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教学方案大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7443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教学方案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教学方案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教学方案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教学方案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教学方案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教学方案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教学方案大全.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教学方案大全 开展音乐活动可以使学生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中去。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小学音乐活动方案1一、教学目标: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

2、、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二、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春水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3、音乐知识:切分音三、教材分析:(略)四、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五、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六、教学准备:电子琴 磁带 视频七、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分析:1.小鸟小鸟是故事影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快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展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

3、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2.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春天,它又是许多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十九世纪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乐曲的一开始,在右手高音合弦模拟出的流动的感觉的引导下,左手弹奏出清新、舒缓的主题旋律,让人彷佛看到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色,大地上到处充满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中间段低沉并且旋律逐渐急促,略显灰暗,似乎在告诉大家,在春天降临的过程中,并不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春寒料峭,阴风阵阵的日子,但春天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在乐曲的最后部分,我们又看到了战胜了严寒的春天,为我们勾勒出明媚的阳光

4、下的大地为渐渐茂盛的青草和朵朵绽放的鲜花所覆盖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二声部做到声音协和。休止符即空拍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教学过程:一、聆听致春天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2.初听致春天。(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

5、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3.复听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曲调相同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 热烈。5.三度(欣赏)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

6、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二、表演小鸟小鸟1.生态环保导入。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2)先学第一部分(

7、第一乐段)。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

8、和谐。4.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三、课堂小结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2.学生二声部训练还有待提高,多加训练,唱多几次明显感觉好多了,但还是不太稳,要求老师带唱,请学生下课之后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四、课后反思现在新教材都很注重合唱教学

9、,这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切不可加快速度,要循序渐进,之前要做些音程的练习,特别是相近的几个音。小学音乐活动方案2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2、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3、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编创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4、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

10、”和“嘿哟嗬!”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2、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3、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教学重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教学难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教学设计:1、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2、3、4题作为学业习新歌的导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

11、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2、为了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如:(1)听音乐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动;(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具体方法能: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法: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等等。4、学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

12、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_方法为歌曲伴奏。如:拍手OO跺脚OOOO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如可尝试将拍手变拍腿或_。5、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动作表演、节奏乐器伴奏、画画、朗诵歌词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6、开一个庆祝教师节联欢会,组织学生将这首深情歌曲和自制的贺卡、红花献给敬爱的老师们。小学音乐活动方案3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山谷的优美景色,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感受音乐中幽静的感觉,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音乐

13、作品,了能够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准确演唱休止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用正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其中的优美意境。【难点】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记号以及休止符的演唱方式。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播放表现山谷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给你什么感觉?(生:山谷有雾,有花,有小白兔,有地质队叔叔等,静悄悄的感觉)2.顺势导入本课。(那我们就一起到静悄悄的山谷中去感受一下。)(二)初步感知1.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这首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愉悦,优美的感觉)2.教师提出问题:歌曲乐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两个部分:A段+间奏+B段)

14、3.结合歌词内容,说一说每个部分表现了什么内容呢?(第一部分描写了山谷景色,第二部分描绘了地质队的叔叔工作的场景。)(三)探究学习1.教师弹奏钢琴,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来唱一唱这首歌曲,认识感受渐强渐弱等力度记号(师:这首歌中的旋律起伏是怎样的?在音乐中用两个力度记号来表示:渐强和渐弱)(pp,p,mp)(1)教师提问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现象也是有这些力度变化的?并用火车路过的情景,用“WU”来哼鸣模仿强弱,同时做发声练习(钟声-拍手)(2)用钢琴表现12345671渐强渐弱2.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那些地方体现了山谷的幽静?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注意休止符的演唱。3.歌曲的最后一句“叮咚叮咚”时出现

15、顿音记号。(1)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小铁锤“叮咚叮咚”的音响效果,做出鼓励性评价。(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顿音记号的用法,并做示范展示两组旋律,学生辨别哪个包含顿音记号,并提示学生注意间奏和歌曲的衔接,跟琴反复演唱。4.完整表现演唱歌曲。(1)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一组演唱A段,二组演唱B段。(2)在唱歌的同时注意模仿小铁锤的叮咚声。(四)巩固提高1.教师创设情境:山谷中分来了几只布谷鸟,他们唱着优美的歌,为山谷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请大家分组合作,尝试表现布谷鸟的歌声。(1)教师示范布谷鸟的叫声,学生模仿。(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出更多种的布谷鸟的叫声。2.结合本科所学的歌曲,为音乐配上合适的乐器,可以是

