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71268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 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走进春天,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春天的常用色彩及春天的活动,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春天的美,提高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动物的活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难点】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2、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你可以跟着音乐唱起来也可以动起来。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趣盎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春姑娘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顺势导入新课走进春天环节二:感受春天,尝试发现(一)感受春天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学生思考回答:看到了树木、田野、花草、放风筝的人、农民在耕地、踏青的人等;从春天的色彩、春天里人的活动等感觉到春天来了。(二)尝试发现1.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小组内成员互相展示描述并讨论:你发现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颜

3、色为主?学生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教师小结:有粉红色、黄色、绿色、湖蓝色等,主要以绿色为主。2.除了用色彩表现春天,还可以通过什么表现春天?你知道哪些?学生描述如:添画小燕子、蜜蜂、蝴蝶等表现春天。3.谁来说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看法。这么美的春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留住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一)实践练习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就以春天为主题,用春天的色彩把春天里的所见所闻画出来。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教师巡视指导。(二)展示评价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比一比,哪幅画面最美丽

4、?你认为哪里最有意思,为什么?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一)课堂小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可以到大自然里尽情感受春天的美,还要做个护花使者,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二)拓展延伸用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剪成漂亮的拉花,装扮教室。四、板书设计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2课题:万花筒课时:2课时施教时间:9月1日9月8日教学目标:1. 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示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 试着依照自身的设计来表示色彩。教学重、难点:1. 能否表示对称的图案。2. 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 能否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

5、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同学:有万花筒的同学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教学活动过程:第一节:活动一:玩一玩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同学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活动二: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放课件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活动三: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

6、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同学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同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活动四: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身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作业展示,评价。札记:有一位同学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和时肯定了这种方法,小朋友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第二节活动一: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示的万花筒,引起同学兴趣。请同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活动二: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身组找到的简便

7、方法。(同学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示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资料表示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活动三:试着用各种资料来表示万花筒中的图案。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同学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示出来。活动四: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同学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同学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示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

8、,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同学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小朋友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课题:大 人 国与 小 人 国施教时间:9月7日9月15日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准备:同学:玩具、纸、笔等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教学重、难点: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示出来的。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示画面中的大与小。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活动一:1、请同学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2、讨论故事

9、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活动二: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3、请同学用自身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活动三:请同学考虑:1、你想表示大人国还是小人国?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示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4、用什么背景来烘托它的大或小?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3我的家(记忆画)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

10、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家的录像片断等。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二、导人新课:欣赏家的录像片断,导人新课。三、讲授新课。1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2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3,小

11、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4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5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五、小结: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

12、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第二课时一、组织谈话。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o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漂亮的色彩。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2.上色步骤: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四、讲

13、评学生作业,表扬造型和用色较好的同学,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改进方法。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惠安小姑娘(立体纸工)教学目的:学习立体工艺的基本技法,以及简单装饰的技能,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了解闽南地区的民风民俗,进行服饰美、着装美的审美教育。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组织课堂纪律。二、谈话导入。1。谈话:福建泉州地区惠安女的服饰十分独特,令人难忘。她们用大花头巾包裹头部,戴一顶_的圆形尖顶斗笠,上衣短窄,露出腰部的肚脐,下身是宽松的大裤管,当地人总结为封建头、民巨肚、节约衫、浪费裤。2.读画:本课制作小人偶的方法比较简单,用一个纸筒(卫生纸的内芯)、一个乒

14、乓球就能组成惠安女的基本形,然后根据惠安女的服装特点用彩纸进行装饰。尤其要突出花头巾、短上衣,惠安女上衣的颜色以天蓝色、淡绿色、粉红为多,裤子则多是黑或其它深色调的。3.制作步骤:(1)用白乳胶将乒乓球粘在纸筒上。(2)用彩纸在纸筒上装饰惠安小姑娘的服饰,装饰时要注意上衣要短,还可以用银色纸做人偶的腰饰。(3)用彩笔在乒乓球上画出五官,建议学生可画不同的表情。(4)将一块三角形彩纸贴在小人物头部做头巾。(5)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做出不同造型动态的小人偶。三,巡回辅导。要由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又要注意对个别同学的帮助。四,进行小结。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4活动目标:1.教幼儿用

