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后感悟.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74466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思录》读后感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沉思录》读后感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沉思录》读后感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沉思录》读后感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沉思录》读后感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思录》读后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思录》读后感悟.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沉思录读后感悟斯多亚学派中的许多哲学原理都对于我们当下世人有着警醒促进和启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灵魂治疗术给人们来带一种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从而将其思想潜移默化的转移入读者的心性之中,作为一种独立于科学理论之外的精神信条,对人们的灵魂精神达到启发作用并对其实践行为进行指引与约束。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将从感恩、他人、生死观与宿命论、激情与不动心、禁欲与逻各斯等主要的五大论点展示了斯多亚学派的灵魂治疗术。感恩是因意识到被给予而自我认定为被恩赐或被关爱,从而进一步产生出感谢对方的的心理观念或现实行动。在奥勒留沉思录的第一卷之中,奥勒留着眼于对身边家人、教师以及哲学朋友们的感恩与感谢,并在感恩之中

2、透露出他所学到的人生哲理并将其传达给读者,给予读者在精神上的启迪,让读者在参悟感恩他人的同时,也明白其为人处世道理,可谓是一种在感恩维度上的灵魂治疗术。同时奥勒留对待他人的看法与态度也具有独特的看法。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认为,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应当以自己本身为主,围绕自身开展相关基础的生活活动,对待他人的行为则持有一种独立且远离的态度,正如书中所述“不要浪费你的残生去空想别人的事”。对于他人持有的看法,也不乏为一种对待人生态度,而正是这些人生态度不断地冲击着人们被禁锢的灵魂,从而达到一种灵魂的救赎,也被看做是一种灵魂治疗术。在沉思录的第一卷之中,奥勒留不断地表达着对身边群体的感恩,通过感恩他的祖父,

3、向世人传达了和蔼待人,控制自己的情感;通过感恩他的母亲,向世人传达了敬畏上帝,不存有恶的念头,过朴实的生活摒弃奢华富贵的恶习;通过感恩他的父亲,向世人传达了谦逊、勇敢以及压制内心的欲望;通过感恩他的哲学朋友们,向世人传达了细心、和善以及坚定不移的品行与决心。灵魂治疗术在这部分以感恩这一大方向为主,奥勒留给世人传达了控制情绪与欲望、坚持个人品行的精神特质。通过不断警醒自己要不断感恩他人,以他人对待你的方式上学到优秀的处世道理,“你如欲鼓起欢欣的心情,你可以想想你的伙伴们的优点”,感恩不只是一种心理观念,而更应当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灵魂汲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得世人的灵魂不断提升,不断

4、得到内心的治愈,这便是感恩对灵魂治疗术所产生的优秀之处。持何种态度对待他人的所作所为,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而奥勒留在沉思录一书中给予了迷惘的人们在他人这一问题上一个正确的指向。“凡事要自己动手做,少管别人的闲事,无可听信流言”、“从不强邀他的朋友们陪他吃饭,也不强邀他们陪他出去旅行”、“不要浪费你的残生去空想别人的事”等言语都展示着灵魂治疗术对于他人看法的精神内核一一坚持自己的理性,不改变他人内心初衷。在对待他人这一问题上,奥勒留提出的这一切观点都与世人生活十分契合,因此十分容易让人们对其思想产生共鸣,并将其思想影射进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理性和尊重他人内心为准则来对待他人,从而反应入

5、灵魂层面,成为一种灵魂治疗术。生死观与宿命论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思想。奥勒留对待生死观持着一种注定、必然要发生的态度来看待,“以愉快的心情等待死亡”;“死亡不过是那几种原质的解体而已”,通过以上两句话我们分别可以参悟生老病死只是人生常态,我们并不需要另眼看待,而应坦然接受;死亡只是物质的解体,是合乎自然之道的行为。而第二句话也显露了出了斯托亚学派的物理学思想一一只有物质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此力量是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如火、气、灵魂,皆是。同时“你已动身外出,你已经扬帆,你已经触陆地”这句哲理,以隐晦的方式说出死亡的观念。“那么你究竟是若干年后死还是明天死,你也同样要当作一件无

6、关紧张的事去看待罢”,奥勒留的沉思录之中处处都包含着对死亡的看淡,持有着平静安详的感情态度对待死亡,不断冲刷着世人对死亡的惧怕,而在世人理解奥勒留的生死观后,变能更好的坦然接受这一切,这就是斯多亚学派哲学给人们带来的灵魂治疗术,从触及问题深处的角度去指弓I、带领人们走向哲学的“善”。宿命论与奥勒留的生死观起着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奥勒留经常用死亡去解释宿命论这一斯多亚学派哲理。“更进一步,要欢迎一切发生的或注定的事”、“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平常而熟习的“、“凡是这肉体的人生的以外的一切事物皆不属于自己,皆非自己所能控制”,在奥勒留这一切论述中,“注定”、“非控制”等字眼不断的重复出现,无疑都不揭露

