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5836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篇1不知不觉我在荆各庄煤矿实习已经有一个月了,时间如白驹过隙,让我仿佛泛起再一次置身于大学的感觉。虽然我正式上班才三个月,但是经过对工作的大致熟悉后,组织上深思熟虑地为我安排的这次实习,我认为是非常适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组织上对我工作的鼓励和关怀,还是对我以后工作的一种鞭策和考验。我要感谢局领导对我信任,并给予我这次弥足珍贵的机会,也要感谢荆各庄矿领导、员工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这段时间将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经历,也将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是对学以致用的深刻诠释。在经过大量的基础的知识的学习后,如何

2、将知识运用的工作当中去,避免“纸上谈兵”,做到与实际相结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是我今后的工作方向。在安信煤矿的一个月里,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安信煤矿团结进取、同甘共苦的精神和家一样温馨的感觉,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看到到了煤矿工人艰难却刚毅的铮铮铁骨,敬服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段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不仅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为我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即将到煤矿实习的时候,我就为自己定下这个实习大纲:1、详细了解实习矿井的矿井基本概况。2、了解矿井

3、运输与提升、排水、供电、防尘、通讯、监测监控等生产系统。3、了解矿井通风系统,通风设施、熟悉通风阻力、风速和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了解矿井灾害预防处理及避灾路线。4、了解采煤工作面的工艺过程及各类巷道掘进施工工艺过程。5、学会现场地质测量并绘制到图纸上。6、如何做到发现隐患并制定整改隐患的措施。7、学习煤矿安全规程。8、了解全矿主要机电设备类型及其配置。在这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我制定的大纲认真实习,在安信矿领导、员工的帮助指导下,我详细了解了矿井基本概况和生产系统、了解相关的采煤方法、采煤和掘井的工艺过程、地质测量和填图,也在如何发现隐患和制定整改隐患的措施方面得到了锻炼。在这次学习的

4、中我还认真学习煤矿安全规程,对煤矿安全规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认为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丰富了自己在现场实践中的很多经验,我利用此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工作实践转化,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空余时间我还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通过本次实习,对煤矿井下生产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实习期间,虽然在所难免遇上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安信煤矿领导热心的帮助下及自己的努力下都解决了。我深深感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与不足,和在实际操作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才真正感悟到“学无止境”的博大精深,这也使我深知在今后实习和工作中必须更加孜孜以求。实习是每

5、一个即将工作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他让我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在理论中总结经验。此次实习,收获颇丰,既增长了知识,磨练了我的意志,又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我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的一次成功尝试。在此,我要再次感谢局领导的精心安排和关怀,还有荆各庄煤矿领导和员工的悉心指导。正是有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才能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工作中去,我定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遗余力,不辜负组织、领导的期望。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篇2一、 实习性质采矿专业的井巷认识实习是采矿学生在学习井巷工程课程期间,安排的一次实践学习过程,是大学期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自己本专业

6、水平的关键之一。二、 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在采矿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打下坚实的基础。三、 日程安排实习时间:2018-2018学年 第一学期 第7-8周具体安排:4月14日抵达实习地点荆各庄煤矿,上午接受下井注意事项及自救等方面的培训并下井参观井下变电所、375水泵房、井底车场、大巷。下午听取关于矿井概况、煤炭开采、安全现状的报告。4月15日上午参观地面地面中央变电所、提升设备、地面车场、风井、空压机房等。下午下井进入

7、综采面参观。四、 实习内容1. 矿井概况1.1交通地理位置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km处的荆各庄村附近,在开平煤田凤山西北侧,自成一盆状向斜。南北长3.5Km,东西宽约3.4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井田面积9.23Km2。南与马家沟矿业公司相距6Km,中间有陡河相隔,北与陡河电厂相距3.5Km。行政属开平区管辖。本公司的交通十分方便。铁路:一条通往用煤大户陡河电厂的专用线,并与吕陡线在我井田上方交汇;另一条经马家沟矿业公司与老京山线的开平站相联。公路:北距10Km与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相联,南距7Km经开平与205国道、津秦高速公路相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四通八达。井田

