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994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9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致蒋经国先生信,廖承志,廖承志(19081983)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五种外语,擅长书法、诗词、戏剧.,廖承志,早期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廖仲恺(18771925年),字恩煦,广东惠阳人,同盟会的骨干,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故友。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后,他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孙中山逝世后,他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国民党右派所不容,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被刺遇难,1926年6月灵柩由夫人何香

2、凝运来南京,9月于此举行国葬。,何香凝(18781972年),廖仲恺夫人,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早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拥护国共合作,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在廖仲恺先生遇难后,她继续团结国民党左派与右派进行斗争。,1947年与李济深等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解放后,她已近古稀之年,仍担任国家重要职务,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全国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9月6日灵柩运至南京与廖仲恺合葬。,蒋经国(19101988)蒋介石长子,1949年去台湾,台湾高层领导人物,1978年1984年连任台湾当局“总统”.,书信格式,某某:,你好!,

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此致,敬礼,某某,x年x月x日,除书下注释外,还需要掌握的字词,匆匆一晤:见面历历在目:形容某种事情清清楚

4、楚的展现在眼前此诚憾事:实在 的确悬念:挂念各得其所:各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排局促东隅:局促,狭隘;东隅,东南角落。意指居住在狭隘的台湾。迁延不决:拖延时日,拿不定主意,推委:把责任推给别人,也做推诿。当断不断:到了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而不能决断。徒生困扰:空,白白地。焉能自保:怎么了吾弟孝心:了结,结束不胜:非常,十分面聆:当面听取祺:吉祥,1、这篇文章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的?,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劝说:1、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角度来劝说。2、从回顾国共两党的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

5、的角度来劝说。3、从忠孝的角度劝说。,整体把握,思考:作者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反驳语言有何特点?,2、作者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作者在反驳时做到批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3、反驳语言有何特点?,合作探究,讨论回答:,1廖承志先

6、生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目的是什么?(4分)2当时台湾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言论(5分),作者的态度如何?(4分)3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经国先生的?(6分)4第三段中,祖国和平统一台湾回归祖国有何意义?(3分)5从全文看,如果祖国不统一,会产生怎样的危害?(3分)6第四段,作者回顾两次国共合作的作用是什么?(2分),结合蒋、廖两家的关系,请同学们体会这封书信中蕴涵的情感1“经国吾弟”,“历历在目”,“此诚憾事”,“深为悬念”,“至盼”(2分)2“局促东隅,终非久计”,“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吾弟身后事何以自了”“盼弟善为抉择”(2分)3“愿弟慎思”“望弟再思

7、”“尚望三思”(2分)4“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分)5“人到高年,愈加怀旧”“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2分),总结:内容:此信写的是廖承志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与蒋经国先生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恳谈,信的内容微言大义,语短情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语言:全文气质凝重,文彩斐然,句式长短相宜,词语顿挫有节,音调高低抑扬,余韵久远,其味无穷。,1体会下面的字词,正确掌握其用法。咎 咫尺 珍慑 悖谬 苟同 同捐前嫌 巧言令色 未雨绸缪2三民主义是_、_、_。3“外人巧言令色”中的外人是什么?,民族、民权、民生。,一切有意破坏祖国和平统一的人、组织和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