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助教案(全).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5764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助教案(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助教案(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助教案(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助教案(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助教案(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助教案(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助教案(全).doc(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 八年级物理 导学助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核心能力知识结构图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框架图一、力 二、弹力 三、重力 第七章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和第一定律 二、二力平衡 三、摩擦力第九章压强 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大气压强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一、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三、物体的浮沉条件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二、效率 三、动能和势能四、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一、杠杆 二、滑轮 三、机械效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 -第七章 力 单元核心能力知识框架图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三

2、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 3、单位:牛顿 、简称:牛、符号:N 4、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1)、原因: 施力物的弹性形变。 2)、产生条件:直接接触 弹性形变。弹力 3)、大小: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4)、方向 : 垂直于接触面 和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5)、作用点:物体的接触点。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 结构:挂勾,吊环,指针,刻度,弹簧。测 使用: 使用前(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力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计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

3、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看指针与 刻度盘摩擦是否过大。 使用时(1);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使拉力与测力计外壳平行。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而产生,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施力物: 地球 3、受力物: 本身 4、大小: G = mg重力 5、方向: 竖直向下 6、作用点:A、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部分,为方便可以认为集中在某一点(重心)。 B、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C、重心位置的确定: ( 规则 不规则 )( 悬挂法 ) 7、测量:用弹簧测力计第七章 力 章节核心能力知识框架图第一节 :力:

4、核心知识框架图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 3、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4、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第二节:弹力:核心知识框架图 1)、原因: 施力物的弹性形变 2)、产生条件:直接接触 弹性形变弹力 3)、大小: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4)、方向 : 垂直于接触面 和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5)、作用点:物体的接触点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 结构:挂勾,吊环,指针,刻度,弹簧。测 使用: 使用前(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力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

5、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计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看指针与 刻度盘摩擦是否过大。 使用时(1);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使拉力与测力计外壳平行。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第三节:重力:核心知识框架图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而产生,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施力物: 地球 3、受力物: 本身 4、大小: G = mg重力 5、方向: 竖直向下 6、作用点:A、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部分,为方便可以认为集中在某一点(重心)。 B、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C、重心位置的确定 ( 规则 不规则

6、 )( 悬挂法 )。 7、测量:用弹簧测力计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5 -7.1、力第1课时 力与力的示意图主备人刘光中审核人审核时间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流程导学内容助教(学习随笔)目标导学知识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情感目标: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学习重、难点:力的基本知识;力的作用效果。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第2、3页,回答下列问题:1、日常生活中:人推车、用手捏橡皮泥(学生实验:手拍打桌子,感受力)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足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

7、例)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1)人用力推小车, 对车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2)人用力拉弹簧, 对弹簧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3)起重机提重物, 对重物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重物。以上现象说明力的特点是:要有推、拉、提、压、击、打、拍、吸等作用,所以力是 对 的作用(即推或拉的作用)。4、在物理学中用符号_表示力,单位是_,简称_,单位的符号是_。托起_所用的力大约是1N。5、力有如下两大作用效果:(1) ;(2) 。6、力能

8、不能看见?不能,我们是通过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力的存在,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我们叫做“ ”。三、阅读课本第4面,完成下列问题:(1)物理学中,把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2)力通常用 表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箭头的方向指向力的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 。箭头旁用字母表示受什么力。方法指导:1、自学课本,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2、对各组进行评价合作探究一、请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如下探究:(1)用力捏橡皮泥,松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用力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如课本图,让小铁球两次从斜面上滚下,分别在小铁球的前方、侧方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有什

9、么样的改变。二、小组讨论:1、有力的作用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2、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吗?演示实验:用磁铁靠近大头针(不要接触);现象: ;说明: 。三、请各组同学合作,完成下列探究:(1)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是否相同?(2)手握着门把手,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从教室的内外推门,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否相同?(3)找班上一位“大力士”(男生),用同样的力从门外推门的门轴部分和外边框,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否相同?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10、 、 和 有关。我们把这三者称之为“ ”,因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多个,所以我们在探究多因素影响同一物理量时,应采取 法进行探究。(4)力看不到,摸不着,为研究力方便,我们要学会如何用几何模型(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具体方法? 方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组内研讨、班内展示、教师点拔、小组评价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达标检测1、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 。2、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

