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资料全集(包括科室制度操作规范等).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66066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1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院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资料全集(包括科室制度操作规范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医院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资料全集(包括科室制度操作规范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医院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资料全集(包括科室制度操作规范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医院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资料全集(包括科室制度操作规范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医院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资料全集(包括科室制度操作规范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院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资料全集(包括科室制度操作规范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资料全集(包括科室制度操作规范等).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院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目录规章制度4治疗室小组人员结构名单5特色疗法6一、非药物特色疗法71 .耳穴压豆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72 .拔罐疗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73 .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84 .艾灸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95 .刮痣治疗高血压病106 .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12二、药物特色疗法121 .足浴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122 .中药熏洗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133 .中药灌肠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134 作流程15一、耳穴压豆操作流程15二、拔罐操作流程26三、针刺操作流程19四、艾灸操作流程21五、刮疮操作流程24六、穴位贴敷操作流程26七、足浴操作

2、流程28八、中药熏洗31九、中药灌肠33十、养生保健35中医诊疗设备36一、针灸针36二、艾条36三、刮疮板36四、火罐36五、足浴桶36规章制度1.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 .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患者外,其余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3 .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领取,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4 .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5 .剧毒药品和贵重药品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6 .各类器械用具,每周大消毒一次,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二次,接触病人黏膜的各种导管需高压消毒。7 .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

3、期,超过1周重新灭菌。8 .室内每天消毒,每月采样做空气培养,结果及时记录。9 .对患者实施治疗后及时记录。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小组负责人:刘秀红成员:张新晶张林伟孙怀明武学秀陈晶内二科中医综合治疗室人员结构名单姓名学历职称(职务)类别刘秀红本科主治医师中医学张新晶本科主治医师西学中张林伟本科住院医师西学中孙怀明专科住院医师中医学武学秀本科护士长西学中陈晶专科护士西医特色疗法一、非药物特色疗法1 .耳穴压豆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慢性心脏疾病适应症:胸痹(心绞痛)、心痛(心肌梗死)、心悸(心律失常)等。基本穴位:心,神门,交感辨证加减:合并糖尿病者:加内分泌等合并肾损害者:加肾等合并脑血管病:

4、加头等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厘米X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相应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贴后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3-4分钟。每次贴压后保持1-2天,取下后让耳穴部位放松一晚,次日再以同样方法贴敷,一般5-6次为一个疗程。注意事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者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2 .拔罐疗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适应症:冠心病、高血压病基本穴位:辨证取穴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镶子镜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留灌5-10分钟左右

5、。起罐时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注意事项:罐内点燃的酒精等不能烧到瓶口处,否则很容易烫伤。另外,拔火罐的部位最好以皮肤宽厚处为宜,皮肤细嫩处,如眼睛四周,或是有伤口处、出血部位等都不宜去拔。3 .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等慢性心脏病适应症:胸痹(心绞痛)、心痛(心肌梗死)、心悸(心律失常)等。取穴:辨证取穴操作方法: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依据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后,用“毫针”等针具刺入经穴以达到调理、治疗的目的。在刺入后,患者大多会出现酸、麻、胀的感觉,也有些穴位刺入时皮肤会有微痛。通常,每次针刺时,针

6、都要留在体内二三十分钟。QQQQQ注意事项: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需待其恢复后再治疗。体质虚弱的患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避开血管针刺,以防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皮肤之感染、溃疡、瘢痕部位,不宜针刺。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退针而不宜继续进针。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等部位穴位,应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4 .艾灸治疗冠心病等慢性心脏病适应症:胸痹(心绞痛)、心痛(心肌梗死)、心悸(心律失常)等取穴:辨证取穴操作方法:分为艾条灸和隔物灸1 .艾条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艾灸时

7、,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2 .隔姜灸:取新鲜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币略厚的薄片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从艾炷尖点燃,感到灼痛时,可以将姜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后,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注意事项: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舐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8、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防止晕灸,晕灸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躺下静卧,对症处理。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尽量不要让疮面破溃,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5 .刮痴治疗高血压病适应症:高血压病取穴:辨证取穴操作方法:刮疮治疗一般采取坐位、仰卧位或俯卧位。充分暴露等刮痴的皮肤,用75%酒精对患者刮痴部位以及应用的刮具进行消毒,保持皮肤和刮具的洁净。右手持

