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表格.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833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表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表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表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表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表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表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表格.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阳光少年知荣辱-爱惜自己的名誉导学案课题: 3、阳光少年知荣辱-爱惜自己的名誉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要爱惜自己的名誉。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行为。学习重、难点: 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要爱惜自己的名誉教学准备:收集古今爱惜自己名誉的名言人物故事。学习过程学生活动一、激趣明目标1、谈话导入:2、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二、独自学习我能行1、独学14面,结合课本,说说生活中可以怎样获得好名声?说说自己获得好名声的小故事。2、独学15页的故事说说我们身边有这样的现象吗?碰到这样的情况你是怎样想的?3、爱慕虚荣的人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好名声吗?4

2、、讲述董奉、刘宠、梅兰芳爱惜名誉的故事。说说,他们是怎样获得好口碑的?三、 齐心协力共进步1、群学: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交流独学内容,共同解决疑惑。2、各小组分别认领任务,在组内进行预展。3、学生交流搜集的爱惜名誉的人物故事及珍惜名誉的名言。四、展示风采我自信1、分小组进行展示:人人参与,表现自然,形式丰富。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进行补充、建议、质疑、点评。2、巩固练习:a讨论下面的做法和想法对不对?为什么?应当怎么做?春天,路边盛开着桃花。少先队员小芹看周围没有自己认识的人,就想折两枝回家。小明昨天被评为三好学生,今天下午放学时不小心拉坏了教室电灯的开关,当时没人看见。张平在语文测试的时候,有几

3、个字不会写,偷偷看了同桌的答卷。她想,我平时从不作弊,偶尔一次不会损害自己的名誉。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补充。b、选一选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这时,还有两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2)站在旁边看热闹。()(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4)走上前去制止。()(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3总结。五、整里导学案1师问:同学们,你希望给人们留下一个好印象,有个好名声吗?2学生回答。3师问:那

4、么你自己是怎样做的呢?4学生回答。5师:同学们说的很多,有一些建议很好。名誉也就是好名声。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做到自尊、自爱。懂得自尊、自爱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注意爱惜自己的名誉,以良好的言行给人们留下好印象。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三课第一课时:爱惜自己的名誉。二、新授1.名言激趣,揭示课题。出示名言:无暇的名誉是世间的珍宝。 提问:你听说过这句名言吗?这句名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名誉,做自尊自爱的人。2名誉就是名声。每个人都希望在他人心目有个好名声。讨论: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好名誉?3、现在有这样一个故事,看一看有什么事情发生。请同学阅读教

5、科书中 “乐于助人得赞誉”、“诚实赢得好名声”的故事4、读课文第2、3段的故事内容后在组内交流:生活中还可以怎样获得好名声?说说自己获得好名声的小故事。5、师列举一些败坏自己名誉的事例:一些人做了错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有的人买东西少付了钱,自以为占了便宜这些人都是自己败坏了自己的名誉,让人瞧不起。小结:郭鸣和冯新两位少先队员用行动维护自己名誉的做法,他们懂得自尊自重,爱惜自己的名誉。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都能使我们获得好名声,好名声是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活动二不图虚荣惜名誉1.同学们,你们认为好名声与爱慕虚荣有何差别呢?2.阅读教科书15页的故事

6、后小组交流:我们身边有这样的现象吗?碰到这样的情况你是怎样想的?3辩论:爱慕虚荣的人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好名声吗?小结:有虚荣心的人追求的是一种虚假的名声和荣誉,我们要珍惜荣誉,不要爱慕虚荣。活动三 好口碑美名扬1. 讲述董奉、刘宠、梅兰芳爱惜名誉的故事。说说,他们是怎样获得好口碑的?2.学生交流搜集的爱惜名誉的人物故事及珍惜名誉的名言。小结:“名誉比生命可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杰出人物把名誉看得比生命可贵,他们以崇高人格受人尊敬和爱戴。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做有损个人名誉的事,爱惜自己的名誉。三、巩固练习:1讨论下面的做法和想法对不对?为什么?应当怎么做?春天,路边盛开着桃花。少先队员

