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红慧教师工作室教学设计2《再见了亲人》.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192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丘红慧教师工作室教学设计2《再见了亲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丘红慧教师工作室教学设计2《再见了亲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丘红慧教师工作室教学设计2《再见了亲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丘红慧教师工作室教学设计2《再见了亲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丘红慧教师工作室教学设计2《再见了亲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丘红慧教师工作室教学设计2《再见了亲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丘红慧教师工作室教学设计2《再见了亲人》.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丘红慧教师工作室教学设计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肇庆市广宁中华西小学杨晓环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追述了许多难忘的往事,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从内容上看,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前三个自然段)各段结构基本相同:开头讲述送别的情景,而后回忆几个人或几件事,最后抒发感情,用反问作结。这部分是教学重点。每个自然段分别具体介绍了一位人物的感人事

2、迹。这三个自然段用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的感人事件,充分说明了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送别时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第二部分(后三个自然段)描写了列车开动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动人场面,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深情。课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借助典型事例来体现两国人民的真挚深厚的情意;二是采用多种句式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课文的语言感情真挚强烈,抒情性强,通俗易懂。本课编写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中朝人民伟大友谊的熏陶感染;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

3、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二、学习准备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诵第一部分。2、听写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二、三部分。回忆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结合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感情朗读;背诵。自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金花

4、、大嫂为志愿军做了些什么?结合课文重点理解“同归于尽”、“噩耗”、“代价”等词语。分组交流、讨论。大组交流、讨论。2、学习第四部分。体会“亲人”“亲爱的土地”的含义。(朝鲜人民关心爱护志愿军,甚至为他们献出生命,所以称为“亲人”。为什么叫“亲爱的土地”?因为在朝鲜的土地上,中朝人民曾经并肩战斗。这片土地上,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而且洒下了志愿军的鲜血,所以叫“亲爱的土地”。正因为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所以说“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3、体会前三段开头和结尾的写法。(1)画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开头和结尾写法相似的句子。(2)开头句子是:“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小金花,再

5、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大嫂,请回去吧!”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尽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了。(3)这三段的末尾是:“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先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体会二者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更强烈。)(5)反复朗读体会这两种句式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对金花,如对下辈女儿,应怀着亲切的情感朗读;对大嫂,如对同辈亲属,应怀着关切的情感朗读。)(6)前三自然段开头都是祈使句,表示恳求,体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

6、心、体贴之情。最后一句都是反问句,表达了更加肯定的意思和强烈的感情。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三)拓展练习:以梦中见到阿妈妮或小金花来到我们中间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肇庆市鼎湖逸夫小学黄秀英教材说明: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

7、课文。教学目标:1、学习“娃、洼、粗”三个字,会用“粗心”说一句话。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四海为家”、“纷纷”、“铠甲”、“粗心”等词。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了解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苍耳、蝴蝶、仙子头饰、小博士证、导游证。2、搜集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第一节)1、教师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旅游吗?(喜欢)今天,有一位特殊的嘉宾飞到我们课堂旅行来了,掌声把它请出来(出示蝴蝶仙子),它就是从非常有名的国家

8、旅游胜地鼎湖山的蝴蝶谷飞来的蝴蝶仙子。它最爱跟爱学习、爱思考的孩子交朋友。2、教师出示媒体学习第一节。(1)师解说(第一节内容)。(2)质疑:植物们在说些什么?(板书)(3)质疑,相机理解“四海为家”、“啥”。(4)生齐读第一节。二、朗读、感悟1、教师说:蝴蝶仙子说:“从你们的读书声知道你们很想知道,植物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决定组织生物小博士团到大自然去探秘。(师:生各配戴证件,唱歌出发)。2、教师范读课文第二、三、四节内容。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第二、三、四小节的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小组合作学习:(1)、分成“蒲公英、苍耳、婉豆”三大组,想一想用什么方式来展示植物妈妈

