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29-48页.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3066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29-4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单元29-4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单元29-48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单元29-48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单元29-48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29-4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29-48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0新课标瞄鞫黼酾冁黼糯“k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解读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是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JICHUSHULI1 |f黼:r嘲赫一“一荆|粉-碱搏,瑚黔,* 梳理olr I基强斡酶|攀;汹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通过日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物质发生转化时 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但是体系

2、包含的相结合。 不变。(2)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3)化学键的 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1)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 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越不稳定;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越越稳定。(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该物质越 ,该物质 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盐酸与铝反应后,溶液温度 ,说明该反应是 反应;Ba(OH)z8Hz0与NH4 Cl反应,烧杯玻璃片与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是反应。 中和热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i热量。 (2)热能转

3、化为化学能 能量。时所释放的化 学配,人教版 0必修二嘲滞蛹踹黼“YAOfVANTANJIU-l目锰麴霪銎攀豢童劫探舞l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键能变化生成物的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小于反应物的总键能 图能量反应物、匹篆能量 生成物乡HO 刀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常见实例金属和水或酸的反应;金属氧化物和水或酸的反应;可燃物的燃烧反应及缓慢氧化;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铝热反应;大部分化合反应大部分分解反应;以碳、CO、H2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Ba(OH)28H20和NH4C1反应;盐的水解反应j

4、 【温馨提示】 放热、吸热反应指的是化学反应,iNaOH固体溶于水,浓H2S04溶于水,也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NH4 N03固体溶于水,升华,蒸发等属于吸i热过程,不属于吸热反应。 例籀l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Hz S04与Ba(OH)2溶液的反应 BMg与CH3COOH溶液的反应 C燃烧反应 D中和反应 E复分解反应 【解析】 H2 S04和Ba(OH)2溶液混合,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镁跟醋酸溶液的反应也是放热反应。燃烧是指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反应,因而是放热反应。复分解反应,有的是放热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有的是吸热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5、【答案】 ABCD 辩变式训练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液态水汽化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苛性钠固体溶于水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干冰升华 2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计算 1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源于化学反应过程中旧化学键断裂与新化学键形成时的能量变化。 (1)

6、若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全部或部分断开时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则该反应吸收能量,吸收的能量一反应物分解吸收的总能量一生成物形成释放的总能量。 (2)若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全部或部分断开时吸收的能量低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则该反应放出能量,放出的能量一生成物形成释放的总能量一反应物分解吸收的总能量。 以H2+Cl2 =2 HCI为例,利用化学键的变化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rriol H2和1 rTiol Cl2反应生成2 mol HCI的能量转化关系如图: 吸收糕 + +能射243kj.mol-1431kJ好强, 能量 吸收243kJmolo 能量 形 成 4。,u黜 迥 能量

7、能量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2 mol431 kJmol-1- l moI436 kJ.moI-l -1 mol243 kJ.rTiol-l一183 kJ。静一一一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瞄嘲捌魏端龋断# 2从总能量的角度理解 : A920 kJ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化学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放出能量 吸收能量能量反应4 f 化学反应 放出能量 ! 生成物I能量 生成物 厂 i 化学反应 吸收能量反应影 ;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

8、的总能量例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裁状元小结 0新课标o B557 kJ D. 188 kJ llJI-SHITUPO、 i 、。辩一我|氍、。赫翻强姥撼_海繇?3 突破J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A化合反应C分子拆成原子B分解反应D原子组成分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反应过程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H20(g)+H20(1)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总是以热能形式出现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任何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虽然存在能量变

9、化,但不存在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故不是化学变化,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有多种,除热能外,还有光能、电能等,C项错误;由图像知,该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过程中放出了能量,D项错误。 【答案】A ,变式训练 3已知反应Az+Bz =2AB,破坏l mol Az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ikJ,破坏1 rriol B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AB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2和B2的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出能量 B若A2和B2的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

10、则反应放出能量 C若该反应放出能量,则Q1+Q2 203 4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0=0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I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 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 热反应3(2009上海)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4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

11、确的是 ( )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C02与Ca0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03分解是吸 热反应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6将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 中开始放人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 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化学 配人教版嘲

12、霸-r:鬻髓戮两穗舞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 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发生2已知化学反应2C(s)+0z (g)点燃2CO(g),2CO(g)+ 02 (g).VtS2C02 (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 A. 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 能量 B56 g CO和32 9 0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02 所具有的总能量 C12 g C和32 9 0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13、 COz 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02比生成CO时放 出的热量多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铝片与稀H2S04的反应 BBa(OH)28Hz0与NH4 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02的反应 D甲烷在02中的燃烧反应4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0时放出57.3 kJ热量,用500 mL O6 molL-1 的稀硫酸跟含1 mol NaOH的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 是 ( ) A68. 76 kJ B57.3 kJ C34. 38 kJ D17.19 kJ5(2009上海)下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

