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7240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3、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的婴幼儿即岁的儿童。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以个体发展为研究重点的发展心理学可以细分为儿童心理学以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其中儿童心理学最有活力。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阐明

2、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心理发展是个体在活动中整个反映结构不断改造更新的过程。更准确地说“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二、个体的心理发展 理解以下观点: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前提。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得到统一的。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又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个体的心理

3、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任何一个个体的心理发展都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当代儿童心理学强调要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 4、关于关键期的概念 在早期教育领域关键期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这是著名习性学家洛仑兹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发现很多动物有印刻现象而且印刻现象不可逆致发生于关键期内。在胚胎学中关键期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但是到了世纪年代关键期的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关键期的问题比当初想

4、象的要复杂得多。因此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关键期尤其是人类的关键期是一个值得大力研究且必须慎重使用的概念。一种比较灵活的方式是把个体对某一刺激特别敏感或发展水平最高的某一特定发展阶段称作敏感期这可能要比关键期的概念更符合发展的事实。我们要正确领会概念的内涵防止滥用和误用。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一)、实证研究法 1、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2、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

5、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3、 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4、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差别: 横向法:时间短且省力数据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但难以寻找转折点有抽样误差;纵向法:直接测量可得到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对某种心理现象的探索;研究耗时费力;难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5、横向和纵向的研究取向可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三种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的特点的方法

6、。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学前教育的老师们最常用、最实用的研究法观念法。 (2)、调查法 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 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有计划、有控制的观察。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实现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研究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实验法是以中较严格的、客观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理论研究法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2、初步了解遗传的作用、机制及胎内环境的重要性 3、理解大

7、脑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等 一、遗传及其机制 1、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相似等。 2、遗传具有重要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二、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1、大脑的结构与发展 大脑的结构分为左右两半球大脑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脑重量的增加即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 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 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大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 2. 大脑机能的发展 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2)、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3)、第一、二信号系统协同

8、活动的发展等几方面。 三、胎内环境 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年龄育龄、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Rh因子以及情绪和态度等。第三章 婴儿的生理发展 关于婴儿的生理发展情况主要了解新生儿期、乳儿期和学步儿期的生长发育、脑及脑功能的发展、感知觉发展和运动机能发展的特点。 识记:1、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2、婴儿的大脑发育特点 3、新生儿的原始反射的主要类型 4、乳儿和学步儿的运动技能发展情况 5、大脑偏侧优势. 领会: 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原则和规律 2、婴儿脑发育中的敏感期。 第一节 身体的生长发育 一、乳儿和学步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和原则 (一)、生长发育的原则和规律:1、学前儿童的身体各比

9、例的生长遵循“头尾发展”原则。 2、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同时遵循“远近发展”原则。 3、身体系统发展呈现不同步性。 (二)、生长发育的特征: 1、身高和体重的确迅速增加。 2、身体结构上的变化。 3、身体生长的长期趋势。 第二节 脑与脑功能的发展 一、神经元的发育 婴儿期神经细胞迅速增长1岁时达到最高峰数量相当于成人水平有1000亿到2000亿个神经元。 胎儿后期和新生儿早期神经纤维迅速被一层蜡质的磷脂所覆盖称为“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标志保证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通道迅速而准 确地传导。 二、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 (一)、皮质抑制即中枢抑制或内抑制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二)、皮质

10、抑制的分类: (1)、无条件抑制。与生俱来的。它又可以分为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2)、条件抑制。它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三、婴儿大脑发育的特点 (一)、婴儿大脑发育的特点 1、处于脑发育的敏感期 2、具有可塑性 3、已出现偏侧优势偏侧优势是两半球的单侧化现象。 第三节 感知觉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感觉发展 (一)、视觉探索是指注意点的变化过程。 空白视野规律新生儿在完全清醒时如果光线不是过于明亮就会睁开眼睛在黑暗的地方会有控制地探索周围环境在明亮的地方若无边缘时就会对周围环境作广泛的、无控制的探索一旦发现边缘马上中止广泛的探索而将探索集中于边缘上并有试图横跨边缘的眼球运动视线停留在有许多轮

