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耕:课堂教学的诊断视角.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910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力耕:课堂教学的诊断视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王力耕:课堂教学的诊断视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王力耕:课堂教学的诊断视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王力耕:课堂教学的诊断视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王力耕:课堂教学的诊断视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力耕:课堂教学的诊断视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力耕:课堂教学的诊断视角.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堂教学诊断视角,江苏扬州 王力耕,在反思中成长,每位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辛辛苦苦教学,学生满意吗?学生问老师之十大为什么?为什么学生还有这么多的不满意?是我们对学生尊重不够、了解不够、沟通不够、研究不够!所以,要对教学现状进行反思,进行诊断,促进教师通过反思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诊断的内容,课前诊断:对教师备课的诊断 思考:备课,备什么?课中诊断:对教学设计的诊断 思考:教学,讲什么?课后诊断:对学生练习的诊断 思考:作业,练什么?,备课,备什么?,一备目标定位 为什么有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没有“后劲”?教学视野的缺失所致!二备学情分析 为什么有的学生会有“瘸腿”挂科现象?三备教材处理

2、为什么有的老师被学生叫“学科性绰号”?不一定要成为特级,但要成为有特点教师!,备课,备什么?,一备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就是要思考“留给学生什么?”目标就是学生预期学习结果,大体分“课程目标,模块目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课程目标,就是学科素养模块目标,就是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目标,就是具体知识点,误区:重教学目标,轻课程目标(目标短视),建议一:教学目标一定来源于课程标准,所 以备课先学标准;建议二:第一节课,千万不要上具体内容,就是和学生一起游览学科的学习目标、告知或讨论学习计划。建议三:研究“章头语”的作用,重视“章头语”的教学,经验表明:一般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区别就在于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理

3、解、关注、把控不同。关注“一节课”的目标、内容?关注“一个单元”的目标、内容?关注“整本教材”的目标、内容?关注“全套教材”的目标、内容?关注“不同版本教材”的目标、内容?,关注学科,研究学科素养。纵览学科教学全局,创造教材上课关注教材,研究目标体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改着教材上课关注知识点,研究具体教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照着教材上课,备课,备什么?,一备目标定位二备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就是要“尊重两个差异,因材施教!”1、要尊重学生学科智能差异,确立多元智能评价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应该是指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自己的智能弱势。2、要分析学生思维品质差异,正确归因,因材施教,校

4、长要反思:,我们尊重学生的兴趣了吗?我们尊重学生的差异了吗?我们尊重学生的才能了吗?学校教育,沦为应试的工具,已经远远偏离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本源。,备课,备什么?,一备目标定位二备学情分析三备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就是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活化处理”所谓活化教材就是将教材内容按其生活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共同投入、互相交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技能。备课越细致,越能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问和讨论中伴生出的新问题,教师就能从容应对,相机诱导,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讲什么?,一要讲清重点 为什么有的老师反复讲解,却教学效果不

5、佳?二要启发思维 为什么有的老师准备充分,却课堂氛围不活?三要教给方法 为什么有的老师讲解透彻,却学生灵气不够?,教学,讲什么?,一要讲清重点“讲清重点”仅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思考:教学,是否就是为了传授知识?教学不是“告诉”,更是一种“引领”!“本杰明开门”给我们的启示:引领重于传授“依靠自己的价值原则”;学习,也是人的本能,主动发现、主动探究本就是快乐的事教学的目标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引领学习方法,激发学习欲望。教师,会讲课是合格,会引领才是优秀!,教学有三种境界:,教“知识”(讲解传授,使学生接受知识)学会-会学 教“方法”(讨论互动,让学生探求知识)要我学-

