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3816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8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完整版)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完整版)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完整版)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完整版)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编制依据2第一章施工总体策划 3第一节工程概况3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 9第二章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1第一节技术准备工作 11第二节生产准备工作 11第三节劳动力准备11第四节 施工协调配合工作 12第五节地下管线勘测工作 12第六节交通组织方案12第三章 施工平面布置图 13第四章 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14第一节进度计划安排14第二节工程进度的主要保证措施 15第五章资源需用量计划 18第六章施工技术方案 19第七章质量目标设计22第一节 质量目标 22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22第三节质量管理制度 24第八章安全生产措施27第一节 安全目标 27第二节组织机构27第三节安全保证体系 28第四节

2、施工安全控制体系 29第五节安全施工措施 29第六节制度保证31第九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5第一节 文明施工及环保管理方针目标 35第二节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及工作制度 35第三节现场布置、污染和废弃物管理措施 36第十章、技术资料的移交及归档38编制依据本方案根据佛山市宝轮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的施工规定规程进 行编制: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3、桩基础施工技术规程(JGJ94-2008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

3、94-201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011&本工程施工图纸第一章施工总体策划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工程桩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O500X 100mmA型管桩,单桩承载力为1300KN , 平均桩长约20m,实际结果以现场试验结果确定;计划安排 1台KVZ1100H型静压机进场施 工。建设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白沙村白沙股份合作经济社总包单位:福建省惠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广东省城规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二、现场情况1、本工

4、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黄歧建设大道以南,沙溪北路以西;施工场地较好,施 工用水用电已接通,现场施工道路满足管桩进场和施工要求。2、地形地貌:勘察场地地貌类型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场地原为种植地,现已经人工基本平整。地形 较平坦。标高在2.803.50m之间,平均标高3.32m。岩土层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经钻探揭露,本场地地基土由本勘察场地所在的北江冲积阶地地表多为第四系覆盖,与 本工程密切相关的主要地层从老到新有石炭纪石磴子组(CW)、测水组(Cic)和第四纪全新世桂洲组(Qhg)组成。其工程地质综合剖面共分主层6层(1)(6),再将夹层分3个亚层(3-1)、(3-2)、(3-3)(见附图2-1附图

5、2-16),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人工填土( Qml)(1) 素填土:场地内68个钻孔均有分布,见附表2 “剖面分层数据统计表”(下同)。 层厚1.004.50m,平均厚度2.33m;孔口高程2.803.50m,平均3.32m。土层呈褐黄色,由 粘性土、砂、石块等组成,未经压实,人工填土属新近回填,回填方式为推填,回填年限约5年。第四系全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al)(2)淤泥、淤泥质土:全场地内 66 个钻孔(ZK1ZK8、ZK10ZK13、ZK15ZK68 ) 有揭露。为本场地的浅部主要软土层,层厚1.5018.70m,平均厚度4.73m。顶界标高-1.10 2.50 m。土层呈深灰色,饱和,流

6、塑。具臭味。局部夹粉质粘土。本层取土工样13件。其中淤泥质土 1件,淤泥12件,其它物理力学性质详见附表3 土 工试验结果统计表”及附件之土工试验报告”(下同)。本层作标贯试验53次,实测击数N=15击,平均值Nm=2.7击,标准值Nk=2.5击; 经杆长校正后N=0.83.9击,平均值Nm=2.3击,标准值Nk=2.1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fak=50kPa。(3) 粉质粘土:全场地内 67个钻孔(ZK1ZK46、ZK48ZK68 )有揭露。层厚2.90 12.70m,平均厚度8.09m。顶界标高-12.201.70m。土层呈灰白、褐黄色,可塑为主。本层取土工样26件,粉质粘土

7、 9件,粘土 17件。其它物理力学性质详见附表3 土工试 验结果统计表”及附件之土工试验报告”。本层作标贯试验87次,实测击数N=518击,平均值Nm=9.1击,标准值Nk=8.6击; 经杆长校正后N=3.513.1击,平均值Nm=7.2击,标准值Nk=6.8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fak=140kPa。(3-1)淤泥、淤泥质土:全场地内 20个钻孔(ZK2、ZK4、ZK6、ZK8、ZK9、ZK10、 ZK11、ZK14、ZK15、ZK16、ZK17、ZK18、ZK19、ZK20ZK24、ZK51、ZK52、ZK56) 有 揭露。为本场地的浅部主要软土层,层厚 0.806.70m,

