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临床第五章病因病机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7276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临床第五章病因病机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10临床第五章病因病机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10临床第五章病因病机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10临床第五章病因病机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10临床第五章病因病机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临床第五章病因病机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临床第五章病因病机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病因病机,教学要求 掌握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及疫疠的致病特点;掌握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熟悉七情、劳逸、饮食所伤的致病特点;了解外伤等其他致病因素概况。,第五章 病因病机,第一节 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病因的内容主要有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瘀血以及外伤、寄生虫等。病因学说是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学说。,第五章 病因病机,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推求病因,然后将病因、病位、病理结合起来,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所以掌握各种病因的性质和

2、致病特点,探讨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势必举足轻重。,第五章 病因病机,一、六淫(一)六淫的概念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有太过、浸淫之意。引申为不正、异常。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六气与六淫的意义,第五章 病因病机,(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第五章 病因病机,(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风是春天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致病虽以春季为主,其它季节亦均可发生。风邪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第五章 病因病机,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

3、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第五章 病因病机,2.寒寒为冬季的主气。在气温较低或气温骤降的情况下,特别是冬天易形成寒邪致病。因其所伤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伤寒、中寒两种,寒邪伤于肌表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脏腑者,名为“中寒”或“寒邪直中”。,第五章 病因病机,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4)寒性清澈,第五章 病因病机,3.暑暑为夏季的主气。与其它五邪不一样,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同时暑邪纯属于外邪,无内暑之说。,第五章 病因病机,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3)暑多挟湿

4、,第五章 病因病机,4.湿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正当夏秋之交,湿气最盛,形成湿邪的原因,不仅因为气候,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或工作于水湿环境等,故四季均可发生。,第五章 病因病机,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易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第五章 病因病机,5.燥燥是秋天的主气。秋天气候干燥,水分亏乏,容易形成燥邪致病。初秋有夏热之余气,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邪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前者偏热,后者偏寒,临床一般以温燥多见。,第五章 病因病机,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第五章 病因病机,6.火(热)火(热)旺于夏季,

5、但是火(热)不像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温、暑、火、热四者性质基本相同,但同中有异。暑与火(热):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即火(热)邪。但暑独见于夏季,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而火热为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温、热、火三者虽同为一气,但温能化热,热能生火,所以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别。温为热之微,热为温之甚;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第五章 病因病机,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易扰心神(3)火易伤津耗气(4)火易生风动血(5)火易致肿疡,第五章 病因病机,二、疫疠(一)疫疠的基本概念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疫者

6、,如徭役之役,无人幸免。疠者,谓此种毒气厉害,非同一般。疫疠引起的疾病称为“疫病”、“瘟病”或“瘟疫病”。疫疠与六淫不同,温疫论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有一种异气所感”。可见疫疠虽然也属于外感病因,但与六淫邪气有本质上的不同,最为重要的是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第五章 病因病机,(二)疫疠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3.疫疠不同,发病各异4.疫疠病后多有免疫性,第五章 病因病机,(三)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1.气候反常 自然气候的反常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3.预防隔离措施不力4.社会因素,第五章 病因病机,三、七情(一)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是

7、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情志活动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表现,不会致病。但当外界精神刺激来得突然、剧烈或长期持久时,超过了人体正常的承受能力,使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致病直接影响相关的内脏,病由内生,故称之为“内伤七情”。,第五章 病因病机,(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五脏的精气血。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简称“五志”,第五章 病因病机,(二)七情的致病特点1.与精神刺激有关 2.直接伤及内脏3.影响脏腑

8、气机 4.影响病情变化,第五章 病因病机,怒伤肝 怒则气上喜伤心 喜则气缓思伤脾 思则气结悲忧伤肺 悲则气消 忧则气郁惊恐伤肾 惊则气乱 恐则气下,第五章 病因病机,四、饮食、劳逸饮食和劳逸,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节制,劳动和休息需要合理安排,否则也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成为致病因素。这类病因直接损伤内脏,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故属于内伤致病因素。,第五章 病因病机,(一)饮食失宜饮食是机体摄取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是饮食不节,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则常会导致疾病。1.饮食不节 2.饮食偏嗜 3.饮食不洁,第五章 病因病机,(二)劳逸失宜

9、1.过劳 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2.过逸 是指过度安逸。黄帝内经五劳所伤“久视伤血”(心)“久行伤筋”(肝)“久坐伤肉”(脾)“久卧伤气”(肺)“久立伤骨”(肾),第五章 病因病机,五、痰饮、瘀血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由于疾病的初期有原发病因,导致病理产物的形成,所以此病理产物也被称之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第五章 病因病机,(一)痰饮 1.痰饮的基本概念 痰饮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

10、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继而引起复杂的病理变化。,第五章 病因病机,2.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逸不当等病因,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第五章 病因病机,3.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2)病证复杂,变化多端(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4)易蒙蔽神明(5)多见苔腻脉滑,第五章 病因病机,(二)瘀血1.瘀血的基本概念 瘀血,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停滞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凡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存留在体内的离经之血没有及时消散,都称为瘀血。瘀血既是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11、,第五章 病因病机,2.瘀血的形成 导致瘀血的原因,不外乎外邪入侵、情志所伤、饮食、劳逸以及外伤等。形成瘀血的机理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气虚(2)气滞(3)血寒(4)血热(5)出血,第五章 病因病机,3.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形成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癥块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共同特点:(1)疼痛(2)肿块(3)出血(4)望诊 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或舌质有瘀斑、瘀点。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等。(5)脉诊 常见脉沉弦、细涩或结代等。,第五章 病因病机,第二节

12、病机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素问.真要大论首次提到“病机”一词,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与演变全过程中的本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因此,研究病机,是认识疾病本质的关键,也是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前提。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机理的学说。本章节讨论发病机理和基本病机两个内容。,第五章 病因病机,一、发病机理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的阴阳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这种阴平阳秘的关系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但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内外阴阳平衡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便发生了疾病。,第五章 病因病机,(一)邪正斗争与发病 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即是在一

13、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正邪胜负决定着疾病发生与否,第五章 病因病机,(二)影响发病的因素影响发病的因素很多,除了致病因素外,自然与社会环境、体质因素、精神因素等均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1.环境因素 2.体质因素 3.精神因素,第五章 病因病机,二、基本病机(一)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证候的关系2.邪正盛衰与虚实错杂、转化、真假的关系,第五章 病因病机,(二)阴阳失调1.阴阳盛衰 阴阳盛衰,是阴和阳的偏盛或偏衰,表现为或寒或热、或实或虚的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种。2.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

14、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第五章 病因病机,3.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理变化。(1)阴盛格阳(真寒假热)(2)阳盛格阴(真热假寒)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失调病变,在一定的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发生向相反方向转化的病理过程。(1)由阳转阴(2)由阴转阳,第五章 病因病机,5.阴阳亡失 阴阳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1)亡阳(2)亡阴 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衰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第七节 护理原则,作业:1、六淫和六气的意义?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哪些?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3、何谓七情?七情的致病特点?4、瘀血致病的共同特点?5、常见的病机有哪些?,Thank You,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