7、小芹看周围没有自己认识的人,就想折两枝回家。小明昨天被评为三好学生,今天下午放学时不小心拉坏了教室电灯的开关,当时没人看见。张平在语文测试的时候,有几个字不会写,偷偷看了同桌的答卷。她想,我平时从不作弊,偶尔一次不会损害自己的名誉。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补充。2、选一选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这时,还有两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2)站在旁边看热闹。()(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4)走上前

8、去制止。()(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四、总结我们要从小学会自尊自爱,明是非、知荣辱,爱惜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名誉,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板书设计: 爱惜自己的名誉努力获得好名誉不图虚荣惜名誉好口碑美名扬课题:4、沙滩上的童话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预习要求:1、学生自制的词语卡片,认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这篇课

9、文一共有几节?你最喜欢读哪一节,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4、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孩子们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学习过程学生活动(一)激趣引入课题。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们读过哪些童话?今天我们要去感受另外一种童话。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沙滩上怎么会有童话?童话怎么会在沙滩上呢?)(二)初读课文,渗透识字方法。1、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3、全班交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和识字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的记字方法。4、指导书写。(三)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1

10、、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2、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要求读流利,不读破3、同桌发现并推举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并夸夸好在哪里。一人读一人夸。(四)理解课文,感悟朗读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在沙滩上筑城堡;我们编了一个童话故事)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快乐天地”在哪儿?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这里”指沙滩,我们经常去那里做有趣的活动,所以是我们的快乐的地方。)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读出你的喜欢。3、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活动”?(沙滩上垒城堡)是怎样做的?我们编织了一个什么童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理解“编织”。)师引读。4

11、、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评议。用自己体会的感情比赛朗读。(2)孩子们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听老师老师朗读4、5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们太高兴了,我们被当时的情景感染了。)妈妈怎么会出现在身后? (3)“妈妈开心的笑了”说明什么?他*的话又说明什么?(妈妈已认可了我们的活动也很有趣;妈妈是一个充满爱心、有宽容心的妈妈。)“我们这群孩子都坚持说”都说些什么呢?仿照2、3自然段人物的语言发挥想象说说。(一个小伙伴说:“阿姨,您是我们救出来的公主”。“您好漂亮,阿姨像公主一样漂亮!”另一个小伙伴说。体会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4)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朗读. (五)小

12、结回到课题,我们本课的童话指什么?有人说,童年像一首动听的歌,童年像一首朗朗上口的诗,童年像一幅五彩缤纷的油彩画你们的童年有什么有趣儿的事呢?(学生自由说。)(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习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板书设计: 4、 沙滩上的童话快乐天地垒筑城堡童贞童趣编织童话课题:1、大海的歌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

13、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预习要求:1.要准确地认读“纹、潮、仰、翻、腾、琴、渔、帆”这8个生字,生字的读音一定要读准。2.能准确地书写“纹、映、仰、翻、滚、奔、腾、琴、奏、帆、睡、闹”这12个生字。3.能够灵活地使用生字组词。4.能够记住课文比较优美的片段,并能准确填写出来。5.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6.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学生活动一、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4、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

15、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小组讨论感悟:大海风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

16、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板书设计: 1大海的歌 色的神奇:雾、云、波纹、潮声、天、鸟 风的神奇: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 静的神奇: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教学反思:大海的歌是一首简单、易懂、节奏感、韵律感极强的儿童诗歌。研究了教材之后,我觉得这篇课文应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反复多样的朗读中感悟海之美,感悟语言之美,感悟作者的发现之美。课题:2、帽子和鸟窝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掌握“游戏、容易、木碗、飘游、扇子、浮光”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7、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3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2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预习要求:1.要准确地认读“嚷、绸、缠、奈、竿、吊、孵”这7个生字,生字的读音一定要读准。2.能够灵活地使用生字组词。3.能够记住课文比较优美的片段,并能准确填写出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学生活动一、板书课题,了解并奠定学生学习此文的心理基础。 1、同学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觉得怎么样? 2、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 3、同学们,冰心奶奶像你们那

18、么大的时候,也吹肥皂泡。她的肥皂泡吹得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他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请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勾出自己的重点词。二、学习词语 1、出示生词:正音、练习读。2、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学词情况。3、读课文,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轮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冰心奶奶是怎样做泡泡水的呢?谁来说一说?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理解“和弄”一词。 2、管你这样做了,可不一定就能吹出许许多多美妙的肥皂泡。冰心奶奶可细心了,做肥皂泡的奥妙,她在文中已偷偷地告

