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_总复习_教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6670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_总复习_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_总复习_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_总复习_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_总复习_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_总复习_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_总复习_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_总复习_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 总复习第一课时:因数与倍数复习内容因数与倍数的含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因数,倍数的特征,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解决一些问题。3进一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4通过复习,能发现不懂的地方,并加以改正。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因数与倍数。(1)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请举例说明。如:34=12 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2)你对因数和倍数还有哪些了解?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是

2、无限的。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是相互存在的,不能孤立说因数或倍数。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是2的倍数的数称什么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称什么数?举例说明。(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举例说明。(3)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6的倍数,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吗?3质数和合数。(1)什么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又称作什么数(2)什么样的数叫合数(3)1是质数吗?是合数吗二、基础练习1写出36的所有因数和100以内的倍数2从下面四张卡片中取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0 7 8 5 (1)奇数 。 (2)偶数 。(3)5的倍数 。

3、(4)3的倍数 。(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7)是2,3,5的倍数 。3将下列各数归类:1 2 4 8 9 10 12 15 21 57 91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回答下列问题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剩下的一定是合数吗?为什么?举例自然数中,除了合数,剩下的一定是质数吗?为什么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为什么所有的质数都是偶数吗?为什么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为什么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第138页的第1,2题四 作业完成课文141页练习二十七的第1,2题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因数,倍数的特征,能写出一

4、个数的所有因数;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解决一些问题;进一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学生们积极性较高,教学效果良好。第二课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复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并能根据意义和性质解决一些问题2熟练进行约分和通分,认识约分,通分的重要性质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分数意义(1)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2)你怎样理解单位”1”?(3)什么是分数单位?举例。(4)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真分数和假分数(1)什么样的数是真分数?真分数大小特征?(2)什么样的数是假

5、分数?假分数大小特征?找一找,填一填。 真分数 。 假分数 。(3)什么样的数是带分数?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化一化,练一练。把、化成带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说一说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举例说明。如:=( )( )4约分,通分(1)什么叫做约分?约分根据什么?(2)什么是最简分数?约一约,练一练。 (3)什么叫做通分?通分根据什么?将下列每组分数通分。和 和 和说一说取公分母的方法。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最后结果要注意什么?试一试: 把0.6 0.02 0.47 0.125化成分数。(2)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分数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怎么办?试一试: 把 化成小数。说一说分数

6、化成小数的几种特殊情况。二、基础练习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 )份的数;也可以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 )份的数。2=3( ) 58=3分母是8的真分数:_。分母是8的假分数:_。4=( )5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单分数?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单分数。 6把下列各组分数通分和 和 和 和7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排列。0.25 0.2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的138页的的3-5题。四 作业课文第141页练习二十七的第3-5题。第三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内容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复习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计算的方法,排除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难,能正确第地迅速地进行计算。复习

7、过程一、知识梳理说一说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单元中都包含有哪些内容?你学到哪些知识?1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加法: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计算。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2计算方法或步骤(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通分。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不带括号的:从左到右顺序计算。(4)简便运算。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1 -=(+)-=二、基础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 + + - - 1- - - -2算一算。(能简则简)

8、+ + + - - -+- + -(+) -+三、巩固练习课文的139页的第6-8题。四、作业课文第142页练习二十七的第6-8题。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复习,巩固练习,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并能根据意义和性质解决一些问题;并能熟练进行约分和通分,认识约分,通分的重要性质。学生们积极性高,教学效果良好。第四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内容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利用轴对称原理设计简单的图案。2了解物体旋转后的变化,能按照指定的旋转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位置。3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并正确计算。4能运用

9、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复习过程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出示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2)画对称轴。说一说,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的关系2旋转(1)什么是旋转现象?以上图形中,有没有经过旋转得来的图形?(2)说一说这个图形是经过怎样的旋转得来的?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长方体有_个面。(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_。5dm(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_。(4)长方体有_条棱。(5)哪些棱长度相等?_。(7)长方体有_个顶点。(7)还有什么发现?_。2表面积。学生看图解答。(1)上下每个面是_形,长

10、_,宽_,面积是_,两个面积和是_。(2)前后每个面是_形,长_,宽_,面积是_,两个面积和是_。(3)左右每个面是_形,长_,宽_,面积是_,两个面积和是_。(4)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5)如果这个长方体箱子没有盖子,那么要扣除哪个面的面积?需要材料面积是多少?_(6)如果要在这个箱子的四周贴上一圈包装纸,包装纸的面积是多少?扣除哪些面的面积?_3体积。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以上面的图为例)(1)这个箱子的容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求?(2)哪个是横截面?横截面与体积有什么关系?4体积单位。(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一般情况lml是用于什么单位?(3)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1、。三 巩固练习课文的139页的第7-10题。四作业课文第142页练习二十七的第9-12题。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利用轴对称原理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了解物体旋转后的变化,能按照指定的旋转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位置;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并正确计算;使学生进一步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有效。第五课时:统计复习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众数等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熟练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

12、示的各种数量的变化情况,能绘制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3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准备方格纸,直尺等复习过程一、众数1什么式众数?2你能找出下列各组数中的众数吗?(1)2,3,2,3,5,2,2,4,2(2)6,5,7,7,7,6,5,6,3,7,6,5,6,53你知道了什么?4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出示:某公司员工工资情况如下表。员工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普通员工临时员工人数124253月工资/元6000400020001200800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2)你认为哪个数据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5众数,平均

13、数,中位数有什么特征?(1)众数,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一些数吗?(2)平均数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吗?(3)平均数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吗?二、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文第140统计图。2尝试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1)教师出示题目内容。去年16月份商店售出A、B两种饮料情况月份箱数品牌一二三四五六A品牌16281081526B品牌1426106812(2)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中画复式折线统计图。(3)展示学生作品。3说一说,从统计图中你又得到哪些信息。三、作业课文第144页练习二十七的第13,14题。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熟练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各种数量的变化情况,能绘制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效果良好。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