11、廓的区域附近进行小范围探索而对轮廓较少的区域则进行广泛探索。 (二)、触觉是婴儿最初获得外部环境知识的一种方式这对于婴儿早期的认知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 应该经常拍打和按摩婴儿并引逗他们微笑能使婴儿和抚养者更好地互动。 (三)、听觉 (四)、味觉 (五)、嗅觉 二、乳儿和学步儿知觉发展 了解对颜色和形状知觉的感知 第四节 运动机能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反射运动 (一)、生存反射:出生第一天的婴儿就已经获得了吮吸反射、觅食反射、呼吸反射这些反射总称为生存反射。 (二)、原始反射: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残存下来的遗迹主要有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走步反射。 (1)、巴宾斯基反射:触击婴儿

12、脚底时他们的脚趾会张开然后弯曲通常在出生半年后消失。 (2)、抓握反射:抓握触及到婴儿手心的物体这种反射通常在出生3-4个月后消失。 (3)、摩罗反射:巨响振动或关部失去支撑时婴儿两面三臂向外伸弓背然后两臂收拢呈现出抱物的状态。半年后消失并转化为惊恐反射。 (4)、游泳反射 (5)、走步反射 二、乳儿期和学步儿期的运动机能 1、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从头至尾趋势 从近至远趋势。 2、婴儿躯体和下肢动作的发展 坐 爬行 行走 1-3岁学前儿童行走动作发展顺序(教材66页表3-5)。 3、婴儿手的动作发展:(1)、本能抓握

13、(2)、手眼协调 (3)、动作逐渐灵活 4、精细动作的发展(教材66页表3-6) 第四章 婴儿认知的发展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婴儿期认知发展的问题 。 识记: 1、认知 2、皮亚杰儿童发展四阶段划分 3、自我中心 4、婴儿的认知社会化 5、婴儿言语发展的相关理论 领会: 婴儿对物质世界的理解程度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征 婴儿推理能力发展水平 婴儿的认知社会化途径 婴儿言语发展五阶段 婴儿言语知觉能力三种水平 婴儿前言语阶段交际能力发展阶段 婴儿言语形成的几个阶段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的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

14、不断重建的过程。 一、认知发展四阶段 从认知图式的性质出发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 2、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认知功能和形式以及不同质的认知水平具有恒常性的发展顺序而且每一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发展基础之上不能跳跃的。 儿童进入某一特定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年龄有个体差异文化或其他环境的影响会延缓或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1、感

15、知运动阶段 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间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 1981年)。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形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形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又细分为反射、习惯、视觉与抓握的协调、手段与目标的协调、新手段的发现、顿悟这六个小阶段。例如在反射阶段儿童没有任何外界环境的概念世界是一组动画片在最初习惯阶段儿

16、童开始寻找他刚刚抓握而被移开的物体在第三阶段儿童对消失时间较长的心爱物体进行寻找在第四阶段儿童能够移动遮盖消失物体的屏幕在第五阶段儿童对消失物体的寻找依据物体位置的移动这在以前是不行的在第六阶段儿童能运用各种联合动作来寻找物体。 2、前运算阶段 儿童从27岁左右处于前运演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唯有两

17、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 3、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约在711岁时处于具体运演阶段。皮亚杰认为78岁这个年龄一般是儿童概念性工具的发展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这一阶段儿童的知识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推论。例如我们把一只足球放在一些篮球中间然后当着儿童的面把足球放在一些排球中间。但这个阶的的儿童能够推理这是同一只足球物体不会因为改变地点而变化大小因此这只足球不会比篮球中时更大些。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只能联系具体事物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思维的内容和形式尚未分离。 4、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在11岁左右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

18、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算。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将形式与内容分开用运算符号来替代其它东西。 皮亚杰在概括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时强调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各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会变。而且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它们之间不能彼此互换(皮亚杰 1980年)。 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这四个因素都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们本身都不是充足条件。 1、成熟 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成熟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为形成新的

19、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例如婴儿期出现的眼手协调是建构婴儿动作图示的必要条件。然而若要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必须通过机能的练习和最低限度的习得经验才能增强成熟的作用。 2、物理环境 鉴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认识的来源因此个体必须对物体作出动作。个体在这种动作练习中得到的经验不同与在社会环境中得到的社会经验。皮亚杰把这种经验分成两类一类是物理的经验(physical experience)是指个体作用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另一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logico-mathematical experience)是指个体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在皮亚杰看来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起着组