19、诉了大家。读读2、3自然段,同学们一定能够把他找出来。理解“黏稠”一词。 3、我们班的同学真是越来越聪明!怎么吹呢?读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 4、泡泡水我们会做了,泡泡我们也会吹了,小管子的那一头会吹出些什么样的泡泡呢?读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呢?5、冰心奶奶吹出的肥皂泡不光美,那简直就是美妙!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表现了泡泡的美和妙呢? 读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冰心奶奶的肥皂泡美在哪儿,妙在何处? 6、文中有很多词语表现出泡泡的美,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像,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7、冰心奶奶把好多美妙的词语都附着在了泡泡身上,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吹泡泡,喊词语

20、。我希望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吹,认认真真地看,并大声地喊出你从泡泡身上看到的词语,让同学们和老师们分享你们的快乐和发现。8、咱们再读读课文5、6自然段,我相信大家会把泡泡的美表现得更妙,更神奇! 9、小小肥皂泡,冰心奶奶不但吹出了跟我们一样地情趣和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的梦想。她满怀爱意地去描绘那些泡泡,并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小小的肥皂泡身上。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冰心奶奶拥有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呢?书中有一个句子,你能标出来吗?齐读这个句子。 10、为什么快乐?为什么骄傲?冰心奶奶又有什么希望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抽生说,然后教师引读。 11、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留意那毫不起眼的泡泡,才会给转瞬即逝

21、的泡泡那么美好的祝福,才会有那么美妙的诗情画意的手笔。同学们,我们再读一读。 四、作业:布置学生在以后的几周里阅读冰心的更多作品,以我眼中的冰心奶奶为题,汇报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板书设计: 帽子和鸟窝 帽子(丢、找、追、挑、送)鸟窝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思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的能力。避免学生漫无边际地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勇于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本课在朗读上多设计了几个环节。因为,全篇都是孩子的语言,从朗读的语气、语调加强变化,让学生进入一种与课文情调相符的气氛中 ,陶冶学生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自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边读边想象,读中如境,读中

22、如情,读中明理,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题:语文百花园一教学设计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了解汉字的特点.2.初步感知形容词的特点和作用.丰富学生词语.3.引导学生仿照练习“那么那么”说、写句子。4.背诵古诗,积累语言。5.阅读短文,拓展阅读。6.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初步感知形容词的特点和作用.丰富学生词语.2.引导学生仿照练习“那么那么”说、写句子。 3.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预习要求:1、知道汉字的特点。2.读词语,说词语。3.读句子,写句子。4.自由读背宿新市徐公店,读准字音。5.

23、按学过的阅读方法自学短文。6.练习把游戏写下来或者画下来。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一.语海畅游: 、请学生观察:图上画的什么意思,谁能看懂? 2、古时候的人用这种图形表示一个意思,是什么呢?3、出示象形文字“衣”和“示”:这就是象形字“衣”和“示”。引导观察每部分像什么。4、后来衣又经过了哪些变化呢?5、你还知道哪些汉字的演变过程?6、你还能说出其他带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吗?二.读词语,说词语.出示两组词语:尾巴长长的牛角尖尖的泡泡圆圆的雪白的浪花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2自由读两组词语,思考:每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组之间对比有什么不同?3启发思考:你还能仿照两组不同的词语说一说吗?4学生板书自

24、己知道的词语。5全班学生齐读进行积累。三.读句子,写句子.出示例句。2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这句话有几部分组成?(泡泡怎样了?什么样?)3仿照句式说一说。4填空练习,指名读自己写的句子,小组互查。第二课时:一积少成多:读读背背:看书自由读宿新市徐公店,读准字音。2熟读、练习背诵。3互相检查。二.阅读平台:回忆读书的方法: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如何读准生字字音?有不理解的词语怎样做?2按学过的阅读方法自学短文:(自由读快乐的回忆,圈出不认识的字,标出自然段,查阅自己不懂的词语的意思。)3读中思考阅读思考题:贴鸡毛多有趣呀!请你按顺序说一说这个游戏怎样玩?4小组讨论交流。5师生总结归纳:板书:选鸡毛

