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下).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834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6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案(下).doc(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01 课题:分数乘法(一) 课时:第1课时 【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3、全班进行交流。 四、练习巩固 1

2、、5个3/8是多少?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1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展开活动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三、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总结升华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当堂检测课本第3页“试一试”13。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 例题: 意义: 法则: 【达标训练

3、】1、课堂练习册第一页12。 【课后反思】在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02 课题:分数乘法(一) 课时:第2课时 【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3. 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理解先约分再计算能使计算简便。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展开活动你会填吗? 1/6+1/6+1/6+1/6=1/6() 3/4+3/4+3/4+3/4+3/4 =3

4、/4() 2/25+2/25+2/25=2/25() 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 ),分( )。 学生先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后进行约分。 学生进行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那种方法简单。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学生通过涂一涂,可以得到结果为10/15,再约分得到2/3。学生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计算,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一、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二、出示例题 1 出示3/46 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讲解先约分后计算的格式。 2.练习 完成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 1 练一练第1题 2教师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完成后还可以估

5、一估一个月、一年能滴多少水。 总结升华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当堂检测课本第3页“练一练”1、2、5。四、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复习题: 出示例题3/46【达标训练】1、课堂练习册第一页34。2、课本第4页34。【课后反思】在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03 课题:分数乘法(二) 课时:第3课时 【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知识链接:(重

6、点、难点)会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观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中信息,提高数字问题。 61/2=3(个)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3。 (2)小强今年几岁了? 方法同上 展开活动打开教科书P5页 列成算式:361/4 通过比较进行独立计算,集体订正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巩固练习 1、书上练一练第1题 ,将法则与分数相结合。 2、计算 3、利用分数乘整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7、题打开教科书P5页 列成算式:361/4 通过比较进行独立计算,集体订正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巩固练习 1、书上练一练第1题 ,将法则与分数相结合。 2、计算 3、利用分数乘整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试一试 1、创设“今年几岁”的情境。 图文结合,仔细观察 。2、解决问题 (1)小兰今年几岁? 相当于把36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1份, (2)小强今年几岁了? 方法同上。总结升华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当堂检测课本第五页“试一试”12。四、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二) 61/2=3(个)把6个苹果当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 61/3=2(个)【达标

8、训练】1、课本第6页“练一练”14。2、课堂练习册第4页45。【课后反思】学生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 五 编号: 04 课题:分数乘法(三) 课时:第4课时 【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向学生介绍很有关的背

9、景知识,来理解题目。5分钟展开活动学生仔细听,然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拿出纸条动手操作 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解决问题。 1、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也3/4和1/4。 3、学生尝试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学生独立思考 2、完成,然后交流结果 学生可以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48/9 1/29/7 3/86/7 5/246/5 2/96/72、出示图 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 1/21/2=1/4 1/41/2=1/8 3、折

10、一折 引导学生折一折 2)反馈3/41/4=3/16 (3)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二、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1/31/5=2/15 1/42/3 3/52/9能约分的可以约分。20分钟总结升华学生发言。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有那些疑问?3分钟当堂检测独立完成,逐题交流。三、巩固练习 1、折一折,涂一涂 1/31/4 2/51/3 2、计算:第8页第2题.3、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3、4题.12分 钟四、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三) 1/21/2=1/4 计算分数乘法时,“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3/41/4=3/16【达标训练】1、课堂练习

11、册第6页13。【课后反思】借助图形语言, 动手操作,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 五 编号:05 课题:分类乘法(三) 课时:第5课时【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能进行解答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应用题。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知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方法,并会应用。会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我们今天进行分数乘法练习1分钟展开活动完成后,说说分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指名读题,说说求什么? 求一个数的

12、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8/92/3= 一、分数乘法练习 1算一算: 4/51/2= 1/35/6= 5/82/7= 2/34/7= 3/72/3= 4/51/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每小时织布8/9千米,2/3小时织布多少千米?10分钟总结升华学生回答。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当堂检测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逐题交流。二、课后练习 1练一练第5题 完成后,对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后,自己提出分数乘法的问题进行解答。 2练一练第6题。 本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大家一起订正。 3练一练第7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引申到课外。 15分钟四、板书设计:分