1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B、力可以脱离物体存在,比如引力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D、任何一个力必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4、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5、(2012重庆)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方法指导:1、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小组评价学(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说,你有哪些收获?对同学说,你有哪些经验?对老师说,你有哪些困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7 -7.1 力第2

12、课时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主备人刘光中审核人审核时间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流程导学内容助教策略(学习随笔)目标导学知识目标: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能力目标: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情感目标:在观察的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学习重、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第4、5页,回答下列问题: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 ,即 。二、情境导入:用力鼓掌的时候手有什么感觉?麻不麻?为什么麻了呢?方法指导:1、自学课本,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2、对各组进行评价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请各小组同学合作,完成下列探究:(1)如

13、图,请一个同学穿上溜冰鞋,向前推墙,观察发生的现象。 (2)如图,在两个靠得很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上一个磁体(同名磁极相对),松手后观察发生的现象。(3)请你解释:为什么用手拍桌子时,手会感到痛?(4)想一想: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有什么关系?分析:火箭向 推燃气燃气向 推火箭;手向 提水桶水桶向 拉手;游泳时,人向 推水水向 推人。 由此得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方向 ;作用点分别在两个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可让学生用手指按压笔尖感受)。 那么,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拉) 左边的弹簧测力计一个有读数,是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的作用力?右边一个是否也有读数?又是哪

14、个物体对哪个物体的作用力? 两个示数大小是否一样?两个弹簧秤的轴线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结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不同 上,作用在 。方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组内研讨、班内展示、教师点拔、小组评价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达标检测1、(2012济宁)跳高运动员起跳时总是用力向下蹬地,利用的物理知识是 。2、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有关碰撞时相互间力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两只鸡蛋受力大小一样 B、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些C、没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D、两只鸡蛋受力大小无法比较3、如图,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到

15、流动起来,这能说明力能 ;同时小车将向运动,原因是 ;类似的装置可以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 。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 4、能证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A、用石头碰鸡蛋,鸡蛋破了 B、用手拍桌子,桌子上的小纸团跳起来C、用刀切菜,刀口变钝 D、用脚踢球,球向前飞出去5、(2012仙桃) 如图所示,小红站在竖直墙壁旁当她水平向右推墙时,墙对她产生一个作用力F使她向左运动在图中作出墙对小红作用力F的示意图。 方法指导:1、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小组评价学(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说,你有哪些收获?对同学说,你有哪些经验?

16、对老师说,你有哪些困惑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9 -7.2 弹力 主备人刘光中审核人审核时间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流程导学内容助教策略(学习随笔)目标导学知识目标:1.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能力目标: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情感目标:对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学习重、难点:知道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第6页弹力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 ,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 。2、物体变形后,即使撤去外力,物

17、体也不能恢复 的特性叫 。二、阅读课本第6、7页内容,然后观看课件,完成下列问题: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测力计由 、 、 、 和挂钩组成。2、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测量)原理:在 内,弹簧的 量与受到的 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观察 ;观察 ;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若没有,需将指针调回 。方法指导:1、自学课本,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2、对各组进行评价合作探究探究一、:将手边的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气球、铝丝等分别用力使它们发生形变,去掉力后,观察哪些物体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1、结论: 等这些物体不受力时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 等这些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

18、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2、我们在压塑料尺、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手会感觉到有一种来自塑料尺(或“橡皮筋”或“弹簧”)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3、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请你利用弹簧设计实验证明:物体形变的程度与所受到的外力有什么关系.能不能拼命用力去拉弹簧?为什么? 。结论:在 内,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形变 。探究二、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使用之前,往往要把挂钩来回拉动几次,其目的是:拉弹簧测力计时要沿什么方向?2.小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感受1N、5N的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断一根头发的力,将测量方法简

