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9774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课题岳阳楼记复习设计者教授者学科语文授课班级授课时数两课时课型复习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流畅的背诵岳阳楼记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同学复习方法。2、针对本文的写景和中心进行迁移,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情感目标领会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意义。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同学复习方法。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本文的写景和中心进行迁移,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教学方法1、练习法;2、分类整理法;3、提问法; 4、重点强化法等。复习环节字词练习-句子复

2、习-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主题理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 学 过 程一、 齐背课文二、字词复习(教给学生复习方法)。(一)掌握文中的通假字教师明确归纳如下: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3、郁郁青青:“青”通“菁”,花盛叶茂的样子(二)掌握文中古今异义的词义教师明确归纳如下:1、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 古义 指示供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义 名词,丈夫。2、横无际涯 横 古义 广阔遥远;今义 与“竖”相对。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古义 景象; 今义 观看。4、南极潇湘 南极 古义 向南面到达。 今义 地轴的南端5、浊浪排空 排空 古义

3、冲向天空; 今义 全部去除掉。6、宠辱偕忘 宠 古义 荣耀; 今义 偏爱。学生齐背 学生回答交流学习记笔记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学 过 程7、而或长烟一空 或 古义 有时; 今义 或许,也许,表推测。8、进亦忧 进 古义 在朝廷做官; 今义 与退相对。9、退亦忧 退 古义 在江湖、贬官; 今义 与进相对。10、越明年,政通人和 越 古义 及,到; 今义 越过。11、增其旧制 制 古义 规模; 今义 制度。12、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 古义 动词,写文章; 今义 名词,作文。13、气象万千 气象 古义 景物;

4、 今义 天气情况。14、薄暮冥冥 薄 古义 迫近; 今义 跟“厚”相对。15、去国怀乡 去 古义 离开; 今义 向往。16、去国怀乡 国 古义 国都、京城; 今义 国家。17、春和景明 景 古义 日光; 今义 景色。(三)、掌握文中词类活用教师明确归纳如下:1、百废具兴:废,形容词用作名词,各种废弃的事2、北通巫峡:北,名词用作动词, 向北3、南极潇湘:南,名词用作动词, 向南4、或异二者之为:为,动词用作名词,指心理活动5、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州郡的长官6、先天下之忧而忧:先,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在之前7、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在之后8、忧谗畏讥:谗,形容词用

5、作动词,说别人坏话(四)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教师明确归纳如下:1、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动词 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名词 景象2、和 政通人和 形容词 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 形容词 和煦3、极 南极潇湘 动词 到达,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此乐何极 穷尽4、空 浊浪排空 名词 空中 天空 而或长烟一空 动词 消散5、或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6、通 政通人和 形容词 通顺,通畅 北通巫峡 动词 直通7、一 而或长烟一空 副词 全 一碧万顷 量词 片8、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判断动词,就是 然则北通巫峡 连词 那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连词,就 9、备 前人之述备矣 形容词 详尽

6、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形容词 具备10、景 春和景明 名词 日光 四时之景不同 名词 景色11、阴 朝晖夕阴 形容词 阴暗 没阳光 阴风怒号 形容词 阴冷 寒冷12、以 不以物喜(因为,介词)属予作文以记之(来,连词)(五)掌握出自本文的成语。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并解释教师明确归纳如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1、百废具(俱)兴:许多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了,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2、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壮观。气象,景象。3、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朗;怡,愉快。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忧后乐:形容对人民疾苦的

7、关心。三、句子(一)、难句翻译1、教师指出要翻译的句子(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重点词:求,探求。为,指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两句是互文,不能一句一句地直译,而应按“不以物已喜,不以物已悲”来翻译。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重点词:以, 因为)。(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句中的“高”、“远”分别是“庙堂”、“江湖”的后置定语,翻译时要把它们放到中心语的前面。(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

8、在天下人之后译:处在朝廷做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5)、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疑问句中宾语前置。2、逐个分组进行翻译;教师在学生翻译的基础上纠正。3、结合这些句子的特点,教给学生抓重点句的能力。(议论句、主旨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名言警句)(二)、特殊句式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准备。教师明确归纳如下:1、省略句(1)、省略数词与名词之间的量词。例句:(2)、省略句子成份省略主语。例句:(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迁客骚人)登斯楼也,则有省略介词。例句:或异(于)二者之为。先(于)天下之忧而忧,后(于)天下之乐

9、而乐。 省略宾语。2、判断句(1)者,也 (2)者,(3) 也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倒装句(1)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都放在谓语动词前边。译时应调整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是“与谁”的倒装(2)定语后置:在古代汉语中,为强调定语,或为使语言更流畅,常将定语后置。居庙堂之高,例句: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和“远”均为后置定语,后置时在中心词与定语之间加上“之”。译时应提到中心词“庙堂”“江湖”之前。(3)状语后置:在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时,就把它当做了状语。因此称它为状语后置

10、,或介词结构后置。例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四、理解背诵教师提问、学生用原文回答、教师订正:(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3)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4)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5)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6)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7)文中承上启下的句

11、子是哪一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8)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9)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或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0)“进”“退”分别照应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11)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12)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五、文章的主旨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回答交流,教师明确:1、首段交待了什

12、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2、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3、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答:以物喜,以已悲。5、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6

13、、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7、“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8、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六、复习小结:1、“记”是古代一种无固定模式的文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寓情于事、景、物之中;一类是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是属于第二类

14、。2、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劝勉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随即笔锋一转,引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议论,十分简洁而自然地过渡到下文。接着,作者细笔描绘洞庭湖的景色,刻画“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或心理,创造出情景交融诗的意境,这两段都采用铺叙手法来写景,在写景的基础上抒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充分阐明了上段所议论的“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色不同而产生的“异”字。最后作者再把笔锋一转将这种情怀或心理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热情赞颂古仁人的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引出“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辟议论,点明题旨,说明作者意图。文章以叙事作引子,写景引出抒情,抒情诱发议论,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环环相扣,有力地揭示了主题。此外,文章在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学习记笔记学生回答交流学习记笔记学生回答交流学习记笔记学生回答交流学习记笔记学生分组完成学习记笔记学生回答交流学习记笔记学习记笔记学生回答交流学习记笔记学生回答交流学习记笔记学习记笔记学习记笔记作业1、把有关整理在笔记本上。2、按照老师教给的复习字词和句字的方法复习醉翁记。板书设计一、字词复习(归类)(一) 通假字(二)古今异义(三)词类活用(四)一词多义(五)成语二、句子(一)、难句翻译(议论句、主旨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名言警句)(二)、特殊句式1、省略句(1)量词。(2)成份主语。介词。 宾语。2、判断句(1)者,也 (2)者,(3) 也3、倒装句(1)宾语前置(2)定语后置(3)状语后置三、理解背诵四、文章主旨及写作特点(记)教学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