8、内共有8个自然村,主要从事农业,除东新庄外其它7个村庄已搬迁完毕。1.2地貌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北部山区为燕山山脉的余脉,井田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围,颇有山前扇状地景观。井田北部地面标高+38.9m(较高)•,南部地面标高为+23.85m(较低),地面坡度为3%-4%,倾向陡河。1.3水文和气象本区东南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地。下游集入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主流全长100公里。河水源于陡河及其水库。因其底均赋存百余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且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预料对矿床无直接的影响。井田内有数条近于南北方向的平原冲沟平时干涸,仅暴雨后向陡河排泄水。经常有水流通的冲谷仅有本区西南部一条,经

9、戴庄入陡河常年不干涸不冻。在双桥村一带有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最近距离2.2公里。陡河最高水位+19.5m,低于地面标高10m左右,冬季水位介于+16+17m。本区系于半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冬季严寒凛冽,秋冬多西北风。雨季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降雨量648.8毫升,最高气温38.50,最低气温-22.60,年平均气温10.60。冻结期由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冻结深0.66m。2. 井田开拓2.1影响井田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荆各庄矿井田内地势平坦,为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冲积层最薄处177m,含水层较多,且有流沙,井筒穿过该区域很困难,因此无斜井或平峒开拓的可能。井田内

10、地质构造复杂,以断层为主,煤层赋存较稳定,井田的东部、中部、南部皆为近水平煤层,西部、北部为缓倾斜、倾斜煤层,因此井筒不宜放在井田中央,而应放在北部边界地带,以减少工业广场煤柱的损失,并有利于开拓布局。2.2井田开拓方式根据本矿条件,采用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方式,该种方式不受表土、煤层、地质构造等条件限制,适应性较强,同时井筒断面大,可以满足通风的要求,尤其对深井更有利。其缺点是施工技术和井筒装备复杂,不能躲开煤层顶板的含水层及流沙层,施工困难,掘进速度慢。2.3井筒数目和位置井筒数目荆各庄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生产能力大,服务年限长,因而在投产初期确定一个主井,担负矿井

11、的主提升;一个副井,担负矿井的辅助运输及升降人员。1984年经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核定2018年为195万吨/年,为了满足通风及辅助运输 的需要,又凿一新风井,同时兼作副提。井筒位置本井田地表范围的标高为+23.85+38.9m,均高于最高洪水位(+19.5m),因此,井筒位置不受洪水的威胁。2.4井筒断面和提升能力主井井筒净断面积19.62m2主井提升能力447.3t/h副井井筒净断面积28.27m2副井提升能力3400kg/次风井断面面积、提升能力与副井相同3. 水平划分矿井共有四个水平,其中一个为回风水平,共十个采区。3.1回风水平面荆各庄矿井田内冲积层厚度变化较大,东翼与南翼较厚, 西

12、翼较薄,因此回风水平的标高也随冲积层掩盖厚度的变化而变化。总回风石门与东翼回风道标高为-246m,西翼回风道标高为-246m至180m(理由:a、决定于冲积层的掩盖厚度一般100 至380m和粘土隔水层厚度。b、冲积层防水煤柱线垂高50-80m)。3.2第一、二、三生产水平第一生产水平:本井田东北部有一椭圆形的向斜构造,•煤层埋藏较浅,最深在-370m左右,占全矿井可采储量7268万吨的67.9%,为4869万吨;整个水平主要巷道75%布置在坚硬的12-2煤层底板;井田西部虽然地质构造较多,但含水较少,煤层产状上倾下缓。为了能合理划分采区,并增加主要开采水平上山采区部分的储量及服务年

13、限, 同时照顾已使用的圆柱式4m直径绞车的使用范围,确定第一水平为-375m,这样,不仅保证了东翼小煤盆全部用上山开采,同时又增大了西翼采区上山部分的储量。第二生产水平:-475m水平的可采储量为1583万吨,占-375m以下可采储量的66%;主要巷道布置在12-2煤层底板占55%。因此,将二水平确定为-475m,采用暗斜井延伸,阶段垂高为100m。第三生产水平:-515水平的煤层可采储量为816万吨,煤层最低深度-530m。4.大巷位置及数目4.1运输大巷位置设计规范规定:•主要运输大巷一般布置在最下一个可采煤层底板下不受开采影响的较坚硬的岩石中,以保证开采水平和采区有一定的储量。

