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2).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饮用水单元概述本单元以饮用水作为单元主题,而不是以水作为主题,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水的概念较大,覆盖内容较多,要作为研究主题,使研究方向不易集中,研究主线不够明确,研究的范围过于宽泛;二是教材的整体框架构成,是以儿童生活经验圈的不断扩大逐步展开教学内容,三年级以家庭生活经验圈为主,饮用水更切合家庭生活经验,符合整体框架的设计;三是以饮用水为主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贴近儿童实际,适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认识常见的水使浑浊的水变清使变清的水能饮用饮水中的发现饮水对生命的意义。整个单元均以饮用水为主线,以家庭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过程的。在这条主线内,有关热现象、热传递
2、、物质的溶解、水与生命的关系等探究内容相融其中。组成单元的内容包括:1.单元主页。明确单元主题,介绍要研究的主要内容。2.教学内容:水是什么样的、怎样使水变清、烧开水、水位为什么会升高、水是怎样变热的、糖水、水与生命。3.自由研究:水结冰时体积会怎样呢?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研究的空间,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是研究过程的继续。4.单元评价表。教材中,有许多卡通小鸭提示语,主要是起到引导完成研究过程、提醒注意事项、介绍科学知识、鼓励创新发现、评价研究成果的作用。教材对有些难度较大的研究活动过程,设计提供了操作方法提示图;对有些简易实验,都要求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寻找研究方法,教材中只介绍了有关的材料
3、,旨在促进教师做到开放性教学,力求给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和自我活动的空间。 单元教学目标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2.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3.知道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资的状态发生变化和水的沸点。4.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5.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改变,能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6.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如是否传热),能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能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途相联系。7.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8.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9.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0.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11.了解影响
4、健康的各种因素。12.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13.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1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15.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划分表 课序课题课时8水是什么样的19怎样使水变清110烧开水111水位为什么会升高112水是怎样变热的213糖到哪里去了114水与生命1自由研究1盛康镇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科学 年级三 主备人 执教人学习内容8、水是什么样的课时1课型实验探究教材分析观察认识水的特点,教材中设计了三幅图,引导学生做一系列观察活动:看一看水的颜色,闻一闻水的气味,还可以尝一尝水的味道;听一听水动的
5、声音,用手摸一摸水,可感觉到水没有一定的形状;观察水的流动特点。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尽可能想更多的办法来观察水,描述水的不同特点: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水是透明的,水会流动,水不论装在哪儿,静止时水面总是平的学习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形态特征。2、运用比较的方法辨别物体的特征。3、认识水是什么样的。4、了解物质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5、愿意合作与交流。6、养成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特点教学准备1、各种不同形状的装水容器、注射器、塑料袋、玻璃板等。2、酱油、醋、盐水、清水、糖水、油等。导 学 过 程教
6、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准备诱发】水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物体,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样的物体是水。归纳: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板书课题)。【点拨导思】1、小结:水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2、水与木块、玻璃球比较:不同点是,水没有固定形状,而木块、玻璃球具有固定形状。3、归纳出什么是液体、气体、固体。(见教材29页)【反馈测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会自学】实验:(1)将酱油、醋、盐水、糖水、清水分别注入烧杯里,用眼、鼻、舌辨别它们的颜色、气味和味道。(2)在每杯液体的背后放置一支白色的粉笔,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透明程度。(3)讨论:水是什