9、刮疡板,蘸取少许食油或清水或活血剂,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在预定部位进行单向刮动,干后再蘸再刮,以局部皮肤出现红紫色条痕或斑块为度,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90。进行刮痣。通常一个病人选择3-5个部位,刮痂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痴或出痴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疹,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痴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痣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注意事项: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忌用本法治疗或慎用本法治疗。如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过敏性紫瘢,白血病等,不宜应用。凡危重病症,

10、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等,应立即住院观察治疗。新发生的骨折患者不宜刮痴,需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刮疗。传染性皮肤病如用肿、痈疮、瘢痕、溃烂及皮肤不明原因包块等不宜刮疗。年老体弱者、空腹和妊娠妇女的腹部、妇女经期下腹部及女性面部,忌用大面积刮拭。6、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适应症:冠心病、高血压病基本穴位:心俞、膈腌、膻中操作方法:用温水或酒精消毒各穴位,将药物贴于穴位上,成人每天贴药时间2-6小时,小儿贴敷时间0.5-2小时。注意事项: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可自行取下。因个体差异,贴药处可能会出现水泡,不必惊慌,小泡可自行吸收,大泡给予局部处理,以防感染。二、药物特色疗法1、足浴辨证疗法适应症:

11、胸痹(心绞痛)、心痛(心肌梗死)、心悸(心律失常)等。原理:人体下部属阴,中药足浴既发挥了热水的温热活血通络作用,也发挥中药的辨证施治作用,刺激了足部密集的穴位,巩固口服中药疗效,同时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上病下取”的原则。实现了中药与足浴的有机结合,所以适合用中药足浴治疗心血管疾病,实践证明疗效可靠且易为患者接受。操作方法:根据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辨证施治,中药煎剂口服。余留药渣加足量水煎煮,倒入足浴盆熏洗三十分钟。注意事项:1、足浴盆做好消毒工作,一人一盆。2、足部皮肤破损患者暂停。3、严格控制水温,防止烫伤,特别是对糖尿病等末梢神经感觉障碍的患者。2、中药熏洗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适应症:冠心病

12、、高血压病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解释目的,方法;2 .取合适体位,暴露熏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3 .根据病情或医嘱确定熏蒸部位,常用的熏蒸部位有腰、腿等;5 .根据部位选择合适体位,注意保暖和遮挡;6 .熏蒸开启;7 .熏蒸过程中,观察及询问患者温度是否过高;8 .操作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服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注意事项:饥饿、过度疲劳、饮食之后不宜;年龄过大或体质虚弱者不宜;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者不宜;患有重症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不宜;妇女经期不宜;结核病、重症贫血、大失血、急腹症、重症精神病患者不宜。3、中药灌肠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适应症:

13、中药保留灌肠法是以中药汤剂直接灌入直肠并保留,由直肠直接吸收药物,使药物直达病所,达到行气活血,温通经络,清热利湿,祛瘀解毒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等不能耐受口服中药者及急危重患者的中药治疗、长期卧床便秘者。操作方法:1 .备齐用物携至床前,解释目的、方法。嘱病人排空大便。2 .测量药液温度,39-41摄氏度,倒入一次性灌肠袋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o3 .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胶单和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IoCm左右,暴露肛门,注意保暖。4 .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后关闭调节锁,轻轻插入肛门约10-15cm,用胶布固定,松开调节锁,

14、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5 .待药液滴完时,关闭调节锁,拨出肛管放入弯盘。用卫生纸轻柔肛门部。6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臀部小枕可一小时后再撤去。7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 .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2 .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摄氏度,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等。3 .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影响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4 .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药

15、液一次不要超过200m1.,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5 .导管闭塞的处理,滴入时如出现闭塞,液体进不去,可转动肛管或将肛管稍拉出一点,或摇动灌肠液以免药液沉渣闭塞导管。一、耳穴压豆操作流程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3、体位合理舒适,擦拭耳廓,擦拭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4、遵医嘱核对穴位。手持探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敏感点。5、消毒局部皮肤。6、以小方块胶布将王不留行籽,附在耳穴部位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定时用手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