14、荆各庄矿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因此采用了集中运输大巷 采区石门的布置方式,•将运输大巷均布置在最下一个可采煤层 (12-2)底岩石中,这种布置方式有以下特点:(1)大巷布置在底板岩石中,可以避免支承压力对大巷在影 响,大大改善了巷道维护条件,降低了生产期间的维护费用。(2)集中开拓4个可采煤层,生产能力大。(3)大巷布置在岩石中,不受煤层起伏及走向变化的影响, 可按开采技术要求直线掘进,•易于掌握工程质量,便于采用大 型运输设备,特别是皮带运输。(4)各煤层可同时进行回采准备,开采顺序灵活,开采强度 大。(5)煤层内可不留煤柱,煤柱损失少,提高了回收率。(6)便于

15、布置采区煤仓,有利于均衡生产。缺点:(1)掘进工程量大,速度慢,费用高。(2)荆各庄矿12-2煤层底板岩石为砂岩,•岩性坚硬,厚度大, 有利于大巷维护。为了使大巷避开或减少支承压力的不利影响, 大巷与12-2煤层底板法线距离保持在30m左右比较合理。4.2运输大巷数目荆各庄矿井田单翼走向长度短,井田面积小于10平方公里,煤炭运输量大,因此,特别适宜采用皮带运输,由于井筒布置在井田北侧,故将运输大巷分为三组,由井底车场主石门分别向东翼、西翼、南翼各开凿一组大巷,每组大巷布置一条皮带大巷,一条轨道大巷,两条大巷之间相距20m,由联络巷道联接。 大巷坡度为千分之三。5.井底车场及硐室5.1

16、一水平井底车场1车场形式一水平井底车场位于-375m水平12煤层底板岩石内(50m) ,由于矿井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设有两套大巷运输系统,因此采用了刀把式环形车场,皮带大巷与井底煤仓、主井装载系统连接;轨道大巷与副井提升系统连接。由于不在井底车场内设置煤车装载、存车、调车线路,车场型式比较简单。矿井东、南、西三翼皮带大巷在进入井底车场前,沿12度倾角抬高,直达煤仓上口位置。于是,井底车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皮带卸载车场,原煤经皮带大巷卸入井底煤仓,再经装载皮带向立井箕斗装煤。•整个上部车场有以下峒室:皮带机头峒室、•配电室、配煤巷、联络巷、箕斗装载峒室、主井散煤收集上山、

17、105煤仓、•(容量1000吨,上口标高-330.36m,下 口标高-353.37m),104煤仓、(容量1000吨,上口标高-330.36m, 下口标高-353.37m),103煤仓(容量300吨,上口标高-334.24m, 下口标高-353.31m)。下部相当于一般的井底车场,为辅助运输、提升服务。副井空重车线长度各按一列车长度计算,•并在空车停车线并列一条设备材料线,在重车线石门口(西翼水仓入口处)•并列一条临时存放升井设备及水仓清理的矿车停车线。井底车场内设有下列峒室: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调度站、信号房、副井井底清理斜巷及绞车房、电机车修理间、蓄电池机

18、车充电峒室、保健站、水仓等。这种形式的井底车场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主井开凿深度,初期工程量少,投资少,同时缩短了主井提升高度,清理主井散煤用一条巷道即可,比较方便。缺点是:峒室多,总工程量比较大。 2井底车场通过能力主井系统东翼皮带大巷 500吨/小时西翼皮带大巷 500吨/小时南翼皮带大巷 750吨/小时煤仓容量 2300吨箕斗 10吨提升能力 500吨/小时副井系统采用1.7吨固定矿车运输材料及设备矸石等。副井装备一对3吨双层罐笼,提升能力:每钩提升矸石3400公斤。5.2二水平井底车场1车场形式(1)主提斜井上部车场皮带运输机将煤炭运至-365m水平后,与1062小井相接,在 -365m水

