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5766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物态变化 导学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 导学案第一节 温度【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学会温度计测量温度。【教学重点】: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二、【探究新知】1温度是指_。情境一: 如右上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55左右的热水和0左右的冷水中,过一会儿(约15秒),再把双手同时放入22左右的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感觉相同吗?引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来测量。2要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_情境二: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

2、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3.1-1.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位置。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位置有什么变化。你能用这个自制温度计来分辨哪杯温度高吗?这种测温的原理是什么?你能否将此装置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小明观察温度计,发现真实的温度计下面的测温泡比较大,而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比较细,而且温度计下面的测温泡的玻璃壁还很薄,为什么?测温泡比较大:;玻璃管内径比较细:;测温泡的玻璃壁还很薄:。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的规律制成的。名称用途测量范围精确度实验室温度计实验室常用来测温度寒暑表体温计情境三: 右图是我们

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请你区分3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_,它的单位是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0C和1000C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个等份代表 0C。因此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0C。“-4.70C”读作负4.7摄氏度或读作 零下4.7摄氏度。4温度计的使用情境四:用温度计测出水杯中水的温度,同学们想也没想就拿起实验室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右图,你知道哪个才是正确的吗?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前(1)、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的范围);(2)、还要看清它的分度值

4、;测量中(1)、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俯视读数偏大5体温计(1)测量范围是 0C;(2)每10格是 0C,分度值为 0C。(3)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结构)读数时体温计可以 取出来离开人体读数,第二次使用时要用力向下甩。(4)用酒精棉球消毒右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体温计针对性训练1-36.5读作 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3如图甲、乙、丙各温度计它们的读数分别是:_

5、、_。 甲 乙 3563784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攀枝花市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5右图表示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60的冰与0的水比较()A冰冷 B水冷 C水与冰冷热程度一样D以上判断都不对7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制成的。8要给体温计消毒,就应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 A用蘸了酒精的棉花球擦 B用自来水冲洗 C在沸水中煮 D在酒精灯火焰上烧9.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 A.36.5,40 B.都是4

6、0 C.都是39 D.39,40 10.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11.使用体温计时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选填“能”或“不能”)用体温计来测量开水的温度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B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C体温计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放在沸水中消毒。 D人体口腔正常温度一定是88. 13

7、.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8. C襄阳盛夏中午室外温度为38。 D襄阳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8度。14.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来测量超过他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 C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D读数时力求准确, 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地观察15. 甲乙两个水盆中都有冰块,甲盆置于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此时两盆里的冰还未完全化掉,则( )A甲的温度比乙高 B乙的温度比甲高。 C一样高。 D无法确定16.冬天放在室外的木块、石块和铁块

8、温度最低的是( )A木块 B石块 C铁块 D温度相同17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当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时,用此温度计测出的读数恰好与液体的实际温度相等。 18.下列所说的数据中,哪一个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A.教学楼每一层的高度大约是20米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80克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80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19.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

9、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记住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学会查熔点表。【教学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的不同,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二

10、【探究新知】:物态变化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 、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 相互转化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冰雪消融中冰雪由 _ 变为 _ 叫做熔化, 河水结冰中水从 _ 变为 _ 叫做凝固。熔化和凝固科学探究(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熔化和凝固有什么特点?(二)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和猜想如:A.熔化时温度会升高;B.凝固时温度会降低;C.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三)制定并实施实验方案如图是探究烛冰或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横杆、铁夹、铁圈)、石棉网、烧杯、火柴、试管、冰(海波)蜡、酒精

11、灯、_ _ 、_ _ 、搅拌器的作用是 (2)组装实验装置时,先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固定_ ,放上石棉网;再根据烧杯高度用铁夹固定 _ ,最后根据温度计的长度和冰(海波)或蜡的多少固定 _ 。酒精灯用 点燃,用 部分加热,熄灭用 盖灭。(3)小方同学应在试管中加入多少碎冰或碎蜡( )A越少越好B越多越好 C能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其中即可 D随意多少(4)在熔化冰的实验中,应在烧杯中倒入_(选“温水”或“热水”),水的多少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为 。 在熔化海波或蜡的实验中,应在烧杯中倒入_(选“温水”或“热水”),用水(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目的是这样做不但能使 ,而且冰的温度上升