20、织或协调作用而非来源于物体。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它包括语言和教育的作用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学习者的社会经验可能会加速或阻碍其认识图式的发展。 4、自我调节平衡过程 几乎所有学习理论和发展理论都认识到成熟和经验所起的作用皮亚杰的独特之处是另外加了第四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即起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平衡过程调节个体成熟与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图式的一种新建构。正是由于平衡过程个体才有可能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把接受到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使认知得到发展。正因为此皮亚杰把平衡作为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 涉及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两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

21、婴儿能协调感觉输入与运动能力形成行为图式以此作用并理解周围环境。整个认知发展是一个由反射性机体到反应性机体的转化过程。(1)、反射性阶段(出生到1个月);(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个月);(3)、二级循环反应阶段(4-8个月);(4)、二级循环反应的协调(8-12月); (5)、三级特环反应阶段(12-18月); (6)、心理表征阶段(18-24月) 2、前运算阶段(2-7岁) (1)、象征性思考阶段(2-4岁);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木棍长短的实验 三、婴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的新发现 (一)、新先天论者认为婴儿生来就有丰富的有关物理世界的本质认识。 (二)、对物质世界的理

22、解: 1、婴儿3个半月就对物体的恒常性有所认识 2、对物理原因的理解已初步知道物质特性和支配它们的规律。 3、婴儿认识物质世界的时间。 四、相关概念: 1、认知广义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狭义一般包括感觉、知觉、记忆、判断思维等在内的一系列与认知相关的心理活动。 2、自我中心指儿童总是从自己的视角看待客观事物而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物。 第二节 婴儿的思维和记忆的发展 一、婴儿的思维和记忆 (一)、分类能力的发展 1、对图形的辨识 2、对物体的区分 (二)、推理能力的发展 1、相似性推理 2、类比性推理 第三节 婴儿认知社会化发展 一、婴儿认知社会

23、化途径 1、对他人容貌特征感知 2、与对主进行符号交换 3、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根据对主的行为作出适当反应 4、区别某一个特定的人与其他人的不同。 第四节 婴儿的言语发展 一、婴儿言语发展的三个理论 (一)、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认为语言是通过操作条件作用获取的。 行为主义学派用模仿来解释婴儿是如何快速学到复杂言辞的模仿与强化联合起来加速了语言的学习。 (二)、先天论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斯纳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指出心理结构是我们理解及产生语言能力的核心。同时他将语言看作是一种生物基础特别是人类的才能。 关于儿童的语言机制他是这样解释的句子的规则太复杂因而不能直接教给儿童或认知未成熟的儿童然而人类天生就有

24、一种言语获得装置它是一种为了学会语言的以生物为基础的先天的模块而这种语言仅仅需要通过环境中的语言输入被引发。 (三)、相互作用论 言语发展的新理论强调内部爱好和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理论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环境儿童通过观察并参与到与他人的社会交流从而建立一个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与其社会意义联系在一起的交流体系。这种与他人交流的先天能力与丰富的语言、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帮助婴儿去发现语言的功能和规则 。 二、婴儿前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发展的五阶段 林崇德把婴儿言语知觉的前言语现象的发生提前到胎儿期把婴儿的前言语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妊娠中后期(5-8月) 2、新生儿期(0-1月) 3、发

25、音游戏期(2-3、4月) 4、语音修正期(5-8、9月) 5、学话萌芽期(9-12月) (二)、言语知觉能力的三种水平 周兢认为在汉语系统中婴儿的前言语阶段是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敏感期。她将婴儿言语知觉能务分为三种水平: 1、辨音水平(0-4月) 2、辨调水平(4-10月) 3、辨义水平(10-18月) (三)、前言语阶段的交际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研究表明在婴儿获得语言之前婴儿已有交际的倾向和表现是一种用语音伴随的表情或动作去代替语言进行交往的现象。周兢将婴儿前言语阶段的交际能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产生交际的倾向(0-4月) 2、学习交际规则(4-10月)3、扩展交际功能(10-18月) 三

26、、婴儿言语的形成 (一)、单词句阶段(1-1岁半) (二)、多词句阶段(1岁半-3岁) 1、简单句阶段(1岁半-2岁) 2、复合句开始发展(2-3岁) 第五章 婴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 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 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 婴儿期的亲子关系 婴儿期的同伴关系 识记: 角色采择; 气质; 自我、主我和客我; 自我控制 依恋 同伴相互作用的类型 同伴交往发展历程 领会: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塞尔曼的角色采择理论 婴儿情绪的功能及表达途径 情绪的婴儿认知的影响 形成安全依恋的条件 第一节 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 二、行为主义学派 三、社会认知学派四、生态学理