16、单位。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二、注意事项1、压豆后嘱患者一日按压穴位处2-3次,每次按压3-5分钟,以耳朵红、热为度。2、嘱患者睡觉侧卧时,尽量避免侧向留豆的一侧。3、压豆期间若王不留行籽胶布脱落,告知护士再行留豆。一、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4、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血管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穴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撤手,适时留罐。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

17、单位,安排舒适体位。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二、注意事项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 .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 .选好腌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4 .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腌穴深浅和患者胖瘦

18、,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5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6 .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7 .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8 .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9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注意事项:体质虚弱的患者及

19、精神紧张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皮肤之感染、溃疡、瘢痕部位,不宜针刺;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退针而不宜继续进针。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等部位穴位,应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2 .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3 .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灸法。3.1 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CIn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3.2 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25cm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

20、反复熏灸,每处5分钟左右。3.3 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Crn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4 .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体位不适。5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6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7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2 .

21、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3 .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痴部位,冬季注意保暖。3 .根据病情,确定刮痴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4 .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5 .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6 .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cm07 .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

22、,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8 .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9 .刮痛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 .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痴疗法。2 .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3 .刮痛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操作程序:1、检查用物。2、六部洗手法,戴口罩,推车至床头。3、再次核对病人,取适宜体位。4、取穴: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膻中: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温水或酒精消毒各穴位,将药物贴与穴位上,成人

23、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小儿贴药时间0.52小时。5、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6、再次核对医嘱、病人。7、交待注意事项: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可自行取下。因个体差异,贴药处可能会出现水泡,不必惊慌,小泡可自行吸收,大泡给予局部处理,以防感染。操作程序(-)施术前准备1.环境要求应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卫生,温度适宜。2.备药(1)药物选择宜选用植物类药,部分情况可选用动物类药和矿石类药。中药药浴选药原则参见附录A。中药药浴推荐性处方参见附录Bo(2)剂型选择可选用药浴散剂和液剂。药浴散剂和液剂制备参见附录Co(3)药量药浴散剂单次用量不宜低于150g,药浴液剂单次用量不低于700m1.o(4)储存

24、药浴散剂和液剂宜置于阴凉干燥处。4 .足浴器具选用木质、不锈钢、亚克力、陶瓷等材料,应具有安全、保温、光滑、无毒、不易碎的特性的器具。(二)施术方法1 .调水(1)用水要求宜选用自来水、纯净水或泉水,用符合GB5749-2006生活应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2)水温38-45,如属于特殊体质或患有疾病者宜选择与之适应的温度。(3)水量浸洗法,适量宜为洗浴容器的2/3o淋洗法,水量宜不低于4000m1.o擦洗法,水量宜不低于3000m1.。2 .加药将制备好的药袋或药浴液调入洗浴用水中。3 .入浴受术者宜清洗足部后,使受术部位的一部分慢慢接触药浴液。4 .洗浴时间宜在20-40min以内。5 .出

25、浴用38-45C的清水冲洗身体1-3遍,以洗掉身体上残留的药浴液为度。用柔软浴巾将身体擦干。()施术后处理1 .适量饮水、休息,避免受风寒。2 .清洁和消毒药浴后的器具。三、注意事项(一)饭前30min、饭后Ih内,醉酒、过饥、过饱、过渴、极度疲劳等状态下不宜药浴。(二)药浴频度不宜过高,每周不宜超过3次。(三)药浴后不宜立即站起。(四)用辛温发汗类药物和经常药浴者,宜适当减少药浴时间。(五)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六)皮肤病患者慎用。(七)结核、骨髓炎患者不宜药浴。四、禁忌(一)皮肤有溃破或创口者,局部禁用。(二)对药浴液皮肤过敏者。(三)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四)严重肺系

