企事业单位、公司、政府机构的最佳选择。RMX 2000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H.323、SIP和3G混合协议会议的720p高清MCU。RMX 2000支

20、持最新的H.264视频压缩协议,720p(分辨率1280 x 720)高清标准,宽带语音压缩协议和H.239(People+Content)数据协议,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功能,从而充分满足用户对商用视频通信的需求。该系统在价格、易部署性、易操作性及易管理性方面同样具有极强竞争力。Polycom RMX 2000适用于政府、电信、金融、石化、医疗、远程教育、跨国公司、各型企业等各种需要远程信息交流的领域和行业。Polycom RMX 2000可以作为标准高清视频会议核心音视频交换设备、远程指挥/调度核心音视频交换设备、应急通信核心音视频交换设备、远程教学/培训核心音视频交换

21、设备等多种通信核心设备使用。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Polycom RMX 2000采用先进的视音频技术,包括:- 高级电信计算构架(ATCA)和IP 多媒体子系统(IMS)RMX 2000基于最新的ATCA架构,具有运营级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高性能,并具备IMS这种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独立进行应用控制,信令和媒体,易于第三方的应用开发和集成。- 真正的720p高清视频质量RMX 2000提供达到720p,30帧/秒的高清标准的图像,令对方会场图像逼真再现,视频会议再也不再是模糊的影像。- 媲美CD的音频质量宝利通Siren 14 Plus(14kHz)宽带音频,为用

22、户提供高保真音质,令会议话音分外清晰自然。其音质可以和CD媲美。Siren 14已经被ITU提升为G.722.1 Annex C超级宽带音频协议国际标准。- 相同带宽条件下提供更高画质H.264视频压缩技术可在相同的带宽条件下,提供出色的视频质量。并且可以和宝利通公司的MGC、HDX、VSX、VS等系统设备互通。- 视音频差错隐消技术这项自动差错隐消功能是宝利通另一突破性技术,即使在网络流量繁忙的情况下,仍能有效避免视音频质量的下降。Polycom RMX 2000已引入视音频差错隐消功能,再次显示宝利通的技术领先优势。- 丰富的多分屏模式RMX 2000提供针对720p高清图像的多达27种分

23、屏模式;同时具有中文会场名显示、发言者标识等高级功能。是业界MCU中唯一能够提供如此丰富功能的产品。一些分屏布局如下图:- 双流数据共享对H.239功能的支持,保证了用户可同步浏览人物的图像和高分辨率文本内容,可以从个人计算机或手提电脑上即插即用的使用高分辨率的数据共享,满足高档商用用户对会议数据的需求。同时支持双流功能的级联,非常适用于大型用户的业务培训。- 多网络支持Polycom RMX 2000备有不同的网络接口:IP、ISDN与E1可供用户选择,以便配合不同的使用环境。Polycom RMX 2000的功能特点:- 高级电信计算构架 (ATCA)ATCA是最新的工业标准,具有运营级的

24、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高性能- IP 多媒体子系统 (IMS)-IMS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独立进行应用控制,信令和媒体,易于第三方的应用开发和集成- 电信级硬件结构采用电信标准的前插式模板和高速多媒体背板总线硬件结构,所有模板具备带电热插拔能力。- 电源热备份多个独立电源采用负载均衡的方式实现热备份,一个电源故障时其它电源自动接替其工作,保障电力的充足供应。- 高扩展能力RMX 2000标准机箱具备多个插槽,用于安装各种板卡。- 业界唯一的混网、混协议功能R0提供混网和混协议会议功能,可以召开跨越H.323、H.320和SIP的会议,同时支持各个会场采用不同的速率和协议加入会议。- 安全的

25、MCU使用专业的操作系统、专用的控制软件和控制端口、多重密码保护功能,以最大限度的确保会议的安全。- 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直观的用户配置界面,简单、易用能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环境的需求。- Click&View通过遥控器和IVR/DTMF实现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管理;引导进入会议。- 远程镜头控制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主席会场可以远程控制其它会场的镜头。- 语音和视频会议的交互式小键盘功能通过终端遥控器和IVR/DTMF实现会议密码保护,投票、表决、会场点名、提问和解答。- 完整的会议管理工具每个RMX 2000均带有基于.Net技术的中文WEB控制界面,避免了Http方式的必须刷新才能显示实时数据的缺

