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的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9883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XCEL中的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EXCEL中的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EXCEL中的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EXCEL中的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EXCEL中的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XCEL中的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XCEL中的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EXCEL中的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说课稿内江市第六职业中学 黄弟兵,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Excel中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应用。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等出版社出版的Office 2003应用基础第三章项目二电子表格的函数与公式。本节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教会学生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一般方法,将能力培养渗透到Excel操作技能中。这一节是这一章的重点、核心内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EXCEL中SUM函数、AVERAGE函数的应用。()技能目标:掌握SUM函数、AVERAGE函数操作使用,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2、情感目标:让学生亲身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自学能力.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SUM函数、AVERAGE函数的操作步骤。【难点】函数参数的(区域如何选定)的运用,二、说学生 职高生的共性是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高一的学生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学生来源不同,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于是,我们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实用性,要考虑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

3、。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三、说教法:1、由于涉及的概念学生很陌生,操作性又比较强,所以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2、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SUM函数)、自学法(AVERAGE函数)教学过程中贯穿“讨论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归纳总结法在讲完SUM函数时用归纳总结法理清学生思路,形成知识脉络。以引导其把知识运用到探究上自学AVERAGE函数,四、说学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试着自己去探索,培养学生以下学习方法:1、自学

4、、讨论学习法在学习AVERAGE函数中,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练习法通过布置任务、练习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另:本节课我主要借助于以下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学生机房一个,多媒体课件一个。,五、说教学过程:1、引入:我们以前的求和方法(总分各科之和,提问:这种方法优、缺点)2、讲解SUM函数:(1)函数表达式“SUM(:)”(2)求值方法 a、输入函数方法(键盘方法)b、插入函数方法(鼠标方法)操作方法:(1)、选择G3单元格(2)、插入/函数/选SUM/确定(3)、输入求和区域(D3:I3)点确定(难点,请慢讲)(4)、点确定,

5、3、讲解AVERAGE函数:在学生掌握SUM函数之后,鼓励学生要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学AVERAGE函数,最后给学生演示AVERAGE使用步骤:(1)、选择D9单元格(2)、插入/函数/选AVERAGE/确定(3)、输入函数区域(D3:D8)(难点,请慢讲)(4)、点确定,4、知识创新:以上题为例,求总分,但数学成绩只占50%。操作方法:(1)选择J3单元格(2)输入:SUM()(3)输入函数区域(D3:E3,F3*50%,G3:I3)(4)ENTER(5)自动填充功能,5、学生自由练习(平时占20%,期中占30%,期末占50%,求总评和平均分),六、说教学反思:1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活跃了身心。2依据教材,又对教材进行了概括与提炼,内容精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以多媒体教学系统为辅助,全过程以“任务”驱动,以讨论、探究、练习等多种形式,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开放性和探索性。4课堂练习设计典型,贴近生活,增强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学即所用。5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对函数强大的功能做了进一步的补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