25、大找门一手按,一手抚摸使鸡毛发电,同时唱歌松手贴住鸡毛,比贴的时间长短。第三课时语文大课堂: 玩得真开心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玩很多游戏吧?都玩过什么呢?能说一说吗?(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切西瓜)二小组讨论:想玩什么?怎样玩?三组合玩游戏,同时注意观察。1学生讨论: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说了什么?什么表情?什么心理?游戏结果怎样?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戏说好还得把哪些内容说清楚? 游戏名称是什么?游戏规则是什么?四选择喜欢的进行小组游戏。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肯于把时间给学生去玩、去观察。加强实践,在真实的游戏中去感受

26、,去发现,去表达。五小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 板书学生说话时带出的好词佳句,反复诵读,进行积累,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六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对于学生说游戏的条理性不要过多要求,要以激发兴趣为主。让学生说真实的想法和体验。教师可以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以点拨、提示的方式进行指导。七练习把游戏写下来或者画下来。八指名读写好的内容,进行评议。九布置作业:完成习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板书设计: 玩得真开心人数游戏名称、游戏规则玩法胜负游戏前(准备、心情、表情、语言)游戏中(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游戏后(胜负双方什么样?动作、神态、语言)课题:5、山雀课型:预习+展

27、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学习重、难点: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预习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4、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到了什么?5、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学习过程学生活动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1、 出示生词。(1)、指名认读,评议。(2)、齐读词语。(3)、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开火

28、车扩词。2 、集体评议,纠错正音。3、同桌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画出来。指名反馈,读句子。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2、“我”是怎么发现两只灰雀的?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指名反馈,评议、补充。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句。3、这两只灰雀在干什么呢?他们干得怎么样?指名反馈,介绍、交流。理解“起劲”的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干得起劲?引导体会山雀找虫子时的专注、卖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语句。3

29、、 看到山雀如此起劲地凿树干找虫子,“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后半段内容。指名发言。理解词语:一动不动、纹丝不动、像死了似的。议一议:山雀真的死了吗?它为什么装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4、 教师总结:小巧玲珑的山雀太惹人喜爱,它们凭借自己的劳动找虫子吃来填饱肚子。当它们遇到危险无法逃离时,就装死来蒙骗对方,以求逃过一劫,真是聪明到家了。三、抓住山雀的语言,弄清“我”的猜想。1、 学生自由读第417自然段,要求用“”画出自由的山雀说的话,用曲线画出拘禁中的山雀说的话。2、 指名反馈,读一读找出的语句。3、 集体评议,纠正补充。4、 全班

30、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17自然段。5、 引导体会:你从山雀说的话中感受到什么?6、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直接读两只山雀说的话。7、 教师质疑,引导弄清作者猜想的根据,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以及山雀的聪明、机智、团结互助。(1) 山雀真的会说话吗?课文中出现的这些山雀的语言是哪儿来的?(2) 联系上下文,看看文中我是根据什么猜出山雀的对话的。(3) 指名反馈,抓住山雀第一次说的话做具体地示范性的指导体会。8、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417自然段。四、总结课堂,拓展仿写。1、小小的山雀有着高尚的心灵和美好的品质,它们勤劳、聪明、机智、团结、互助、友爱。而文中的我更是通过耐心到观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31、,让小山雀都成了能够说话,能够沟通的可爱的小精灵。2、拓展仿写。不止小山雀,其实许多动物都是通过叫声以及动作来代表语言,向同伴或人类表达它们的想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会说什么?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板书设计: 外貌观察顺序5 山雀可爱动作仔细观察用心思考远(俄)普里什文语言(叫声)近教学反思: 作者是怎样观察两只山雀的?让学生明白:观察要有顺序,要耐心、仔细。观察动物时可见根据动物的动作、叫声来想象动物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等等,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课题:6、蜗牛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

3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预习要求: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3、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4、作者为什么会转变看法?学习过程学生活动一、谈话导入:问:你们见过蜗牛吗?会唱这首童谣吗?板书课题:蜗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蜗牛。学生齐读课题。问:你喜欢蜗牛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看看作者对蜗牛的看法是怎样的?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