12、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5)取适量的冰(海波)或蜡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冰(海波)或蜡,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烛蜡的状态变化,直到冰(海波)或蜡全部蜡化2min后停止。(四)引导学生分析与论证1.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标出各个时刻的温度,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点,得到冰或蜡的熔化图象。2.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总结冰和蜡的熔化特点: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冰在熔化前温度 ,熔化中温度 ,熔化后温

13、度 ; 蜡在熔化前温度 ,熔化中温度 ,熔化后温度 。实验表明,冰熔化时的温度 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但需要 _(选填“吸热”或“放热”);烛蜡熔化时的温度 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需要 _(选填“吸热”或“放热”)。时间(分)123456789101112冰的温度及状态-3固态-2固态-1固态0固态0固液0固液0固液0液态0.5液态1液态1.5液态2液态蜡的温度及状态55固态56固态57固态58固液59固液60固液61固液62固液63固液64液态65液态66液态熔点和凝固点1. 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_,但温度却保持_,即有固定的_,这类固体叫做_;如

14、: 、 。晶体熔化时的_叫做 _。冰的熔点是 _。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_,其温度就会不断_,即没有固定的_,这类固体叫做_。如 、 。晶体熔点/晶体熔点/晶体熔点/钨3410铝660固态水银-39铁1535铅328固态甲苯-95钢1515锡232固态酒精-117铸铁1177萘80.5固态氮-210铜1083海波48固态氧-218金1064冰0固态氢-2592.晶体的熔化特点: 热量,温度 ,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热量,温度 ,没有固定的熔点。3.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温度叫凝固点。水的凝固点是_ _。同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它的凝固点 _同。4.晶体熔化条件 , 。5. 熔化和凝

15、固图像(如右图)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如:北方的冬天,地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 时 热,温度不会太低。夏天冷却饮料,用冰块比冷水好是因为冰 成水时 热。针对性训练1.物质是不是非晶体,可靠的判断办法是从()A外形是否规则B导电性能C向异性或向同性D有无确定的熔点2.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3.在玻璃、松香、萘、石蜡中,有一定熔点的物质是_,它们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4.如图

16、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海波的沸点是48 海波在段吸收了热量 海波在段是气态 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5.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A.蜡B.冰C.玻璃D.松香6.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时()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7.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热时,它的温度可能降低C一块糖溶在水中是属于熔化现象 D雾的形成是属于汽化现象8.保温瓶中放有1500克0的水,将一小块-1的冰放入其中,盖好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小块冰将化成0的水B.有少量的

17、水会结成冰 C.冰水质量没有变化D.冰水的温度没有变化9.在标准大气压下,萘的熔点是800C,则800C的萘:( )A是固态 B是液态 C是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1.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 )A.沸点较高 B.沸点较低 C.凝固点较低 D.凝固点较高 12.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撤“融雪盐” ,这是因为( )A. “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 “融雪盐

18、”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13.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游泳后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14.如果把5000 g 0 的水和5000 g 0 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 )A.用0的冰好 B.用0的水好 C.都一样 D.无法确定 15.如图1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16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的水,

19、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 ) A冰的温度比水低 B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C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 D这是人的错觉17 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A.炒菜锅内有盐,与焊锡会有化学反应 B.炒菜时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C.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 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18.如图将冰袋放置于高热病人的头部,能降低病人的体温,原因是:( )A.冰熔化吸收热量 B.冰熔化放出热量C.病人发热量减少 D.病人发热量增加19.豆腐滑嫩爽口,“冻豆腐”则松软鲜香。“冻豆腐”解冻后,会发现其内部有许多小孔,小孔的成因是( )A.豆腐自身体积的缩小,挤去水后膨胀