9、的好办法。(2)、各小组汇报。A、“蒲公英组:(1)请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2)指导朗读。(3)质疑,相机理解“纷纷”。(4)教学生字“娃”。B、“苍耳组”(1)、请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2)、指导朗读。(3)、质疑,相机理解“铠甲”。(4)、教学生字“洼”C、“婉豆”组:(1)、请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2)、学生画出重音词语,小组内自由读。(3)、媒体显示豌豆“炸开”的情景。5、学习第五小节:(1)、用笔画出形容植物妈妈办法多的词语。(2)、出示句子对比:A、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B、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3)、扩词:许多许许多多仔细()高兴()认真()() ()(4)、

10、教学生字“粗”,并用“粗心”练习说话。6、小结,自由感情朗读全文,练习背诵。三、交流拓展1、小博士交流会:(1)、以“龙眼”为例,范说“龙眼”传播种子的方法。(2)、学生展示课外搜集的资料。2、知识优惠券:1、用你自己美的眼睛去了解更多有关植物妈妈的知识。2、与家人、朋友说说今天自己的收获。3、找机会与亲人一起去亲亲大自然。四、板书:(略)用简笔画来板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肇庆市端州区睦岗中心小学杨裕琴教学目的:1、了解书信的主要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体会作者失去父亲后的无比悲痛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

11、感。4、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和平,维护和平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加深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让我们先一起复习一下吧!二、复习生词。1、凯旋而归南征北战壮烈牺牲硝烟弥漫罪恶的子弹问:这些词和词组都是描写什么的?上学期我们学过有关战争的词语,你能说出几个?2、蓝盔手腕贡献圣坛经济学硕士 卓越的观察员问:这些词和词组在文中又是描写什么的?小结

12、:我们平时在阅读一些文章的时候,不但要像老师一样把这些词语分类积累下来,而且要学会在写作文或说话时正确运用。三、说主要内容。四、学习课文。(一)学习第1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先向加利先生表示感谢?读读第一段。(二)学习第2-6自然段。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雷利的思绪一起来回忆往事吧!默读课文2-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爸爸” 的句子,看看你从中体会到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在旁边作简单的批注。汇报。1、学习第2自然段。一边轻声读第二自然段一边想象当时送别的情景。出示:(1)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看我和妈妈时那深情的目光。请生读。想象说话:爸爸那深情的目光似乎在说:“。”再请学生读。出示:(2

13、)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引读。问:你从哪句话感受到我们对爸爸的爱?出示:(3)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去迎接他。请生读。评价后再读。齐读第2自然段2、学习第3自然段。出示: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1)师配乐深情朗读。(2)想象说话:假如你就是他的儿子,你就是他的妻子,看着这覆盖着国旗的遗体,看着这鲜血染红的征衣,你会(3)引导朗读:是的,去了最远的地方也有归来的时候,即使是最漫长的等待也有相逢的那一刻。可爸爸牺牲了

14、,永远不再回来了。泪水在雷利脸上无尽地流淌,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读一读。(4)引读:“爸爸的嘴张着和平!和平!和平!”3、学习第5、6自然段。多么强烈的呼唤!多么强烈的声音!这可是爸爸的心愿啊!他的心愿实现了吗?课文中哪些句子给我们作出了回答?出示:(一)年前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二)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1)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战争的资料,并谈看法。(2)汇报。(3)观看老师收集的资料,谈观后感受。(三)学习第7自然段。1、顺势引出:(三)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2、想象说话

15、:为了呼唤和平,让战争远离人类,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3、出示:(四)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五、拓展。配乐读诗地球的呼声六、总结: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今天一定已经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信念深深地刻在了心里,将来你们就是和平的使者!七、布置作业。C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到课外练习本上。A.B生:3、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或联合国秘书长写封信,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对侵略战争的谴责。板书设计: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平!和平!和平!!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6、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中心小学莫宇华教材简说: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