19、要的记录下来:方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组内研讨、班内展示、教师点拔、小组评价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达标检测1、拉弓射箭,弓由于受力而发生 ,松手后弓产生的 将箭射出。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发生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3、(2012河南改编)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

20、受到的弹力示意图。 4、如图,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4 N的拉力,并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 N B、4 N C、2 N D、8 N5、(2012黔东南)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图中的示数为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 ,弹簧测力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方法指导:1、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小组评价学(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说,你有哪些收获?对同学说,你有哪些经验?对老师说,你有哪些困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11 -7.3 重力第1课时 重力及其大小主备人刘光中审核人审

21、核时间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流程导学内容助教策略(学习随笔)目标导学知识目标:1、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会计算重力的大小。能力目标: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体会用图象处理实验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重、难点:重力与它质量的关系。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第9页重力的由来,完成下面问题:1、地球表面及附近的物体,如:房屋、桥梁、果树上的苹果等,要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我们把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 的作用。2、重力的字母是 。3、通常我们把重力的大小叫做 。二、阅读课本第10、11页,回答下

22、列问题:1、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 来测量。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用公式表示为 。 方法指导:1、自学课本,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2、对各组进行评价合作探究一、小组讨论:1、请列举教材上没有的事例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如: ; 等。2、设想,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如: ; 等。3、物体的重量与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区别?、从定义上看:重量指物体 大小,而质量指物体 的多少。、从单位上看:重量的单位是 ,质量的单位是 。、同一物体从地球飞抵月球重量改变, 不变。二、实验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重力的大小跟 有关。理由是: 。

2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1.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将数据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2、在课本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作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比值约是 N/kg,用字母g表示,其表示的意义是: ,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 .物体的质量m、重力G、常数g之间的关系是 。方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组内研讨、班内展示、教师点拔、小组评价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B、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

24、C、直升机能停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它不受重力。D、不接触地面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2、扔出去的铅球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到 作用的缘故。3、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会从高山上流下 B、物体没质量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茶杯中的水倒不进口中4、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受到的重力是 N。5、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等于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6,将12kg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 kg,重力是 N(取g=10N/kg)。6、重650N的物体,可能是( )A.一头牛 B.一个成年人 C.一本书 D.一块橡皮7、有一苹果它的重力是2.45N,则它的质量是 克. 8、甲

25、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则它们受到的重力之为 ,若甲物体的物重为196,则乙物体的质量为 。9、一盒小铁丸的重量为,假如一粒铁丸的质量是0.025kg,那么一盒小铁丸有多少粒?(g=10N/kg) 方法指导:1、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小组评价学(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说,你有哪些收获?对同学说,你有哪些经验?对老师说,你有哪些困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13 -13.2 重力第2课时 重力方向和作用点主备人刘光中审核人审核时间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流程导学内容助教策略(学习随笔)目标导学知识目标:1、知道重力的方向; 2、了解重力的作

26、用点。3、了解重力的由来。能力目标:经历探究重力方向的过程,会应用重力的方向解释现象。情感目标:通过对用重垂线校准的操作提高自己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学习重点:重力的方向。学习难点:重力的作用点。自主学习一、温故知新:1、重力是 。2、重力的大小与 成 ;公式 。3、g= ;其意义是 。二、阅读课本第11页,完成下列填空:(1)重力的方向是: 的;(2)建筑工人常用 来确定竖直的方向;三、阅读课本第12页,完成下列填空:1.重力在物体上的 叫重心,球的重心在 ,粗细均匀的棒的重心在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 。2.宇宙间的物体, , ,都存在互相 ,这就是 。方法指导:1、自学课本