27、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欲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性心理发展个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潜伏期 、生殖期 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子的“恋父情结”是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

28、个特有的情感现象。孩子在3岁到6岁期间必然会在感情上更加依恋父母中的一方。儿子更依恋母亲女儿更依恋父亲这是多数孩子进入36岁阶段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这时只能有四种可能恋父、恋母、全恋或者都不恋。 心理学家认为男孩的恋母心理必须适时淡化甚至割断。如果任其发展对男孩会造成不良影响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仍然深恋着母亲而不容易把感情移到别的女性身上甚至不能顺利组成家庭严重者还会导致性心理发育障碍或其他方面的障碍影响日后的生活。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1、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又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阐述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制约的

29、人格和社会发展理论。 2、心理社会发展的8阶段: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婴儿期出生1岁)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形成信任感。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婴儿适当、稳定和不断的关心、照顾、哺育和抚摸满足婴儿需求他们会形成对父母、对世界的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会变得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担忧甚至变得孤僻和冷漠。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幼儿期13岁)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主性。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尝试离开父母独立处理事情。父母在这个阶段应该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儿童在独立做事的过程中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人格。如果父母限制过多保护过多甚至对

30、儿童的独立行为批评、指责儿童会对自己控制环境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羞耻感。 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早期36岁)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展主动性。由于身体的发展儿童活动范围扩大了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成人对于儿童的探索、主动行为如果过多限制、批评儿童会产生内疚感和失败感。 (三)、华生和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 华生强调对可观测到的行为的研究而不是意识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在华生看来儿童的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决定特别是父母如何对待儿童。 斯金纳以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获得认为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通过不予强化来忽视和消退儿童不良行为。 (

31、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强调人类的学习方式不仅有直接学习方式而且还有间接学习方式强调个人的认知因素的作用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强调示范榜样和自我效能在个人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学习不是被动的外部因素理直接强化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儿童可能通过他们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并改变环境。 (五)、塞尔曼的角色采择理论 赛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查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认为分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约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不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判断。 阶段 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约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

32、能理解产生这种不同观点的原因。 阶段2: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约810岁)。儿童能认识到即使面临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有可能会有冲突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据此预期他们的行为反应。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约(1012岁)。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反应。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约1215岁)。儿童可以用社会标准或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 第二节 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 儿童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从个体层面看有气质、情绪和情感。从社会层面看有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一、气质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和我们平素所说的“脾气”、“禀性”的

33、含意差不多。 从本质上讲气质是人的心理特性之一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它所表现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差异。 比如说一个人反应速度的快慢、情绪的强弱、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和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等固然和外界环境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则与人的气质密切相关。气质相同的人往往会在不同内容的活动中表现出性质相同的动力特征来。 2、气质两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气质具有天赋性,气质是由生理机制决定的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具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就可以发现同样是婴儿有的爱哭、爱闹、爱动有的安静、平稳、怯生这说明先天的

34、生理机制构成了个体气质的基础。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儿要比异卵双胞胎儿在气质上相似许多即使把他们分别放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培养也仍能保持他们原来的气质特点这说明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天赋的一部分。 第二,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一个人具有某一方面的气质特点就会随时随地表现出来。比如爱激动的同学在老师上课时会急不可耐地举手发言在考试前会心神不定在赛跑时会抢跑等像这样并不因活动内容、动机、目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气质的现象就是气质的稳定性。很多上了岁数的人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中学时代的同学多年不见偶然碰到一起彼此之间会发现许多人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气质特征。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指的也主要是人的气质。

35、当然气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说“禀性难移”也并不是绝对的不能移。换句话说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 3、婴儿的气质类型 (1)托马斯和奇斯的气质九维分类模式 活跃水平儿童的运动水平与程度 节奏性:睡眠、饮食、排泄等行为的规律性 接近或退缩对陌生人或新的刺激的反应 适应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反应的紧张度引起应答反应的强度 情绪品质情绪积极与消极 注意周期和坚持性从事活动的持久性 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受外界刺激改变行为程度 反应的最低限度对刺激的敏感性 。 聚类分析后四类婴儿 第一型是容易抚育型(40%)这些婴儿饮食和睡眠习惯很有规律很容易适应新的

