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1897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11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1页
科学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1页
科学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1页
科学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1页
科学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课程标准.doc(2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第一部分前言)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

2、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

3、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二、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

4、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

5、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

6、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三、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三个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以及各部分目标的

7、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描述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教师队伍建设建议、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等六个部分组成。第五部分为附录,含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案例三个部分。内容标准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本标准把三个领域(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展开。每一方面开头用一段文字说明该部分教学内容在整个

8、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实施要点,然后用框图给出各层次教学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具体内容标准展开的逻辑线索,便于读者从总体上认识与把握。本标准将36年级的科学课程作为整个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具体内容标准所表述的是6年级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不再划分年级或年段,这样可以给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以更大的创造空间。考虑到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应伴随着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在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对它们作了有机的结合。每一条具体内容标准不一定代表一个课题,也不一定占用一个课时。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可以同时达到多个目标

9、,如学生在以“土壤”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可以同时习得有关土壤的性质、土壤和动植物生长、生活的关系等知识以及相关的探究方法,形成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仅仅作为理解具体内容标准、设计教材和教案时的参考,并不是硬性规定。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重新设计。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

10、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 ()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

11、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

12、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三、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

13、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14、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 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一)科学探究内容标准框图1认识科学探究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比较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和解暗箱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方法。1.2 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

15、方法。1.3 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1.4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1.5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1.6 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1.7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1.8 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2.提出问题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进行比较时,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条件可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2.2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2.3 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在教

16、学活动起始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 3.猜想与假设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3.1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见附录三:关于科学探究的案例1.1。 在动手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如在做物体的沉浮实验之前,先 让学生假设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然后对给出的几种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3.2 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4.制定计划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4.1 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4.2 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5.观察、实验、制作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5.1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对

17、动物、植物、水、空气、岩石等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描述。5.2 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 文字表达。对花的构造、细胞等进行观察,并能画图和用文字说明。5.3 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对物 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测量物体长度、重量、温度等,并用计量单位作记录。5.4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杠杆平衡实验、斜面省力实验、种子萌发条件对比实验等。5.5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探究小车运动速度与载重量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18、。5.6 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制作岩石标本,昆虫模型,火山、地层模型等。探究小车运动速度与载重量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5.7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起重机模型、生态瓶能量转换装置等。探究小车运动速度与载重量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6.搜集整理信息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6.1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见附录三:关于科学探究的案例1.1。6.2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测量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并画出曲线图。7.思考与结论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7.1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见附

19、录三:关于科学探究的案例1.1。7.2 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7.3 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8.表达与交流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8.1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8.2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8.3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

20、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框图(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标准1.对待科学学习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想知道,爱提问。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好。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1.2 喜欢大胆想象。 1.3 尊重证据。讨论外星人的存在是科学的假设还是科学的结论。讨论迷信为什么站不住脚。1.4 能参与

21、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月相、培育花卉、饲养小动物等。1.5 愿意合作与交流。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 ,体验合作的愉快。1.6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科学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猜测10年以后会有哪些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搜集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故事,与同学分享2.2 不迷信权威。3.对待自然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3.1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讨论建立自然保护区、饲养广场鸽、从伐木英雄到植树英雄、建立野生动物园等问题。3.2 珍爱生命。饲养小动物,栽培花草。观察、研究小动物后放回大自然。3.3 能从自然中获得

22、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参加欣赏、赞美家乡美的活动。用图画、诗歌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感。4.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4.1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调查家庭生活中有哪些不科学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4.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搜集有关科技新产品的信息资料,并与同学分享。调查工厂、农村、社区中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实例。4.3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自己家中一周用掉多少个一次性塑料袋,估算其对本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建议。调查化肥、农药、杀虫剂的使用情况,并作出评价。三

23、、生命世界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生命世界的内容标准的确定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 ,进而对多种多样的生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生命的共同特征这部分内容是为了整合学 生对生命零散的认识。生命与环境健康生活部分的具体内容则十分强调联系和应用。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一)

