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绝对精华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843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题绝对精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计算题绝对精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计算题绝对精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计算题绝对精华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计算题绝对精华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题绝对精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题绝对精华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政治计算题专项训练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1. 基本概念(1)商品使用价值量:指商品的数量。(2)单位商品价值量:指单位商品价值的大小,即单价。(3)商品价值总量: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的价值总和,即:商品价值总量= 商品使用价值量(生产的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量)。而商品价格总额=商品使用价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两个重要公式)(4)劳动时间:指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某一商品生产者

2、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5)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两种表示方法:数量表示法: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时间表示法:用生产同一产品所需的时间来表示。2. 基本关系(1)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一般不受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影响。(2)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一般不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注:将上述基本关系中的“无关”改为“不变”) 实战演练 1在商品生产中,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

3、商品的价值量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A. 越大 越大 B. 越小 越大 C. 越小 不变 D. 越大 不变2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A. 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B.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C.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D.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3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

4、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A. 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B. 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减少个别劳动时间能形成价格优势D. 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4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多少?5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多少?6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 = 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多少克?用黄金表示为多少克?72008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9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多少?8假设2008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9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9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 12元 B. 12.5元 C. 18元 D. 18.75元9假设某国2008年生

6、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9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是多少?10假设某国2008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9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是多少?11假设某国2008年生产M商品10亿件,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9年从事M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

7、09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是多少?1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9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13去年M商品的价格为30元,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20%,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今年该商品的价格是多少?14在经济学中,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出的各种产品的数量组合。下表记录了鲁滨逊独自在荒岛生活时一天所能获得的鱼和野果的数量,根据表中数据可绘制“鲁滨逊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见右图)。后来,鲁滨逊获得了

8、一个奴隶“星期五”,“星期五”的捕鱼能力比采集野果的能力更强。两人一起工作时,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注:实线代表鲁滨逊个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虚线代表鲁滨逊和“星期五”一起工作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15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二、 关于纸币发行量与购买力的计算问题1. 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2. 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小),但

9、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3.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实战演练 1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A. 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 B. 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 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D. 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2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 1.8万亿元 B. 2万亿元 C. 2.2万亿元 D. 2.4万亿元3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与货币价值

10、成正比 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 B. C. D. 4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又发行了 亿元纸币。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5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_元的购买力。在这个时间段,该国最可能出

11、现的现象是_。A0.80 物价上涨 B1.25 投资减少C0.40 物价上涨 D0.80 物价下跌6如果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0000亿,但实际发行了25000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问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多少?7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M国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减少50%,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流通领域纸币量增加了20%。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前10元的商品,在宏观调控之后的售价应该是多少元?三、关于外汇与汇率的计算问题1. 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 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12、兑换比率。3. 注意区别人民币外汇汇率和人民币汇率。(1)人民币外汇汇率是以外币为基础兑换人民币的比率,人民币汇率是以人民币为基础兑换外币的比率。(2)汇率,通俗地讲就是“货币兑换的能力”。如人民币汇率上升,则人民币兑换能力增强,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外汇汇率上升,则某一外币兑换人民币的能力增强,意味着该外币升值。 实战演练 1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A. 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 少支付人民币0.5元C. 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 多支付人民币2.5元2金融体系的改革

13、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式是A. 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 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C. 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 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3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A. 上涨不足5% B. 上涨5%以上 C. 下降不足5% D. 下降5%以上4.

14、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A. 1400万元 B. 5600万元 C. 7000万元 D. 9800万元5. 在国际外汇市场,2008年7月份,美元兑换日元的比率为100美元=14000日元,到了2009年1月,汇率是100日元 = 0.909美元。这就是说日元升值了 美元升值了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了 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下降了A B C D6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

15、款到期应得本息为A. 7392元 B. 79464元 C. 84392元 D. 86240元7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就升值2%,即1美元 = 8.11元人民币。据此可以计算出升值前100元人民币大约兑换_美元。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反映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9. 假如国际市场上某商品的单价从60美元涨到90美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8:1变为7: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如果用人民币购买该商品,该商品价格A约降了14.3%B涨

16、了31.25%C约涨了14.3% D涨了34.25%10. 假设2008年1单位A国货币/1单位B国货币为1:10,且受两国货币购买力的直接影响。2009年A国通货膨胀率为50%,B国货币贬值5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看,则两国间的汇率情况为A. A国外汇汇率上升 B. B国货币汇价上升C. A国货币汇率上升 D. 汇率保持不变11. M商品的国内价格是82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100美元 = 820元。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那么M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是多少美元?12. 中国水晶工艺品在美国中低价位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假定2008年某款水晶工艺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