36、时间表、食物和人情绪反应温和、较积极醒后常笑显得很愉快。 第二型是缓慢型(15%)这些婴儿在第一次遭遇到一种新的经验时总要退缩适应较慢看起来总带点消极的心境同时表现出低的活动水平。 第三型是难以抚育(10%)这些婴儿在睡眠和饮食习惯方面相当不规律很慢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情绪反应强烈心境相当消极容易表现出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声哭叫暴躁。 第四型是混合型(35%)是以上三型各种特点的混合表现。 教养上的启示 婴儿早期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个体差异对他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就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培养他更好地塑造孩子的个性和性格。例如对于一个难以抚育型的孩子来说要给他安排一个

37、安静的环境避免强光、噪音和种种不良刺激的干扰家长的态度要保持心平气和镇静自如通过运动、游戏以及培养有规律的行为来疏泄孩子过剩的精力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对一个缓慢型的孩子来说可以用彩色玩具和悦耳的音乐使他对外界发生兴趣保证一定时间和他玩耍和做游戏可以使他变得活泼起来。 (2)、拟合优度模型 拟合优度模型 Thomas和Chess首先提出“拟合优度水平”以描述气质与环境压力如何结合起来影响儿童的发展进程。这种观点认为气质类型的形成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当孩子的反应方式与环境要求和谐一致时或者说达到一种“良好拟合”时其发展前景往往是令人乐观的。当两种力量存在较严重“不良拟合

38、”时结果可能导致扭曲的发展或适应不良。为了确保“良好拟合”成年人必须营造适合每个儿童的养育氛围以激发其更多的适应性功能。 在拟合优度模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仅是根据孩子的气质而且受文化价值和生活条件的限制。 拟合优度模型的启示: 每个婴儿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气质来到世上气质无好坏之分。家长所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予成长的力量帮助他们迎接成长的挑战。 二、婴儿的情绪 (一)、婴儿期儿童情绪表达的功能 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能力向成人发出各种心理信息使自己得以生存在和成人各种情绪交流中得以成长。 孟绍兰将婴儿情绪功能归为四点1、情绪的适应功能 2、情绪的驱动功能 3、情绪的组织功能

39、4、情绪的交流功能 (二)、婴儿基本情绪发生时间 第一阶段(出生一周内):痛苦、快乐、厌恶和兴趣。 第二阶段(14个月)愤怒、悲伤和惧怕。 第三阶段(69个月)惊奇和害羞。 (三)、婴儿的情绪表达1、婴儿的哭显示了婴儿生理性和社会性信息。 (1)、生理性啼哭 (2)、心理性啼哭 2、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1)自发的微笑内源性笑(05周)(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外源性笑(34周起)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月起) (四)、婴儿的情绪体验 1、婴儿主要情绪 快乐和恐惧是婴儿最早的情绪体验。婴儿的快乐不仅来自于生理需要的满足还在于婴儿的“成就感” ;恐惧是一种最有害的情绪个月前的婴儿所

40、感受到的恐惧多为自然原因在此之前不会出现对陌生人的恐惧。 2、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恐惧情绪对认知起着严重的压抑作用 正面和负面情绪的强度对认知起着不同的作用即当正面情绪是中等强度时认知效果最好而在惧怕的情绪背景下负面情绪的强度越高认知效果越差。 (五)、婴儿情绪研究新进展 1、妨嫉2、同情 3、辨认面部表情 4、亲子沟通 三、婴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衡量个体成熟水平的标志。 自我意识整合、统摄个性的各个部分并推动着个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包括知、情、意三个部分。 知即自我认识主要指自我概念情指自我情绪体验主要包括自尊 意指的是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一)、自我意识的发生 1、

41、开始意识到“主我” 2、开始意识到“客我” 3、自我意识和早期情感及社会发展 (二)、自我概念的发展 随着儿童内心世界的发展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将自已作为思考的对象客我不断地扩展幼儿逐步建立起自我概念语言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830月的孩子开始发展类别自我根据自己的外在特征把自己归为某一类以区别自己和他人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逐渐和孩子讨论一些规则和标准包括对孩子的描述性评价性的信息由此可使孩子获得更多关于自我的信息 (三)、自我控制的出现 自我控制指的是对自己想做某事冲动的抑制和对自己不想做某事行为的坚持 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为自我控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自我控制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