8、平均厚度4.38m。顶界标高-8.60 -2.50 m。土层呈灰色,饱和,流塑。具臭味。本层取土工样5件。其中淤泥质土 4件,淤泥1件,其它物理力学性质详见附表3 土工 试验结果统计表”及附件之土工试验报告”(下同)。本层作标贯试验12次,实测击数N=25击,平均值Nm=3.3击,标准值Nk=2.7击; 经杆长校正后N=1.53.9击,平均值Nm=2.5击,标准值Nk=2.1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fak=50kPa。(3-2)粉砂夹层:全场地内6个钻孔(ZK1、ZK4、ZK10、ZK23、ZK29、ZK32)有揭 露。层厚1.002.50m,平均厚度1.70m。顶界标高-11.2

9、0-2.10m。土层呈褐黄、浅黑色, 饱和,分选差,松散稍密,局部松散。本层取土工样4件。其物理力学性质详见附表3土工试验结果统计表”及附件之土工试 验报告”。本层作标贯试验6次,实测击数N=1315击,平均值Nm=14.0击,标准值Nk=13.3 击;经杆长校正后N=9.513.0击,平均值Nm=10.7击,标准值Nk=9.6击。标贯试验成果详 见附表4岩土层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下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120kP&详见表2岩土层力学参数一览表”。(3-3)中、粗砂夹层:全场地共 14 个钻孔(ZK8、ZK36、ZK38、ZK39、ZK40、ZK41、 ZK44、Z

10、K47、ZK51、ZK53、ZK54、ZK56、ZK58、ZK59)有分布,多见于主层中下部。 层厚1.005.00m,平均厚度2.91m。顶界标高-17.05-4.00m。土层呈黄色,饱和,中密, 含石英细砾,粒度不均,局部砾石含量多相变为砾砂,细颗粒含量多相变为粉砂。本夹层取土工样3件,其中中砂2件,砾砂1件。其它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表3 土工试验结果统计表”及附件之土工试验报告”。本夹层作标贯试验10次,实测击数N,=1528击,平均值Nm=21.9击;经杆长校正 后N=11.019.6击,平均值Nm=16.3击。标贯试验成果详见附表4岩土层标贯试验成果统计 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1、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200kPa=下石炭统测水组(C1c)及石磴子组(C1 )风化基岩本场地基底岩石为下石炭统测水组(C1C)泥岩、砂岩、砾岩及石磴子组(C1 )石灰岩, 垂直风化分带较明显,于揭露深度范围内,按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及微风 化共四个风化岩带,现分述如下:(4)全风化岩带:场地 47 个钻孔(ZK1ZK4、ZK6ZK10、ZK12ZK15、ZK17、ZK18、 ZK21、ZK23、ZK25ZK27、ZK30ZK33、ZK36ZK44、ZK47、ZK49、ZK53ZK55、ZK57ZK64、 ZK67)有揭露。揭露厚度1.6027.40m,平均厚度9.27m,顶

12、界标高-20.75-4.10m,岩面起 伏变化大。岩性为泥岩、砂岩。岩石呈褐黄色、灰黄色、棕红色,中厚层状,风化强烈,岩 芯不完整,原岩经强烈风化而呈坚硬土状或密实砂土状,岩质极松软,遇水易软化。本夹层取土工样8件,其中粉质粘土 5件,粉土 2件,砾砂1件。其它主要物理力学性 质指标详见附表3 土工试验结果统计表”及附件之土工试验报告”。作标贯试验19次,实测锤击数N=3048击,平均值Nm=35.8击,标准值Nk=33.8击; 经杆长修正后 N=20.129.7击,平均值 Nm=24.7击,标准值 Nk=23.5击。估算变形模量Eo=7O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30