33、办法认会。3检查字音掌握情况: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三、整体感知: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还嘲笑它。那么作者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默读,画出相关语句。四、朗读感悟:指名发言: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蜗牛“胆小”?同学补充,教师点拨: 1课件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通过评议、追问、比赛等形式理解“总是”、“藏”、“圆圆的、螺旋形的”、“不肯”等词。使学生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2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让学生仔细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语。3、体会

34、作者感受:所以作者才怎样想?4、连读3、4自然段。五、研读4、5自然段:1默读课文4、5自然段,画出最另你敬佩的语句或词语,想想你敬佩它什么?2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朗读。(1)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2)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3)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4再读4、5自然段,画出表现作者态度的语句,体会感情变化。不耐烦担心摔坏以为畏惧开始敬佩 5两人合作朗读:一人读描写蜗牛的语句,一人读描写作者的语句。6小结: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经过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到成功,怎能不让人敬佩?六、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作者对蜗牛的喜爱。1引导思考:文中除了写蜗

35、牛的部分,还写了什么内容?2自由读1、2、6自然段,想一想从这几段文字中感受到什么?3这几段与描写蜗牛有什么关系?不写可以吗?4小结:正因为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才能感受到蜗牛的“胆小”和“不懈”。才能把蜗牛描写的生动、具体。四、布置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仿照课文写一段话。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板书设计: 蜗牛 蜗牛我 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不耐烦 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担心摔坏 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以为畏惧开始敬佩教学反思: 课文两处写了蜗牛说的话,要让学生明白这都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活动活泼,更有趣,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蜗牛的喜爱之情。课题:

36、7、寓言两则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两则成语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认读文中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5个生字。指导书写生字:“派、虎、茂”。学习重、难点:了解寓言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采取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这些不认识的字。2、课文讲的是什么事?3、两则成语的寓意是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过程学生活动一、导入激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关于狐狸和老虎的语言故事:板书:狐假虎威齐读课题;质疑:有什么问题吗?(“假”什么意思?)导入: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课文讲

37、的是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采取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这些不认识的字。2标出自然段。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4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5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思。)6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查字典确定“假”的意

38、思(板书:借。)三、理解感悟:1初读课文之后,你感受到故事中的狐狸怎样?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狐狸的狡猾?3小组交流、讨论、并研究怎样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4小组汇报、品味语言、教师点拨、研究朗读。(1)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 “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表演:什么样?狐狸这时心里想什么? “你敢吃我?”怎样读?出示:“你敢吃我?”“你敢吃我?”狐狸再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练习、评议。(2)感悟第3自然段: “老天爷”是什么人?狐狸是说话时什么语气?指明朗读、评议。(3)感悟第4自然段中狐狸说的话

39、:指名读:思考:此时狐狸什么神态?(昂首挺胸、摇头摆尾)赛读,感悟狐狸的狡猾。(4)表演感悟狐狸的动作神态。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5总结归纳: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6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7拓展思维: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三、学习

40、鹬蚌相争,了解内容,理解寓意。1、编排课本剧,通过表演、评议理解语言,体会感情。2、改编课本剧,鹬和蚌如何能不被渔翁抓住。四、拓展延伸1. 自由读读全文 读了这两个故事 你知道了些什么?2.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在生活中你见过类似鹊蚌相争的事情吗?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题:8* 好伙伴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独立阅读,了解“好伙伴”的表现,抓住重点,体会动物的可爱。3、体会乌鸦与猎狗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学习重、难点: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预习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

41、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3、体会乌鸦与猎狗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学习过程学生活动一、 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伙伴,(板书: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生回答板书:马哈多猎狗 伙伴 乌鸦 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到5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二、 细读文本,升华感动师:读着课文你有没有被具体的内容所深深的打动以至于想说点什么? 师:看来,我们

42、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感动)师: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动就找你小组的伙伴说一说,把感动传递给他。(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动) 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1) 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 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 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板书:用心交。 (2) 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日子过得很富有诗意。”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富有诗意? 师:从中你体会到三伙伴在一起相处得怎么样? 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板书:幸福、开心。 (3) 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学生读后谈体会。 师:你生过大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 师:是呀,好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