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节日文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8052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9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节日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节日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节日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节日文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节日文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节日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节日文化).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铁关金锁:指城里解除宵禁。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的盛况?2.诗中反映了这一节日的哪些习俗?3.“玉漏银壶”是指什么?“且莫催”表现了人们什么心情?,元宵节,赏月、看灯,“玉漏银壶”是古代的计时器。“且莫催”表达出人们觉得时间过得快,没有玩尽兴的心情。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一句里包含有什么节日?,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表,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

2、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13、七月七日,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3、。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节日文化,(一)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4、 D五福临门,B,C,七月七日长生殿,。()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三冥节”指的是:()A、鬼节 五月节 下元节 B、清明节 中元节 下元节 C、鬼节 端午节 中元节 D、重阳节 冥节 下元节,C,B,B,下列不是“元宵节”的别称是()A元夕 B上元节 C中元节 D灯节王安石元日描写的哪个节日的热闹场景()A元旦节 B除夕节 C重阳节 D元宵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个节日的祝愿()A中秋节 B重阳节 C元宵节 D清明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是()A中秋节 B重阳

5、节 C元宵节 D春节,A,B,C,B,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需要掌握:1.节日的名称及规定的时间2.节日的来源3.节日的别称4.习俗及其意义,春节,春节,正月初一,一年的开始,值得庆贺。古称元旦。据民间习俗,从腊月二十四起到新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止都称春节。现在春节的庆祝活动一般从大年三十(二十九)开始。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清扫一新,贴春联、贴年画、给压岁钱、守岁、放鞭炮、拜年等活动丰富多彩。,除夕,时间:农历一年最后一天,即十二月三十(或二十九),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小月则在廿九,逢大月则在三十。“除夕”古时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

6、。称呼虽多,但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守岁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宵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时间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道教上元节,是天

7、官尧的诞辰;习俗: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正灯日,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看大头和尚戏柳翠、跑旱船、花担子、茶担子等风俗,而在江苏高邮还有看围屏的习俗。【正月十三:试灯日;正月十五:正灯日;正月十八:落灯日】,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清明节,时间:阳历4月5日。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

8、,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寒食节,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

9、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上巳节,古代的风俗,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沐浴嬉戏,以祓除不祥。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修禊事”“曲水流觞”就是这个节日的活动。,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习俗

10、: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中元节鬼节,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连救母”。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

11、,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目连大声喊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饿鬼的一切痛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七月十五,道教中元节,是地官舜的诞辰。,七夕节,时间:七月初七过去传说,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

12、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织女作为民间传说里的纺织女神,她是古代劳动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南朝时的江汉地区,七月初七日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妇女用针线做道具,吃巧果,丢巧针、染红指甲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又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这是一个有进取精神的节日。,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下九,指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代以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下九日为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度:通“渡”。,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一年中月最

13、圆的时候,人们仰望天空,怀念嫦娥。民间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习俗: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蜜饯、熟食品、月饼等到庭院赏月。据说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把消息藏在圆饼中向外传递。现在引申为以圆月为象征的“团圆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政府还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向老年人表达敬意之情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等。,王维九月九日忆

14、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冬至节,时间:阳历12月21日或22日在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

15、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来源: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习俗: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祭灶节,亦称“祀灶”、“送灶”、“过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民间有请灶神、供灶糖、焚轿马灶疏、食糯米饭等习俗。“五祀”:风水学中指祭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溜(土地神和宅神)。,三元节,正月十五: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元宵节、正灯日】七月十五:道教中元节,是地官舜的诞辰;【七月半、鬼节】十月十五:道教下元节,水官禹的诞辰。,二十四节

16、气,这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几千年以来,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寒又寒”或“寒更寒”),(二)少数民族的节日及习俗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丰收年景的

17、69月 B 每年秋天 C 清明后10天 D 端午前3天下列哪一个是回、维吾尔、哈萨克族共同的节日()A祭敖包 B古尔邦节 C转山会 D雪顿节,A,B,下列哪个民族不跳竹竿舞?()A黎族 B瑶族 C苗族 D满族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D,A,二、古代文化常识题,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B,A,C,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18、)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A、东周 B、后周 C、南宋 D、北宋,D,B,B,“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河南 B 甘肃 C陕西 D山东,B,B,A,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吴 B贾 C王 D史 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A牛郎织女 B孟江女 C白蛇传 D山海经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A宣纸 B湖笔 C徽墨 D河砚,A,D,D,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A白鹿书院 B石鼓书院 C应天俯书院 D岳麓书院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中华民族的摇篮是:()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A,A,C,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21 B、23 C、24 D、2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A清 B元 C唐 D宋,A,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