13、0kPa。本风化岩带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5)强风化岩带:场地 29 个钻孔(ZK1、ZK4、ZK5、ZK9、ZK10、ZK12、ZK14、ZK15ZK17、 ZK19、ZK21ZK24、ZK28ZK32、ZK34、ZK35、ZK37、ZK38、ZK52ZK54、ZK57、ZK66) 有揭露。揭露厚度1.0014.10m,平均厚度4.57m,顶界标高-29.70-6.20m,岩面起伏变化 较大。岩性为泥岩、砂岩。岩石呈深灰色、棕红色,中厚层状,风化强烈,岩芯不完整,呈 半岩半(砂)土状,岩质松软易折断,遇水易软化,失水崩解。作标贯试验7次,实测锤击

14、数N=5165击,平均值Nm=56.7击,标准值N=53.3击; 经杆长修正后N=35.043.6击,平均值Nm=40.3击,标准值Nk=37.9击。估算变形模量上部 E0=120MPa,下部E0=140MPa。本风化岩带岩石坚硬程度整体属极软岩, 岩体完整程度破碎,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上部 fa=450kPa、下部岩状泥岩fa=600kPa。本风化岩带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强风化岩带岩面起伏变化较大,总体呈南深北浅分布。强风化岩带岩面起伏变化见附图3-1强风化岩面等深线图”。(6)微风化岩带:场地内68个钻孔(

15、ZK1ZK68 )均有揭露。揭露层厚1.0012.00m, 平均厚度3.55m,顶界标高-36.80-11.80m。岩石呈深灰灰色,岩性为灰岩,厚层状,微 晶质结构,岩石节理发育,岩质坚硬,金刚石钻头钻进缓慢,大部分岩芯完整,呈短-长柱状, 部分岩芯受节理裂隙影响,呈碎块状。岩石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较完整,岩体 基本质量等级为川级。岩芯采取率约 85%,RQD=75%。取岩石抗压样16件。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值fr=29.099.0MPa,平均值frm=58.788MPa标准值frk=49.637MPa岩体较完整,折减系数取0.25,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fa=12409kPa岩

16、石抗压试验结果详见附表 5 “岩石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及附件之“岩石 抗压试验报告”。建议采用值: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 frk=25.0MP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8000kPa= 溶洞:场地内6个钻孔有揭露。揭露高度0.508.80m,平均高度3.43m,顶界标高-13.30 -26.20m。本场地68个钻孔中有6个钻孔揭露有溶洞,占钻孔总数 8.82%;洞内多填粉质粘土及碎石块。钻进中漏水严重,溶洞高度:0.60m1.50m,其分布情况详见附表 7溶洞分布情况一览表”。鉴于本场地属灰岩地区,桩基础施工时建议进行桩位超前钻探,并选取岩-=-1 1 - - - - - - - - - -=-

17、 - -样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岩土层力学参数岩土层力学参数推荐值一览表根据本次勘察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及岩石抗压试验结果,以及有关规范查值,结合本地 区经验值,提出本场地各岩土层的主要力学参数推荐值,综合列于表2:层号岩土层岩性状态或密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或抗压强度(fr) (kPa)桩侧摩阻力 特征值(qsa)(kPa)桩端土 (岩)承载力特征值(qpa)(kPa)预制桩钻孔桩抗浮抗拔桩桩 侧摩擦力折减 系数建议值(入)预应力 砼管桩钻、冲 孔桩9v LW 16m16VLW 30m15m(1)人工填土 (未经压实)108(2)淤泥质土(流塑)fak=50108(3)粉质粘土 (可

18、塑为主)fak=1402520100014004500.60(3-1)淤泥质土(流塑)fak=50108(3-2)粉砂(稍密)fak=120111080010003000.40(3-3)中、粗砂(中密)fak=20027213000350010000.50(4)全风化岩(极软岩)fak =3005010200030006000.60(5)强风化岩(极软岩)上部fa =450下部fa =6008010060803000350035004000800 10000.70(6)微风化岩(较硬岩)frk=250000 fa=8000300frs= frp= 2500000.90(按 DBJ15-31-2

19、003)3、工程地质概况:(1) 、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 1节规定及广东省地 震烈度区划分图,本场地所在地区南海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2)、本拟建建筑物为多层高层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建筑场地处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场地等级为二级。综合岩土层评价如下:(1)第(1)层人工填土,未经压实,均匀性差,性质不稳定。(2)第(2)层淤泥,呈流塑,厚薄不一,承载力极低。(3)第(3)层粉质粘土,可塑为主,分布广泛,厚度变化大,土质不均匀,承载力不 大。(4)第(3-1)层淤泥、淤泥质土夹层,呈流塑