17、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

18、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一、谈话引入。教师板书两个词:花园 、宝库。让学生说说印象中的花园是什么样的?宝库里又该有些什么?教师板书题目:介绍这座花园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二、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文。2、说说这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小兴安岭的?3、小组学习:一起找找课文介绍了这座花园里有什么景物?这座宝库里有什么物产?用标出来。4、检查交流。三、品读好词佳句,加深理解课文。(一)精讲“春天的小兴安岭”这段。1、集体读这段。说说这段描写了春天的小兴安岭的什么景物?2、

19、教师谈话:描写景物的时候,作者为了让景物描写的更加生动具体或者把景物写活了,会用上一些打比方的或者拟人的方法去写,这些句子都非常的优美,你能在这段中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吗?指导学生品词赏句。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句话里“抽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比较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明确:“抽出”还可以换成“长出”,“抽出”准确,“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箭队在前进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

20、映在水里的影子。指名说说:你学习了这段,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特点?欣赏图片。(生机勃勃,美丽)3、指导朗读。(二)总结学习“春天”一段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夏天、秋天、冬天第几段。学习方法:读文、找景物、欣赏好词好句、概括特点、感情朗1、学生小组学习。2、集体交流,检查自学效果。交流学习写“夏天“一段:(1)小兴安岭的夏天很美丽,作者抓住树木,晨雾,太阳,草地,野花这些景物来写的。抓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等重点词语理解小兴安岭夏天树木葱茏,枝叶茂密,抓住了“浸、穿”来理解晨雾、阳光、野花的美丽。设问:“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带点的

21、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明确:“密密层层”可换成“密密麻麻”,“封”可换成“盖”。(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交流学习写秋天一段: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来写。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设问:“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明确:“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3)交流学习冬天一

22、段:(1)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2)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三)说说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树多)哪些句子概括写小兴安岭树多?(学习第一自然段)四、学习最后一段,归纳全文内容。1、你能在文章里找出一个句子来赞美小兴安岭吗?你喜欢美丽的小兴安岭吗?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最后一段的中心句。2、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我们还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非常成功。五、作业感情朗读全

23、文。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肇庆市德庆县新圩镇中心小学冯金梅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科学知识的课文,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使飞机能安全地夜航。文章一开头描述了飞机夜航的情景,通过设问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反复三次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然后讲科学家终于揭示出蝙蝠夜间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后介绍了雷达导航的原理,圆满地回答了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三次试验的过程及揭示的秘密。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的联系。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科

24、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课件、表格、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蝙蝠和雷达图片,让学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2、板题,读题。二、学习新课。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句话最能说明蝙蝠和雷达之间是有联系的?2、让学生围绕“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这句话的前半句提问题。3、科学家是怎么知道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4、自由读4、5自然段,读后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证明了什么123这三次试验都证明了什么呢?(蝙蝠在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25、的。)师:我们平时探路都是用眼睛的,蝙蝠却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蝙蝠到底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5、找一找,摆一摆,说一说。蝙蝠:用笔画出回答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语句,然后齐读。出示:练习蝙蝠一边飞,一边从()里发出一种(),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它的(),它就立刻()。拿出有关蝙蝠的卡片(嘴、耳朵、超声波、障碍物),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指名上台摆、说。(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耳朵,于是蝙蝠就改变飞行的方向。)播放课件,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探路的。雷达:那么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什么

26、?为什么要给飞机装上雷达?画出回答雷达是怎样工作的语句?拿出有关雷达的卡片(天线、障碍物、荧光屏、无线电波),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雷达是怎样工作的?指名上台摆、说(雷达通过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荧光屏,飞行员就改变飞机飞行的方向。)播放课件,雷达是怎样工作的。6、再读7、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7、科学家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那么科学家为什么会研究蝙蝠是怎样飞行的呢?三、拓展思维。你知道科学家还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进行发明创造的吗?小

27、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科学家从猪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发明了防毒面具。生2:科学家从松鼠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发明了降落伞。生3:科学家从鸡蛋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发明了拱形屋顶。四、小结全文,布置作业。大自然肯定还没有表露它所有的奥秘,有待我们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以人类聪明的头脑,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明与创造。请同学们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或图片,下一节课我们来交流,并且“我们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相信你们一定能行!板书设计:新课标人教版第七册长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肇庆市大旺中心小学廖冬莲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是看图学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