42、重要意义是道德发展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基础 早期儿童自我控制最典型的表现是对父母指示的服从。 第三节 婴儿期的亲子关系 一、依恋的产生和发展(一)、依恋的产生 (二)、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比尔依恋行为的四阶段: 第一阶段(03个月):对人物不加区别的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 第二阶段(36个月):对特定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 第三阶段(6月3岁):极力维持与特定人物的接近处于陌生人焦虑期。 第四阶段(3岁后):与依恋对象建立确定关系。 二、对依恋的研究 (一)、母子依恋的类型 安丝沃的陌生情景实验和依恋类型 1、回避型 2、安全型 3、矛盾型 安全性依恋的婴儿与母亲建立了稳定的感情联结。母亲

43、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他们能安静地玩玩具偶尔靠近或接触母亲不时用眼睛看看母亲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而且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其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婴儿明显地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容易宽慰、安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回避性依恋的婴儿对母亲并无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络。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会哭闹继续玩自己的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睬。有时也会欢迎母亲回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近一下又走开。 反抗性依恋的婴儿被称为“矛盾性依恋”。具体表现为当母亲要离开时婴儿显得很警惕甚至苦恼、极度

44、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当母亲回来时他紧紧盯着母亲希望得到母亲安慰。但是当母亲亲近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 以上三种类型中安全性依恋是良好、积极的反应回避性和反抗性依恋是不良的、消极的反应。安全性依恋有利于儿童认知、创造性的发展有助于儿童稳定、愉快情绪的形成对儿童成长为适应社会的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母亲们要注意母子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 三、形成安全依恋的条件 安全依恋是指母子、父与子有着安定的依恋关系属于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安全依恋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养育者方面的因素;二是婴儿方面的因素。 (一)、养育者的因素 养育者须有敏感性。 当孩子不适时要及时解除不适状态面对

45、孩子经常微笑或逗着玩对孩子的咿呀学语能做出及时反应。由此让孩子感觉到大人能为自己减轻痛苦与自己共离享快乐对成人产生信任感。 (二)、婴儿方面的因素 在安全依恋形成过程中婴儿的气质也起着作用。尤其是困难型婴儿与养育者难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 四、依恋对婴儿发展的影响 那些与母亲之间形成安全依恋的婴儿更容易对母亲以外的人产生信任也就是说有安全依恋的婴儿日后发展较好。因此让婴儿获得安全依恋十分重要将影响他们以后一生的发展为此作为父母亲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母亲要给予婴儿积极的反应。人们往往认为只要多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充分满足孩子生理需要就能建立起良好的母子依恋。而有关研究表明母子依恋不是建立在婴儿与母

46、亲交往时间以及婴儿生理需求满足基础之上而是取决于母子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是否关怀。研究人员克拉克斯特瓦特从反应性、积极的情绪表达、社会性刺激三个方面考察了母亲与婴儿交往时的行为结果显示安全依恋性婴儿的母亲在这三个方面得分最高而回避性和反抗性婴儿的母亲在这三个方面的得分都低。因此母亲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要作出积极的反应。具体措施是:1、学会辨别孩子不同信号的含义。 如根据孩子哭声的长短、高低就能判断婴儿的需要根据婴儿面部表情和四肢动作知道他们的情绪状态。 正确辨别孩子的信号是母亲对婴儿积极反应的前提条件。如果母亲经常对孩子的信号反应判断错误孩子与母亲间就会缺乏正

47、常的情感交往那就不利于母子依恋的建立。 2、母子交往中母亲要用热情、温和的语言与婴儿交流鼓励、支持孩子独自玩耍如通过捉迷藏逐渐延长母亲离开的时间和距离使孩子知道母亲会回来的。母亲做出示范怎样与人友好交往如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亲切交谈等。如果母亲对孩子的信号长期冷漠对孩子的态度变化无常就会形在回避性依恋和反抗性依恋。 3、多多关注孩子。心理学家谢弗和埃默森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与成人的身体接触。不喜欢抱的婴儿通过寻求与母亲目光接触使自己得到宽心。不喜欢抱的婴儿和喜欢抱的婴儿一样都能形成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母亲在与这样的孩子交往中目光是交流的无声语言。当婴儿注视母亲时母亲要立即注视婴儿并用语言或玩具逗引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