20、,厚薄不一,承载力极低。(5)第(3-2)层粉砂,饱和,局部分布,承载力不大。(6)第(3-3)层中、粗砂,饱和,局部分布,承载力一般。(7)第(4)层全风化岩,分布稍广,不均匀,厚度变化较大,具有一定的承载力。(8)第(5)层强风化岩,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可作多层建筑物之基础持力层。(9)第(6)层微风化岩,承载力高,可作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持力层。总体评价本场地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区,属稳定地基,适宜本工程建设。三、工程要求根据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本工程成立过硬的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及对甲方的承诺。1、质量目标:达到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合格标准。2、质量保修期:按国家

21、有关规定执行3、工期目标:确保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完成目标。四、技术措施1、测量放线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室内计算,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校核,在图纸上标明。然后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放线,复核基准水准点和控制点,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定出控制网,并将复核结果和自己设立的控制网交监理审核。2、静压管桩施工预制管桩采用静压法施工,投入静压桩机1台。压桩过程中,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接桩焊接时要由两人同时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有施工缺陷,如咬边、夹渣、焊瘤等。烧焊至少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焊渣应用小锤敲掉。烧焊完成后,应冷却3分

22、钟以上。焊接用气体保护焊 co2焊丝。3、施工节约技术措施我们将始终站在业主的角度,树立工程全局观念,通过优秀的人才、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科学的策划和部署、有效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控制,使该工程成本和造价得到最为有效的控制;同业主、设计院,监理公司和工程相关各方共同努力,优化施工组织和安排,使工程各个环节衔接紧密,高效顺 利地向前推进;从图纸设计、材料设备选型和工程招标、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协调与 控制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合理建议与方案,加强“过程”、“程序”和“环节”控制, 追求:“过程精品”,避免不必要的拆改、浪费,尽最大能力减少和节省工程成本和造价,

23、 使业主的投资发挥最佳的效益的效果。通过长期的工程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整个 工程成本和造价得到良好的控制,才能对整个工程有利、对业主有利。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1、目经理部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2)项目经理要向项目人员解释和说明本工程项目合同、项目设计、项目进度计划及配套 计划、协调程序等文件。3)做好施工准备,落实具体计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系统。4)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预见问题,处理矛盾。5)建立高效率的通讯指挥系统。6)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和场容等进行监督管理、考核验收、全面负责。7)注意在工作中开发人才、培养下属管

24、理人员的工作能力。8)组织好项目生产调度会、项目经济活动会等关键性会议。9)组织制定项目经理部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项规章制度,搞好与公司各职能部 门的业务联系和经济往来,每月向公司经理报告工作。10)严格财经制度,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推行项目内部承包责任制。11)按照企业法人代表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严格履行全部合同条款。2、项目管理组职责1)技术施工组: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技术措施、进度等进行管理,解决图纸及设 计上的问题,编制单项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交底工艺卡,编制与调整周、旬、月施工进度计划 对工程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调配指导施工,并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 有

25、相应的技术素质。并对施工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2)质量安全组:对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文明施工进行综合管理。对施工范围内的工 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评定,对工程施工进行测量放线及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验、计量管 理。3)后勤供应组:对施工机械设备、临时用水、用电进行管理协调。负责工程材料及施工 用材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管理工作。对工程用款有计划、有测算,并进行成本控制, 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预决算、报量进行审查,参与谈判及对工程合约进行综合管理。对施工 范围内的安装工程进行检查、监督,并及时穿插。负责公关、接待、后勤保障及消防保卫工 作。3、项目经理职责1)认真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遵

26、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公司质量文件 的要求,建立项目质量体系。2)代表公司履行对顾客的工程项目合同;组织项目质量活动,确保实现合同中规定的质 量、工期、安全和文明施工目标,并对本项目部的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3)建立健全的项目质量管理机构,主持制订项目部的各种责任制;明确内部质量职能分 工。4)组织项目部内部的质量检查和质量攻关活动, 防止工程质量事故和施工安全事故的发 生。5)对在项目质量活动中表现突出者进行奖励,对违规工作造成质量问题者进行处罚。6)负责项目质量活动中的外部各方的协调工作。7) 负责项目重大不合格品处置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8)对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 报送、归档负全责。4、

