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谭兴汉.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0163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谭兴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谭兴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谭兴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谭兴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谭兴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谭兴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谭兴汉.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纲要求:1、理解难溶电解质存在的沉淀溶解平衡;2、能运用溶度积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问题1: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会有什 么现象呢?,现象:有白色的NaCl晶体出现,并且有多少NaCl晶 体投入就会有多少NaCl晶体出现。,问题2:如果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会出现 什么现象呢?,易溶电解质饱和溶液的溶解平衡,饱和,实验:在装有3mL饱和的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mL 浓HCl,观察现象。,现象:有白色固体析出。,解释: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NaCl(s)Na+(aq)+Cl-(aq)加浓盐酸会使c(Cl-)增加,平衡向左移动,因

2、 而有 NaCl 晶体析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以AgCl为例),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验】向盛有2 mL 0.1mol/L AgNO3溶液的试 管中加入2 mL 0.1 mol/L NaCl 溶液。,【实验】取上层清液,滴加 KI 溶液,有何现 象?,【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有黄色沉淀产生。,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以AgCl为例),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难溶电解质AgCl的水溶液中仍然存在Ag+,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并不能真正的进行到 底。,3、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

3、中存在溶解平衡。,2、“溶”与“不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不溶。,资料: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时,沉淀达到完全。,1、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溶于水,沉淀的溶解和生成速率相等,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即建立了溶解平衡(也叫沉淀溶解平衡)。符合勒夏特列原理。,2、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建立(以AgCl为例),当v(溶解)v(沉淀)时,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3、特征,动,动态平衡,等,溶解和沉淀速率相等,定,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变,变,改变外界条件平衡移动,:逆、动、等、定、变,逆,溶解和沉淀是可逆的过程,几点说明:溶解平

4、衡的存在,决定了生成难溶电解质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当溶液中残留的离子浓度 1 10-5 mol/L时,沉淀就达到完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0。溶解平衡存在于饱和溶液中。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移动。,结论:在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不管 是易溶的、微溶的还是难溶的 电解质都存在着溶解平衡。,一、溶解平衡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析出的速率相等时,固体质量、离子浓度不变的状态。zxxk,固体溶解溶解平衡析出晶体,2、沉淀溶解平衡的表示方法:,AgCl(S)Ag+(aq)+Cl-(aq),注意:不表示电离平衡,AgCl=Ag+Cl

5、-,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3.特征:,逆、动、等、定、变,3特征(1)逆:(2)动:(3)等:(4)定:(5)变:,动态平衡,v溶解和v沉淀均不为零,v溶解=v沉淀,可逆过程,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沉淀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二、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2、外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同离子效应:,离子反应效应,增大离子浓度,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减小离子浓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难溶物本身的性质,三、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性电解质形成饱和溶液

6、并达到溶解平衡时,其溶解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zxxk,例1:写出下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关系式和溶度积表达式。Ag2CrO4(s)Fe(OH)3(S),Ksp=Cm(An+)Cn(Bm-),2Ag+(aq)+CrO4-(aq),Ksp=C2(Ag+)C(CrO4-),Ksp=C(Fe3+)C3(OH-),Fe3+(aq)+3OH-(aq),、意义:,一定温度下,Ksp的大小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于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大,其溶解能力越强。,、特点:,和其他平衡常数一样,Ksp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时,Ksp不变。,一定温度、Ksp=Cm(An+)Cn(Bm-),假

7、设溶液中离子积为Qc,1、QcKsp时,溶液过饱和,逆向移动,有沉淀析出。,2、Qc=Ksp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3、QcKsp时,溶液不饱,正向移动,沉淀溶解,沉淀溶解和生成的本质:平衡体系中离子浓度改变,导致Qc与Ksp不相等,沉淀溶解平衡发生移动。,1、已知Ksp(CaC2O4)=4.0109,若在c(Ca2)=0.020molL1的溶液生成CaC2O4沉淀,溶液中的c(C2O42)最小应为()A4.0109molL1 B2.0107molL1 C2.0109molL1 D8.01011molL1,【算算看】,2、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1.010-33欲使溶液中的

8、c(Al3+)1.010-6mol.L-1 溶液的pH_,B,Ksp=c(Al3+)c3(OH)=1.010-33,5,四、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生成的条件:,QcKsp,2、生成沉淀的方法:,加沉淀剂法:例:AgNO3溶液中加入NaCl可生成沉淀,调节pH法:,(一)沉淀的生成,例2、若使Fe3+(当c(Fe3+)10-5molL-1 时认为已完全沉淀)完全沉淀,pH至少应为多少?,Fe(OH)3(S)Fe3+3OH Ksp=c(Fe3+)c3(OH)=2.610-39,pH=2.8,Cu(OH)2(S)Cu 2+2OH Ksp=c(Cu 2+)c2(OH)=5.610-20,pH=4

9、.4 控制 pH:2.8 4.4.,例3、1molL-1CuSO4溶液中,除去含有少量的Fe3+杂质,则pH应在什么范 围?Zx.xk,例4、现有一定浓度的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已知:,若要除去Fe2+,如何处理?最好选用什么氧化剂氧化Fe2+()A.稀硝酸 B.KMnO4(H+)溶液 C.Cl2 D.H2O2 选用什么物质调节pH()A.NaOH B.氨水 C.CuO D.Cu(OH)2,先将Fe2+氧化成Fe3+,再调节pH至约4。,D,CD,绿色氧化剂,Mg(OH)22NH4+=Mg22NH3H2O,(二)、沉淀的溶解,3Ag2S8H 2NO3-=6Ag3S2NO4H2O,A

10、gCl+2NH3H2O=Ag(NH3)2+Cl-+2H2O,1、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2、盐溶液溶解法:,3、氧化还原溶解法:,4、配位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如Ag2S溶于稀HNO3,如AgCl溶于氨水,CaCO32H=Ca2H2OCO2,(1)你能解释为什么会发生上述沉淀的转化吗?,AgCl Ag+Cl-,NaBr=Br-+Na+,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沉淀转化的特点:Ksp差值越大,沉淀转化越彻底。,(三)沉淀的转化,1、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例5、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是重要原料,但由于BaSO4不溶于酸,有人

11、设想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易溶于酸的BaCO3。(1)BaSO4的Ksp比 BaCO3小,你认为能实现这一转化吗?(2)已知,常温下,BaCO3的KSP=5.110-9 BaSO4的KSP=1.010-10若在上述体系中,实现BaSO4向BaCO3转化,则CO32-溶液中CO32-浓度必须:如何操作才能保证绝大多数BaSO4 转化为BaCO3?,大于5.110-4mol/L,BaSO4、BaCO3,BaSO4,Ba2+,BaCO3,2、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沉淀的转化:,(1)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2)条件:,一般情况下,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Ksp差值越大,沉淀转化越彻底。,反常:当两种难溶物溶解能力差别不大时,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沉淀溶解平衡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