19、平皮带检修道的一侧,做碹岔作为检修入口与总回风道 相连,在皮带巷上平台设皮带硫化峒室、机头峒室、配电室、检修车房等峒室。副提上部车场在-375m水平1032石门北侧作为车场入口,车场按1.5列车长度设计,斜井上井口设三股高低道,作为上提下放调度矿车之用,此段为调车场,道巷规格6.8m×4.1m;断面面积为22.9m2。由上平台的三股轨道过渡到斜井内的二股轨道上,三组道岔均布置在15°暗斜井上端的6.5°的斜坡上。在副提上部车场附近设绞车房、配电室、绳眼、信号房、安全档设备峒室等。下部车场副提车场及皮带巷均布置在12-2煤层底板岩石 中距12-2煤层底板10.40m。

20、井底车场附近设2个溜煤井,采区的煤经此井由给煤机送至 2049主皮带运输机中。副提斜井下部车场设高低道,高道存放下放的空车、材料车,低道存放矸石车等待上提,车场长度1.5列车长。在车场的末端直接与1、2号采区上山下部车场相连,因运输距离较短,不采用架线机车运输,必要时,只用蓄电池机车牵引。为便于检修,在-475m水平两大系统之间,设一联络平巷。在车场附近,设压风机房、中央变电所、调度站、中央水泵房、水仓、水仓清理斜巷、防治水工程联络巷等峒室。2、井底车场通过能力(1)主提升皮带斜井:设计能力120万吨/年,实际上年最大提升能力为294万吨。(2)•副提升轨道斜井:采用双钩串车提升,每

21、钩提升矸石 3400公斤。5.3三水平井底车场与二水平车场相似。6.矿井通风6.1矿井瓦斯等级:矿井瓦斯等级定为一级,煤尘有爆炸和自燃的危险。6.2通风系统与设备矿井的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为抽出式,主井回风,副井进风,矿井总进风量为8683.2m3/min,矿井总出风量为9806.4m3/min,有效风量8444.4m3/min,矿井等积孔为3.7m2。通风机型号为2KZ28,电动机型号TD143.34/10,功率800KW。6.3地面压缩空气设备地面压风机站工地面主副井绞车房和修配厂作用,地面压风设备采用两台3L-10/8型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压风管路选用Φ159钢管直接埋入地下,通

22、往需求地点。还有两台单螺杆风冷空气压缩机备用。7.供电系统7.1供电系统荆各庄矿井附近有三处电源,一侧是北1Km的双庙发电厂,建成后可引出35KV电压;一侧是南5.5Km的开滦马家沟矿;一侧是西南侧6.5Km的贾安子区域变电所,三处电源中,双庙电厂无法利用,马矿到本矿1951年建成一回路为AC-70型35KV输电线路,已年久失修,尚需改造。而且开平地区用电负荷增加,受到限制,故只作辅助线路。本矿主要电源为贾安子110KV区域变电所35KV母线引出,导线为LGJ-120型,总长度29Km,主变共有三台,总容量为6300×3KVA,总用电量5730万KWh,最大电力负荷8610KW,平

23、均电力负荷6540KW。7.2地面供配电从地面变电站35KV变为6KV,输到部位变电所,变电所由6KV变为380V或220V,输到各用户。7.3井下供配电从地面变电站35KV变为6KV,输到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变电所由6KV输到井下采区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由6KV变为660V,输到各工作面,综采支架、掘进机、主排水水泵直接使用井下中央变电所输来的6KV电源。8.井下排水与防水8.1井下排水系统一水平排水从-375m直接排到地面,排水高度411m,水泵型号采用250D60×8,共布置18台,9台工作,6台备用,3台检修,每台排水量420m3/h,工作水泵总排水能力为3780m3/h,能

24、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总排水能力为6300m3/h,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目前,矿井涌水量为16.58m3/min。二水平涌水从-475m排到-375m,排水高度100m,水泵型号采用KND45060×3,共布置11台,5台工作,4台备用,2台检修,每台排水量450m3/h,工作水泵总排水能力为2250m3/h,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总排水能力为4050m3/h,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目前,二水平涌水量为12.75m3/min。8.2给水系统我矿井上下用水主要是

