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理化公式概念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理化公式概念汇总.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数理化公式概念汇总初中数学公式概念汇总一.初中数学代 数公式、定理汇编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一次方 程(组)与一次不等式(组)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 第二章 一次方程(组)与一次不等式(组)1 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11 两种解法的分析、对比12 未知数和方程用字母x、y、等,表示所要求的数量,这些字母称为“未知数”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书的字母联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在一个方程中,所含未知数,又成为元;被“+”、“-”号隔开的每一部分称为一项在一项中,数字或表示已知数的字母因数叫做未知数的系数某一项所含有的未知数的指数和,成为这一项的次数不含未知
2、数的项,成为常数项当常数不为零时,它的次数是0,因此常数项也称为零次项13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根据未知数应取的值是指:把所列方程中的未知数换成这个值以后,就使方程变成一个恒等式能是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叫做根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的根据是“运算通性”及“等式性质”可以“由表及里”地去掉括号,并将“含有相同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次数也相同”的各项结合起来,合并在一起这叫做合并同类项把方程一边的任一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叫做移项简单说就是“移项变号”把方程两边各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同乘以系数的倒数),就得到未知数应取的值综上所述,得到解方程的方法、步骤
3、:去括号、移项变号、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化为最简形式ax=b(a!=0)、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出 x=b/a(a!=0)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ax+b=0(a!=0,a、b是常数)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 去分母(或化为整系数);2 去括号;3移项变号;4 合并同类项,化为ax=-b(a!=0)的形式;5 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出方程的解x=-b/a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一元二 次方程)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三):第三章 一元二次方程1 平方与平方根11 面积与平方(1) 任意两个
4、正数的和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2) 任意两个正数的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再减去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12 平方根1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2 零只有一个平方根,它就是零本身;3 负数没有平方根14 实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 平方根的运算21 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性质1 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性质2 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22 算术平方根的乘、除运算1 算术平方根的乘法sqrt(a)?sqrt(b)=sqrt
5、(ab) (a=0,b=0)2 算术平方根的除法sqrt(a)/sqrt(b)=sqrt(a/b) (a=0,b0)通过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式子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火把根号中的分母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1) 被开方数的每个因数的指数都小于2;(2) 被开方数不含有字母我们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平方根叫做最简平方根23 算术平方根的加、减运算如果几个平方根化成最简平方根以后,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平方根就叫做同类平方根3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31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32 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3 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
6、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 化二次项系数为1用二次项系数去除方程两边,将方程化为x2+px+q=0的形式2 移项把常数项移至方程右边,将方程化为x2+px=-q的形式3配方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是方程左边成为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一个常数4 有平方根的定义,可知(1) 当p2/4-q0时,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 当p2/4-q=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二重根);(3) 当p2/4-q=0时,x1,2=(-b(+,-)sqrt(b2-4ac)/2a35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方程ax2+bx+c=0(a!=0)当delta=b2-4ac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
7、实数根;当delta=b2-4a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delta=b2-4ac0时,它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着x的值增大而增大;当k0时,他的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当k0时,它的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 二、四象限内,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8) 它的图像的两个分支都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达到x轴和y轴5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51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如果k=0时,函数变形为y=b,无论x在其定义域内取何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b与之对应,这样的函数我们称它为常函数直线y=kx+b与y轴交与点(0,b),b叫做直线y=kx+b
8、在y轴上的截距,简称纵截距52 一次函数的性质函数y=f(小),在axb上,如果函数值随着自变量x的值增加而增加,那么我们说函数f(x)在ax如果分别画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对应的一次函数图像,交点的坐标就是这个方程组的解,这种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叫图像法3. 3 一次函数的应用初中数学 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二次函数)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九):第九章 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11 二次函数我们把函数y=ax+bx+c(a,b,c为常数,且a不等于0)叫做二次函数12 函数y=ax(a不等于0)的图像和性质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进行描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把它们顺次联结起来,就
9、得到函数 y=x的图象这个图象叫做抛物线函数y=x的图像,以后简称为抛物线y=x这条抛物线是关于y轴成对称的我们把y轴叫做抛物线y=x的对称轴对称 轴和抛物线的焦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13 函数y=ax+bx+c(a不等于0)的图像和性质抛物线y=ax+bx+c的顶点坐标是(-b/2a,4ac-b/4a),对称轴方程是 x=-b/2a,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并且向上无限延伸;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并且向下无限延伸当a0时,二次函数y=ax+bx+c在x-b/2a时是递减的,在x-b/2a时是递 增的;在x=-b/2a处取得y最小=4ac-b/4a当a0时,二次函数y=ax+bx+c在
10、x-b/2a时是递减的;在x=-不/2a处取得 y最大=4ac-b/4a2 根据已知条件求二次函数21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22 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23 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解法二.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定理汇编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
11、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12、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
13、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1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15、相等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
16、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
17、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2010年中考数学几何公式、定理汇编(五)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
18、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
19、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
20、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21、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
22、.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直线L和O相交 d 直线L和O相切 d=r直线L和O相离 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
23、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
24、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两圆外离 dR+r 两圆外切 d=R+r两圆相交 R-rr)两圆内切 d=R-r(Rr) 两圆内含dr)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
25、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 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初中物理公式概念汇总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 (kg/m3)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26、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
27、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gh :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
28、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29、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 kg/m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30、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G/ nF(竖直方向) (2)、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t 2、放热:Q放Cm(t0t)Cm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