26、点。- 电话加入会议实用的系统功能,能够让没有视频终端的用户通过ISDN、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IP电话加入到会议中,为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通信选择。Polycom RMX 2000的基本参数:- 音频支持G.711a,G.711u,G.722,G.722.1,G.723.1,G.728,G.729a,Siren7,G.722.1 Annex C(原POLYCOM Siren14)。- 视频支持H.261,H.263,H.264;PAL每秒25帧,每秒50场;QCIF,CIF,4CIF,VGA,SVGA,XGA,720p。- 会议速率56/64Kbps-4Mbps3.3.2 会场终端:POLYCO

27、M HDX 9002HDX 9002是大型机架式会议室型视频终端,采用专用操作系统和专业芯片,符合H.323、SIP和H.320标准,视频分辨率可达720p,H.323最高传输速率为2Mbps,可以升级至4M,自动ISDN及SPID检测,内置WEB浏览器,可以扩展4点内置MCU,具有便于工程连接的高清音视频接口和端子,全双工麦克风,支持模拟双显,达到30帧/秒和60场/秒的TV级效果,中文界面,中文遥控器,中文WEB界面,支持流媒体广播。HDX 9002具备丰富的音视频接口,可以方便的与各类会议室辅助设备结合。l 会场HDX 9002远程会议终端采用镜头与主机分离的分体机架式设计、标配自动云台

28、摄像头、全向桌面麦克风、按功能划分带彩色按键的遥控器;l 输入设备,为每台HDX 9002终端可以再另配置云台摄像机、实物展台、DVD影碟机、录像机,这些辅助外围设备均连接到AV矩阵或终端上。l 显示设备,可以连接电视、投影机,同时显示远端和本端视频图像,或者显示远端视频图像和PC内容。连接的监视器用于实时监控。l 音响设备,还可以配置调音台、功放、音箱、无线话筒、有线话筒等设备,实现扩声和声音的采集。第四章 系统会议功能本系统中配置的高清视频会议终端及多点控制器MCU,具有灵活而强大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应用需求组织各种会议。在各种规模的会议下都有非常丰富、灵活的会议功能、手段满足不

29、同的会议需求。整个系统不仅能支持标准的H.323会议,还能支持SIP,H.32O的会议,并且在所有的协议下均支持AES的加密会议,保证会议内容的安全和不泄密。4.1 上海XXXX任意两个会场终端的点对点会议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终端都可以直接呼叫系统中的另一台终端,建立双向连接,进行会议和交流。呼叫的方式可以是:网络的IP地址,也可以通过终端的地址簿快速呼叫其中定义的任何会议终端。会议召开的方式可以是终端即时发起的会议,也可以利用终端的预约会议功能定时召开。会议召开后,呼叫的双方可以相互看到对方的图像,听到对方的声音,可以进行双向交互式的交流。4.2 基于中心点MCU RMX 2000的多组多点会议

30、中心点MCU RMX 2000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一体化多媒体会议平台,其各种功能提供了丰富的会议手段。RMX 2000可以与分会场各终端配合协调工作,由WEB登陆RMX2000进行控制RMX 2000同时呼叫主会场终端和各分会场终端,快速建立起以RMX 2000为中心的多点高清视频会议,进行视频、音频的多方交流,允许一方终端的视频和音频被其它终端可见可听,或经由管理软件的控制,实现视频、音频的切换、屏蔽、关闭等会议功能。在会议的数量上,中心点MCU RMX 2000还可以同时召开多组会议,方便各方的会议需求,让视频会议系统使用效率更高效。4.3 与上级网络/其它网络进行级联的多级会议该高清视频会

31、议系统遵循H.323国标标准,可以其它同样遵循H.323的视频会议系统级联。如果与XXXX相连的上级网络/其它网络同样具备一套视频会议系统,本次将要建议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与之级联,上级网络/其它网络的视频、音频可以传至本系统;相反的,本系统的视频、音频也可传至上级网络/其它网络,形成一个级联方式的更大型的视频会议系统。与上级网络/其它网络级联的会议模式与操作方式与上文介绍的多点会议的相同。如果上级网络/其它网络具备H.239双流传输功能,则本网的双流内容可传输至上级网络/其它网络的视频会议会场中,上级网络/其它网络传下来的双流内容也可被本网全部终端接收并观看。4.4 其它功能在以上会议模式