25、井下清水, 为3.5t/min,由于井下清水不能满足工业、生活的需要,为此地面学校、小佛头村北的自备水源井作为生产、生活的补充水源,取水量为46 .7万吨/年。井下工业用水情况:由井下375泵房将清水排至地面后,又从井上返回到井下,用水量为0.75m3/min。9.提升与运输系统9.1主井直径5.0m,从地面直至第一水平-375m,井深411.391m,在-246水平留设马头门,主井专做提升煤炭和矿井回风之用。井内装备一对9吨箕斗和通讯、动力电缆与排水管路,在回风水平-246m以上设有梯子间。提升选用P4×3.2型分裂式单滚筒绞车,用二台1000KW电动机拖动,提升能力190.9万

26、t/a,最大速度10.6m/秒。箕斗装载采用预先定容,下开折页式闸门装载设备,悬吊装载。9.2副井直径6.0m,从地面直至第一水平-375m,井深422.94m,在-246水平留设马头门,副井专做升降人员和提升材料、设备与矿井进风之用。井内装备一对铝合金双层罐笼和通讯、动力电缆与排水管路,在回风水平-246m以上设有梯子间。提升选用2×4×1.7捷克双滚筒绞车,用两台1000Kw电动机拖动,罐笼下层可装3t矿车(现使用1.7t矿车),上层可载人员28名,提升能力133.9万t/a,最大速度7.217m/s。9.3风井直径6.0m,从地面直至第一水平-375m,井深431

27、m,在-246水平留设马头门,风井是为辅助升降人员和提升材料、设备与矿井后期回风之用。井内装备一对钢铁双层罐笼,提升选用JKM-2.8/6绞车,用两台800KW电动机拖动,罐笼下层可装3t矿车(现使用1.7t矿车),上层可载人员28名,提升能力209.1万t/a,最大速度9.8m/秒9.4 2049皮带暗斜井规格4.5×3.0m,倾角12°,从第一水平-375m直至二水平-475m,斜井全长:506m,皮带运输长度:746m,带宽:1.0m,带速:2.5m/s,电动机功率:4×160Kw,设计运输能力700t/h,核定年运输能力420万t/a。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

28、篇31 实习时间2018年10月17日2018年10月19日2 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大三下学期通过学习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爆破工程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之后一次实践课程,本次实习以了解地下井巷工程为主,同时了解矿井通风等为辅而进行的实习,重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认证,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通过本次实习,使同学们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加深对其专业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扩大专业知识面,增强自己在矿山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有个系统的概念,及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3 日程安排实习时间:20

29、18-2018学年 第二学期 第7-8周具体安排:10月17日抵达实习地点荆各庄煤矿,16日全天听取关于矿井概况、现场急救、安全现状的报告。10月18日上午参观地面地面中央变电所、提升设备、地面车场、风井、空压机房等。18日下午及10月19日上午听取有关煤矿安全的报告。4 实习内容4.1矿井概况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荆各庄矿业分公司矿(以下简称荆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境内,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建,1970年恢复建井,1979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该矿于19801983年进行了重大技术改造,主要对西风井、南翼、西翼皮带巷工程以及主井的提升能力等进行了技术改造

30、,大大提高了矿井的生产能力,1984年最高达到217万吨。2018年核定能力为170万吨。2018年底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01万吨。井田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41″118°13′04″,北纬39°45′08″39°43′18″,隶属于开平煤田,位于开平向斜的西北侧,中隔凤山缸窑背斜自成一盆状向斜。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3.4公里,北端闭合,南端开放,其轮廓恰似一直径3.5公里的亚圆形,面积10.6445平方公里。井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均以12-2煤冲积层下潜

31、伏露头为界,东部及东南部以F3断层为界,深部以12-2煤盆状向斜底-550m标高为最终深度。在荆各庄井田范围内无小煤矿开采,但井田边界F1 F3断层的外侧为刘官屯煤矿。该矿与本矿有700m岩柱相隔,煤层赋存条件与本矿一致,地质储量7490万吨,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30万吨,在生产准备期间,于2018年12月7日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目前该矿仍处于停产状态 交通位置荆各庄井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偏东约13 km处,南距马家沟矿6 km,距原京山铁路开平车站10 km,东距陡河发电厂4.5 km。行政区域属唐山市开平区管辖,井田所处位置交通便利,205国道途径本区,并与津唐、唐港、京沈高速公路相连;水路运