27、,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2、对各组进行评价温馨提示:用时15分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1、实验探究:将盛水的水槽放在斜面上,观察水槽内水面与水平面的方向的关系:与水面平行的方向叫 方向;再用一根细线将一物体悬挂起来,观察水槽内水面、细线下垂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关系; 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叫 方向;观察:剪断细线后物体朝 方向运动.为什么会这样运动?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是 ;2、想想议议:看图7.3-5思考:站在我们“脚下”的南美洲居民,好像是脚朝上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3、观察图7.34,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

28、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 的原理。4、试一试:如何找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5、讨论:物体的重心是不是一定在物体上?分析:比如铁环与铁饼,铁环的重心在所在圆的圆心上,这个点 (填“属于”或“不属于”)铁环本身,铁饼的重心也在铁饼所在圆的圆心上,这个点 填“属于”或“不属于”)铁饼本身,所以物体的重心 (填“一定”或“不一定”)在物体上。3、(1)一块砖怎样放置在地面上最不容易倒?平放?竖放?侧放?这说明物体的稳定度与物体的重心的 有关,物体的重心越 (填“高”或“低”),稳度越 ,如落地扇都有一个厚重的底座,其目的是通过 降低落地扇重心 的;(2)满瓶

29、矿泉水正放和倒放哪种更稳? 这说明物体的稳度还跟 物体的 有关,物体的 越大,稳度越大。方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组内研讨、班内展示、教师点拔、小组评价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达标检测1、请画出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飞行的飞机正在爬坡的汽车水中的一条鱼空中往下掉的玩具球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C、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D、重心只能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3、在墙上挂相框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如图所示,这

30、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 4、如图中静止的小球重10N,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绳对小球的拉力。5、(多选)把一根直铁丝折成铁环,下列没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 )A质量大小 B重心位置 C密度大小 D温度高低方法指导:1、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小组评价学(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说,你有哪些收获?对同学说,你有哪些经验?对老师说,你有哪些困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15 -第八章 运动和力 核心能力知识框架图内容研究方法:实验+推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什么是平衡状态:运动和力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摩擦力产生的原

31、因、方向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核心能力知识结构图内容:成立的条件、运动状态第八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结构图研究方法:实验+推理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质量惯性利用和防止惯性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第八章 第2节 二力平衡知识结构图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用转换法测量其他力的大小第八章 第3节 摩擦力 知识结构图 1.产生原因: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 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

32、方向相反 压力的大小 擦 3.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 力 增大压力 使接触面光滑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使接触面粗糙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变滑动为滚动 变滚动为滑动 使接触面分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7 -8.1 牛顿第一定律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时间课型班级姓名流程导学内容助教策略(学习随笔)目标导学知识目标: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惯性的概念。知道二力平衡。能力目标:二力平衡在具体生活实例中的应用.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学习重难点:物体的惯性、牛顿第一定律自主学习1、通读教材17页“维持运动需要力吗?”结合亲身经历猜想:物体的

33、运动 (“需要”、“不需要”)力来维持。2、牛顿定律的内容是: 。3、读教材18页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 叫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 ,惯性的大小只与 有关,与速度的大小等其它因素无关。(2)、 也叫惯性定律,但两者物理意义不同。(3)、 叫惯性现象。4、情景导入让学生观察图8.1-2,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分结合生活中实际进行思考用时10分钟合作探究探究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 分小组完成右图实验2、 实验中如何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如何保证木块到达斜面底

34、端的速度相同?4、实验结果:阻力越 小 ,小车运动得越 (远、近) 实验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 力不是 的原因,而是 的原因。5、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称之为 。6、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来证明吗?是如何得来的?探究一:惯性 1、实验演示:图8.1-3小球的惯性 思考:小球没有随金属片飞出的原因是什么?2、让同学们谈一下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启动、刹车时身体的感受并分析原因。3、阅读课本回答:_做惯性, 也叫惯性定律。4、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讨论交流: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为什么骑车的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事例? (5)让学生阅读课文第47页科学世界汽车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