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鸿羽)三习惯(学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9058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鸿羽)三习惯(学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关鸿羽)三习惯(学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关鸿羽)三习惯(学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关鸿羽)三习惯(学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关鸿羽)三习惯(学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鸿羽)三习惯(学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鸿羽)三习惯(学校).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养成教育,关鸿羽摘自(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第一章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一、什么是养成教育 p3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二、什么是习惯 p3,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三、人的行为模式 p5,定型性行为非定型性行为,四、人的行为水平 p6,人的行为有四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被动性行为

2、第二个层次是自发性行为 第三个层次是自觉性行为 最高层次是自动性行为,五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位置 p7,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是不完全的教育。其弊病就是知行脱节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所指出的:“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六、养成教育的关键期 p8,所谓教育的“关键期”(也叫关键年龄、最佳年龄、临界期、敏感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成效最大。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国内、外近半个世纪的有关研

3、究表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8到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到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儿和点数儿、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总数等);3岁至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4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岁和青少年期是培养独立性的两个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至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的概念的关键期;9至10岁是孩子行动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小学1、2年级是学

4、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小学3、4年级,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七、养成教育要与时俱进 p11,养成教育,必须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发现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自学的习惯,收集信息的习惯,诚信的习惯,团队合作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习惯等等既使是传统的习惯也要增加新的内涵,不能以牺牲创新精神来进行养成教育,八、养成教育的意义 p12,(一)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小懒虫”、

5、“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习惯,是贻害无穷的。,(二)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p18,(三)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p19,素质教育与养成教育p28,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素质教育观 p28,(1)一切为了学生(2)为了一切学生(3)为了学生的一切(4)为了

6、学生的一生,第二章养成教育的内容,封建社会,忠、孝、仁、义、礼、智、信,资本主义社会,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社会主义社会,东方传统美德与新观念有机结合 虽然优良传统必须发扬,但也要根据时代发展增加新的内容。既使是传统内容也要赋予新的内涵,从新的角度上来研究,一、养成教育的内容要规范化p33,“堵漏洞式”的教育,“救火式”的教育,就是一种盲目性。教育就是要把人类积累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给下一代,用人类的基础文明去武装后代。,二、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 p35,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给孩子提要求要尽量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提出的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孝敬父母171,长

7、辈回家或外出时要主动站起来迎送。提出要求时,父母没答应,不许耍横,任性。长期分担家庭的一、二项劳动,搞“家务劳动承包制”。有了好吃的先让长辈。(共24条),三、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序列化 p36,制订序列化方案的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要求,另一条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和思想实际1“中心扩散说”理论。2“阶段说”理论。3“循环说”理论。,第三章养成教育的途径,学校内部要一致 p44德育干部班主任德育课各科教学环境信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一致 p45,教师抓了家庭教育可以多许多的“帮手”,不抓家庭教育就有可能多许多“对手”,配合48,通报意识观念方法,第四章养成教育的方法

8、p60,一、训练法 1训练必须持之以恒 2训练必须严而又严 3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做到五个结合(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3)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4)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5)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二、言教法 p71,1.切忌讽刺、挖苦,要以理服人。2.切忌唠唠叨叨,要简练、深刻。3.切忌空话、大话,要有情感性。4.切忌盲目性,要做到“事先备课”。5.切忌脱离实际,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 6.切忌强迫命令,要考虑孩子需要,三、身教法 p88,以身立教1以德育德2以学促学3以趣激趣4以情动情5以意炼意6以性养性7以行导行,学生观,(1)学生是人。

9、(2)学生是未成年的人。(3)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4)学生是有潜力的。(5)学生是终究要长大的人。,四、境教法,名画名曲名著名剧名言,九、负强化法 p138,1要有明确的目的。2要注意态度。3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4要一分为二,不要全盘否定。5要掌握好批评的时间。6要抓好批评的时机7要选择批评的场合、地点8要注意批评的次数9要善于等待,允许孩子有个认识过程10要有针对性、讲究方式方法,批评的方式方法,(1)暗示式(2)商讨式(3)交换式(4)自责式(5)对比式(6)迂回式(7)爆炸式(8)过渡式(9)勉励式(10)比喻式,第五章.道德习惯培养,劳动教育 p179,自己的事自己干家里的事帮着干