17、596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 = 7元人民币。如果2009年生产该款水晶工艺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该款水晶工艺品以美元标价应为多少?13. 假如2007年我国生产的某种玩具,其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21.6元(2007年人民币汇率:1美元 = 7.2 元。如果2008年生产该玩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人民币升值20%,同期美元贬值20%。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为多少?14. 假如一种货币连续贬值20%两次,那么要恢复原值,必须一次升值多少?要升值两次,每次需要升值多少?15. 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

18、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 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C. 损失了美元160元 D. 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在汇率是1美元=7元人民币的情况下,某出口企业一年生产100万件商品,每件商品的成本为10元人民币,每件商品的国际销售价格为8美元。假定第二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美元汇率下跌5%,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获得的利润为人民币:(C) A4320万元 B5856万元 C5184万元 D4880万元四、关于利率与利息的计算问题1. 利息的含义:是借款人因使用借入的货币而支付给贷款人

19、的报酬。2.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 = 本金利息率存(贷)款时间。 利息税利息利息税率。 收益利息 - 利息税。3. 利息税率是不断调整的。如:1999年11月1日以前,免利息税。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利息税率为20%。2007年8月15日以后,利息税率为5%。如图所示:例:张某原有一年定期的2万元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为1.98%,利息税率为20%,国家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利息税率不变。在新的利率制度下,张某将2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A. 90元 B. 79.2元 C. 53.2元 D. 43.2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

20、记忆和应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的设问。计算方法:20000元(2.25% - 1.98%)(1-20%)= 43.2元。 实战演练 1假设某储户有50000元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2.2,利息税率为5,则该储户活期存款一年的收益是A. 1045元 B. 51100元 C. 1100元 D. 50880元2某居民将3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一年,年利率为2.70%,到期扣除利息税(税率为20%)后,该居民可得到利息为A30648元 B810元 C360元 D648元 五、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例:某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种股票发行7200万股,当年每股预测收益0.48元,发

21、行价7.34元,上市首日开盘价16.5元,最高价17元,收盘价15.2元,当年银行存款利息率为年息4%,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在该股票上市第一天就以最高价把100股原始股全部卖掉,可以获利_,总收入为 。A. 966元 1700元 B. 1200元 966元 C. 48元 1200元D. 786元 48 元答案:A解析:获利 =(17-7.34)100 = 966元 总收入 = 7.34100966 = 1700元(2)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当年购买100股股票的价格为A. 12元 B. 1200元 C. 48元 D. 4800元 答案:B 解析:0.48/4%100 = 1200元(

22、3)如果每股票面金额7.34元不变,并预期每股每年获得4.8%的股息,那么一年后,某人购买100股股票的价格是A. 724元 B. 1650元 C. 1520元 D. 881元答案:A 解析:7.344.8%/4%100 881元 实战演练 1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2000万股,当预期股息为0.4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0元。如果银行利息率提高2,当预期股息为0.6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A. 15元 B. 20元 C. 30元 D. 40元2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

23、的数量为A. 12500股 B. 10000股 C. 8000股 D. 7500股3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A. 升值35000元 B. 升值30000元 C. 贬值25000元 D. 贬值20000元4藤某花了45000元购买了A股份公司上市发行的面额为18元的股票3000股,预期每年每股可得6的股息,而当年银行存款利率为5,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1年后,理论上藤某的股票A. 如果成功转让,则赚19800元 B. 不赔不赚C. 每股价格1.2元 D. 如果成功转让,则赚9000元5阅读下表时 间股票

24、名称股价(元)2008103113:00贵州茅台92.182008103113:00五粮液12.32两支股票价格相比,贵州茅台远远高于五粮液,这是由于A. 二者银行利息率不同 B. 二者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C. 二者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D. 二者的股息不同六、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问题1.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2. 按劳分配:(1)前提是在公有制范围内。(2)形式:工资、奖金、津贴。3. 按生产要素分配(1)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2)种类: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例:甲在国有企

25、业工作,年薪4万元,年终资金1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A. 4万元 B. 5万元 C. 6万元 D. 7万元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在本题中包括:国企工资、年终资金、劳动力收入。即:4+1+1=6万元。甲的红利收入和出租住房的收入都是非劳动收入。该题正确答案为C项。 实战演练 1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 10万元 B.