32、中,还有一些其它功能可以用到:会议中可以使用双流功能播放计算机内的显示的内容(包括声音),实现对话人和讲解内容的双流传输。接收方将同时收到对方主讲人的画面声音和对方的演讲稿件内容。另外,还可以利用POLYCOM HDX高清终端特有的People On Content(POC)功能(选配功能)实现类似于天气预报的人物和图像叠加技术,让对方更直观的观看讲解,如图所示:同时允许通过HDX 9002上的PSTN电话接口可以将电话用户语音接入会议,这样在外出差或无法加入会议的人员可以通过身边的固定电话、手机或小灵通等模拟电话线路加入会议,虽然无法看到视频图像,但却可以与各会场通过语音进行交流。终端本身也

33、有录像图像声音输出的功能,会议过程中接在终端上的录像机可以选择录制本端、远端图像,也可以自动选择录制讲话人(本端或远端)的图像,还可以通过终端本身的流媒体广播功能将选择的本端、远端图像、或自动选择讲话人(本端或远端)的图像向本地网络广播。4.5 多种会议接入类型的会议中心点MCU RMX 2000持ISDN、Ethernet、DDN、ATM等接入类型,在一定的硬件支持下可以在其上组织如下会议:u 单一H.323标准视频会议;u 单一H.320标准视频会议(选配功能);u 单一SIP标准视频会议;u 单一VoIP音频电话会议;u 单一PSTN模拟电话音频会议(选配功能);u 以上不同接入会议的任

34、意组合;可以实现任意网络接入的混网、混速音视频一体化会议。4.6 多种不同处理机制的会议l 全屏视频交换会议系统中的所有视频终端,采用相同的速率和编码协议,MCU进行视频的交换和语音的混合,不作二次编解码的处理。此种模式为视像会议的基本模式,具有相对较小的时延。l 混速混协议多分屏会议这是业界目前少数能做到该功能的MCU,而且分屏模式更多,有27分屏模式。所谓动态多分屏,就是在会议进行中任意选择和更改分屏显示模式,即动态的切换显示模式。n 多种分屏模式:1,2,3,4,4+1,5+1,7+1,8+1,9,8+2,12+1,16等共25种模式,大部分模式举例如下;n 每个窗口的图像可以是指定点的

35、,也可以是自动语音激励切换;n 每个与会者接收的图像可以语音激励切换,也可以强制指定;n 适用于不同的网络,ISDN,ATM,IP,DDN等网络,他们接入MGC后,都将具有多分屏功能;n 分屏模式下,只要传输速率在384kbps以上,仍可以做到30 fps的帧频;n 分屏模式下支持混速率,128kbps-1920kbps,且MCU传送给各点的多分屏的速率和帧频与各点上传给MCU的速率和帧频相同,比如某2点上传速率分别是384、768kbps,则多分屏的下传速率仍是384、768kbps;n 分屏模式下支持多重编码转换;n 可以以下三种方式完成多分屏的功能:u 所有的点均可以看到分屏画面;u 主

36、席会场观看各个其它会场的分屏画面,其它会场观看主席会场的全画面;u 可以动态的切换以上多种方式。4.7 多种不同的会议召开方式l 严格定义与会者的会议:会议中确定与会者,非定义的与会者不允许加入会议;可以呼入或呼出连接与会者。n 可以立即召开会议n 可建立会议模板,从会议模板启动会议。l 按会议名召开会议:会议中可以确定与会者,也可以不确定与会者,只要定义会议呼入的号码或别名和会议名。会议启动后,与会者呼入该会议的号码或别名和会议名,即可加入该会议。l 按会议室召开会议:会议中可以确定与会者,也可以不确定与会者,只要定义会议呼入的号码或别名和会议室名。当有一个与会者呼入该会议室,会议才真正启动

