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事业十四五发展情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卫生事业十四五发展情况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卫生事业十四五发展情况总结十四五时期,城市卫生健康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以市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健康市2030规划纲要为引领,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面做好卫生健康领域各项工作,持续改善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落实利民惠民政策,卫生健康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全民健康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健康扶贫、老龄和妇幼健康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市前列。十四五时期,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深入推进健康市建设,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群
2、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20年的6/10万、5%。和5%。下降为3/10万、3%。和3%。,主要健康指标持续向好。一、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卫生健康系统充分发挥主力作用,着力强化社会管控、社区排查和防控,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向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发出防控当先锋.带头行号召,利用大数据等手段,筑牢了严防输入的交通检查线、严防传播的监测观察线、严防感染的门诊检测线。创造性地实行互联网门诊、电话门诊、健康咨询热线三条线门诊服务;妥善处置聚集性;为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学复课提供防控指导;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快捷通道,逐
3、步、有序恢复各领域往来;及时制定完善工作方案,扎实细致开展人员追踪随访,第一时间纳入防控体系,做到了应访尽访应检尽检动态清零,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制定大规模检测预案和定点医院腾空预案,组建了机动检测队,检测机构增加到50家,日最大检测能力增加到150000份;强化应急准备,已准备普通救治床位2500张,重症救治床位200张,负压救护车25辆,呼吸机500台。二.健康市建设深入推进先后印发健康市2030规划纲要关于贯彻健康行动推进健康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专项行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牢固树立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2021年,实现创建健康促进县(市、区)全覆盖。
4、健康城镇建设、卫生城镇创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连续年被确认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全面开展健康驿站工程,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互联网+健康医疗稳步推进,实现群众就诊全流程识读电子健康卡,完成与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平台对接,并且线上线下系统对接完成率均为100%,居全省首位。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制定印发十四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意见等系列贯彻落实文件,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顺利推进,县医院作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工作经验做法受到国家、省好评。落实政府六项投入政策,取消药品加成后,政府
5、投入保障药品差价的1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后,医疗收入结构日趋合理。持续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覆盖面,100家定点医院全部开通异地就医联网结算,100家医药机构开通省内异地刷卡。社会办医取得新进展,建成1所三级社会办医疗机构,另外一批专业特色明显的专科医疗机构运营良好,打造了以骨科医院、妇产医院、康复医院为代表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形成了以公立医院为主体、以社会办医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新格局。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医院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诊疗服务能力,现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4所,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1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
6、0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0所。医疗机构床位数35000张,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5.5张,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5000人,每千人口执业护士3.8人;注册执业(助理)医师达到16500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人,如期完成十四五的规划目标。实施医疗能力攀登计划和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建设,现有中医药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3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00个。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持续提升,市医院省级区域性医疗中心地位更加突显。连续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启动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建设,积极建设卒中培训基地,推广急性卒中绿色
7、通道市模式,5所医院通过国家卒中中心认证、5所医院通过省级卒中中心认证,5所医院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荣获脑血管病防治优秀管理单位荣誉称号。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公共卫生机构30个,其中疾控机构9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卫生计生监督机构8个,中心血站1个,精神卫生中心1个,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020年的45元提高到2022年的86元。全面取消纸质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电子健康档案,目前二级以上医院和100家基层医疗机构完成电子健康卡对接改造工作,全域实现一卡通用。公共卫生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深入推进一评二控三
8、减四健专项行动,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重点癌症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干预,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加大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保障力度,建立医保报销、民政救助、财政兜底的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免费救治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政策,2022年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2020年的每人45元调整为每人98元,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由1.2万元降至1万元,报销比例提高10%以上,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40万元。参保居民使用特药发生的医药费用,起付标准为2万元,报销比例由40%提高至60%,一个医疗年度内每人最高支付限额20万元,贫困人口不设起付标准。强力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成立市委
9、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个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整体规划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全市已精心谋划项目40个,总投资65亿;已批复项目30个,总投资55亿;已争取债券项目20个,批复资金7亿。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建设项目被列入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区域中心。六、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国家级试点县建设,将医疗资源下沉和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共享作为推进医共体建设的重点,已经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0个,参与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达100个,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
