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新高2012级文科班选择题训练一.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841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件新高2012级文科班选择题训练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复件新高2012级文科班选择题训练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复件新高2012级文科班选择题训练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复件新高2012级文科班选择题训练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复件新高2012级文科班选择题训练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件新高2012级文科班选择题训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件新高2012级文科班选择题训练一.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2012级文科班选择题训练(一) 班级 姓名注意:1、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2、每小题2分,共50小题,共100分3、时间:40分钟完成1.下列对于西周分封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扩展统治的范围 B.天子与诸侯全部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诸侯在辖地仍可以继续实行分封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主要反映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个人观念的淡漠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专制王权的强大3.从根本上说,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继承和发展了夏商西周时期的A.分封

2、制B.王位世袭制 C.朝觐制 D.世卿世禄制4西周时实行的土地制度的性质是 A土地国有制 B土地公有制 5.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由此汉初统治者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令6.建置沿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烙印,通过对某地区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演变历程。福建建置的沿革顺序是“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福建布政使司”,此沿革顺序对应的朝代顺序是A.秦朝唐朝明朝B.唐朝元朝明朝C.唐朝明朝清朝D.汉朝明朝清朝7.康熙亲政后,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其中不包括A.内阁B.议政王大臣会议 C

3、.南书房 D.军机处8.秦汉的三公九卿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宗法制度不断加强 D.郡县制度不断强化9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10奠定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度11.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

4、,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 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12.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周初的分封制主要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边境少数民族内迁 B.笼络功臣贵族,防止他们篡夺王位C.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全球征收贡赋 D.拱卫王室,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1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

5、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4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15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是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1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此

6、项措施的实施使得A.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B.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C.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D.土地兼并更加更严重17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常用做法。宋代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的是A.三司使 B.节度使 C.通判 D.转运使18.下列历史人物中,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里士多德19.在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具有A.集体陪审的特点 B.公民主权的特点C.实行法治的特点 D.轮流执政的特点20.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

7、人民掌握。”他所说的“全体人民”指的是A.广大奴隶 B.妇女 C.男性公民 D.外邦人21.罗马法中的万民法主要调整A.罗马共和国内公民之间的关系 B.罗马贵族与行省贵族的关系 C.罗马帝国自由民与奴隶的关系 D.罗马帝国自由民内部的关系 22.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23.“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A.古代中国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埃及24. 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它从习惯法转变为成文法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A维系帝国

8、统治的需要 B巩固共和国统治的需要C外来移民的需要 D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25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26“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这句话指出古代雅典A.不成熟的是司法而不是民主B.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C.民主制度还是完美的D.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27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

9、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D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28希腊城邦海外殖民运动的后果主要是A扩大了疆域 B改善了生活C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D发展了商业贸易29 雅典民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在专制盛行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多种民主运作方式,实现 “轮番而治”,这无疑是伟大的创举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烙上深深的历史局限性ABCD30 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为维护自身利益,以监督

10、政府的行为,专门设置了A保民官B公民大会C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D投票箱31.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中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法律的公平公正 D债务关系32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第三次以法律。” “罗马法”中被近代西方国家继承的有 保护私有财产 陪审制度 律师制度 诉讼原则A B C D33. 被古代中国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的是: A 农业 B 手工业 C 畜牧业 D 商业34中国的耕犁达到完善阶段的标志是 A耦犁的出现

11、B高山犁的出现 C曲辕犁的出现 D铁铧犁的出现35唐代诗人杜甫“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的诗句,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 A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B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 C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36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37下图是1981年出版的连环画黄道婆的封面。黄道婆之所以受人们的尊敬和怀念,是因为她() A为我国古代丝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B为我国古代棉纺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C传播中原文化,开创了教育的先河 D为我国制瓷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38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

12、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是() A礼器和兵器 B农具和酒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39“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40. 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西周政权被推翻王权的加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上层建筑的变化41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

13、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42. 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现出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43.下列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中,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是

14、:用灌钢法炼钢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织技术瓷器烧制技术44.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铁制农具出现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铁犁牛耕已经基本普及45. 透过唐诗“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我们可得出:.唐朝取消了重农抑商政策.唐朝商人众多唐朝商业繁荣.商业繁荣阻碍了农业的发展A B C D 46.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47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

15、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 B C D48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49“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专业市镇发展区域分工加强经济重心南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50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晋姬姓贵族山西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一带燕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同姓诸侯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王室的权威A B C D 高2012级文科班选择题训练(一)选择题答案15 610 1115 1620BCBABBDBAD ADDCBCAABC21252630 3135 3640DDBBABDCAA ADACDABABC4145 4650DBDDDBDCCD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