7、了宿命论这一观念,通过宿命论可以让世人减少对世俗欲望的渴求,与后文的禁欲主义又有着些许的关联,同时宿命论这一理论可以让人们接受眼前当下所发生的一切,从本质上可以对人们的心理情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又为何不是一种灵魂治疗术呢?激情被视为一种灵魂的疾病,灵魂处于肉体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灵魂很难保持它神圣的本性,故我们将扰乱心灵安宁与平静的情绪都视为灵魂的疾病。在斯多亚学派之中,通常将激情认定为一种灵魂的疾病,是一定要抵制的。而到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是建立在自然观、宇宙观和世界观基础之上的,“激情”是非理性的态度,“不动心”则是更加偏向理性的态度,“你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要心

8、平气和,不可盛气凌人”,灵魂的安宁就是要达到一种“不动心”的状态,面对一切都要不动心,即使是死亡也是一样。在走向德行、顺应自然的道路时,也是世人应当回归自然本性的过程。要更好的做到预防灵魂疾病便是要追随自然,顺应世间万物的发展,减少被世间万物的干扰,达到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不动心”的态度。斯多亚学派的社会历史背景正好经历了希腊动荡不安的社会转型时期,其哲学底蕴与伦理思想的发散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必然结果。饱受战争和变动的人们在当时巨大的恐惧之下惶恐与不知所措导致大量群体的残喘苟活与消极处世,放纵的享乐主义盛行,而他们的灵魂一旦染上该放荡的顽疾后,急切的需要哲学来对其灵魂进行医治

9、。正是如此,斯多亚学派所追求的禁欲主义与逻各斯就发挥了其本质作用,成为一种核心思想以及重要的灵魂治疗术运用在世人之中。在奥勒留的沉思录中,作为规范他人行为的禁欲主义处处可体现。“由于欲望而产生的过错比由于愤怒而产生的过错更为可厌”,欲望是哲学家们从古至今一直探讨的一个话题,在中国宋明理学中朱熹也曾提出过“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该对于人的欲望的观点与斯多亚学派的禁欲主义极为类似。奥勒留曾提出“排除幻想。控制冲动。扑灭欲望。把握你的理性。”对于欲望表达了属于自己看法,即褪去欲望对人的控制,追求真正的幸福,即向“善”,向“善”便是对逻各斯的追求。逻各斯是斯多亚学派最重要的思想与追求,有德性的生活便

10、是世人的最高追求,而想要追求德性,便需要将自己的灵魂不断向逻各斯靠拢。“如果你的行为偶然地没有能从正义出发,你无需受良心谴责,无须沮丧不安;但是一度挫败之后,不可重蹈覆辙。”理性贯穿了沉思录一书得始终,奥勒留在书中不断警醒着人们,要向善,要追求理性。在书中犬儒学派对斯托亚学派的影响也可被世人发掘,“最好的报复方法便是勿效法敌人。清心寡欲、独善其身的思想,辅之以理性思维,便体现出斯托亚学派的核心。禁欲主义、理性思想都是灵魂治疗术不可或缺的元素,正是通过这些思想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与指引,不断让人们向“善”发展,更好的过上有德性的生活。斯托亚学派的观点极具理性思维和教育意义,不论从产生的古希腊

11、时期又或当今,都对世人的思维有着积极的影响,纵观世界哲学,奥勒留在沉思录一书中的许多观念都与其他哲学有着些许的共鸣,例如奥勒留在书中对于生死大事反复叮咛,与佛家所谓“死生大事,命在须臾”之说若合符节。在沉思录中,感恩、他人、生死观与宿命论、激情与不动心、禁欲与逻各斯等都是其中蕴含的重要哲理,而这些哲理对于世人对待生活都有着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正是通过将哲理传达给世人,将正确的思想转变为一种具体的精神信条,通过该信条潜移默化的去改变世人的世俗思想,以这种方式提升其位于群体之中的精神境界,促进心性的变化,并不断追求向“善”发展,以上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启迪灵魂的目的,通过个体灵魂的变化使人在世俗生活中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思想的救赎,这便是为何要研究灵魂治疗术对于人们群体的现实意义。而纵览全文,斯托亚学派的许多思想都十分的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可谓如果哲学只是纯粹的思辨,而不立足于解决人类的现实问题,哲学则是毫无价值的空想。哲学践行思想的核心就是把哲学理论用于实践,就斯托亚学派来说,哲学就如治疗精神和思想病症的医生,将灵魂治疗术运用于其中,促使人们思想醒悟,不断向“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