10、集体的事抢着干社会的事主动干,金钱观教育 p195,金钱不是白来的,需要辛苦的劳动花钱要节制,不要挥霍浪费金钱不是万能的,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取财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消费观教育,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交际性消费精神性消费道德性消费,学习习惯培养,摘自关鸿羽著作:(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 p156,与生理卫生有关的学习习惯科学用脑习惯;科学用眼习惯;写字握笔习惯;看书坐姿习惯;有规律的作息习惯等等。,与学习方法有关的学习习惯,认真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提问的习惯;乐于研讨的习惯;阅读的习惯;自学的习惯;总结的习惯等等,与学习态度有

11、关的学习习惯,专心的习惯;仔细认真的习惯;惜时的习惯;讲求效率的习惯;勤学的习惯;虚心的习惯;独立学习的习惯等等,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方法,马虎-错题集 p190,(1)建错误档案(2)找到错误之处(3)找出错误原因(4)写出正确答案,1.马虎的来历2.马虎与成柴5.不用橡皮6.草稿不草7.注意埋伏8.解剖习题,矫正不专心坏习惯的策略与方法1.小猫钓鱼学奕阿基米德2.任务责任紧迫感3.阅读速度实验难度疲劳度4.弗力查价测定绿色鲜花5.阿纳斯实验早餐营养6.纪律意志专注7.欲望兴趣专注8.抗干扰训练专注9.书法禅练10.多米诺骨牌迷宫十三拍11.泥人张剪纸插花12.纪昌学箭体育棋艺,全方位指导学生

12、学习,学习目的:17个方法 p36学习态度:14个方法 p68学习兴趣:23个方法 p109学习习惯:35个方法 p152学习方法:95个方法 p211,激发学习动机端正学习目的的策略与方法,讲究教育艺术,淡化教育痕迹不教而教,点拨升华 p45,学习目的的确立是一步步升华的,但是这个升华需要家长点拨。点拨好了就可以帮助孩子把低级的认识上升到高级的认识。,热处理 p46,所谓热处理,就是要抓住学生的热点进行教育,学生热,教育者也热,以热对热,备课 p44,每次讲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的;选择哪些事例;引用什么格言谚语;如何讲得有感染力;如何讲得有吸引力;如何具有鼓动性;如何具有知识性;如何具有趣味

13、性;,遇事而诲 p49,遇事而诲;遇物而诲;遇功而诲;遇败而诲;遇热而诲;遇趣而诲;遇潮而诲;遇惧而诲;遇变而诲;遇欲而诲,6.“放羊娃”与“感受大学”7.负激励8.动机迁移9.归因10.切拨曼和费得的实验与竞赛11.凯尔和赫尔赛的研究与期望值12.闪光点13.认知平衡14.名人崇拜15.成就动机16.“银行存款”和“我要上学”17.附加条件与节制欲望,学习态度 p68,学习态度的概念:学习态度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对学习活动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学习态度测试 p76,端正学习态度的策略与方法 学习气氛 p80,人是环境的产物,正确的学习态度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校风学风班风

14、家风将决定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关心学习过程 p5,(1)学习努力不努力,刻苦不刻苦?(2)有没有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如何?(3)学习时有没有独立性,是否总想依赖家长?(4)遇到困难有没有信心,能主动克服吗?(5)学习时间长了烦不烦,有没有毅力?(6)对学习有没有荣誉感,学习上有没有争强好胜的劲头?(7)上课听讲专心吗,有没有小动作?(8)上课爱不爱举手回答问题?(9)能认真完成作业吗?有没有偷懒的情况?(10)做作业快不快,有没有磨蹭的现象?(11)做作业仔细不仔细,有没有马虎的习惯?(12)做完作业能自己检查吗,会不会查漏补缺?(13)每天能预习吗,预习效益如何?(14)每天能复习功

