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71111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摘要: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典型的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是具有普及性和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将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里,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和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小学美术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词:剪纸艺术,小学美术课堂,传承与创新,重要性一、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至今己有一千五百多年。它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和运用剪刻做为形象表现的艺术手法。从技法上讲,剪纸艺术实际就是在纸上剪刻镂空,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并继而

2、创造了在各种材质上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剪纸艺术蕴含着丰富的美学魅力和丰厚的生活积淀和文化底蕴。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却“难精”的民间艺术,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它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伟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不断锤炼,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剪纸作品形式多种多样,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剪纸作品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原形。通常是广大劳动人民采用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进行细致观察,将纯朴的感情运用于具有吉

3、祥寓意的传统纹样上,利用鲜明的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将设计好的形象剪刻在纸上,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的大都是劳动人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从而丰富美化着人们的幸福生活。因而,剪纸艺术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及赞美。剪纸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基本最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它不仅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实践能力。二、播撒“兴趣”的种子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

4、优秀文化的理解。”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珍贵的民间传统艺术,以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我国各地不同的文化风俗。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小学生对于艺术表现也有很高的热情,审美意识也处于成长阶段。剪纸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具体形式,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美捕捉美,提倡解放学生的大脑,锻炼双手,释放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优秀剪纸作品,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剪纸作品万剪不断的结构,如何让一张纸在剪刀下魔术般的变幻为一幅独特的画,可以先让学生在学习观察中自主探寻。通过游戏互动、视频教学、作品欣赏等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剪纸作品对吟诵生命、民族繁衍和

5、美好愿望的主题,以及具有装饰性的艺术特点,我相信此时艺术的种子已经播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里了。他们会不自觉的变成创作欲望,会设想把自己的思绪变成一件件妙趣横生的剪纸作品。学习剪纸艺术可以让学生加深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感受剪纸艺术文化的美感中,感悟丰富的剪纸艺术语言,提高学生对剪纸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在剪纸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将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里,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和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小学美术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把学生的思维

6、自然地转变成“我想剪”、“我要剪”、“我一定能剪好”等,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热情高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创新,是课堂生机勃勃,这对我们后面艺术实践的开展无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承前启后抓好课堂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我们应该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课程中用“传承”来守护我们优秀的剪纸文化,用“创新”来丰富我们的剪纸文化。在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百变团花一课就是剪纸教学的起始课。让我们了解到团花剪纸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艺术性。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南北朝时期的“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剪纸技法中的锯齿和月牙儿的萌芽出现,经过数百年的历

7、史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在三年级上册书本第一面,我们就欣赏了甘肃的剪纸作品生命花树,作品以抓鬓娃娃为中心,采用左右对称的形式,抓鬓娃娃在奇花异草的簇拥下,手持象征富贵的牡丹花,头上两只寓意长寿的仙鹤在空中飞舞。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既表现出人们的美好愿望,又为画面增添喜庆气氛。在视觉上给学生们留下透空的感受和艺术享受。在四年级我们还学习了剪纸中的吉祥纹样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中了解吉祥文化,学习纹样的图纹样式和所象征的吉祥寓意,也探究学习剪纸刻印的两种技法,以及在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一课,让我们了解到一张普通的纸通过简单的折、剪、刻等,添加设计具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很快就呈现出一幅美丽

8、的图案,真切地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逐层深入学习了解剪纸艺术,学会用剪纸抒发自己的情感,充分体现出剪纸艺术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起到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将剪纸艺术走进小学课堂里,作为当代的一种美育手段。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剪纸艺术对作品要求非常细致,动手实践时要做到胸有成竹,形象塑造时要详细恰当。在剪纸艺术课程的教学中,动手操作是进行剪纸艺术学习的基础,通过剪纸活动,使学生的手部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不仅如此,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这样就会使学生有意识地去注意、观察的剪纸顺序得到发展。以前期的绘

9、画练习为基础,学生画画时是可以边画边想,而剪纸必须事先想好,学生要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再加工,表现实物或想象创造新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发展。因此,剪纸艺术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而且极大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每节剪纸课后我们都可以利用收拾桌面、整理工具、清理现场等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要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这样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剪纸的技能技法,也在不同方面循循善诱地开发学生心智。我们不仅能看到学生在剪纸技能上的提高,同时