6、我要学教“心态”(点拨引领,激发学习的欲望),教学,讲什么?,一要讲清重点二要启发思维“启发思维”就是要潜心研究如何调动学生,贯彻“五让”教学思想。如何调动学生?教师要琢磨如何在课堂中打破常规,增加一点创意。创意不在于多,一个小亮点、一个有趣的引入、一个精炼的概括、一个幽默的启迪、一个意犹未尽的结尾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误区:“我班的学生笨,调不动”,为什么调不动?不是学生不听话、调不动,而是老师有没有意识,会不会设计问题!哪有学生不肯学习的?是我们教师没有积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是缺乏意识,课堂上,老师要控制表达的欲望!二是没有训练,教学中,不能为进度所累!三是居高临下!遇问

7、题,教师示弱是一种艺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问题,要能帮助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发展,老师有提问的权利,没有给答案的权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是这个道理!,反思一些教师语言:,“这个都不会啊?”“不懂不要乱插嘴!”“怎么搞的,到现在还不懂?我已经讲了多少遍啦?”“你们文科班的学生,笨一点不要紧,只要跟着我的节奏走,肯定能学好数学”“连张军都会了,你竟然还不会!?”,五让,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

8、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自己 推导出结论,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自我感悟知识形成,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走完三个阶段才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不经历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没有感悟,就难以形成智慧!没有质疑,科学就没有进步!老师讲过的题型,学生会做,老师是合格的;老师没讲过的题型,学生也会做,老师才是优秀的!,教学,讲什么?,一要讲清重点二要启发思维三要教给方法“教给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握好知识量与学生思维之间的高度匹配 讲得多听得懂讲解与理解的关系;知识要变成学生自己的,才是有效的

9、:听得懂自己会记忆与掌握的关系;“会提问”是教师教学的必备能力,会“启发学生提问”才是优秀教师的功力所在。会模仿会思考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作了一项调查:从包括清华在内的23所“985”高校中,收集了2万多份调查样本,对中国“985高校”和美国研究型大学作了一番比较。数据显示,有超过20%的“985高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选择“从未”,而这一选项上美国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会经常提问”,而选这一项的美国学生则占63%。为什么同样是大学生,中国学生却不会提问?据说中国学生“怕自己的问题愚蠢,不好意思问”但美国学生却为什么不觉得自己的问题愚蠢?这与教

10、育有关!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更多地要求学生背诵,而非质疑。从中小学开始,学生的头脑就被作为记忆软件来训练,背得越多,分数越高;分数越高,考取的学校越好;考取的学校越好,获得好工作的机会越多这种环环相扣的功利关系逼使学生只顾学习不求甚解,只顾存储不顾纠错。没有提问的兴趣,没有质疑的精神,恰恰反映了教育的弊病和社会的僵化。,思考:“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钱学森之问,问的是大学,根子通在中小学!,作业,练什么?,一要区分“知识与资料”的关系 为什么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很好,却思维不够灵活?二要分清“勤、拙”关系 为什么有的学生做了大量作业,却成绩依然不佳?,一要区分“知识与资料”的关系,我们常常误将资料

11、当知识“知识”与“资料”“知识分子”与“知道分子”“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日本高中历史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题目:,“日本与中国,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甲午),20世纪日中战争(抗日),21世纪如果日本与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在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与近因是什么?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如果输了,输在什么地方?请分析之。”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国会和日本发生摩擦,而且是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大约在20152020之间。撇开政治因素不谈,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呢?甲午战争是哪一年发生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了多少银两?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胶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

12、湾、澎湖、赔了2万万两白银。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学生背得滚花烂熟。不错,忘史意味着背叛,但是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历史并避免历史悲剧重演难道不需要研究吗?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将来可能会怎样发展难道不需要把握吗?爱国主义不就在其中吗?文汇报2005.1.13。,美国中学生考世界史,有一道题目:如果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之。,一考生回答大意是:如果这位蒙古领导人当初没有死,那个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和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和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