16、人声,也可以用乐器。(五)小结作业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好听的歌曲,感受了山谷的美丽景色)2.课下找一找其他表现优美景色的歌曲,下节课分享给大家。小学音乐活动方案4教学目标:1、以活泼、欢快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愿望。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3、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重点难点:1、让学生感受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应该保护的家园,植树造林势在必行。2、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方法:学唱法、引导法。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设备、Flash画面、磁带。教学过程: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苗岭的早晨1、复习听赏一遍。2、再以网上画面加深对

17、乐曲的理解和记忆。二、导入新课: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具统计从1970年到2002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 12%,由此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我们怎么办?(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导植树歌的出现)三、学唱歌曲:1、听录音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5、歌谱学唱,注意歌曲中的连线。6、学习歌词,学生分组学唱并练习。四、创编歌曲的律动:

18、1、第1、2小节拉手原地点踏步。2、第3、4小节双手上举摆动。3、第5、6小节一人蹲一人站立。4、第7、8小节拉手双人转圈。教学反思:在创编活动中,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一边律动,一边演唱歌曲,从而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并使课堂气愤更加活跃。小学音乐活动方案5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小红帽,并能有表情地背唱。2.学习歌曲小红帽歌谱的唱名。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式,一句一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红帽。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材分析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四二拍,C大调,是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六个乐句

19、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每个乐句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歌曲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基本相同;而第四、六乐句则完全相同。歌曲旋律以音阶式的级进与分解和弦的跳进穿插运用,使音乐形象既统一又有一定变化、既流畅又活泼,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优秀少儿歌曲。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新课1.教师设问:哪位同学知道小红帽的故事,给同学们讲一讲?2.欣赏小红帽动画,教师向学生讲解小红帽童话故事。教学要求:教师随多媒体播放进程讲解故事,学生认真聆听,了解故事内容。二、学习歌曲1.初次聆听小红帽歌曲(或教师范唱)教

20、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观察老师范唱时的表情,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2.教师再次有情感地范唱歌曲(或播放范唱音响)教学要求:教师范唱前要讲清楚具体要求,范唱时要声情并茂。3.歌词学习(1)运用节奏朗读法,学生齐读歌曲的歌词。(歌词节奏朗读)例:2/4_|_|_|_|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2)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词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字、生字或复杂的节奏型。(3)指导学生分小组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诵读歌词。(4)全班学生再次齐读歌词。(5)教师可让学生在诵读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教学要求:教师可先范读,对复杂的节奏型给予引导;诵读歌词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可让学生创编简

21、单动作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4.学习歌曲(1)再次聆听小红帽歌曲范唱,熟悉歌曲旋律。(2)学生随小红帽伴奏(或教师伴奏)小声地学唱歌曲。(3)教师用琴指导学生感受八度大跳的音响(学生静听默唱轻唱,反复多次),教师弹琴学生跟唱。(4)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不要让学生的错误重复发生多次以后才纠正,否则会事倍功半。教学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声跟琴模唱,对八度大跳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歌唱方法(呼吸、姿态)与状态;用力度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绪:歌曲开始,小红帽带着糕点到外婆家,情绪欢快、力度中强;歌曲后两句表现小红帽担心有大灰狼,力度轻柔;最后是轻松欢愉地和妈妈进入梦乡,力度渐弱。5.巩固复习(1)播放小红帽歌曲学习,学生跟唱。(2)分小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3)学会歌曲以后,学唱唱名。三、集体创编歌表演(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指导学生创编歌表演(根据歌曲提示的场景变化及三个情绪转换,进行创编,动作可由歌词提示,也可参照动画或其他想象情景)。(2)学生小组表演创编成果。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楚;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及时指导,多鼓励。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小红帽,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一个童话故事。同学们还能够对歌曲进行创编表演,希望课后同学们可以创编出更好的表演。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教学方案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