10、术支持作用得到体现。2022年,紧紧抓住国家公共卫生补短板、强弱项的有利政策机遇,克服基层卫生建设项目分散带来的规划立项、环评、开工许可、财政承诺等系列困难,创造性地将50个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和村卫生室改造提升捆绑打包,申报了投资总额9亿元、专项债6亿元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列入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项目,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预计,通过三年的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将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将显著增强。七、妇幼健康工作成效显著实施国家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工程,全力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妇幼健康服务项目进展顺利,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
11、机构,并且荣获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共有5个市级和5个县级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已形成覆盖全市的救治网络,完善了转诊绿色急救通道,强化了孕产妇、新生儿的规范管理。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妇幼保健院被确定为省级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和省级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八、老龄健康工作扎实推进制定老龄委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医养结合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建立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老年优待政策落实,2022年,将高龄津贴的范围由90周岁以上扩大到80周岁以上老年人,居全省前列。目前,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可享受省、市
12、、县长寿津贴400元;90岁99岁老年人每月享受不低于80元的高龄津贴;80岁89岁老年人每月享受不低于50元高龄津贴。积极营造爱老助老孝老社会氛围,每年组织老年健康宣传周和敬老月活动,市领导带头走访慰问养老机构和百岁老人,身体力行尊老敬老。2022年,医院中心疗养院、县医院医养中心等5个单位获评敬老文明号,多名同志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积极培育医养结合典型示范,医院医养中心和市老年护养院两个典型经验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案例;镇中心卫生院、市颐养中心3个医养结合案例被列入医养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市被确定为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医院宁养院安宁疗护模式被卫生健康委作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全
13、城推广学习。九、健康扶贫取得决定性成效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精准实施贫困患者分类救治,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惠民便民措施,着眼长远,谋划建立严防贫困群众脱贫后再因病返贫的四大长效机制。一是着眼能看上病,筑牢网底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共有5个市级医院、20个县级医院、IOo个乡镇卫生院、300个村卫生室参与定点医疗救治任务,全面完成了5个省级示范村卫生室、50个市级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二是着眼看的好病,精准施策积极开展分类救治。扎实开展大病集中救治,已累计完成15万人次的救治工作;落实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完成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IOOOOO人,四种重点慢病贫困
14、患者签约30000人,签约率IOO%;积极探索慢性病兜底保障模式,试点对需要长期服药的贫困患者给予购药补贴。三是着眼看的起病,强化配合建立完善保障政策。与扶贫、医保、民政、商业保险等部门密切协作,实现了全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住院治疗自付费用比例稳定在10%o四是着眼减少得病,关口前移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实施疾病筛查防控等四项免费工程;开展农民健康服务行动赶大集、送健康等健康宣教活动;加强爱国卫生工作,从源头上减少疾病发生。五是着眼便捷看病,用信息化手段落实惠民政策。完成全市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系统的技术改造升级,实现了贫困患者身份自动化识别,便捷先诊疗、后付费两免两减
15、半住院费用减免等惠民政策落实。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经验被省扶贫办、省人口健康报推广;贫困群众防控经验被省扶贫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刊发;采用信息化手段落实健康扶贫惠民政策的做法受到省扶贫办肯定并被学习强国、人口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十、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出台市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成立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中医药行政机构建设。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市财政连续拨款500万元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强化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全市共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中医药农村特色专科3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2
16、5个,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中医药重点专科集群。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100家,实现了全覆盖。2022年,实施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工程,三年内建设500家的任务已全部完成,目前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83%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先后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四项工程,培养中青年骨干医师近IOOO名,建设病学研究工作室1个,全国、省及市名中医药专家(含基层)传承工作室20个。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产业、生产基地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十一、进一步强化对卫健事业的领导全
17、面从严治理,做到建设工作与卫生健康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组织系列建设+医疗服务活动,擦亮抓实建设筑魂、健康为民建设品牌,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县级中心组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荣获“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连续五年被评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坚持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认真贯彻加强全省公立医院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将建设工作写入医院章程,全面推行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管干部、管人才,院士工作站在市挂牌,与长江学者和千人计划专家高层次人才签约;今年,推荐申报的1名学者青年专家已成功通过省评审,实
18、现了本土成长学者零的突破。注重发挥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和行业自律,开展医疗乱象、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专项整治和大型医院巡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下一步,卫生健康委将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落实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目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大力实施卫生健康工程。即:1个中心(牢牢把握防控这个中心,确保全市群众生命健康安全);2条主线(深入开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个抓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城市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系列项目,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优化提升系列项目);4大工程(健康市行动促进工程,医养健康产业升级工程,区域医疗高地攀登工程,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工程);5项重点(全面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强化重大疾病防治,扎实做好特殊人群健康服务,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6项保障(做好十四五,深化卫生健康事业单位改革,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宣传与健康促进工作,提升监督执法水平,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统筹做好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卫生健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