26、疾病患者。(五)妊娠期和月经期。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解释目的,方法;2 .取合适体位,暴露熏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3 .根据病情或医嘱确定熏蒸部位,常用的熏蒸部位有腰、腿等;5 .根据部位选择合适体位,注意保暖和遮挡;6 .熏蒸开启;7 .熏蒸过程中,观察及询问患者温度是否过高;8 .操作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服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注意事项:饥饿、过度疲劳、饮食之后不宜;年龄过大或体质虚弱者不宜;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者不宜;患有重症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不宜;妇女经期不宜;结核病、重症贫血、大失血、急腹症、重症精神病患者不宜。操作方法:1.备

27、齐用物携至床前,解释目的、方法。嘱病人排空大便。2 .测量药液温度,39-41摄氏度,倒入一次性灌肠袋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o3 .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胶单和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IOCm左右,暴露肛门,注意保暖。4 .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后关闭调节锁,轻轻插入肛门约10-15cm,用胶布固定,松开调节锁,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5 .待药液滴完时,关闭调节锁,拨出肛管放入弯盘。用卫生纸轻柔肛门部。6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臀部小枕可一小时后再撤去。7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

28、、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2、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On1.1.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3、降温灌肠时,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便后30分钟测体温。十、中医养生宣教目的:通过宣教人病人更详细的了解祖国医学,了解中医治未病的意识,指导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健康的生活,从而对治疗起到辅助作用。概念: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中医的养身观念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以及无限极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渊源。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一、预防观: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己病治未

29、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二、整体观: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三、平衡观: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

30、阴阳的宗旨。四、辩证观: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策略: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防学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医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治未病”的实质是“人人享有健康”。发挥中医学特色和优势,以“治未病”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养生文化和养生

31、学与社会医学、心理医学、预防医学、行为科学,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二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是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养生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平衡。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脏腑的平衡、气血经络的平衡。而在这其中,对于当今社会,人们尤其要注意人与社会的平衡。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是最为重要的。常观天下之人,凡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间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日“仁者寿”。总结起来,就是温和、善良、宽宏、幽默。附录A中药药浴选药原则1.宜选用辛香温通类药物

32、。2 .宜选用经水煮后成分析出率较高的药物。3 .宜选用植物药。4 .不宜选用气味过于浓烈的药物和怪味药物。5 .不宜选用矿石类、贝壳类药物。6 不宜选用动物类药物。7 .禁用毒性大的药物,如汞类中药等。8 .禁用国际保护类动、植物药。附录B中药药浴推荐性处方1.行气活血方红花20g川号20g桂枝30g桑枝30g桃仁20g赤芍20g鸡血藤20g络石藤20g陈皮20g木香15g丹参20g丹皮20g青皮20g公丁香15g降香30g2.强筋健骨方桑寄生30g千年健30g狗脊20g杜仲20g牛膝20g羌活20g独活20g苏木20g木瓜20g五加皮20g骨碎补20g续断20g徐长卿20g路路通20g3.

33、养颜润肤方当归30g赤芍30g丹皮20g火麻仁20g桃仁20g苦杏仁20g红花20g白附子20g白茯苓20g白芷20g天门冬20g川茸20g白薮20g白及20g防风20g甘松20g香附20g4.祛风止痒方麻黄20g桂枝20g苦楝皮20g玄参20g当归20g 红花20g地肤子20g石上柏20g防风30g荆芥30g苦参20g蛇床子20g海桐皮20g白鲜皮20g七叶一枝花20g川椒15g附录C药浴散剂和液剂制备1 .药浴散剂和液剂制备选用耐高温、透水、除尘率和柔韧特点的纤维材料制成药袋,包好已选中药。2 .药浴煎剂3 .1煎药器皿符合规定的煎药机、药浴机,也可选用砂锅等常规煎药器皿。4 .2用水要求选用自来水、纯净水或泉水,应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2. 3水量与药量要求宜参照水量:药量二50:1来确定水和药的用量。2.4煎前浸泡药物在煎煮前宜加冷水或温水浸泡30-60mino2. 5煎煮方法与时间武火煮沸后宜用文火再煎10-3Omin。宜适当减少由易挥发成分药物的煎煮时间。内二科中医诊疗设备目录一、针灸器具:1 .针灸针。2 .艾条。3 .刮痴板。4 .火罐。二、中药熏洗设备:1,足浴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