7、么样的物体?【我会探究】1、实验:(1)将清水慢慢地滴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观察水是否向各个方向流动。(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橡皮、课本等,它们能在桌面上流动吗?(3)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的容器里,观察水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没有一定的体积。(4)观察自己的铅笔、橡皮、课本有固定的形状吗?2、比较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3、水与空气比较:实验:将水和空气分别装入注射器中(溶积相等),堵住注射器嘴,再按压活塞,表现出水的体积不易改变,而空气的体积易改变。【我能达标】我们常见的物体中,还有哪些是液体?哪些是气体?哪些是固体?课后反思:盛康镇小学20122013学年
8、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科学 年级三 主备人 执教人学习内容9、 怎样使水变清课时一课时课型实验探究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幅图,让学生观察一杯未经净化处理的水,看看水中有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办法: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教材中介绍了两种方法,即沉淀及过滤。教材第30页下面的三幅图,主要表现出一杯浑浊的水在不同时刻的沉淀情况。第31页上图,表现出了简易的过滤过程,上左图是用绳将一个去底的空塑料瓶倒吊着。上中图是在吊着的瓶中装入了洗净的石子和砂,上右图是将已沉淀的还比较浑浊的水慢慢地倒入瓶中,从瓶的下口渗出了相对清洁的水。学习目标1、 能用感官直接杆知浑浊的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2、
9、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3、 知道自来水的净化过程。4、 愿意合作与交流。5、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重点难点学会使水变清的方法教学准备1烧杯 铁架台 塑料瓶等。2浑浊的水 洗干净的小石子和砂。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准备诱发】 让学生观察一杯未经进化处理的水,看看水中有什么?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点拨导思】点拨:一、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二、除了沉淀可以使浑浊的水变清,还有什么方法?三、还有哪些使水变清的办法?四、根据上面的实验想想应如何净化水? 【反馈测评】通过本课的研究,你知道了哪些使水变清的方法? 【我会自学】1用不同的方法
10、使浑浊的水变清。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我会探究】探究一:用沉淀的方法观察浑浊的水探究二:用过滤的方法研究使浑浊的水变清。探究三:自由研究(除了以上方法)探究四: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我能达标】一、 填空1、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有( )和(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是自然界的水到沉淀池、一级站、( )、二泵站、( )、反应沉淀、( )、滤池、( )、加氯、( )、清水池、送水泵站。二、实验探究取一杯浑浊的水观察:1、你看到哪些现象?2、组装一个简易的过滤装置,将浑浊的水变清,写出实验过程。课后反思:盛康镇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科学 年级三 主备人 执教人学习内容
11、10、烧开水课时第1课时课型实验探究教材分析水的净化一般分为三个过程,即沉淀、过滤和消毒。烧开水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本课共3页,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知,让学生说一说平常注意观察过烧开水时的现象吗?第二部分,做烧开水实验。烧开水的容器采用的是烧瓶,这是因为用烧瓶烧水时,水热胀时,水面上升明显一些,有利于学生观察发现。将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既安全,又使测得的数据准确。第三部分,记录整理分析观察的数据和现象。第四部分,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主要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善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学习目标1、能全面细致地观察烧开水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2、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
12、提出要研究的问题。3、利用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4、了解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水)的状态发生变化。5、知道水的沸点。6、会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7、愿意合作与交流。重点难点了解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教学准备烧瓶、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水。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预设教师活动预设准备诱发1谈话:经过前面实验中那样净化处理的水还不能直接饮用。怎样得到能饮用的水呢2、提出问题:烧开水是常见的事情,你注意观察过烧开水时的现象吗?点拨导思1、教师讲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2)眼睛要平视;(3)液泡不能接触杯壁或杯底。3、实验操作:(注意观察烧开水时所发生的现象,
13、并在课本33页图中的相应刻度上用点做记号反馈测评1、交流:水温的变化过程。2、除了水温的变化,还观察到了哪些现象?把观察到了的现象和大家交流。我会自学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我会探究1、 组装实验装置,并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2、 分组实验,观察记载实验结果汇报交流烧开水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如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等等我能达标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100摄氏度。水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教学反思盛康镇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科学 年级三 主备人 执教人学习内容11、水位为
