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文档资料.pptx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822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4.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性痢疾文档资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细菌性痢疾文档资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细菌性痢疾文档资料.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细菌性痢疾文档资料.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细菌性痢疾文档资料.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性痢疾文档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性痢疾文档资料.ppt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述,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季节可引起流行。主要病变: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临床特点,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 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 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病原学,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兼性厌氧,但最适宜需氧生长。分为4群和40个血清型,各型无交叉免疫,可反复感染。抵抗力弱,加热6610分钟可被杀死,对酸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志贺菌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中,数小时内死亡,但在污染及瓜果、蔬菜上可存活10-20天。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但A群志贺

2、菌还能产生强烈外毒素:具细胞毒性、神经毒性、肠毒性作用,引起严重症状。,志贺氏菌属分型菌 名 群 症状 抵抗力 我国流行菌群痢疾(S.dysenteriae)A 重,产生神 弱 局部地区流行 经毒素福氏(S.flexneri)B 易转慢性 较强 最多见 鲍氏(S.boydii)C 较少见宋内氏(S.sonnei)D 轻,呈不典 强 多见(欧美国家最多见)型发作,流行病学,1.传染源:急、慢性菌痢病人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3.易感性:普遍易感、有短暂的免疫力,不同菌群及血清型无交叉保护性免疫,易反复感染4.流行特征:终年散发,具有季节性,一般5月开始上升,8-9月达高峰,10月以后减

3、少。,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 细菌数量 致病力 人体抵抗力,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量细菌进入肠道,正常菌群的拮抗+肠黏膜分泌型IgA屏障,免疫力低下,细菌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繁殖,黏膜炎症反应+小血管循环障碍,痢疾杆菌进入消化管,肠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腹痛、腹泻和脓血便,细菌在人体内被吞噬,很少侵入黏膜下层,一般亦不侵入血流,故极少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营养状况极差,尤其老年人或儿童,偶然发生败血症,志贺菌释放外毒素,病初的水样腹泻和神经系统症状,临床表现-分型,急性菌痢 普通型 轻型 重型 中毒型 休克型 脑型 混合型 慢性菌痢 慢性迁延型 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

4、,临床表现-重型,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患者;急性发热,腹泻每天30次以上,为稀水脓血便,偶尔排除片状假膜,甚至大便失禁,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后期出现严重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常伴呕吐,严重失水可引起外周循环衰竭;常有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少数出现心、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中毒型,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高热,可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故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肠道症状轻或缺如。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严重脑症状为主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之表现,病死率很高,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特征3.实验室检查1

5、.血象:WBC 轻到中度升高2.粪便镜检:脓细胞(WBC)、RBC、3.粪便细菌培养:确诊依据,送检标本必须新鲜,早期多次送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治疗-急性菌痢,1.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 注意饮食 卧床休息2.抗菌治疗喹诺酮类:目前较理想的药物、孕妇、儿童不宜应用其他:匹美西林、头孢曲松黄连素3.对症治疗 补液 降温 止痛等,预防,防治措施:政府行为方面,要搞好食品卫生,保证饮水卫生,作好疫情报告,出现疫情后,立即找出并控制传染源,禁止患者或带菌者从事餐饮业和保育工作,限制大型聚餐活动.个人卫生方面,喝开水不喝生水,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大便;吃熟食不吃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做到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合同范本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