20、形成小孔 B.豆腐自身体积的膨胀,向外拉伸内部形成小孔C.外部的水冷却后变成冰雪,扎进豆腐后形成 D.豆腐内部的水受冻结冰,再熔化成水后形成20.炎热的夏天,在阳光的烧灼下,柏油公路会变软,这一现象说明:( )A.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先变软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已经开始熔化 D.柏油的硬度不够,不能确认柏油是晶体还是非晶体21冰常用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冰总是比水凉 冰善于传热 冰透明干净 冰在化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不变22.铁矿石在炼铁炉里变成铁水,这是_现象出炉的钢水在浇铸模里变成钢锭是 _ 现象23.用质

21、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是因为_。24.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_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直到300时还未熔化完,可见玻璃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25.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5的房间里,冰_继续熔化(填能、不能),这是因为_26.夏天,含在嘴里的冰棒会逐渐化成水并感到凉爽,这是冰棒发生了 现象要 热的缘故。27.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这三种物质中,_可能是同种物质,_的质量一定比_的质量大28.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的图象。(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填“

22、晶体”或“非晶体”) .它的熔点是 ,(2)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在CD这一段,该物质处于 _ 态(填:“固”“液”或“气”)。(3)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熔化完毕共用了_min.(4)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热,温度。29.如图甲、乙图线是小明同学绘制冰、石蜡的熔化图像,冰的熔化图线是 _(填“甲”或“乙”)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第29题图30.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31.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可以确定适宜制作保险

23、丝的是( )A铅B铜C铁D钨32.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于是他把混合液放入温度为5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水并没有凝固,酒精没能分离出来。水为什么在0以下还没凝固呢请你就此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 。33.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 (选“A”或“B”)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34.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但温度_(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35用电烙铁对断开的收音机电路进行焊接,焊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6物体从

24、外界吸热,它的温度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37北方较冷的冬天,汽车司机多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有较低的 38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min1011121314151617甲的温度/97.097.598.098.098.098.098.098.0乙的温度/35.040.045.049.554.058.362.566.6丙的温度/46.047.048.048.048.048.048.849.8(1)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蜡,乙是

25、海波,丙是水 B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C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D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知道液化过程放热。【教学重点】: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2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教学过程】: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情境一:教师用湿布在黑板上写出“水”字,过一会,发生的现象是 。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情境二:如图在透明塑料袋中滴

26、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扎紧袋口,放入热水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干瘪的塑料袋慢慢 ,说明塑料袋中的 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 态酒精;然后将鼓胀的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来,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鼓胀的塑料袋慢慢 ,说明降温后 态酒精又变成了 态酒精。结论:汽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液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先学习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 蒸发 【知识点一】探究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1)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烧杯、水、火柴、 、 。本实验中应选择 (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2)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缩短实验所需的时间?A. ;B. ;C. ;D. .(3)实验要观察水

27、的内部及表面气泡、温度的变化,测量水温和时间,记录数据。(4)实验数据记录:(从温度上升到90 oC时开始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温度/0C90929496979899100100100100(5)水沸腾时的现象: 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6)A.沸腾前气泡上升时大小的变化情况 ;沸腾时气泡上升时大小的变化情况 ;B.沸腾前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是 ;沸腾前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是 C.沸腾时,移去酒精灯,水 (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沸腾 热。(7)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

28、像。 【结论】 沸腾的概念:在 温度下、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 沸点:液体 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 同。同种液体沸点随气压的 而升高。液体沸腾的特点:沸腾时要 热,但温度保持 。 液体沸腾必须满足:温度必须达到_;要继续_热。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想想做做解释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 【知识点二】蒸发 情境三:1、用棉花蘸酒精涂在桌面上,过一段时间,有什么现象? 2、用棉花蘸酒精涂在手背上,有什么感觉?【结论】蒸发的概念:在 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 发生的缓慢的 现象。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 热,致使液体本身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 。所以有 作用。医生抢救高烧病人时,往病人