24、生命世界内容标准框图(二)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1.多样的生物(1)多样的生物之一:常见的植物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 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在校园内为树木挂标牌。 认识当地典型的植物,说出它们的一些典型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在校园和社区中观察常见的树木。1.2 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调查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观赏植物、珍稀植物。 调查当地近年来新出现的食用植物品种1.3 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参观植物园,观看图片、多媒体资料。 在教室里布置生物角。进行插花评比。1.4 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25、(2)多样的生物之二:常见的动物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参观动物园,观看各种媒体资料,利用动物图片进行分类。2.2 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3 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4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举办动物种类图片展,观看多媒体资料。2.5 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6 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讨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开展保护动物的宣传活动。(3)多样的生物之三:常见的其他生物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通过栽培植物的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6、交流栽培植物和饲养小动物的经验和体会,展示观察记录。1.2 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来认识动物的一生。1.3 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查阅多种生物生命周期的资料。 自制展示典型生物生命过程的标本。2.生命的共同特征(1)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一:动植物的一生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通过栽培植物的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交流栽培植物和饲养小动物的经验和体会,展示观察记录。1.2 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来认识动物的一生。1.3 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

27、的复杂多样。查阅多种生物生命周期的资料。 自制展示典型生物生命过程的标本。(2)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二:生物的繁殖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广泛查找各种生物不同生殖方式的资料来验证生物具有繁殖的特性。2.2 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来学习这部分内容。2.3 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收集有关人工授粉、杂交水稻、无籽西瓜、克隆等资料。讨论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3)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三: 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3.1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观察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3.2 探究根、茎的

28、作用。 3.3观察哺乳动物实物或标本,或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3.4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各种动植物细胞图谱。(4)生命的共同特征之四:生物的基本需求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4.1 认识到生物维持生命都要从外界吸收水分和营养。做根毛吸收水分、茎运输水分的实验。4.2设计实验研究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4.3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进行一些探究活动,研究具体动物的食性。讨论动物和人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用于干什么44 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29、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讨论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5)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五:遗传现象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5.1 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 5.2 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举例说明一些生物的遗传现象。3.生物与环境(1)生物与环境之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观察植物的外形,并将观察结果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 1.2 能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同时能将观察结果和它的习性联系起来。尝试画出所观察动物的显著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动物的形态,猜测它的生活习性。1.3 列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 1.4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

30、向地性。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1.5 列举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如冬眠、保护色、拟态等。做蚯蚓找栖息环境的实验。1.6 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搜集这方面的具体事例,例如鱼的洄游、鸟类的迁徙等。调查植物、动物是如何过冬的,从具体事实中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7 懂得食物链的含义。用生态瓶实验探究如何维持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内的平衡。1.8 能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他生物 的生存。能以一种动物为观察对象,探究它是如何寻找合适的栖息地的。讨论人类保护自 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讨论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可

31、持续发展。(2)生物与环境之二:进化现象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阅读介绍达尔文的书籍,讨论达尔文的科学精神对自己的影响。2.2 能以某类生物为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 2.3 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资料,探讨生命起源、恐龙灭绝、鸟类起源、人类进化等有关 进化的问题。4.健康生活(1)健康生活之一:生理与健康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会从分析营养成分出发,设计一份营养全面合理的一周午餐食谱。1.2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3 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

32、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从计量分析全班同学的肺活量开始,讨论呼吸系统保健、呼吸系统传染病、抽烟 、一氧化碳中毒、大气污染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1.4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1.5 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6 了解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 1.7 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 (2)健康生活之二:生长发育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可以联系植物、动物方面的情况,作出比较。2.2 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测量统计全班同学身高、体重数据,并作分析。2.3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

33、特点。分男女同学讨论对青春期的认识和注意事项。(3)健康生活之三:良好生活习惯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3.1 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从用药、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讨论人们如何克服这些影响。3.2 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制定自己的作息计划。3.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从健康的角度评价家庭生活质量(可以从饮食、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评价) 。四、物质世界一个无生命的物质世界与生命世界同样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令人惊奇、迷惘、感叹的现象和过程。物质世界这部分的学习将带领小学生走进这块神奇的土地,开始探索其中的奥秘。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

34、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一些基本的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运动与力部分使学生了解位置与运动的概念,知道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了解常见的简单机械。能量的表现形式部分讨论了声、热、光、电、磁这些物理现象,并使学生知道它们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能量可以转换。物质世界这部分所涉及的许多知识与技能都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在这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出其与技术的关系。(一)物质世界内容标准框图 (二)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1.物体与物质(1)物体与物质之一:物体的特征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等