26、9万元 C. 8万元 D. 7万元2某员工在外企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生产要素收入为A. 10万元 B. 9万元 C. 8万元 D. 7万元3王某一家五口人,月收入23000元。其中:王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6000元;王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员,月收入4000元;王某本人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月投资利润收入7000元;王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会计,月收入3000元;王某之妹开了一家小商店,月收入3000元。上述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A. B. C. D. 七、关于个人所得税的

27、计算问题1. 个人所得税的主体(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2. 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征税范围):(1)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3.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变化:800元(1980年9月);1500元(2005年8月);1600元(2006年1月1日);2000元(2008年3

28、月1日)。4.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例1: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5000元,则其个人所得税为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税税率(%)1X500元52500X2000元1032000X5000元15A. 385元 B. 325元 C. 480元 D. 450元答案:A 解析:首先明确应税额,依照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去起征点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税额。所以该工程师的应税额为:5000-2000=3000元。其次,明确税率。再次,分段计算:不超过500元部分:5005% = 25元。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150010% = 150元。超过2000元至5000元部分:100015% =

29、150元。则累计税额为25+150+150=325元,这是该工程师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故选B项。 实战演练 1 假如某工程师2008年3月份的月工资为5800元,则他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为 。 A. 60元 B. 445元 C. 480元 D. 505元 八、关于利润与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经济效益 = 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 (利润+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 1+利润/生产成本 实战演练 1下列情况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某企业占用资金100万元,获利40万元;今年扩大资金上升到150万元,获利为60万元某企业的投资规模缩小1/2,利润总量减少1/3某企业占用的资金比以前减少20%,利润总量没有

30、变化某企业规模扩大了10倍,利润也增加了10倍A B C D2下表是某年份内两家制造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几组数据比较。产量(万台)活劳动与物质消耗总量(万元)单位产品平均售价(元)售出产品数(万台)甲企业13004000.7乙企业0.63005500.6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该年份内哪家企业经济效益较好? 3某企业去年生产总值为1000万元,生产成本为400万元,今年生产总值提高50%,生产成本上升25%。今年的利润率是多少?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了多少?九、关于GNP、GDP、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问题1GDP和GNP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从计算方式看,二者的区

31、别在于AGDP不包括本国居民的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B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C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DGD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2某国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5000亿元,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为1000亿元,上缴国家的税金为400亿元,企业利润为150亿元,那么,该国在当年创造的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是A6550亿元 1550亿元 B6500亿元 1550亿元C6550亿元 550亿元 D5550亿元 1500亿元3某国某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00亿美元,当年生产过程中消

32、耗的生产资料价值1500亿美元,发放工资500亿美元,全国总人口为500万人,则该国当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A20000美元 B40000美元 C30000美元 D10000美元十、关于互补品与替代品的计算问题1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十一、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问题1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

33、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项目吃穿用其他总计金额(亿元)170050017001004000A. 温饱水平 B. 小康水平 C. 富裕水平 D. 极度富裕高考政治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与解析刘炎生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1、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商品价值量,二者呈正(反)比例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商品价值总量 = 商品数量(2)单位商品价值量(1/2)= 1,即价值总量不变。故选C项。2、解析:此处商品生产者应指海信集团这一个别生产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该

34、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数量会增加,但商品价值量不变。因此价值总量会增加。故选C项。3、解析:此处企业根据题干与题肢的表述,应该指个别生产者。价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来决定,故A项表述错误。B、D两项均认为个别劳动生产率能改变商品价值量,错误。通过减少个别劳动时间降低成本,能形成价格优势,故选C项。4、解析:单个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说明其使用价值量增加一倍。而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无论个别生产者生产多少产品,在不考虑其它如供求关系等因素的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是一样的。故60元2=120元。5、解析:由材料得甲商品的价值量为2小时或40元,生

35、产者A一件商品用1小时生产,因此其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倍。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为4件,交换价值总量即价值总量 = 4件(商品数量)40元(商品价值量)=160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为2小时或40元。6、解析:由材料得1克黄金 = 8克白银,则5件A商品 = 2克黄金=16克白银。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则5件A商品 = 4克黄金,但同时1克黄金 = 4克白银。因此5件A商品 = 4克黄金4=16克白银。7、解析:根据价值总量不变的公式,假设价值量为X元。则:1件1元= (1+25%)件X 元。得X = 0.80元。本题可得出一般结论: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

36、高X时,商品价值量为1/(1+X);当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X时,商品价值量为1/(1-X)。8、解析: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但全社会价值总量不会变化。假设2009年价值量为X,先不考虑币值贬值20%的条件,则:1件 15元 = 1(1+50%)件 X元。得X=10元,即商品价格为10元。货币贬值20%的内涵是“只能购买原来(1-20%=80%)件的商品”,即“购买的商品数量为原来的80%”。10元的商品现在需要12元来购买,只能说明物价涨幅为20%而不是货币贬值20%,货币贬值产生的影响是购买对象数量的变化而非商品价格的同比例变化。但并非说货币币值变化与商品价格无关。货币币值变化与商品价格变化