15、对角折的方法折叠不同的鱼2.让幼儿在折纸活动中体验其中的乐趣活动准备:1.大小不同的各色正方形手工纸若干(每个幼儿两张)2.蓝色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张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课题在海底世界,本来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儿,由于很多人不讲卫生,海洋里的水变脏了,很多鱼儿没有了家,(出示背景图)。后来,人们给海洋治好了病,现在有些鱼儿已经回来了,可有些鱼儿还不知道呢。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怎样制作鱼,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家好吗?二、基本部分:学习鱼的不同折法1.出示范例,教师示范,并讲解折法。(1)将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2)将长边上的两个角向上折(或折一个角)(3)添画上眼睛2.幼儿练习折大鱼小鱼,教

16、师巡回指导。(1)对于有疑问和有困难的幼儿及时指导。(2)添画鱼儿头部眼睛时,注意在适当位置。3.教师协助幼儿将折好的鱼儿粘贴到背景图上送“大鱼小鱼“回到自己的家海底世界。三、活动延伸: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鱼儿游来游去。活动目标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明白和认识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等几种在折纸中出现的简单的折纸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制作小马的步骤和所需注意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几种线条的折法即线条名称。活动准备1、教师事先做好的一匹小马的样品。2、A4白纸每人一张水彩笔每人一盒剪刀每人一把3、A3白纸教师备用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样品,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引导幼

17、儿说出是什么小动物,小马试着让幼儿说出其特点。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小马的办法。3、教师用A3的大纸演示在室内来回走动便于幼儿看得清楚。1、教师讲解制作小马的方法和步骤。2、鼓励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自由讨论其制作方法。3、引导幼儿认识和运用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这几种折纸中常出现折法。4、让接受快的小朋友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幼儿讲解经验毕竟孩子之间有更好的交流方式。5、鼓励幼儿将折好的作品打开重新再折一遍,目的是让幼儿记得更深刻。6、重新折好后,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马画出五官即涂色。并用剪刀剪出马的四条腿。7、最后将自己的作品装进自己的袋子内活动结束。教学反思

18、1、折纸属于纯手工作业,幼儿非常感兴趣并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2、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3、但由于此次活动幼儿刚刚才接触,出错最多的地方是嘴巴的处理那一块,缺乏对基本常识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使用剪刀也不是很熟练,需要以后经常练习,相信以后对此类活动会逐步熟练的。4、也有个别幼儿出错可能是不理解教师讲解的意思,也或许是对此活动的陌生所导致的因素。5、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经常开展手工课程,在讲解的时候说慢一点、示范时的动作也要慢一点。尽量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5课题:画刺猬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使同学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

19、添加特征练习画刺猬。3培养同学发明性思维,添加适当的背景。教学重点:折线的节奏教学难点:添加背景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有一种小动物,它长得很奇怪,浑身是刺,胆子却很小,你一靠近它,它就团成一团,人们确很喜欢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可爱的小刺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小刺猬(板书课题:画刺猬)。步骤方法刺猬的身体可以概括成半圆形。它身上的刺可用折线来概括。在图画纸上确定位置。先画半原形。然后画折线,注意折线的节奏。(可做单独的画线训练)涂色并添加背静(注意与主体的和谐)。实践操作在同学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同学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同学的个性,多鼓励多褒扬,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

20、性。课堂小结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课题:折纸与剪贴-孔雀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使同学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2学习折纸的基本方法并剪贴羽毛进行装饰。3培养同学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折纸的方法教学难点:添加羽毛装饰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见过美丽的孔雀吧。它有美丽的羽毛,尤其是它的尾巴,当孔雀开屏的时候,那五光十色的羽毛更是美丽动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折纸的方法表示孔雀(板书课题:折纸与剪贴-孔雀)方法技巧将彩色手工纸裁成正方形,折成扇子形,然后将尖的一端向上翻折,这样头与尾就折出来了,然后用彩色纸剪贴羽毛。(演示方法、步骤)折纸方法:将正方形的对角重合对折。将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与对称轴重合。再一次重合。翻折尖部。再一次翻折尖部。实践操作在同学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同学提供范样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同学的个性,多鼓励多褒扬,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小结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