27、技术员1)对本项目部施工的单位工程质量负技术上的责任。2)根据公司规定,单独或会同技术科编制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主持编制施工 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重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3)具体负责项目质量计划的实施,处理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掌握本工程的 技术、质量全面状况。4)负责对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放样以及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督促和指导上述人 员的工作。5)有权制止不按图纸、操作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的行为, 必要时可责令停工、返工, 并根据项目部的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已造成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向项目经理和公司 质量科、技术科反映,提出处理方案。第二章施工前

28、期准备工作第一节技术准备工作组织图纸会审,及时解决图纸中所存在的种种技术问题。图纸会审中三天完成施工 组织设计。由公司项目部牵头,工程部、质安部、合同预算部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技术、 经济、安全交底。重点项目、关键部位编制专门的单项施工方案。序号施工准备工作内容负责部门要求完成时间1现场测量控制网施工组进场后第1天2平整场地施工组进场后第1天3施工水、电设施专业队进场后第2天4图纸会审项目部进场后第1天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进场后第2天6成品、半成品、加工品计划施工组进场后第3天第二节生产准备工作要取得建设单位配合,及时办理施工许可证及施工标牌。根据规划局确定基准点和设计图纸进行放线,建立

29、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认真 复核管位置的准确。在现场内搭建办公室、保卫、料具设备仓等等,工人宿舍按甲方指定位置搭设。按照经审核批准的临电、临电水布置图,建立临时供电、供水系统,系统敷设完毕 后就依手续办理验收及备案待查。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所需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作进场准备。第三节劳动力准备按照劳动力使用计划调配人员,安排劳动力进场,并对准备进场的劳动力进行安全 教育;对工程所需的各技术工种进行培训教育,取得有关上岗证、资格证后方许其进场 从事相应的工作劳动力及技术工程人员,进场后,定期对其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及施工技 术总结及教育,以加强工人的劳动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使工程顺利进展

30、。第四节 施工协调配合工作我司将办好开工以及工程开工之前需申办的一切手续,并加强与各主办单位及协助 单位、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为工程的顺序进行提供有利条件。做好开工前的宣传工作, 积极与工地附近居民沟通,对因施工给居民带来的不便到以歉意,并挂牌表明。第五节地下管线勘测工作施工前经过向有关单位联系、沟通及现场目视可见情况,并在施工前进行地下管线 探测仪,多了解地下管线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详见宝轮广场工程勘察报告。第六节 交通组织方案掌握各交叉路口交通转向及车辆流量。在交叉路口设临时导向盘,派专人负责交通 疏导。施工机械进出在交叉路口设置明显行施工标志,以防其对该段效能造成影响。 施工围蔽

31、附近设置防撞标志,并设有警示灯、夜间主动发出警示标志。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图现场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及施工需要,布置时应遵循原则如下:现场平面随着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布置和安排,阶段平面布置要与该时期的施工重点 相适应。充分考虑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并符合安全规定,各种设施布置必须符合佛山市及 广东省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在平面布置中应充分考虑好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现场办公、道路交通、材料 周转、临时堆放场地等的优化合理布置。材料堆放应设在垂直运输机械附近,以减少发生二次搬运。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 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临电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的安全出口,

32、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 围,为避让市政管线施工,现场临电电缆采用架空方式。施工期间制定详细周密的材料供应计划,计划细化到每周、每天、每个时段,高专 职调度员负责进场材料的统一调度和规划,以便对大型机具的使用统筹安排。对施工现 场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合理地调整和分配场地。第四章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第一节进度计划安排一、工程进度计划的依据为更好控制工程进度,保证在规定工期内完成质量要求的工程任务我公司将采取以下策 略:1、确定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持续时间及相互和合理配合关系,为编制周度、月度生产 作业计划提供依据;2、 为确定劳动力各种资源需要计划和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我们编制了施工 进