37、。任何与会者呼入该会议室的号码或别名和会议室名,即可加入该会议室,直至用尽MCU的全部资源。l 其他:可同时采用呼出方式(邀请方式)或自动连接方式将与会者连接到会议中。4.8 多种不同的会议控制方式中心点MCU RMX 2000提供了多种会议进程控制方式:l 导演控制方式导演方式,由MCU的管理员管理视频的切换,其可以完成如下视频任务:广播任意一个会场,使所有的点观看其图像。广播(主席)者,任意选看其它会场的图像。可以使两点之间互相观看。l 语音控制方式MCU检测以演讲者的声音大小,挑选其中最大的一个,由MCU自动将其切换为会议的广播者。l 演讲者模式演讲者模式,使所有会场观看主席会场(演讲者

38、)画面,而主席会场可指定观看任一会场画面,或自动轮循观看各会场画面,或观看通过语音激励切换的任一会场画面。l 终端主席控制方式MCU支持IVR、DTMF,提供终端和MCU的交互控制,允许主席终端切换MCU的广播图像。第五章 系统管理维护功能本次系统提供完善的管理功能,从而保障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从而取得最好的投资回报。5.1 设备管理视频终端及MCU都具有丰富的管理功能。5.1.1 HDX 9002n 可以对管理员、会议、幻灯片播放等分别设定口令加以管理;n 可以通过Web访问远程登录对终端进行远程升级;n 可以通过Web访问远程登录对终端进行配置、控制和管理;n 可以通过远程设置禁止对控制界

39、面上某些功能的操作;n 支持SNMP、Telnet、FTP等远程操作控制;n 提供CDR呼叫日志。5.1.2 RMX 2000n 支持工作站管理方式,由系统管理员对MCU进行系统的配置和管理;n 支持多个管理员同时分别管理和控制自己的会议;n 系统管理员可以对芯片组、板卡系统进行禁用、复位操作;n 可以远程对MCU进行系统软件升级;n 支持WEB管理方式,由终端用户对MCU进行会议的控制和管理;n 可以对会议加锁、加口令;n 可以对与会者的协议速率进行控制;n 可以对与会者的视频、音频进行控制,调节每个与会者的音量;n 提供API接口,支持用户专用会议系统的开发。5.2 维护管理功能MCU作为

40、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网的视频交互与通讯处理的主要工作,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所以完善的故障诊断机制至关重要。POLYCOM 的MCU具有从芯片级到系统级的完善的诊断维护方法,从简单地通过外观的LED指示灯的状态显示,到通过系统管理软件,以及通过附带有完善的故障诊断方法的网管软件,POLYCOM的MCU提供了强大的诊断维护手段。l 第一级别诊断面板指示灯诊断通过MCU的外观面板的指示灯,可以观察系统状态。MCU的主控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功能模板上都有LED指示灯指明有关状态。n MCU的状态包括所有板卡、主控模块等都具有完善的状态指示。n 电源模块具有冗余功能,每个电源模块的输入

41、、输出的状态都有明确指示。n MCU的板卡在面板上分为Standby(等待),Fail(错误),Active(应用中)不同指示,可以很直观的判断板卡的当前工作状态。n H.323 - 本地线路的连通与否可以通过MCU的板卡状态看出是否已连接。l 第二级别诊断通过网管软件功能诊断实时监控通过网管软件可观察到其更为详细的诊断报告,包括板卡的详细状态,如果遇到问题会有详尽多达几十种不同诊断提示。n 全面而直观的设备资源、故障记录以及会议记录的文本文件报告,便于分析诊断系统。n 全面而直观的资源报告MCU还提供资源报告,通过一个窗口一目了然地看到整个MCU包括音频、视频、数据及所有端口、板卡的资源分配

42、以及使用情况;n 错误日志记录所有MCU所遇到的故障,包括网络中断、H.320线路时钟丢失、板卡错误、系统软件错误包括系统重新启动及操作管理员名称等,并可储存成文件定期备份;n CDR会议记录MCU上的所有会议可以被自动记录,其中的详尽信息包括每个终端用户的连接与断开时间,网络参数,以及会议的使用速率,音频、视频协议等所有信息,并不可被人为删除。n 通过网管软件能够提供非常完善地状态、故障提示,如网线没有连接,没有在GK上成功注册,甚至包括H.323板卡与交换机端口是否为自适应模式,以及与其它机器IP地址冲突等情况均可观察出来。n 远端站点与MCU的连接状况也有完善诊断,可以通过MCU从每个站