29、身上涂抹酒精原因是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怎样让洗湿的裤子干得快些呢?生活体验:【结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1)液体 的大小;(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2)液体 的高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3)液体表面的 快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水田里刚收割的湿谷子,怎样才能更快干?为什么?【小结】比较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 汽化方式异同点蒸发沸腾相同点都属于 现象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 表面液体 和 同时进行温度条件一定温度下(即:达到 )剧烈程度缓慢【知识点三】液化情境四:在两个茶杯内分别倒入开水和冷水,然后盖上杯盖过一会打开杯盖,揭开热水杯的盖,会看到

30、杯壁上和盖内有许多小水珠,在冷水杯的盖内没有小水珠,这是因为 情境五: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教师在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等沸腾以后,仔细观察瓶内和瓶口的上方,你看到在瓶口的上方和周围看到了_。它的实质是_。说明:在瓶口的上方和周围发生了_现象。现在在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冷的金属盘仔细观察金属盘的底部,你又看到冷的金属盘底部出现_。说明:在金属盘底部也发生了_现象。手感觉金属盘底部变_(冷/热),说明:液化需要_(选“放热”“吸热”)。液化:(1)定义:物质从 气态 态变为 液 态的过程叫做 液化。如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 b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31、c雾、露的形成(2)液化方法有:A ;B 。所有的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而有的气体不能单靠压缩体积使它液化,必须使它温度降到一定温度以下,才能设法使它液化。将气体液化使体积减小便于贮存和运输二氧化碳灭火器是采用常温下 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在钢罐中。(3)气体液化时要 放 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_的缘故。针对性训练A组:1.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阳光下,冰棍变小了 B、夏天,衣服在太阳下晒干了C、雪糕在口中化成水 D、加热钢锭使其成为钢水;2.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逐渐升

32、高 B、不变 C、汽化加快,温度反而降低 D、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3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开后纸盒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A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 B火焰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C水能灭火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且吸热,使纸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4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 和100 ,把酒精放在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和烧杯中的水相比_ _先沸腾5.将盛有水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对烧杯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则 ( ) A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也同时沸腾B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沸腾后

33、,稍待一会儿试管中的水才沸腾D烧杯中的水会沸腾,但试管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也不会沸腾6. 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则应采用的方法是( )A. 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7.医护人员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采用的方法是:将蒸发较快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受伤的皮肤上,使皮肤快速麻醉,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此方法利用了氯乙烷( )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液化吸热8.小李把同样水饺放水中煮和放在油中

34、炸,经过一段时间取出水饺,发现在油炸的水饺发黄变焦了,而在水中煮的水饺没有发黄变焦,这说明( )A水是无色的油是黄的 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D.油没有沸点水有沸点9.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 会沸腾的慢一点 B. 同时沸腾 C.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10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8989698(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在

35、液体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热,但温度_。(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水的沸点是_。(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6)本实验从开始加热到沸腾,加热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 _。(写两种)(7)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0C的可能原因_(写一种)(8现有另外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E所示。问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_。B组1.夏天游泳

36、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 2.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一直升高 B一直下降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 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A.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B. 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 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4.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 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

37、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D .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5.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 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 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6. 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 ( )A. 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B. 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C. 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有降温作用,从而延缓牛奶变质7. 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A.油层

38、阻碍汤的热辐射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8.喝热水时,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常先用嘴对着水的表面吹气,快速降低水的温度,其原因是( )A.向液体的表面吹气,能带走高温 B.蒸发吸热,快速降低水温C.吹的气体比液体的温度低能降温 D.二氧化碳气体有冷却作用9.将刚从开水中捞出的鸡蛋放在手中,感觉不很烫;待蛋壳表面的水干后,便觉得很烫,原因是( )A.蛋壳的温度很高 B.蛋壳传热速度慢 C.水干前水蒸发吸热 D.蛋壳传热的速度快10.能够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的现象是( )A.将地上的水扫开,蒸发加快 B.用电风扇吹手上的水,蒸发加快C.酒精的蒸发速度比水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