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诗歌鉴赏技巧点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8007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课用诗歌鉴赏技巧点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上课用诗歌鉴赏技巧点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上课用诗歌鉴赏技巧点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上课用诗歌鉴赏技巧点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上课用诗歌鉴赏技巧点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课用诗歌鉴赏技巧点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课用诗歌鉴赏技巧点拨.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技巧点拨,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

2、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提问方式:这首诗

3、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及托物寓理等。,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5)动与静等。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即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6)用典。另外

4、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呜。,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

5、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春怨,盖嘉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

6、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答题示例:,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

7、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愿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

8、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登崖州城作,李德裕,(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答案:“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出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柳诗曰“

9、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进而出的强烈感情。,第六种模式:观点不同型,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原因、理由。,答题步骤: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10、,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答案:,(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提问方式:两首诗或词出现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提问变体: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有的指氛围、感情,有的指风格、方法。,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要从原诗中找理由。,答题步骤:先对诗词相关原句作一解释,找到题眼;再列出几条作答。关键是抓住其不同点,让原句中的词语说话。,第七种模式:对比鉴赏式,答题示例:,2005年北京卷第12题第问:“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相同点: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a本词句抒发不被理解的感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陆游诗则表达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