32、输东有秦皇岛港,西有天津港,南有京唐港。水、陆交通发达。4.1.1地理位置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km处的荆各庄村附近,在开平煤田凤山西北侧,自成一盆状向斜。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约3.4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井田面积9.23Km2。南与马家沟矿业公司相距6Km,中间有陡河相隔,北与陡河电厂相距3.5Km。行政属开平区管辖。本公司的交通十分方便,铁路:一条通往用煤大户陡河电厂的专用线,并与吕陡线在我井田上方交汇;另一条经马家沟矿业公司与老京山线的开平站相联。公路:北距10Km与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相联,南距7Km经开平与205国道、津秦高速公路相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

33、网,四通八达。井田内共有8个自然村,主要从事农业,除东新庄外其它7个村庄已搬迁完毕。4.1.2矿区所处的地貌矿井所处地区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北部山区为燕山山脉的余脉,井田的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围,颇有山前扇状地景观。井田北部地面标高+38.9m(较高),南部地面标高为+23.85m(较低),地面坡度为3%-4%,倾向陡河。4.1.3三矿区所处的水文本区东南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地。下游集入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主流全长100公里。河水终陡河及其水库。因其底均赋存百余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且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预料对矿床无直接的影响。井田内有数条近于南北方向的平原冲沟。平时干涸。仅暴雨后向陡河排

34、泄水。经常有水流通的冲谷仅有本区西南部一条。经戴庄入陡河。年不固。不冻。在双桥村一带有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最近距离2.2公里。陡河最高水位+19.5m。低于地面标高10m左右。冬季水位介于+16+17m。4.1.4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荆各庄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属复杂型,有八个含水层,矿井属于受水威胁的矿井,矿井有含水层、断层、老空水等充水水源,这些水源经过采掘活动,使隔水层遭到破坏,通过孔隙、裂隙、断层等充水通道沟通充水水源,导致上部含水层水下泄,从而对生产活动构成威胁。井田无邻近矿井和小窑涌水情况。矿井采面一次最大突水量为44m3/min,建井初期最大涌水量为66m3/min,投产后10年矿井

35、涌水量平均为33m3/min,逐年衰减,目前涌水量稳定在16.58m3/min。4.1.5矿区的气候本区系于半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冬季严寒凛冽。秋冬多西北风。雨季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降雨量648.8毫升。最高气温38.50C。最低气温-22.60C。年平均气温10.60C。冻结期由11月二旬至次年3月上旬。冻结深0.66m。地震烈度六级。4.2 矿井地质特征4.2.1地层特征本井田煤系主要由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地层组成,煤地层总厚度约450m,共含大小煤层19层,煤层总厚度25.3m,含煤系数5.7%,其中可采煤层共四层,即煤9、煤11、煤12-1、煤12-2,平均

36、总厚度16.22m,可采煤层集中在大苗庄组和赵各庄组。井田煤层顶底板评为e类顶板。本井田自身即为一个盆状向斜,边缘急陡,中部平缓,略有起伏,向斜轴线偏居西侧,近南北延伸,中部略向西呈弧形弯曲,并向南偏东倾伏,倾伏角约56。向斜轴线西侧地层产状急陡,而东侧则较为舒缓,同时向斜边缘较之中部地层产状陡。井田向斜本身属1级褶皱,次级褶皱不发育,但在向斜边缘局部出现挠曲或台阶状起伏。向斜轴部煤层厚度普遍变薄。本井田内无火成岩侵入。4.2.2矿井的构造井田中有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其中断裂构造的大致走向可分为四组:走向NEE向的正断层、走向近EW向的正断层、走向为NW向的正断层。另外井田内主要断层有:F1F

37、3断层组、F16正断层、F26正断层、FE9正断层。4.2.3井田共有四个可采煤层其中煤11、煤12-1、煤12-2顶底版岩石较坚硬,岩层较稳定平整。煤9直接顶板岩层不稳定,易破碎冒落;老顶为灰白色中砂岩,高岭土质基底式胶结,质地松软,遇水易风化膨胀呈泥状,稳固性极差。井田煤层顶底板评为e类顶板。4.3矿井防灭火技术4.3.1煤炭自燃特性煤是非均质体,其品种多样、化学结构、物理性质、煤岩成分、赋存状态、地质条件均有很多差别,自燃过程也相当复杂。由于人们还不能获得准确的煤的分子结构,以上假说还不能完全揭示煤炭自燃的机理,如还不能回答煤炭自燃过程中产生的CO、CO2、烷烃、烯烃、低级醇、醛等气体成