33、度表,随时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二、主要工期指标:我司拥有足够的人力物力,随时可以增加人工、机械的投入,保证 按要求完成施工任务。三、工程工期控制目标一旦接到甲方的开工令后,即进入紧张的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人员组织到位,大型设备(打桩机)进场,施工临设的搭建,办理开工的一切手续,熟悉图纸。测量放线在施工准备之后进行,施工全过程跟进,确保不因测量滞后而延误工期。测量 由工程负责人统一指挥,保证关键线路上的工序运行,不得随意拖后。四、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方法1、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贯彻安排各层次的计划,形成严密的计划保证系统。重点抓材料到场计划,保证每天供应桩 管满足第二天施工需要。2、层层下

34、达施工任务书或签订承包合同施工项目经理向施工队和作业班之间分别下施工任务书,将作业下达到施工班组,明确 具体施工任务,技术措施,质量要求等内容。使施工班组保证按作业计划完成规定的任务。3、编制作业计划为保障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把规定的任务结合现场施工条件。例如施工场地的情况, 劳动力、施工条件、材料情况和实施中的施工实际进度,在施工开始至全过程中不断地编制 本旬的作业计划。使施工计划更具体,切合实际和可行。4、施工项目进度的检查在施工的实施进度中为控制进度,必须经常定期地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进行统 计事理和对比分析,确定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关系,并据此对施工进行调整。5、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

35、确定每日进行一次进度检查,并按每一台桩机进行检查,认真填写施工日报表。6处理统计检查数据把施工日报表汇总,指出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数据,以便与相应的计划完成重相对比7、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通过比较得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一致,超前,拖后三种情况。8、施工基础上进度检查结果即时处理若检查的实际施工进度产生偏差对总工期有影响,马上采取可行的补救措施,如增加劳 动力、桩机,加班和调整有关的工作的逻辑关系,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第二节工程进度的主要保证措施按业主指定工期要求,确定各阶段工作日。在施工管理上实行责任包干,推行“六定 五包”,即定人、定位、定量、定质、定时间、定奖金,包材料、包工期、包安全

36、、包质量、 包施工。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作业效率确保提前交付。应做好如下工作:一、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指导生产、加强动态管理。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组织材料、人力 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各阶段施工的连续性,消除窝工、停工现象。二、优化网络计划管理,使各工种、各工序实施紧密的交叉搭接,对每道工序制定相应 的调整措施。三、考虑到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总进度要求,各个单体工程之间,采取平行施工与流水 施工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各种资源耗用量相对较小。四、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施,提高使用效率,保证各施工班组之间的高度协调,发挥最 大的生产潜力。五、尽量避免不良气候因素对施工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六、强

37、化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将其落实到每个部门 和每一个成员,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七、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并努力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使之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八、制定详细及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对其进行动态管理,使现场的各个部门以及各工 序始终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九、做好管桩的供应,加强对打桩机具的检查、维修管理工作,使现场能够均衡连续施 工。十、与管桩生产厂家签定供货协议,尽早完善材料计划,尽早定货。十一、根据多方面的施工情况,制定详细、切实可行、全面的进度计划来指导、监督施工,包括日计划、周计划等十二、保证施工在任何阶段,都保证充足的劳动力和机械

38、资源。十三、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力。十四、工程质量保证:1、施工中控制的第一步是对桩位控制,施工前,根据图纸和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利用适合的仪器将 图纸上的桩位一一测设,然后进行班组自检、质检部门检查、监理部门验收,以上的验收工作必须认真进 行,而且缺一不可。每根桩施工前均必须对桩位进行复核。2、桩身垂直度的控制同样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如果桩身垂直度不能很好的控制,不仅影响桩的承载力,而且由于桩端受力不均发生击碎桩头的现象。桩身垂直度的控制应以第一节垂直度的控制为基础,第一节应采用长桩,桩起吊就位后,利用两个吊线锤成九十度角同时对桩身进行校验,并指挥桩机调整机 位使桩处于垂

39、直状态,然后让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待稳定后,再用两个吊线锤进行第二次检查,发 现偏差重复进行调整。3、 接桩的控制要点在桩头对接、焊接、和防腐上。施焊宜对称进行,以减少焊接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每个接头的焊缝不得少于两层,焊完一层后应及时清除焊渣,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3050mm,防止桩身进水。4、送桩之前,根据桩长和设计标高,在送桩器上做出标记以便观测,当桩顶接近设计标高时,由专 人进行连续观测,记录下最后三阵(每阵十击)的贯入度。5、避免在夜间或雨天气施工。雨过后工作面的土体松软场地泥泞,恢复施工时一方面要注意检查原 有的桩位标志,防止错打、漏打的现象发生;同时需要进行桩位复测,防止因

