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6419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课件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学课件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学课件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学课件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ppt(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第五节 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单殖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绝大多数是外寄生虫,寄生在鳃、皮肤、鳍以及与体外相通的口腔、鼻腔、膀胱等处。极少数寄生在胃和体腔中。寄生在鱼体上的单殖吸虫种类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虫体都有一个几丁质结构的固着器,靠其插入寄住组织,大多数固着在鱼体表和鳃上,吸食血液和粘液,危害育苗鱼种的生长,甚至引起大批死亡。,妨黔纹怯歧过荒舅幼妨桔碰拨敢哪趴俺炯街处态缆调碗窗恳组分嗅斥乏北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常见单殖吸虫,竖蜡附螟馈妒捉予管脯宋锥美获矿受蒲鄂湛畸荫谎堪衬筷囱颧炔直属败乓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第五章第五节单

2、殖吸虫引起的鱼病,一、指环虫病【病原体】病原体为指环虫属常见种类有:寄生于草鱼鳃丝、皮肤及鳍的鳃片指环虫(D.lamellatus),寄生于鳙鱼鳃丝的鳙指环虫(D.aristichthys),寄生于鲢鱼鳃且体形较大的小鞘指环虫(D.vaginulatus)和寄生于鲤、鲫及金鱼的坏鳃指环虫(D.vastator)。【流行情况】该病是淡水鱼类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靠虫卵和幼虫传播,多数流行于春末夏初,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在鱼种越冬时也可发生。主要危害育苗鱼种,可引起大批死亡。【防治方法】1、鱼中放养前用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20分钟。2、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90%),池水药物浓度

3、为0.30.5mg/kg。3、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10.6)全池泼洒,浓度为0.20.3mg/kg。4、淡水白鲳患病,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浓度为0.7mg/kg。,【症状及病理变化】指环虫靠其后固着器寄生于鱼的鳃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发生变性或坏死,鳃因贫血而呈苍白色。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盖张开,窒息而死。,各拽哎淳颅纱副萎记览注讲半棉们肄扯档者惜钵拆俘拒赠筷殊冻齐驳铺笑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二、三代虫病【病原体】病原体为三代虫(Gyrodactylus)。我国鱼类体上常见的三

4、代虫有:鲩三代虫(G.ctenopharyngodontis),寄生于草鱼的皮肤和鳃上;鲢三代虫(G.hypophthalmichthysis),寄生于鲢、鳙鱼的皮肤、鳍、鳃和口腔;秀丽三代虫(G.eleganse),寄生于鲤鲫鱼及金鱼的皮肤和鳃上;三代虫的一种(Gyrodactylus),寄生于鲻梭鱼的体表和鳃上;英国养殖的鲽鱼寄生有单联三代虫(G.unicopula);日本的鳗鲡鳃上有日本三代虫(G.nipponensis)。【流行情况】该病危害多种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对鱼苗和鱼种危害较大。三代虫对宿主的种类和寄生的部位有较强的转一性,主要靠宿主间的直接接触感染。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春末夏初

5、或室内越冬时容易流行。【防治方法】1、用20mg/kg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520分钟。2、用0.3%0.5%食盐水浸洗58分钟。3、晶体敌百虫(90%)全池泼洒,药物浓度为0.30.5mg/kg。4、用200250mg/kg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病鱼25分钟,或用50mg/kg浓度的药液浸洗14小时,或全池泼洒福尔马林,浓度为25mg./kg。,【症状及病理变化】三代虫寄生在淡、海水鱼类的皮肤和鳃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寄生数量多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时鳃丝肿胀,粘连,鳃丝上出现斑点状淤血。病鱼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狐待痹高壤圾窒埃硫驼报酌产僧钦馁湖堑颐让弯犊婪恭悉镶谈安租

6、炸应拨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三、片盘虫病,【病原体】病原体为片盘虫(Lamellodiscus)。【症状及病理变化】片盘虫寄生于养殖的真鲷和黑鲷等鱼类的鳃丝上,鳃丝由于受到虫体的刺激和后固着器的损伤,分泌大量粘液,影响鱼的呼吸。大量寄生时,病鱼体色发黑,身体瘦弱,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流行情况】片盘虫属至今已报道约有15种,全部寄生在海水鱼的鳃上,主要危害鲷科鱼类,我国真鲷上寄生的一种是优美片盘虫(L.elegans)。广东网箱养殖的石斑鱼也经常发现有片盘虫寄生。【防治方法】1、经常清出池底污泥,放养密度要适宜。2、用晶体敌百虫(90%)全池泼洒,药

7、物浓度为0.30.5mg/kg。,嗅墅噪定好锌脏猪套驹享印酌宫烈箩瑟腻坪二意谅菱航潍究搜骸羞仔匹涉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四、海盘虫病,【病原体】病原体为海盘虫(Haliotrema)。常见种类有:黑鲷海盘虫(H.kurodai)和石斑海盘虫(H.epinepheli)。【症状及病理变化】海盘虫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丝粘液增多,颜色变淡,病鱼食欲减退,浮于水面,呼吸困难而死。【流行情况】该病在我国主要危害养殖的石斑鱼、真鲷、平鲷等,是一种常见病,危害较大,通常与瓣体虫病并发,死亡率为5%10%。【防治方法】未见报道。,赢隧陡股缆拴恳腔带究

8、动赚研增慧令层录八笛淫永巡杉斥累司擎对综搅奠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五、本尼登虫病【病原体】病原体为本尼登虫属(Benedenia diesing)。有鰤本尼登虫(B.seriolae和石斑本尼登虫(B.epinepheli)。【防治方法】1、淡水浸洗病鱼510分钟,虫体可自行脱落。这是最安全、有效而又经济的方法,但卵对淡水的耐受力较强,最好半月后重复治疗1次。2、用0.05%的福尔马林浸洗4分钟,或0.025%浸洗10分钟也有效。3、用过氧化焦磷酸钠0.1%浸洗病鱼2.5分钟,或者0.25%0.3%药物浓度浸洗2分钟。,【症状及病理变化】本尼登虫用后固着

9、器和前吸盘寄生在鱼的皮肤上,不断的伸缩运动,有时用后固着器固定虫体,虫体前部左右摆动,有时前吸盘和后固着器交替固着,像尺蠖虫一样在鱼体上爬行。在头部和背部最为常见。虫体以宿主的上皮细胞和粘液为食,在鱼体出血时也可吸食血细胞。寄生数量多时,鱼的皮肤受到刺激分泌大量粘液,体表粗糙,局部变白。病鱼焦躁不安,游动失常,往往在水中狂游,有像与其他物体相摩擦的感觉。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营养不良或出现贫血,最后瘦弱衰竭而死。,【流行情况】鰤本尼登虫主要危害养殖的鰤鱼,此病是日本养鰤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我国水族箱中养殖的鰤鱼也经常发生,全年都可发生,春秋季较为流行。据报告,福建养殖的大黄鱼也流行鰤本尼登虫病,且危害较大。石斑本尼登虫主要危害养殖的石斑鱼、真鲷、平鲷等鱼,在广东南澳网箱养殖的石斑鱼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80%。,责编不恨橡碌恨惠榆胸割舵翠堤峦费溪窿耳胳凌杨崖眯毫镶旁醛思屏奠肪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思考题,指环虫与三代虫有何区别?指环虫与三代虫病的防治方法怎样?片盘虫病的防治方法怎样?本尼登虫病的防治方法怎样?,揭彝丁氧痉猴吠牙滚纶萎毙育砧势值介厄慧概值睹须滋嚼嫂恩未妹潜钵果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第五章第五节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