14、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 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列椴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氯化镁 D食盐6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 )能量0必修二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A B反应物 生成物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C D7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燃烧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 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0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 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z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 转变成热能的过程8将V1 mL 1O molL-1 HC1溶液和Vz mL未知浓度 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

15、记录溶液温度,实验 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温度、r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OO moI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二、非选择题9(1)某化学反应,设反应物总能量为Ei,生成物总能量 为F2。若Ei E2,则该反应为 热反应,该反 应过程可看成(2)中和反应都是 热反应,其实质是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0新课标豳鞠嘲豫嘲l10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I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i (3)某些科学家对以下3个化学反应很感兴趣:的能量(kj)。l物质Cl2 Br2 1

16、2 H2 HF HC1 HBr HIk量(kJ) 243 193 151 436 568 432 366 298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 H2 BCl2 CBr2 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一。AHF BHCI CHBr DHI(3)X2+H2 -2HX(X代表Cl、Br、I)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11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常规能源(煤、 石油、天然气等)日益减少,促进人们去研究能源的 利用率和新能源(如太

17、阳能、氢能、核能等)开发。 (1)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品种是 ,能源利 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 (2)为减少污染,提高燃料利用率,下列措施可以达 到目的的是 O 将城市居民燃煤改为使用气体燃料 若将原来烧管道煤气的灶具改烧天然气,应增大 空气进入量 研制燃料电池 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2Fe3 04 +3C1z +121:ICl -6FeCl3 +6 Hz O+Oz 6FeCl3 =6FeCl2+3Cl23FeCl2+4H20-Fe304+6HCl+HZ , 科学家想利用上述反应来制取的一种很有意义的物质是 ,该物质作为燃料的优点有 、12(探究创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 CuS04+5H20

18、 -CuS045Hz0是 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时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小试管里加入2g新制备的无水硫酸铜,把小试管套在具支管的试管内。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把水滴入小试管内,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完全变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晶体,可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立即下降,左侧的液面上升。(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中的硫酸铜和水具有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硫酸铜晶体的总能量。(2)如果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后,在小试管内先加入Ba (OH)z8Hz0晶体,再加入

19、NH4C1固体,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则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现象为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课标解读 1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了解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会写简单的电极反应 4了解常用的化学电源 JICHUSHULI -1r基础自;主研修釜浏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火力发电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冒(2) 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2原电池(1)实验一一化学 配人教版-嘲。 0必修二(2)概念:把 的装置。(3)工作原理作原理 r电极材料: 1负极电极反应: 电子,发生 o电极反应式: r电极材料: J正极 Al,但;负极材料是Al。i; (2)Fe-Cu和浓HN03构成的原电池中,由于Fe i与浓

20、HN03钝化,虽然金属性FeCu,但负极材料是;iCu,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变式训练 1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画静1富于稀HZS04 NaOH溶液 浓HN03 NaCl溶液 A中Mg作负极,中Fe作负极B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2e-=20H- +H2十C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Fe- 2e- =Fe2+D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十2根据下表内各组中所提供的条件,你认为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 A B c D 电极材料 Zn Fe Cu Al 电极材料 Cu Zn Ag Sn 电解质 溶液 CuClz 溶液

21、H2S04 溶液CuS04 溶液NaOH溶液(两电极已用导线连接,不考虑溶液中溶解氧气的影响)电极反应式、原电池反应式的书写1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负极反应式的书写活泼金属作负极时,本身被氧化 若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应写成“金属失电子的反应式”与“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反应式”相叠加的形式。如:Mg- Al(KOH)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 3e- +40H- -Al02 +2H2();铅蓄电池负极反应式:Pb- 2e- +SOli- =PbS04。 负极材料本身不反应时,常见书写方法为: H2 - 02( H2 S04)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Hz - 2e-一2H+

22、Hz - 02( KOH)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H2-2e-+20H-=2H20 (2)正极反应式的书写 首先根据化合价变化或氧化性强弱判断哪种微粒得电子。 其次确定该微粒得电子后变成哪种形式。 如:H2 - 02( H2 S()4)原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02+4e-+4H+=2HZO H2 - 02 (KOH)原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02+4e-+2H20-40H- 2原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两电极反应式,得失电子数相等时,将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原电池反应式。 【温馨提示】在正极上,若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 离子被还原,无论该离子是强电解质提供的,还是弱电;解质提供的,一律写离子符号;而在原