40、机械碾压使土体变形,造成 桩位标志偏移,从而导致沉桩偏差。6、如果由于地质原因或机械设备等其他原因造成不能顺利沉桩,甚至桩端或桩身破坏而停机时,施 工人员要认真记录停机前的最终贯入度、桩尖所处的位置以及桩身的破坏情况,并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有 关设计人员请示处理方案,否则会导致重大质量事故发生。7、沉桩完毕不能立即开挖,施工时基土经过剧烈扰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开挖,杜绝破坏桩身的情况发生。十五、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1、加强施工工艺管理,保证工艺过程的先进、合理和相对稳定,以减少和预防质量事故、次品的发生。2、坚持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严格执行三检制原则,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

41、下道工序施工,对于质量容易波动,容易产生质量通病或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部位和环节加强预检、中间检和技术复核工 作,以保证工程质量。3、隐蔽工程做好预检记录,专业质检员作好复检工作,再请业主代表、监理代表、质检站验收。4、做好各工序的成品保护工作,下道工序的操作者即为上道工序的成品保护者,后续工序不得以任何借口损坏前一道工序的产品。5、 及时准确地收集质量保证原始资料,并作好整理归档工作,为整个工程积累原始准确的质量档 案,各类资料的整理与施工进度同步。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时间(天) 工作内容、142231445566778899101111121131141151611711811912022

42、122223224225桩机进场, 定桩位打桩施工退场2第五章资源需用量计划一、劳动力计划1人,吊机工1人,测量放线为了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本工程拟投入压桩工(机长) 工2人,电焊工2人,绳索工1人,管理员1人。工种劳动力用量计划图:序号工种名称需用人数备注1打桩工62电工13电焊工24勤杂工1、主要材料计划800米,运输本工程需用0500*100A管桩,数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准,每天需要量为 采用大型平板车运输。三、机械计划本工程所有大型机械均采用平板车运输进场 机械使用计划图:序号机具名称规格单位需用数量备注1静压桩机ZYJ-1100台12:吊车16T辆13交流电焊机16KVA台24经纬仪

43、J-2台15水准仪S6台1第六章施工技术方案、压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二、静压沉桩施工流程的主要环节的实施方法1)测量放线定桩位测量放线必须严格把关,反复校核,务求不出任何差错。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室内计算,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校对,在图 纸上标明。然后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放线,复核基准水准点和控制点,并根据施工现场 的具体情况定出控制网,并将复核结果和自己设立的控制网交监理审核。如监理审核通过, 则今后的测量放线均按复核结果及控制网进行。如未获监理认可,则需继续复核,直至监理 审核通过为止,并以监理最终审核通过结果作为施工放线测量的依据。经过监理认可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要用水泥砂浆固

44、定或在其四周用砖堆砌以严加保护,防止发生偏位和变形。根据复核控制网计算出每条桩桩中坐标并利用全站仪放出桩位。测量放出桩位后,用40CM长巾10钢筋在桩位位置打入土中,钢筋中上部用两道红绳绑扎牢固,留出约30CM长红绳在地面,施工时根据红绳即可找到精确的桩位,以防止错、漏施工。对将要施工的桩位 用石灰粉按桩径大小划一个圆圈,桩位放线后的压桩过程中,考虑到土体的挤压移位,在打 桩前需对桩位进行复核。2) 预制管桩的堆放与验收预制管桩从管桩厂运输过来卸至现场堆放,地点选择要根据压桩的情况和有利于放大镜 的原则进行堆放。堆放现场地要求平整,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可用枕木作支点,进行两点 或三点支垫。管桩最高堆放层数三层,根据用桩计划,先用的桩应放上面,避免翻动桩堆。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计划负责人根据当天桩机的施工情况统计出第二天可能施工的工 作量及配桩要求以确定当天晚上的进料量。管桩每天进一批,现场施工计划负责人及施工管 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