15、课吗,是否等到期末才复习?(15)学习时有没有计划,有作息时间表吗?(16)思维灵敏不灵敏,爱不爱钻牛角尖?(17)考试害怕不害怕,有没有考试焦虑?(18)和老师的关系如何?,.情感感化 p26,学会“冷处理”,解决厌学的策略与方法,1.积极因素越抓越积极 p117学习成绩=能力激励一定要多给孩子以鼓励,让孩子尝到学习的甜头。,伸手摸不到,跳一跳能摘到 p122,从简单处学起,放慢速度,让孩子学懂、学会,看到成绩,尝到甜头。要注意知识的阶梯性,循序渐进,孩子学了有收获,才会兴味无穷。采取“低要求,小步走”的策略,学生学习积极状态,能自由参与探索时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发现知识的意义时被鼓舞和被信任

16、时对教师充满向心力时能学以致用时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时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2.孩子考家长3.减轻感觉上的负担4.游戏性学习7.西奥雷尔成才与好奇8.外松里紧9.分数隐私与否10.欲擒故纵12.如何处理家长与老师的关系13.发现法15.暗示学习法16.中断效应18.伙伴学习19.学起于疑20.知出乎争21.跳高实验与目标迁移22.卡耐基的假戏真做,学习的基本过程 六先六后 p219,1.先计划后学习2.先预习后听讲3.先复习后做作业4.先调整心态后参加考试5.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6.先打好基础后灵活思维,p234,学习的具体方法 89个,边读边想“九设问”p255,(1)为什么是这

17、样?(2)为什么不是那样?(3)增加条件行吗?(4)减少条件行吗?(5)哪些是重点?(6)哪些是难点?(7)哪里还有疑点?(8)哪些知识与旧知识有联系?(9)怎样联系的?,重点和难点 p261,提高声调;加重语气;放慢速度;表情丰富;板书或用颜色粉笔标出;反复强调;将重点直接告诉同学。,抓要点,听“三基”p260,(1)基本概念是重点 概念的含义(内涵);概念所包括的范围(外延);这个概念与其它概念的区别,从而掌握这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特征。,(2)基本规律是重点,规律性的知识统称为原理,规律往往用定理、公式等反映出来。,(3)基本思路是重点,老师课上是怎么分析问题的;怎么把各种概念、原

18、理综合起来说明问题的;怎么进行推理的。,课堂笔记“十记”p266,重点要理清;难点不放过;疑点做标记。(1)记纲要,掌握知识结构。(2)记疑难,有待扫清障碍。(3)记补充,有利知识扩展。(4)记教师讲课的重点、难点。(5)记老师的板书。(6)记老师所画的图表,它往往是带有规律性的东西。(7)记老师提出的观点和推导过程。(8)记老师讲课的思路和思维方法。(9)记听课过程中自己头脑迸发出的思维火花(10)记学习困难的地方。,过电影 p278,老师讲了一个什么题目这个题目里分哪几部分这几部分的关系是什么?中心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抓住“六基”p290,基本概念要牢记;基本公式要熟练;基本规律要理解;基本体系要形成网络;基本例题要吃透;基本疑点要攻克,理解消化“五要素”p292,弄清来龙去脉;沟通相互关系;掌握推证过程;注意表达形式;明确主要用途。,自我检查九法 p331,(1)正向检查法(2)逆向检查法(3)常识检查法(4)单位检查法(5)特例检查法(6)化简检查法(7)数形检查法(8)条件检查法(9)逻辑检查法,审题“五要”p360,(1)审题要“全”(2)审题要“细”(3)审题要“准”(4)审题要看“懂”(5)审题要“稳”,谢 谢,关鸿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