13、数乘法(三) 1算一算: 4/51/2= 1/35/6= 5/82/7= 2/34/7= 8/92/3= 3/72/3= 4/51/9=【达标训练】1、课堂练习册第56页第46题。2、课本第9页第57题。【课后反思】借助图形语言, 动手操作,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 06 课题:练习一 (1) 课时:第6课时【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掌握

14、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分数乘法的综合练习。展开活动1、学生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题意 3、列式计算 4、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说说这些分数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说说你让计算是怎么做的,根据是什么? 1、学生仔细读题 2、分析题目 3、先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一、完成练习 1、第一题 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要分别计算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2、完成练习第二题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对本市空气质量加以分析,从而渗透环保意识。 3、完成练习第3题 4、完成练习 4-7题 在问题过程中,鼓

15、励学生说一说所列算式的含义。总结升华学生发言,积极质疑。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当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逐题订正。资源与学案第5页第14题。四、板书设计:练习一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法则【达标训练】1、课堂练习册第7页13题。2、补充作业(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而定)。【课后反思】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07 课题:练习一 (2) 课时:第7课时【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6、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学生质疑。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分数乘法的综合练习。展开活动说一说所列算式的意义 1、学生观察图文 2、讨讨“七折”、“八折”的意思 3、交流 4、再进行计算 1、复习单位换算 2、读题,理解题意。 3、列式计算。 4、全班交流。 1、学生先估算 2、进行精确计算 3、比较方法 交流反馈1、完成练习第8题,引导学生说一说“七折”、“八折”的意思,并用分数来表示。 如:七折:50元 507/10=35元 八折20元 200.8=16元 或208/10=16(元) 2、完成练习第10题,注意:“吨”和“千克”的换算。 3、完成练习第11题 引

17、导学生先算,再验证结果的合理性。总结升华学生进一步质疑。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当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逐题订正。完成练习第1214题。四、板书设计:分数乘法 七折,八折 “吨”和“千克”的换算。【达标训练】1、课堂练习册第8页45题。2、资源与学案第6页第5题。【课后反思】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 08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课时:第8课时 【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了解一些简单的

18、问题。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展开活动1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回答。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1用比一比、剪一剪等方法来观察棱的特点。 2根据统计图的要求,来测量,找出表格中要填的内容。 3对内容进行整理,概括。 集体反馈。 1学生发言。 学生发言 比较、交流、共同完成一导入新课出示挂图(高楼大厦)二探索活动, 1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以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教

19、师参与到交流当中。2听取学生的反馈 1) 从面开始: 教师小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两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 鼓动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只要理由充分,都给予肯定。 3) 正方体面和长方体六个面相同吗? 4) 棱有什么特点? 5) 顶点有什么特点? 3 整理归纳: 师生共同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总结升华学生进一步质疑。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当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逐题订正。课本第15页练一练14。四、板书设计:长方体形体 顶点 面 棱个数 个数 个数长方体正方体【达标训练】1、课堂练习册第910页12题。2、资源与学案第9页第13题。【课后反思】 为了使学生对长方体、

20、正方体的特点有更清晰的了解,教材提供了一个表格,我引导学生对发现的特点进行整理,在整理和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09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课时:第9课时【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通过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等特点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有更清晰地了解。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

21、配揭示任务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给大家说一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展开活动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它们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1对长方体、正方体进行测量。 2进行反馈。 主要要测量的是哪里? 1学生进行讨论。 2集体反馈。 1引导学生观察图。 2学生尝试计算各面的面积。 3独立计算。 4集体订正。 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长方体六个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 2自己尝试在8个图形中去找一找。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2提问:棱长分别是它们的什么? (在长方

22、体中:棱长分为三组:长、宽、高) 二练习 练一练第1题 1请学生拿出自带的长方体、正方体。 2引导学生讨论: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几条棱。 在测量中允许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 练一练第2题 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 都相等”特点及长方形面积公式。 学生在订正的同时,教师完成板书 多请几名同学来说自己的计算方法,特别提问:是怎么知道的? 练一练第3题 1教师知道学生读懂题目要求。 2让学生根据长方体 3指导学生 4交流时主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总结升华学生回答。这节课你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方面或不满意的地方请说一说。当堂检测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上面 下面 前面 后