10、,也是对学生品格教育的提升。四、弘扬传承剪纸艺术剪纸究其本意是一种直接的创意,最厉害的本领就是敢于想象。学生在学习了剪、刻的基础上,为发展个性提倡各自创新,用夸张的手法剪出各种形态的心中想象的物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和特点。教师也要善于欣赏学生,并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完善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要明确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与艺术学习中的作用。将剪纸艺术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得以应用,这也是将剪纸文化在艺术教育中得到有效展现,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领略我国剪纸艺术的多姿多彩,从小树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11、心。让新一代的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文化和内容。剪纸课程强调以学生快乐学习作为前提,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剪纸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探究几千年来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会以艺术思维认识世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全面发展,继续弘扬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事实证明,将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传承我国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小学阶段开设剪纸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师生、学校、社会等共同发展。不仅直接体现了我国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也体现出鲜明的民族艺

12、术特色,是弘扬民族艺术的重要措施。也是为非物质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参考文献1周旭.中国民间美术概要.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2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张浩.剪纸艺术走进小美课堂教学研究,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2017.相关说明一、关于论文标题标题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论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不要副标题。论文标题应注意以下四点:简明。简明是指用字要少。但少并不等于简陋,它必须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少而明确,才称得上简明;确切。确切是指题目的用字一定要准确,不能人有歧义;具体。题目一定要与论文的内容相符,使人一见标题就知道

13、这篇论文是论述什么的;传神。传神是指拟定的技巧。同一内容的论文,可以拟出若干个题目,其中必有一个是最能传达论文精神的,它能概括论文的主题,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从而使论文发挥更大的作用。二、论文排版规范要求1 .论文标题:黑体,二号,首行缩进0字符,居中对齐;段前1行、段后I行;单倍行距。2 .摘要、关键词、引言: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左对齐;段前0行、段后0行;1.5倍行距。3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首行缩进2字符,左对齐;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4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左对齐;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5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首行缩

14、进2字符,左对齐;段前0行、段后0行;1.5倍行距。6 .正文: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左对齐;段前0行、段后0行;1.5倍行距。7 .图、表:首行缩进0字符,居中对齐;段前0磅、段后0磅;单倍行距。8 .图注、标注:黑体,小五,首行缩进0字符,居中对齐;段前0.5行、段后0.5行;1.5倍行距。一大言文献麻嬴熏底示血看二音存绪还3季布丁云薪算蔗需晨5.希T后0.5行;单倍行距。10.参考文献正文: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左对齐;段前0行、段后0行;1.5倍行距。三、论文序号规范要求论文的标题序号顺序依次是:一、二、三、1.2.3.(1)(2)(3),但在之前论文中,经常出现以下不

15、规范问题:1. “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用逗号,正确的是:“第一,”“第二,”和“首先,”“其次,”等。2. “一,”“二.”等用逗号、点不规范,应该用顿号,即“一、”“二、”。3. “1”“2”“3”和“A”“B”C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用全角点,即“1.”“2.”3.或A.B.”“C.”。4. 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其后面不再加标点符号,错误写法如:(1)o5.括号及序号后面的标点均为中文、全角格式,不能用半角。6.如果编号不够用,在第一级之后可加用“(一)”“(二)”“(三)”编号。四、模板使用推荐使用。如果提交作品版式不美观或影响到评选结果。参评老师可直接在此模板中撰写论文,排版格式与此模板一致,将模板中原有文字删除。排版时,同一级标题可以使用“格式刷”工具统一刷格式。五、特别提醒7上传作品时应准确填写“作品信息”栏,包括学段、学科和论文标题;上传的论文(含文件名)中必须隐去本人姓名、单位信息,否则将不予参评和推荐。“作品信息”栏显示的单位若与实际单位不符请在上传作品前联系目前所在单位管理员完成账号转入操作;身份(教研员、教师)不符的也需在上传作品前联系所在单位管理员完成身份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