14、什么会升高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第一部分,观察烧水时,水位升高的现象。第二部分,研究水位升高的原因。第三部分,研究其它物体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特点。第四部分,整理实验事实,归纳形成结论。学习目标1、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水位升高)作假设性解释。2、用简单的器材做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3、了解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即物体热胀冷缩现象。4、能运用热胀冷缩原理解决和解释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5、敢于大胆想象。6、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重点难点1、了解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即物体热胀冷缩现象。2、能运用热胀冷缩原理解决和解释生产生活
15、中的问题和现象。教学准备烧瓶、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气球、带盖的小瓶、水槽、玻璃管、铜球、铁环、开水、冷水、红墨水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预设教师活动预设准备诱发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烧开水一课,从中观察到水在加热时,水位逐渐上升。今天我们来学习水位为什么会升高。(板书课题)点拨导思1、先让学生推测,水位为什么会升高,再在小组里充分讨论,然后再动手做实验。2、讨论:根据上面一系列实验的现象,有什么发现?3、引导学生归纳:液体、气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反馈测评1、交流: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3、分析课本37页下面的图意,加深对热胀冷缩的理解我会自学谈谈烧开水的经历我会探究实验一:用烧瓶、烧杯、铁架台
16、、玻璃管、酒精灯和水组装一个实验。当点燃酒精灯时,玻璃管中的水位逐渐上升,熄灭酒精灯后,水位逐渐下降回位了。实验二:用水槽、烧杯、玻璃管、小瓶、开水、冷水、红墨水组装一个实验。(让学生根据上述器材自行设计实验,然后,再教师指导。)当把小瓶放入烧杯里的开水里时,玻璃管中的红墨水迅速上升。当把小瓶放入水槽的冷水里时,玻璃管中的红墨水迅速下降。讨论: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水有什么特点?汇报交流后,师生共同评议并小结。实验三:用热水、冷水、分别装有油和牛奶的小瓶,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了一个气球。油和牛奶仿实验二的方法做。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就会看到气球会鼓起来。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会
17、萎缩成原来的样子。实验四:用酒精灯、冷水、铜球、铁环、铁架台等。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铜球就不能穿过铁环。再把穿不过铁环的铜球放入冷水中浸一下,铜球又能穿过铁环了。我能达标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水热胀冷缩的例子。教学反思盛康镇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科学 年级三 主备人 执教人学习内容12、水是怎样变热的课时第一课时课型实验探究教材分析第一部分,研究固体是怎样传热的。课文第一幅图,表现的是用金属壶烧水的情景,两个小朋友边观察,边提出问题。课文没有把问题以通常的文字表达形式出现,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能通过实际观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力求克服那种看图提问题,在书本中找问题的现象
18、。实验研究金属材料是怎样传热的。课文第38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两种实验方法:一种是将火柴棍用蜡粘在铝片上,用蜡烛火焰给铝片的一角加热,观察火柴棍倒下的顺序;另一种是将火柴棍用蜡粘在铝片上,用酒精灯的火焰从铝片中心位置加热,观察火柴棍倒下的情况。两个实验,一个用蜡烛加热,一个用酒精灯加热,研究不同固体材料的导热性。学习目标1.设计实验,研究金属材料传热方式。2.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3.认识金属材料传热的特点是:热从受热部位逐渐向非受热部位传递。4.认识水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5.了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性能不同。重点难点实验研究,让学生针对各种不同的材料想办法做实验研究,看哪些材料
19、传热快教学准备实验材料:铝片、火柴棍、蜡、铜勺、木筷、铁丝、钢尺、玻璃棒、橡胶管、水、纸片等。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方框形玻璃管等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预设教师活动预设准备诱发1、提问:我们根据观察到烧开水的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研究了“水位为什么会升高”,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问题?2、板书课题:水是怎样变热的?点拨导思 1、汇报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壶底是怎样传递热的。2、实验结果,把各种材料按传热的难易排序:一般情况下,铜传热快,铝和铁次之、玻璃、塑料、木、橡胶3、重点:金属要比非金属传热快。反馈测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会
20、自学1、讨论:自己认为水是怎样变热的?2、学生交流我会探究1、用铝片、蜡烛、火柴棍、酒精灯等材料,做实验用火烧铝片一角,用手摸铝片的各部位,可以知道铝片是怎样传热的。加热铝片一角,用温度计测各个部位的温度,可以知道铝片是怎样传热的。将铝片上涂抹一层蜡,加热铝片的一角,可以知道铝片是怎样传热的。在铝片上各部位用蜡粘一些火柴棍,加热铝片的一角,看火柴棍倒的情况,可以知道铝片是怎样传热的。2、学生分小组做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我能达标用壶烧水时,壶中的水是怎么变热的?学生交流教学反思盛康镇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科学 年级三 主备人 执教人学习内容13、糖到哪里去了课时1课时课