23、面 左面 右面 面积/厘米 【达标训练】1、课堂练习册第10页3题。2、资源与学案第10页第4题。【课后反思】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 10 课题:展开与折叠 课时:第10课时 【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正方体的认识。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发展空间观念。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给大家说一说。今天我们继续通过折叠来了解长方体的

24、特征。展开活动学生回顾: 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学生动手剪开正方体纸盒。 观察,得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展开图。 小组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剪的方法,比一比展开图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剪开长方体盒子,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 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盒子和正方体盒子进行比较。 思考:与1、2、3号面相对的的是几号面? 同学间进行交流,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 途中哪两个面是相对的 折一折,试一试。一复习 1说一说: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1)六个面 (2)12条棱 (3)8个顶点 不同点:六个面的面积。 二新授 1剪一剪: 引导学生通过把1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图。 2说一

25、说: 正方体展开图是怎样的? 3将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试试看。 4比一比。 相同点:有六个面。 不同点:六个面的大小不同5做一做: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正方体? 长方体? 围成正方体所要的条件? 用手中的材料尝试折叠。 独立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要求。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练一练。 引导学生:看展开图,在操作中进行验证。总结升华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他的立体图形。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会有了不起得发现。当堂检测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课本第17页练一练第1、2题四、板书设计:展开与折叠【达标训练】1、课堂练习册第1112页15题。2、资源与学案第

26、1112页第17题。【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实物及其展开或折叠的过程”,初进学生建立表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展空间观念。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11 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时:第11课时【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观念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结合具体情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三、导学过程:

27、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学生完成18页情境图的有关要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他们的表面积。展开活动学生进行观察。 提问: 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对应于展开图形中的哪个部分? 学生进行讨论。 反馈。 展开后图形的各边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 在小组中讨论。 反馈 如何计算能知道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 你认为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这个问题。 求“要用多少”纸板其实是求什么? 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1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积起来。2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一组一组地计算。3三种不同的面各先计算出一个面再加起来

28、乘2。一引出课题: 1师:昨天我们用折叠等方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的图形。 2出示长方体纸盒,将它展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 3学生在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将它们涂上相应的颜色。 4引导学生观察。 二引入课题: 师:做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 1请同学们先估一估 2议一议; 3说一说; 4试一试 5提问:学生讨论:揭示表面积的概念。 6引导学生结合展开图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出现的不同的方法,都应给予肯定,关键是让学生解题的基本思路。 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 三试一试 尝试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总结升华学生发言和质疑。今天学习了长方体和

29、正方体的表面积,你现在知道吗?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当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课堂练习册第13页12题。四、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 前、后两面的面积和:上、下两面的面积和 左、右两面的面积和: 长方体的表面积:【达标训练】1、课本第19页练一练第1、2题。2、资源与学案第13页第13题。【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实物操作、头脑想象并建立表象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时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应给学生充分体验的机会。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12 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时:第12课时 【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

30、表面积及正确的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正确的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你有什么解请说一说。今天继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展开活动1学生独立思考 2集体反馈。 3学生观察,并找出盒子的表面积。 学生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独立计算长方体的面积 集体反馈。 说一说长宽是指哪一个面? 宽高是指哪一个面? 长高是指哪一个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反馈 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1独立

31、解决问题。 2集体反馈。 学生尝试计算。 一复习 1出示长方体纸盒, 说一说:怎样知道这个盒子的表面积? 盒子的表面积,是指盒子哪些部分的面积? 二巩固练习 1出示长方体,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说一说,比一比,纠正学生的几种错误算式。比一比哪种方法简单。 归纳: (长宽+长高+宽高)2 2出示正方体,计算表面积 归纳:棱长棱长6 3练一练2 出示饮料盒 让学生理解求商标纸的面积,实际就是四个面的面积。 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可以多样的。 4练一练3 让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一个电视机布置要做几个面。 5练一练4 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求墙壁的面积不用计算, 同时还要减去门窗的面积。总结升华学生回答并质

