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力与运动》单元复习+导学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9765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力与运动》单元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力》《力与运动》单元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力》《力与运动》单元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力》《力与运动》单元复习+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力》《力与运动》单元复习+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力与运动》单元复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力与运动》单元复习+导学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力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一、基本知识点1力的基本概念:(1)力的定义:力是 的作用。要产生力必须有 个物体(一个巴掌拍不响)。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所以施力物体也是 物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_(一定/不一定)有力(如接触但不挤压或拉伸),相互有力的作用的物体间_(一定/不一定)要接触(如重力、电磁力等)。(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_;二是使物体的_ _发生改变。(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就是力的_、_和_,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将_。(4)力的示意图:是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的一条带_的线段。(5)力的单位和测量:力的单位

2、是 (符号 )。(6)力的测量:实验室常用 测量力。它的原理是根据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 跟受到的拉力越成 比制成的(注意因果关系不要颠倒弹簧测力计刻度是均匀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测量前,要了解其_和分度值的大小,使用时,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并校正_。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_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线_。2弹力(1)弹力:当物体发生 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常见的弹力有 、 和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3重力(1)重力的定义:在地面附近,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物

3、体的 成 (注意因果关系不要颠倒),可用公式 表示,式中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表示 。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重垂线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它的作用是 。(4)重力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 。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其 上,重心(一定/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4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定义:两个 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 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产生条件:两个物体 并且 或有 。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 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种类:摩擦力分为 、

4、和 。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力较 。(2)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将物体放在 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物体,使其做 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和 有关系。当 一定时, 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当 一定时, 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3)增大和减小摩擦力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力:(a)使 粗糙些;(b)增大 ;(c)变 摩擦为滑动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方法:(a)使接触面 ;(b) 压力;(c)用滚动摩擦代替 (如滚珠轴承);(d) 使接触面彼此 (加润滑油、利用气垫)。二、基本技能:问题一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例 1 下列关于力的说

5、法错误的是( )A要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 B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问题二 认识力的两种作用效果例 2图 (a)、(b)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 , 其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均选填“(a)”、 或“(b)” 问题三 估测力的大小例 3 实验室的物品中,重约为1N的是( ) A一枚壹圆硬币B.二只鸡蛋C三枚回形针D.四只实验桌问题四 会读弹簧测力计例 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测力计的示数是 N,物体的重力是 。问题五 会画力的示意图例5 如图

6、所示,是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请在图中画出铅球的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问题六 会计算重力例6一座桥的桥头立有这样的一块牌子,如图所示现有一自重49000N的大卡车,装了7m3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kg/m3,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通过?问题七 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其应用例7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水平器。A是一个刨的很光滑的平板,B是垂直固定在A上的木棒。上面刻着与木板A垂直的直线。在这直线的上端挂一根重垂线。这个水平仪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怎样用这个水平器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问题八 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例8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D行李箱可以滚动的轮子C鞋底凹凸不

7、平的花纹A自行车的刹车装置B【要点一】判断二力平衡力、相互作用的一对力:1、如图所示,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滑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要点二】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力: 2、如图所示: 一重6N的小球在手中静止时,小球受到手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松手后小球开始下落,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此时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 6N,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匀速下落,则此时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6N。如果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遇到一股强气流,小球开始

8、减速下落,则此时空气的阻力 6N.【要点三】由力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向右拉一木块,当用1N拉力拉木块时木块没有被拉动,则此时木块受到桌面给它的摩擦力为 N,方向 。当用2N力拉木块仍没有拉动,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用拉力增大到10N时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继续增大拉力至30N ,此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木块做 运动。若此木块向右运动中,拉力减小到7N时,木块做 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当撤去拉力后,木块由于具有 仍能继续滑行,但由于 ,木块滑行的速度 。【要点四】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4、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

9、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做圆周运动 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要点五】惯性应用5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甲)继续行走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B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C图甲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

10、动状态D图甲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三、基本实验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14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质量m/g100200300500重力G/N12345(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2)图14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14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明用如

11、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_与_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并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有关,且接触面越_,摩擦力越大 (3)在甲图的基础上将木块下放上一排圆形铅笔再匀速直线运动拉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比甲图中的示数 ,原因是: 。 (4)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

12、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_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_力的大小有关 (5)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丁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小丽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两端挂上相同的钩码,观察卡片在什么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 (1)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后,小丽把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卡片不能保持平衡她这样做是为了说明不在_上的两个力不平衡 (2)该实验中,为了说明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也不平衡,小丽可以怎么做

13、? 答:_ (3)事实上,小丽的实验并不是十分严谨的,因为小卡片本身还有重力,这对小丽的实验结论_(有没有)影响,因为_4、牛顿第一定律用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3)比较图14 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

14、受外力时,它将 。四、练习巩固:1、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 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2、如图所示,“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 B火箭发射升空C月球绕地球转动 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

15、速行驶4、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 ) A立即停下来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5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能在空中向上运动一段时间才落下来,这是因为 A物体有惯性,同时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的惯性大于它所受到的阻力 C物体向上的惯性力大于向下的阻力D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6、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16、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7、春节期间燃放双响炮,如图所示,把双响炮用橡皮条系在一根竖直插在地里的竹竿上,悬在半空中,点燃后,双响炮“砰”一声竖直升上高空,“啪”一响而炸裂关于双响炮第一响后竖直上升的运动情景,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直做加速运动 B一直做减速运动 C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D一直做匀速运动8李静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底盘质量较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B汽车紧急刹车时,李静身体将向后倾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不是一对平衡力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不受力

17、的作用,最终将停下来9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 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 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 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事实,推论 B.事实,推论 C.事实,推论 D.事实,推论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与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物体在02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24s内的平均速度C甲物体一定受平衡力作用

18、D乙物体一定受非平衡力的作用11、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经常从不同角度对此类事情进行过报道(如图乙所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保证乘客的安全,现在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系统会自动提醒大家:“上车的乘客请扶好站稳”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漫画中发生的情景并指出这则报道中的错误,说明为什么“扶好站稳”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12、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8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若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19、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 2 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 N。14、请画出挂在墙壁上小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15、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物体A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16、 叶子姐姐买了一瓶饮料,她想知道饮料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根弹簧、一个重为Go的小桶、一把刻度尺、水。已知: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请你帮她测出这种饮料的密度。要求: (l)推导出测量饮料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 2)说明测量的步骤。(以上配图说明,请将图画在方框内)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