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城市地理学》教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3751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城市地理学》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内容本课系统地讲述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分三部分,共十三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第四章:城市化原理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第十三章:城市问题教材:城市地理学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主要参考书:城市地理学 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中国城市地理 顾朝林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城市地理概论 于洪俊、宁越敏编著,安徽科学

2、技术出版社,1983年现代城市地理学 许学强、朱剑如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课程的基本要求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一般掌握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城市职能分类。牢固掌握城市化原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学会运用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在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类型、城市化过程曲线、中国城市化特征及对策。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国城市规模政策。中心地理论、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定。3、考核方式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10%,实

3、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平时考核方式:考勤、课堂提问及课外作业。(缺课三次,取消考试资格)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外阅读n 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中国城市化特征、水平和动力机制、城市化过程研究、郊区化研究、城市发展方针(城镇体系)、衡量指标等内容n 各类空间研究城市空间、商业空间、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城市边缘区等的发展特征、变化机制、影响因素、结构重组等内容n 城镇体系城市群体研究、都市圈(带)相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地理科学进展、世界地理研究、城市问题、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地理学报、城市规划、地理研究、人文地理、地理科学、地理学与国土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

4、汇刊、城市规划学刊、经济研究、城市改革与发展、城市发展研究等。第一章 绪论重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难点:掌握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特点和研究趋势。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1.地理学地理学从来不是一门单一的科学,这一特点是由于地理学位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连接点上。 早期描述性 近代空间科学,空间分布论为核心 20世纪下半叶多学科综合l 近代地理学洪堡宇宙、李特尔地学通论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赫特纳首创地理学的区域和景观学派;哈向特、詹姆斯、迪金森等继承赫特纳的学说,形成统一地理学。学科综合发展成为人类科学的发展主流,“人口、资源、环

5、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从人地关系的大视角去探寻问题根源。现代地理学发展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体系。西欧学者将地理学分为通论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和专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两部分,通论地理学中分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苏联学者长期将地理学区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两大分支;一些欧美学者则将地理学区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大部分。这些传统的分类方法显然未能包容地理学的技术性分支地图、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背景性分支如历史地理学、古地理学等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确定,不利于构建清楚地理学整体发展的层次。按照钱学森的理解,地理科学包括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

6、,具有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直接应用的技术性层次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技术理论层次。 2.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城市是一种相当特殊的地理环境。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是一种不完全的、脆弱的环境系统,是人类受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最敏感的地方。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城市又是一个极其复杂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巨系统。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

7、、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3.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主要研究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

8、响。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问题、 交通问题、住宅问题和内城问题(如内城贫困)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5.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 新的研究领域:城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市的现代化、管治、体制与政策研究、城市犯罪地理研究,以及现代服务地理研究等领域。 新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职能划分、土地定级、城镇等级结构分

9、析、城市系统演化规律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应用能力。 新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的逐步推广和二者应用的相互结合,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尤其应用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及其演变、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研究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研究。6.城市政策研究 “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城市规划、城市管治等工作的展开。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说法很多。 分布与迁徙人口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一种聚落 工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交通地理学 关系?人文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现在普遍

10、认为: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包括:(1)描述性研究,即描述城市现象的空间现状; (2)解释性研究,即研究城市现象的因果关系; (3)评价性研究,即既要认识资源空间分配的不平衡性,又要识别那些符合效益和社会公平标准的可供选择的状态。在地理学的系统与区域二分法中,城市地理应属于区域地理的范畴。 主题研究领域地貌学气候学历史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地理城市地理区域地理地球表面?大气现象?历史发展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机构和制度进一步考察城市的格局和过程,把城市看作是各种社会力量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时,城市地理学将与其他学科进一步接触,并朝着一门综合的社会科学的目标发展。二、

11、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许多学科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各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某种矛盾和运动过程。城市现象的复杂性,使这些研究领域互有重叠交错,保持紧密的联系。而城市规划和管理可以看作是它们共同的应用方向。一系列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组合即城市科学。1.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城市经济学起源于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产的研究。城市地理学在研究城市时,往往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2.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的学科。城市地理学研究社会问题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性,强调问题产生和解决的空间性,为政府决策作参考。3.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v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12、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v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偏重空间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城市生态学: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科学 。研究城市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物理生物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

13、城市经济学:综合研究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城市财政、城市管理、城市建设投资来源 。城市形态学:城市形态学是对城市的实体组合结构以及对这种组合结构随时间演变的方式所进行的研究。城市形态学的研究中心为城市景观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的学科。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组织。第三节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西方城市地理研究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1920年以前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或称居民点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期间,地理学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地理位置);城市内部形态(描述性