32、疑。今天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你现在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该怎么算了吧!当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课堂练习册第13页3、4题。四、板书设计:长 方 体 的 表 面 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达标训练】1、课本第19页第34题。2、资源与学案第13页第45题。【课后反思】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与观察、想象与形成表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等机会,都是值得教师重视和运用的。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 13 课题:露在外面的面 课时:第13课时 【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 1.在

33、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解决有关求表面积的问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特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展开活动1笑笑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2学生观察。 3集体反馈。 1学生独立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2求出它的面积。 再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9)看每个露在外面的一个纸箱,(没有一个面露在外面) 学生进行计算。 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看每个角度能看到几个面。 再计算一

34、共有几个面在外面。 小组合作换一换堆放方式。 露在外面的面是否会有变化? 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个 讨论:外面的面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推断“6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果。一引出课题 师:今天笑笑遇到了一个难题。 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提问。 出示纸盒: 1先摆放一个纸盒。 2再摆放四个纸盒。 注意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提问:如何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3你还能怎样观察? 4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物。 二试一试 1引导学生自己摆放方式 2这里答案是多样的,不同的堆放方式,露在外面的面积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找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堆放的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

35、1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 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4个。总结升华学生发言,进行质疑。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当堂检测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课本第22页练习二第4题。四、板书设计:露在外面的面积统计:露在外面的面有 个每个面的面积 总面积【达标训练】1、课堂练习册第15、16页14题。2、资源与学案第15、16页第12题。【课后反思】让学生自己摆一摆,试一试,难度逐渐加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解决,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

36、:14 课题:练习二 课时:第14课时 【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巩固复习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适用知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综合运用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 培养学生主动探素的欲望。 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今天我们进行第二单元的复习,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展开活动1、取出长方体纸盒,指出面积相等的面和长度相等的棱。 学生同桌合作 量一量长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计算它的表面积。 全班进行交流。 只要计算5个面和面积和第3题与第2题相同。学生可独立完成。

37、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中进行堆放,观察3个正方体的堆放方法。 计算三个正方体堆放的表面积。 学生反馈:分开摆放的比叠合的多2个面。 学生分别算一算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反馈。 (1)算出捆扎一盒需要厚长的绳子。 (2)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3)集体反馈一、复习 1、找一找 2、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进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二1 2、第2题 这是一道求无盖正方体铁皮盒面积的题,主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3、第4题(1)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画面,有7个面露在外面。 (2)反馈:露在外面的面数均为7,露在外面的面积没有变化。 4、第5题 (1)先请学生观察图 (2

38、)2个正方体重叠摆放和分开摆放有什么区别?它们的表面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5、第6题 6、第7题这道题需要运用长方体棱的特点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第8题本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在讨论中完成。总结升华学生发言,集体质疑。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当堂检测课堂练习册第1718页第12题。四、板书设计:练习二【达标训练】1、课堂练习册第1718页第34题。2、资源与学案第15、16页第3题。【课后反思】卧龙寺小学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A版)主备:刘天会 审核: 年级:五 编号:15 课题:三分数除法倒数 课时:第15课时【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

39、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二、知识链接:(重点、难点)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游戏:师说“1、2”,生说“2、1”,师说“1、2、3”,生说“3、2、1”,师说“老师爱我们”,生说“我们爱老师”。在生活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如“3/7”倒过来就是“7/3”。你有兴趣吗?展开活动1、学生算一算2、找一找算式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3、反馈 学生进行思考,同桌讨论。 1、让学生说一说: 上面口算题和自己举倒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谁是的倒灵敏,谁和谁互为倒数。 这两个算式的两上因数的分子,分母这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分析: 学生偿试练习: 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 集体反馈 2/33/2=1 21/2=1 只要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求一个真分数的倒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为分数,求自然的倒数先把自然数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一、新课引入 1、出示算式: 2/33/2 21/2 8/1111/8 1/1010 7/99/7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