38、分是如何生成的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公认的是煤氧复合作用假说。1)煤炭燃烧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1)煤具有自燃倾向性 (2)有连续的供氧条件(3)热量易于积聚 (4)持续一定的时间4.3.2几种防灭火技术1、预防性灌浆防灭火技术预防性灌浆就是利用水和不燃性固体材料(黏土、粉煤灰)按一定比例制成泥浆,利用矿井的高度差(静压)或者泥浆泵(动压)通过钻孔或管路送至可能发生自燃的地点,泥浆中的固体物沉淀下来,部分水则流到巷道中排出。 2、惰性气体防灭火技术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对于空气是1.52,利用其密度大的的特点就可以用来对付矿井中发生在低处的火灾,对于高处的火灾一般高度不超过30米内还可以考虑使用。二氧化

39、碳抑爆性能优于氮气,但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合比较容易吸附在煤体上,因此,会损失一些气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般采取使用浓硫酸和碳铵起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开滦只在救护大队配备了两台发生装置,使用由经过专业培训过的救护队人员操作将火区封闭后,火区内的氧气将被消耗而成烟气。烟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这样的混合气体可看做是窒息火区的惰性气体,使火灾熄灭。不足:可能混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如果有新鲜空气进入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如果人为的制造这种惰性气体,必须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监控,并精确控制各种参与物达到氧平衡。氮气防灭火技术是一项防治矿井自燃火灾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理论与实践表明:当氧气含量降低到5

40、%-10%时,可抑制煤的氧化自燃,而氧气含量降到2%以下时,则可以使煤炭燃烧熄灭并阻止其复燃。膜分离技术的出现,对制氮浓度的控制达到了防灭火要求,工艺简单而且丰富的氮气资源使注氮技术成为矿井防灭火的一项重要技术。氮气的制取有深冷空分、变压吸附和膜分离方法三种工艺技术。3、三项泡沫防灭火技术防治煤炭自燃的三项泡沫由固态不燃物(粉煤灰、黄泥)、惰性气体(N2)和H2O三相防灭火介质组成。利用粉煤灰或黄泥的覆盖性、氮气的窒息性和水的吸热降温性进行防灭火,大大提高了防灭火效率。三项泡沫的防灭火优点还在于对采空区的低处、高处的浮煤都能覆盖,能够避免注入的浆体从底部堆积从而流失;注入在采空区的氮气被封装在

41、泡沫之中,能较长时间滞留在采空区中,充分发挥氮气的窒息防灭火的功能。由于产生的泡沫携带了大量的粉煤灰颗粒粘附在泡沫上,泡沫在破碎的煤体中向上膨胀扩张,直至占据整个垮落空间,本身就可以产生把采空区内的空气挤出效应,大量的泡沫在破碎过程中泡沫中的水和粉煤灰均匀的分布在浮煤的各个地点,实现了彻底、全面的对采空区破碎煤体的阻化,即可以预防煤炭自燃,也可以进行灭火使用。4、凝胶防灭火技术胶体是指分散颗粒的尺寸在1-100nm的水溶液。在适当的条件下,溶胶或高分子溶液中的分散颗粒相互联接成为网络结构,水介质充满网络之中,体系成为失去流动性的半固体状态的胶冻,处于这种状态的物质成为凝胶。凝胶防灭火的特点:胶体90%都是水,成分发挥水的防灭火作用;成胶前液体态易于进入煤体,成胶后固态易于留在煤体,起到了易进难出并封堵空间的特点;胶体在煤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隔绝煤氧结合;胶体中的水分蒸发过程中降低了采空区内氧气的浓度;凝胶有很好的阻化性能,促凝剂和基料本身就是阻化剂,能够阻止煤的自燃;凝胶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反复失水和吸水,补水后延长阻化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