21、型实验课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做水的溶解性实验,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品,比如砂糖和高锰酸钾等,并探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学习目标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2、观察法、实验法,讲述法。3、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养成实验中仔细、耐心观察的习惯。重点难点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一份:烧杯4只,玻璃棒4支;砂糖、高锰酸钾、砂子、粉笔、食盐、面粉、味精和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其他身边物体。导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习活动预设准备诱发以“驴子过河”的故事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我会自学 研究“溶解现象”。1、观察现象
22、,提出问题。(1)观察砂糖是什么样子的?(2)观察砂糖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把砂糖放入水中,渐渐地砂糖的小颗粒就不见了。(3)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砂糖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点拨导思对问题作出推测(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说法)。(1)化了;(2)到水里去了;(3)变得很小了,到水里去了;(4)变得很小很小,分散到水里去了。我会探究1、实验操作:把一小颗的高锰酸钾晶体轻轻地放入一杯水中,不要搅拌,静静地观察一分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大约一分钟后,将会看见水中高锰酸钾颗粒的周围有紫红色的像云雾一样的物体向外扩散;这时再轻轻地搅动一下,就可以看见紫红色的云雾向水的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最后,这一杯水全部变成了均
23、匀的紫红色。)2、其它物质放入观察现象反馈测评得出结论: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永远也沉不下去。像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叫溶解现象。我能达标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1、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学生会想出很多的办法做实验,比如: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等。2、交流实验情况,将实验方法记录在书上表格中。课后反思:盛康镇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学科 科学 年级三 主备人 执教人学习内容14、 水与生命课时1课时课型实验课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有:通过做实验观察植物中的水分
24、,讨论动物身体和人身体中的水分,观看因土地干旱而植物枯黄的图片和阅读小资料等等活动,让学生明白并感受到: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而后使认识上升一个层次: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保护水资源。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和做植物的实验,以及联系自己实际,认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2能与同学合作做好有关水与植物的关系的实验。3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重点难点能与同学合作做好有关水与植物关系的实验;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意识。教学准备干旱的土地和枯黄的庄稼,动物在饮水,被喷灌的大片植物等等图片。导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习活动预设准备诱发1、出示图片:a、土地龟
25、裂;b、禾苗旱死;c、斑马饮水;d、一株植物浇水前后的变化情况的图片。2、动物要喝水,人也要喝水,植物要吸收土中的水;有了水,小草才是绿油油的,大树才能长出新的叶子,没有水,草和树都有会枯死我会自学 讨论: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源泉?”点拨导思1、出示实验器材:盘子三个;西红柿两个,青菜两棵,西瓜两片。2、小结: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见植物“喝”的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水实际上也是在植物体内不断循环的。3、归纳: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我会探究1、 实验:用力挤压,看看植物的茎、叶和果实里有没有水,有多少水。2、 将一株长得比较好的植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3、 观察: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小水珠和水雾,这说明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身体内的水分蒸发出来了。4、 讨论:我们喝的水到哪里去了?反馈测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能达标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1)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2)合理安排生活用水;(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树多了,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课后反思: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