43、点属性中实时显示的其音频、视频数据的流量大小、帧频速率以及通讯协议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状态; n 远端站点辅助分析:Remote Capabilities通过管理软件可以观察到远端接入会议站点的视频、音频等视频会议能力;Disconnection Cause通过MCU的网管软件可以观察到每个终端站点的掉点原因,包括网络错误和信令问题,甚至远端终端被人为挂断等情况,便于对此问题进行分析。l 第三级别诊断MCU内部与专用程序高级诊断n H.323网络的板卡故障自动抓取MCU会自动记录并抓取日志信息储存下来,同样可以通过网管软件直接将日志取出加以分析判断。n Trace file针对常见的不同厂家终

44、端设备与MCU的音频/视频协议匹配可能存有差异的情况以及其他可能的因素,POLYCOM的MCU可以提供完全的分析诊断,从其中记录的MCU的详细处理进程任务中分析问题。 n POLYCOM还可以提供更为高级的网管程序Donkey Pro以针对H.323应用上的视频处理板卡做完全的诊断分析,可以进行对RTP芯片及板卡中的其他模块进行芯片级别的抓取诊断信息,用作深层次的诊断分析。第六章 系统会议安全保障保证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安全非常重要,在会议系统中,应充分考虑会议的安全性。我们的系统从以下方面进行保障。6.1 MCU的安全保障MCU作为高清视频会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网的视频交互与通讯处

45、理,因此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对全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OLYCOM的MCU专门针对这个特点设计开发了许多特有的功能,以提供更为安全的会议保障功能。6.1.1 嵌入式操作系统n 高级电信计算构架(ATCA)和IP 多媒体子系统(IMS)的高可靠性保证了MCU整体运行的稳定安全。n 没有采用常见的Microsoft操作系统,彻底有效的避免了病毒对系统的破坏。n 操作系统的安全严密性能抵御常见的网络黑客攻击。n 系统结构为电信级运营系统,非PC架构,运行更为安全可靠。6.1.2 端口分离n 控制端口只处理接受系统操作软件的80、1205和5001 三个端口,其他的任何端口不被识别。此端口只用于系统管

46、理的连接,并不用于视频的编解码处理。n 而视频处理板卡只能做视频的编解码功能,只接收视频包的端口,其他包括管理等的所有端口一律不做识别与处理。n 与会者分别由不同的H.323板卡处理,个别的板卡一旦出现错误不会影响整个会议,而且同时对每个板卡所连接的交换机端口不会造成阻塞。6.1.3 防火墙解决方案n MCU可以通过两块H.323板卡,分别处理内网与外网的视频,并由MCU进行视频交互,以解决两个网络之间的视频交互需求,并且由于MCU只对接收的视频包加以处理,而排斥所有非识别的攻击与干扰,因此实现有效而安全的进行通讯。n 在MCU 的H.323板卡可以针对防火墙而专门设置其传输视频端口的号码范围

47、,并可在防火墙中打开以上设置的端口,这样既解决了视频的通讯,也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有效。安全性建议如有防火墙设备,可以将控制端口置于防火墙内,并只打开以上控制端口可以更加保障系统的安全控制。可以将控制端口不连接到局域网内,而用交叉线缆直接将此控制口连接到会议控制PC,可以彻底将MCU管理与网络分离开来,而又完全不会影响接在网络中的H.323板卡处理音/视频。而且与此同时,此会议控制PC也可设置用户密码。6.1.4 系统用户权限管理针对系统操作根据用户权限进行分级管理。MCU网管软件可以分超级用户与普通用户两种权限登录,超级用户可以完成所有系统操作,包括系统配置的修改,而普通用户能完全满足对会议的控制与使用,以及对系统资源的查看,但不能修改任何的系统配置。6.1.5 直观界面可以从系统管理中查看到所有当前登录MCU的用户名称和所使用PC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