13、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不够强大、意大利不够强大,翁哥龙沙克斯会提早200年强大,日尔曼会控制中欧,日尔曼和奥匈帝国就不会存在。其实,这种题目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的。反观我们的历史考题呢?焚书坑儒的始作俑者是谁?四大发明分别处于哪个朝代、发明人是谁?答案是标准而统一的。人家培养的是能力,我们灌输的是知识(资料)。,比萨饼的分法南方周末3月28,郑也夫,美籍华裔数学家蔡金发讲过这样一个中美学生的对比:问题:7个女孩平分2个比萨饼,3个男孩平分1个比萨饼。每个男孩和女孩谁分得的更多?调查显示,超过

14、90%的中国学生使用了如下策略:每个男孩分得1/3个比萨饼,每个女孩分得2/7个比萨饼。通分比较,1/3=7/21,2/7=6/21,7/21大于6/21,即1/3大于2/7,男孩比女孩多;或者小数比较1/3=0.33,2/7=0.29,也能得出男孩比女孩多。但只有大约20%左右的美国学生采用这种常规策略。相反,绝大多数美国学生如下非常规策略中的一种。,比萨饼的分法南方周末3月28,郑也夫,法1:三个女孩分一个比萨饼,另三个女孩分另一个比萨饼。这时6个女孩和3个男孩分得同样多的比萨饼,但此时还有一个女孩没有分得比萨饼,所以女孩比男孩分得少。法2:7个女孩有2个比萨饼,3个男孩有1个比萨饼。女孩

15、的饼是男孩的2倍,但人数却超过两倍,所以女孩分得少。法3:每个饼被分成4块,每个女孩分得1块,还剩余1块;每个男孩分得1块,也剩余1块。可是7个女孩分剩余的1块,只有3个男孩分剩余的1块,所以女孩比男孩分得少。如果面对考试,中国学生是不会吃亏的。但我们很难认定他们的思考能力更强。作为群体,他们的思路是极其单一的。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单一思路的群体是很难走出困境的。,比萨饼的分法南方周末3月28,郑也夫,感悟:应试能力与思维能力不是一回事,应用知识和创新思维不是一回事,中国学生考试能力强,美国学生变通适应能力强。,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教育:,聪明的

16、孩子 智慧的学生1.能够知道答案1.能够提出问题2.带着兴趣去听2.表达有力的观点3.能理解别人的意思3.能概括抽象的东西4.能抓住要领4.能演绎推理5.完成作业5.寻找课题6.乐于接受6.长于出击7.吸收知识7.运用知识8.善于操作8.善于发明9.长于记忆9.长于猜想10.喜欢自己学习10.善于反思、反省,练习,是否越多越好?,一要区分知识与资料二要分清“勤、拙”关系 为什么有的做了大量作业却成绩依然不佳?,作业,怎么布置?是否越多越好?,大量练习对于获取高分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遗憾的是这一简单而浅显的道理,却被一些老师以“熟能生巧”的名义忽略了。以勤补拙,谁“勤”谁“拙”?绝不能以学生

17、的“勤”,补老师的“拙”!“罚抄”就能掌握知识吗?就能提高学力吗?基本原则: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掌握特征 分层要求,是因材施教的体现 四精四必,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敢于舍弃是水平,善于调动是智慧!,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评;有布置,必收缴;有收缴,必批改;有批改,必反馈;有反馈,必订正。,教学诊断看什么?,备课备什么?一备目标定位 二备学情分析 三备教材处理授课讲什么?一要讲清重点 二要启发思维 三要教给方法作业做什么?一要区分“知识、资料”的关系 二要区分“勤、拙”关系,Q Q:776192422手机:15995119908邮箱:江苏扬州 王力耕,谢谢各位!欢迎交流!,另类惩罚:学生数学没考好,就罚学生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文章,不浮夸、不吹捧、真实可信有感情。下次没考好,再写,还不能与上次雷同。理由:我教你这么辛苦,你还考得这么差,让我很不高兴。你得写文章表扬我,让我高兴,我俩就扯平了。据了解,另类处罚实施后,学生上课还特别认真,“写表扬文章太难了,还不如上课老实一点”更重要的是,写“发自内心”的表扬文章,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老师的辛苦,“我们再考不好,就太对不起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