14、)二、19201950年工业革命使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向城市,农村逐渐成了配角。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城市被罩上了绚丽的光环。世界开始进入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组织,有很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因而,研究城市的第一批理论,不管作者是否是地理学家,几乎都属于地理学范畴。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工业区、中心商业区形成与变迁土地利用模式(城市结构同心环)在研究中,他们使用了生态学的方法,被称为“人类生态学的芝加哥学派”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理论195

15、0年以前的城市地理研究有两大特点:第一,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城市作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 此时,虽已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出现了一些理论,但城市地理学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 三、19501970年克里斯塔勒 “数量革命” 数理统计方法 布赖恩贝里 (数量地理学家)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等级结合的研究“城市系统”不少学者认为,如果说克里斯塔勒是城市系统研究的理论家、奠基人,那么,贝里就是城市系统研究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因此,“数量革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学的城市景观转移到了空间分析上来。50年代空间学派兴起以后,城市地理学的框架建立了起来,

16、其研究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宏观城市空间,即城市之间构成的空间,集中在城市体系研究上。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的形成城市化、城市规模分布、空间格局、职能结构和网络形式。微观城市空间,即城市的内部空间,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上。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用地分异过程、各功能要素的区位分析和土地利用模式。四、1970年以来 社会学社会问题的增加城市地理学技术因素制度因素 城市发展城市地理学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社区与人内城更新人文学派和行为学派认为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了人在塑造空间结构方面的作用。 行为学派强调,要分析空间形式,首先必须分析个人的决策过程。他们从日常生活的社会心理学出发,特别注意文化、价

17、值、非正式团体、城市机构等在人类空间行为中的作用。 以结构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结构主义思潮进入城市地理学,出现了激进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地理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大卫哈维(D.Harvey)。以他为首的这派学者认为,数量方法仅从统计入手认识存在的类型,而行为学派只注意个人行为,忽视了社会对人类决策的制约,割裂了主、客观的联系。他们以社会冲突为核心,强调一切应从政治、社会、行政、文化背景加以认识,认为要解决城市的结构,必须了解资本主义制度,政治经济环境和政治权力作用。 因此,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方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随着数量革命的热潮逐渐减低和数量革命所带来的问题逐一显露,伴随数量革

18、命而出现的空间学派受到挑战,以及受社会科学、政治科学研究的影响,城市地理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多元发展的阶段。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地理学的进展1) 研究领域有明显的社会理论趋势,兴起新城市主义。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社会地理问题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家关注的热点。 3) 城镇体系、城市化和城市职能的研究兴趣下降,城市产业的研究领域在拓展。 4) 围绕信息化和全球化拓展城市地理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方法。 第四节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中国近现代的城市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始于20世纪,其间随着整个人文地理学的沉浮而历经坎坷,其发展大体可分5个阶段。一、1949年以前的兴起阶段二、19491966

19、年的相对萧条阶段三、19671976年的停滞阶段四、1976-1990年的振兴阶段五、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1、发展特点(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和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北京大学主要进行中国城乡划分标准、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内在联系、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南京大学主要侧重城市化研究,近年来多进行区域城市化和海港城市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则把研究重点放在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致力于上海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山大学主要进行全国城市化、城市系统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近年来又把研究重点放

20、在穗港澳城市带形成机制和中国大都市走向国际化的研究等方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侧重于工业城市和京津唐区域城市系统的研究。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要进行城市群体,尤其是闽三角区域城市系统的研究和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研究。2、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进展 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研究热点,但内涵在拓展,方法在革新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关土地利用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评价与定级分析、土地利用演化及动力机制、土地利用管理等几大类。九十年代后期,引入GIS、遥感等技术,关注土地利用的演化机制、生态建设以及市场化配置等问题。 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我国的城

21、市地理学家在引进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社会空间和居住空间、城市感应空间、城市意向、迁居、城市环境质量地域分异和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影响等。其成果大都属于国外研究方法在中国的运用及解析。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除前一阶段的研究领域外,新增了社会极化、社区、犯罪和社会公平等,开始关注新涌现出的城市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大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特殊聚居区的问题等。 近年对城市群、都市连绵区研究迅速开展 众多学者结合中国实际,采用了城市群的提法,认为城市带是城市群的更高层次。对中国城市群的分析集中在地域结构特征、形成发展的阶段和类型、发展趋势等方面。姚士谋的中国的城市群则是对城市带和城市群研究的系统成果。

22、注重城市化研究 90年代,学者们对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机制及其制度潜力,外资影响下的城镇化,区域制度环境与城镇化进行了更进一步研究。 90年代,乡村城市化继续成为城市化研究一个热点,研究内容也较广泛,涉及了乡村城市化的特征、类型、动力、机制,乡镇企业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小城镇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乡村城市化的持续发展问题等。 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与应用新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城市信息化,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管治、体制与政策研究,城市犯罪地理研究,以及现代服务地理研究等领域。其中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是热点,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策略、新的劳动地域分工、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竞争力等。 3、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