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时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754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时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创新设计】201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时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创新设计】201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时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创新设计】201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时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创新设计】201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时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时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时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课时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 化趋势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战时同盟,称霸世界,苏联,社会制度,马歇尔计划,华约,意识形态,“冷战”,全面对抗,世界和平,西欧,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关税同盟,农业政策,欧洲货币体系,经济,美国,独立自主,霸权地位,单独占领,扶植,民主化改革,封建,因素,科技与教育,国家政权,美国,美国,日美关系,西欧,美苏两极,独立国家,独立,发展,贝尔格莱德,独立,不结盟,第三世界,超级大国,西方国家,两极格局,缓和,和平与发展,动荡,军事对抗,军备,竞赛,国际力量,宗教,纠纷,领土争端,霸权主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

2、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与发展,课堂探究提升,探究1: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杜鲁门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2)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的扩张野心膨胀;(3)美国要求按照实力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探究2:观察右图,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问题:(1)你认为图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医生”指代马歇尔(或杜鲁门、美国、美国总统)。“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2)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

3、3)实质是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探究3: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我们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主张的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随着欧共体成立,西欧各国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也随之提高,严重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答案:(1)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2)具体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与抗衡:a.欧共体的成立及发展壮大,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b.日本迅速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不结盟运动兴起,加速了帝国主义

4、殖民体系的崩溃,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美苏争霸的相互削弱。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探究4: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美国无视联合国的阻挠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说明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对外推行单边主义。(2)说明两极格局结束后,当前世界并不太平,仍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探究5:,结合上图分析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重难要点突破,易错易混点,1.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 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完全形成。1955年 华沙条约

5、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 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 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 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3.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 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4.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重难要点,(1)战后初期,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借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各国。(2)随着冷战的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分裂德国的政策,在德国的西部扶植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3)1949年,

6、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最终导致了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4)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开始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有力地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1.原因(1)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2)具体原因 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不断发 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的 呼声越来越高。,2影响:世

7、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格局多极化受到全球越 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集团的支持,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启示:为避免多极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一是改革和加强国际组织的职能和作用;二是尊重国家主权和维 护世界的多样性;三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客 观 题 突 破,最新高考示例,【例1】(2009山东文综,16)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 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 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

8、组织 是()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答案:B,【例2】(2009广东单科,25)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 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 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 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 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 的优势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 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 准确的说法

9、,答案:D,研究思考预测,1.据图片,说明“我也是出于善意”的 目的是(),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遏制苏联的力量扶持和控制西欧建立北约组织A.B.C.D.,解析:本题中将木牌上的“马歇尔计划经济援助”与所学知识链接起来,可知推行该计划目的之一是遏制共产主义苏联的力量,二是扶植控制西欧,这是其“善意”所在。,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 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战后法德关系的变化,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0、。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时,并不包括联邦德国,直到1954年,联邦德国才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以A项首先排除,B、C、D三项中,欧洲煤钢联营建立的时间最早,所以B项是正确答案。本题可结合基础知识运用淘汰法做题。A是1949年,B是1951年,C是1958年,D是1991年,A项虽然时间最早,但不符合题目要求,应排除。,答案:B,3.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世界政治格

11、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D,主 观 题 突 破,(2008上海高考)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请回答:(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比一比学生答题实录:,点评,主要优点:1.审题准确,书写格式规范。不足:1.语言表述不够简练,如第(2)问略显累赘,且语言不规范。如:“越战”一词;2.回答问题不够全面。如第(2)问,没有回答出柏林危机、两个德 国等知识点。综合评价:良好。解题指导:1.第(1)(2)问考查课本基础知识,难度不大。2.第(3)问为开放性试题,注意在回答时要做到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的分裂和朝鲜战争等。(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