35、,并 加以描述。搜集、观察各种物体,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并加以比较、讨论。如哪个重? 哪些是透明的?1.2 能根据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让学生介绍自己对物体所作的分类或排序,说明分类依据。1.3 会使用简单仪器(如尺、天平、温度计)测量物体的常见特征(长度、重量、 温度), 能设计简单的二维记录表格,做简单的定量记录,并能使用适当的单位。在此经验基础上,对其他物体进行估量。意识到多次测量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1.4 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2)物体与物质之二: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

36、如木头、金属、塑料、纸等,并能按材料对 物体进行分类。 2.2 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如是否导电,是否溶解,是否传热,沉浮性等),根据 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能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途相联系。画一幢房子,说出各个部分应该用什么材料,根据是什么?2.3 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 发明新的材料。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调查有关新材料发明、性能和用途方面的信息。(3)物体与物质之三:物质的变化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3.1 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 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3.2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

37、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应属于哪种变化(如糖溶于水,铁生锈等)。观察蜡烛燃烧前后的物质变化情况。3.3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铁生锈的原因、过程和防止办法。讨论水泥与水产生不可逆变化的利弊。讨论水的污染与净化。(4)物体与物质之四:物质的利用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4.1 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认识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讨论如何保护当地的资源。4.2意识到物质的利用对人具有有利和有害的方面以及正确使用物质的重要性。注意安全与健康,知道一些常用的防范、安全和健康措施。利用自身经验和所搜集的各方面资料

38、,讨论各种物质(如酒精)的利用对人有利 的方面(如治病)和有害的方面(如酗酒)。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材料(包括实物、图片、录像带、学生自己的小文章、漫画等),举办一次小展览。4.3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调查白色污染,讨论防治方法。调查当地主要污染源。写一份给地方政府的建议书。2.运动与力(1) 运动与力之一:位置与运动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游戏:我在哪里?(根据相对于不同物体或人的情况描述自己的位置,并画出示意图。)1.2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

39、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 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分组进行合作测量,如测量一个玩具汽车的运动。1.3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描述一个玩具汽车不同时刻的位置、运动方向和快慢。(2)运动与力之二:常见的力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2.2 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 (3)运动与力之三:简单机械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3.1 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2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 齿轮、滑轮等。 3.能

40、量的表现形式(1)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解释各种常见乐器的发声方法。1.2 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制作土电话,或做实验,了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判断在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1.3 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提出在公共场所防止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讨论对各种声音的感受以及减小噪音和保护听力的方法。如轻声关门,不要大声喧哗,在吵闹场所捂耳朵等。(2)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二:热现象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举例说明热传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41、用。2.2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2.3 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解释棉被为什么既能保暖又能防止冰糕融化。调查材料的导热性能。(2)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三:光的传播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3.1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2 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3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做彩虹实验(4)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调查家用电器,说明各种家用电器的用途。4.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

42、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 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分组实验,用干电池、开关、灯泡和导线连接电路,并能演示开关的作用。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5)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五:磁现象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5.1 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制作指南针5.2 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做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6)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六:能量的转换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6.1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 形式。列举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包括生命世界以及地

43、球与宇宙中所涉及的能量。说出一些常见物体工作时需要什么形式的能量,输出什么形式的能量。6.2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讨论各种能量转化的例子,如电灯、电热器、电磁铁、电话、电动机、电池等。五、地球与宇宙在低幼年段,儿童就从各种媒体接触到地球这个名词,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这包括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以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让小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球物质的性质,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有关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使他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刮目相看,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和保护它们的重要性。地球与宇宙还包括天空中的星体,这

44、部分内容为小学生撩起了星空的神秘面纱。他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他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点燃小学生的求知欲,这远比告诉他们太阳的直径、温度更重要!(一)地球与宇宙内容标准框图(二)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1.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1)地球的概貌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观看从月球上拍摄的地球照片。1.2 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观看地形地球仪或世界地形地图。1.3 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1.4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1.5

45、 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2)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将各种不同的石头混在一起,尝试用不同的标准对其分类(如颜色、形状、质地等)。2.2 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观看矿石及其提炼物的标本。2.3 知道土壤的构成。 2.4 能设计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种植豆类或洋葱,考察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5 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编一份尽可能多地描述岩石用处的手抄报。调查沙在建筑中的作用。观看滥采岩石、滥施化肥、乱砍树木、滥埋垃圾的录像资料。讨论保护岩石、沙、土壤的措施,并与人类已有的措施相对照。(3)地球的物质之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