23、电池反应中,要遵 i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只有易溶的强电解质用离子i ;i符号表示。 : 赫谚t黼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正、负极 卜负极正极 电解质溶液 (1) 铁 铜 稀硫酸 (2) 铜 银 硝酸银溶液 (3) 铁石墨 氯化钠溶液 (1)负极总反应式:;正极: (2)负极总反应式:;正极 (3)负极总反应式: -.“Ir-nr.-.,.-.rn-卜h卜i.;mi化 学 配人教版 0必修二瞄嘲螺翻喇啭糍 【解析】(1)铁做负极失2e-变成Fe2+,H+得e一: (2)对同一金属来说,离子浓度大的电解质溶液离变成H2; (2)Cu失2e-变成C u2+,Ag+得e一

24、变成Ag; (3)Fe失2e-变成Fe2+,得电子的是空气中的02,因为NaCl为中性溶液,所以02得电子后变为02-,立即结合Hz0分子生成OH-。 【答案】 (l)Fe-2e-Fez+ 2H+2e一Hz十 Fe+HZS04 =FeS04+HZ十 (2)Cu_2e-一Cu2+ 2Ag+2e一=2Ag Cu+2AgN03 =2Ag+Cu(N03)2 (3) Fe - 2e-一Fe2+2H20+02+4e- =40H 2Fe+2H20+02 -2Fe(OH)2 ,变式训练 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z0+0z =2Fe2+40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25、.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_2e-=Fe2+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0+02+2e-40H-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国翻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如实验室中用Zn和稀硫酸反应制H2,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因为粗锌中的杂质、锌、稀硫酸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锌的腐蚀,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如把两种金属Zn和Cu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能观察到Zn极溶解,Cu极上有气泡产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出Zn极是负极,Cu极是正极。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的活动性Zn Cu,即原电池中,活动性

26、强的金属为负极,活动性弱的金属为正极。 3设计原电池 如利用反应Cu2+2ri_2r12+Cu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原电池,由反应式可知,Zn失去电子,作负极;Cu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含有可溶性的铜盐作电解质溶液;正极为活动性比Zn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等。所设计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Zn- 2e-=2n2-l-(氧化反应) 正极:Cu2上+2e-Cu(还原反应) 4判断金属腐蚀的快慢 (1)原电池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的腐蚀子浓度小的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3)活泼性不同的两金属,活泼性差别越大,腐蚀越快。 謦静溜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

27、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负极反应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Cu =2Fe2+ +Cu2+设计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失电子,正极选择比Cu活泼性弱的金属或碳棒,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答案】 (1) 2Fe3+Cu =2Fe2+Cu2+(2)装置图CFeCI3 溶液 正极反应:2Fe3+2e- =2Fe2+ 负极反应:Cu_2e-=Cu2+ 掳变式训练 4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04中,同时向a中放人少

28、量的CuS04溶液,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围 C D 5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第二章 嘲糊嘲嘲赣巍 Ad、c、a、b化学反应与能量 0新课标 i 3关于锌、铜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 Cd、b、a、c Db、a、d、c 黪茎噩尘结 圃罟罴 JISHITUPO - 突破-J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29、 ) A.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原电池的负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 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2(2010广东)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盐桥(装有琼脂饱和KCI溶液)A正极反应为:Zn - 2e-2n2+ B电池反应为:Zri+Cu2+=2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rlS04溶液 的是 ( ) A锌是负极、铜是正极 B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C负极的反应式为2 H+2e- -H2十 D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升高4X、Y、Z三种金属,X、Y组成原电池,X是

30、负极;把Y 放在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其活动性 顺序是 ( ) AXYZ BZYX CXZY DYXZ5利用Fe+CuS04 =Cu+FeS04设计一个原电池。 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指出:正极为 ,电极反应负极为 ,电极反应6如图所示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相 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向烧杯 中央滴入CuS04溶液。银圈铁圈(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鼙_瀚鹾艰固。提涟浏一、选择题1下列各装置中,烧杯中盛有海水,

31、能够形成原电池并 且铁为正极的是 ( ) 幽酉酉琶“ A B C D2在盛有稀H2 S0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 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附近的SOi-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0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3(2009广东理基)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 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4如下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 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 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

32、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磊 豳化学 配人教版iN嘲黼黼黼 0必修二 - a b 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5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 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 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 )硫酸 A.N上有气体放出 BM为负极,N为正极 C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33、电流方向是由M到N7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 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Mn02 -LiMn02,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锂电池汽车 A.I。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 e- =Li+ B“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 e- =Li+ C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02 +e- =Mn02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 2e-Lj2-8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 为Ag20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式 为A9zO+Zn+H20 -2Ag+Zn(OH)2,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Zn B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20H- - 2e =Zn(OH)2 C工作时,负极区溶液酸性增强,正极区碱性增强 D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二、非选择题 9(2009山东理综改编)Zri- Mn02干电池应用广泛, 其电解质溶液是ZTiCI2 - NH4 Cl混合溶液。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电池工作时,电 子流向 (填“正极”或“负极”)。 (2)若ZnCl2一NH4 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 加速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代号)。b.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