28、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可依自然段分成四部分阅读。第一部分,配合第一幅图,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二部分,配合第二幅图,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部分,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认识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

29、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课后“思考练习”题也是围绕这一要求安排的。教学这篇课文时,要适当介绍一些长城的悠久历史和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质疑讨论: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板题:今天我们继

30、续来学习长城一课。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一)齐读句子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2交流汇报:(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一万三千里:这

31、里运用了(数字说明)。(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4)高大坚固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

32、民来。(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4)思考、交流:(PPT)*“多少”表示(无数)。*劳动人民

33、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4、。三、总结板书: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四、课外拓展: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语文社S版课标教材第九册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清远市清新县第二小学刘群娣设计理念:语文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亲历的过程,必须是一个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过程。所以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将组织孩子们从真实朴素的字词学习和原味朗读中开始,循序渐进地进入文本,激活文本。通过自主学习、反复诵读、品味想象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达格妮复杂的心理变化,初步感受

35、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美德。教学目标:1、认识“桦、喧、咆、哮”等6个生字,会读“白桦、旋律、喧哗、咆哮、糟糕、项链、珍贵、双颊、曙光”等词语。2、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达格妮复杂的心理变化。3、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美德。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达格妮复杂的心理变化。2、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感悟重点句子,体会达格妮复杂的心理变化。教学过程:一、激趣入境,读题质疑二、初读感知,进入文本(一)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把课文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

36、容。(二)汇报交流1、检查字词学习情况2、理清脉络,渗透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三、精读品味,激活文本1、略读把握,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感受音乐会的美妙。(2)激发学生学习“回忆”部分的兴趣。2、细读体味,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爱德华格里格许诺的情景。(2)抓住重点句子,体会达格妮等待礼物时复杂的心理变化。(3)师生交流,体会插叙的写作方法。3、品读感悟,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品味达格妮收到礼物时的反应。(2)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3)想象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妮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四、深化感悟,设疑铺垫。1、聆听乐曲,升华感情。2、初步感受人物信守诺

37、言的美德。3、设疑:这份礼物将对达格妮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下节课再探讨。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抄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3、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请根据前面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心情。并选择一小题写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动作、神态。(1)听到这个好消息,我。(2)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3)等了半天,他也不来,我。附:板书17、十年后的礼物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肇庆市广宁县中华西小学杨晓环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

38、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深谷。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的语言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二是通过阅读

39、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的速度。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壮士的英勇跳崖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痛歼敌人,壮烈牺牲的事迹。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理解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爱到教育。教具准备;1、电视录像片狼牙山五壮士2、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3、抗日战争英雄故事及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插图

40、,了解图画内容。2、五壮士是哪五位?3、课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样(课文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什么?)二、学习第四部分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像五壮士在狼牙山顶歼敌是一幅怎样的图画2、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画面。3、给全文的插图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锋,向敌人射击。子弹打完了,只剩下一颗手榴弹,这时班长怎么说?怎么做?找出文中语句读一读。()、班长为什么这样做?()、找出描写班长和战士们动作词的词,从这此词中你读懂了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朗读感悟,重点抓好语气及动作词的指导。他刚在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得

41、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音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学生齐读,学生评价,教师拓展。三、学习“英勇跳崖”部分、找出最能体现五壮士英勇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锋,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生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

42、)狼牙山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学生根画线部分谈体会,教师拓展。、有感情地朗读。四、课件出示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录像五、学生说话、讨论学习课文表达方法。1、看完录像,你想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夸一夸五壮士?2、学了课文你知道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精神(例如第二段)六、课堂小结。五壮士宁死不屈,英勇跳崖。豪迈的声音是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誓言。它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英勇的中华儿女不可欺,中华民族在中共党员的领导下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为了纪念五壮士的壮举,在狼牙山的顶峰立碑留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坚强不屈的五壮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