37、之间的关系在后面汇率中探讨。假设2009年商品价值量为Y元,再次根据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公式:10 元 1件 = Y元 80%件,得Y = 12.5元。故选B项。9、解析:劳动者数量增加使商品数量增加,但单位商品价值量未变,因此价值总额 = 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 10(1+10%)亿件 10元 = 110亿元;价格总额 = 商品数量 商品价格 = 10(1+10%)亿件 10元 = 110亿元。在正常情况下,价值量发生变化,商品价格也会发生变化,但题目条件规定了价格不变,这在现实中是成立的,因为价格还会受到供求关系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价格有可能不会变化。在解题时需要考虑这个“其它条件不变”

38、的前提。10、解析: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商品价值量减少,但商品数量也同样增加,因此,2009年价值总额 = 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 10(1+10%)亿件 10/(1+10%)元 = 100亿元;价格总额 = 商品数量 商品价格 = 10(1+10%)亿件 10元 = 110亿元。11、解析:由材料得2008年商品价值量是10元,单位商品价格也为10元。则2009年价值总额 = 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 10(1+10%)(1+10%)亿件 10/(1+10%)元 = 110亿元,而2009年价格总额 = 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格 =10(1+10%)(1+10%)亿件 10元 =

39、121亿元。12、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社会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时间 / 商品数量 = (60+80)万小时/(10+8)万件 7.7小时。13、解析:此处原材料价格上涨20%,即价格上涨20%,得30(1+20%)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1件 30(1+20%)元 = (1+50%) X元,得X = 24元。14、解析:星期五捕鱼的能力强于采摘野果的能力,因此安排星期五捕鱼,鲁宾逊有多余的时间用来采摘野果,其最后的结果是野果与鱼的数量均会增加,但鱼增加的数量会大于

40、野果增加的数量。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合理安排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资源则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在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善于科学分配时间给各个学科,达到学科平衡,提高学习效益。15、解析:只有A与C属于需求曲线,政府给予补贴起到了价格下跌的效果,需求量会增加,因此选择C项。关于曲线的几个问题:(1)“价格曲线”的意思是供求关系或其它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即供求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包括“供给价格曲线”、“需求价格曲线”与“供求价格曲线”。(2)“供给曲线”的意思是价格或其它因素对供给的影响,“需求曲线”的意思是价格或其它因素对需求的影响。(3)“供求曲线”

41、的意思是价格与其它因素对供求的影响。二、 关于纸币发行量与购买力的计算问题1、解析:根据货币流通公式不难得出C项为正确答案。2、解析:根据货币流通公式,去年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今年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16(1+10%)/8 = 2.2,故选 C项。3、解析:根据货币流通公式,不难得出C项为正确选项。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价值(币值)成反比。4、解析: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 = (40亿件150元)/6次 = 1000亿元;实际发行了1000亿元 (1+25%) = 1250亿元。故选A项。5、解析:(1+20%)/(1+50%)= 0.8,说明纸币贬值,物价将可能上涨。故选A项。6、解析:

42、假定贬值幅度为X,则贬值后只能购买(1-X)件的商品。有:20000亿元1件= 25000亿元(1-X)件,得X=20%。物价涨幅为:(25000-20000)/20000 = 25%7、解析:根据货币流通公式,货币流通次数减少50%相当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该多发行一倍,但现在实际流通的货币量并未增加,因此,现在的1元钱就具有2元钱的购买力,10元钱的商品只需要5元就可以购买了。在政府宏观调控后,流通领域纸币增加20%相当于物价上涨20%,因此5元的商品现在上涨至6元。价值量计算题的拓展: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平均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2、单位纸币购买力

43、 =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 实际发行(流通)的货币量3、纸币(升值)贬值率 = 1-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 实际发行(流通)的货币量4、纸币(升值)贬值率 = 1- 原价格 / 现价格5、物价上涨(下跌)率 = 实际发行(流通)的货币量/ 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 16、物价上张(下跌)率 = 现价格 / 原价格 - 1 7、纸币贬值X,则物价上涨X / (1-X);物价上涨X,则纸币贬值X / (1+X)。三、关于外汇与汇率的计算问题1、解析:欧元对人民币升值5%,则意味着小张要比一个月前多支付人民币0.5元,但该商品价格为5欧元,则需要多支付人民币2.5元。故选C项。2、解析:用美元理财,则1000美元 (1+4%) 7.5 = 7800元;用人民币理财,则7700元 (1+3%)= 7931元。故选B项。3、解析:若美元币值不变,则上涨5%。现在美元贬值,则用美元标价,上涨会超过5%。故选B项。4、解析:先统一用美元计算利润。由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