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学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5905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进贾府》学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编写人:陈学富 审核:高一语文组 时间:2012-2-6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3.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学习重点】1欣赏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2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及因此而形成的不同个性化语言。3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来源:学#科#网【学习难点】1学会有意识地通过对人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把握,通过多种描写手段(外貌、语

2、言、行动、心理)去分析人物形象。2把握人物的性格,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3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学法指导】探究性学习、课外延伸阅读法【课时安排】三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要点】了解作者、作品、红楼梦开头四回的主要内容;认字解词;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学习步骤】一、自主预习(一)作家作品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

3、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

4、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

5、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

6、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 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课文标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

7、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因此,认真阅读课文对我们了解红楼梦很有意义。(二)字词积累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A级)敕造 ( ) 阜盛( )绾着 ( ) 内帏( )盥沐( )两靥( ) 忖度( ) 宫绦 ( ) 嗔视( )茗碗( )懵懂( ) 憨顽( )纨跨( ) 敛声屏气( )2理解下面词语。(A级)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敛,收拢;屏,抑制呼吸

8、。茗碗:茶碗。茗,泛指各种茶。憨顽:天真顽皮,朴实天真。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懵,。草莽:指野草、杂草。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纨跨: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膏粱:指富贵子弟。劳什子:北方方言,如同说东西。偏僻:偏激、不端正。便宜:方便。态度:神态。不经之谈:不合常理。体格风骚:姿容俏丽。可怜:可惜。(红楼梦的可怜有时作可爱讲。)惫懒:诞皮赖脸。二、合作探究分析情节结构。(B级)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

9、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 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三部分( 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三、突破疑难赏析枉凝眉(C级)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第二课时【学习要点】1.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析王熙凤的性格【学习步骤】一、自主预习浏览全文,思考预习:1林黛玉因何进贾府?2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的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次来了,他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别家有哪些不同?(1)贾府地处什么地

10、方?她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2)进入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3)她去拜望两位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4)她在府内所见的人,概括起来分为两类,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3根据上述问题,画一张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贾府方位示意图)。4小组讨论,上台展示:(1)画出贾府方位示意图(2)根据方位示意图指出林黛玉的行踪二、合作探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1红楼梦的第三回“初步展现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概貌”。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这一典型环境?2作者是如何突出贾府外观的宏伟的?3课文描写贾府的布局有哪几处? 4写这样的布局有什么表现作用?5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华贵陈设的语句。6作者描写这些陈设的意图是

11、什么?7作者对贾府的这些环境描写是怎样展开的?有什么好处?8黛玉在府内所见到的人,可分为两大类,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9从这些人身上的那些方面表现出贾府的与众不同?三、突破疑难课文的5、6两个自然段集中刻画了王熙凤的性格,分为五层:一是人物出场,二是肖像描写,三是贾母的戏谑之言,四是见林黛玉,五是回王夫人的话。分析这五层内容表现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点?第三课时【学习要点】1.分析林黛玉、贾宝玉两个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的主题【学习步骤】一、分析林黛玉的性格1.林黛玉上岸后有什么心理活动?这段心理描写起什么作用? 2.找出表现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句子,体

12、会人物性格。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提示:(1)众人眼里的黛玉 (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 (3)宝玉眼中的黛玉二、分析主要人物贾宝玉。1.在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怎样从侧面描写贾宝玉的?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2.人物出场之后,作者是怎样从正面描写贾宝玉的?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外貌描写:西江月词:摔玉的情节:三、突破疑难通过“宝黛初会”分析宝玉的性格,感受小说的语言魅力。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黛玉只在心中想:“这个人好像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如此!”)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之我杜撰不成?什么罕物,连人高低都不择,还说什

13、么“通灵”不“通灵”呢!宝玉的性格:四、课内巩固1.宝玉、黛玉相见时,作者对黛玉的服饰只字未提,原因是( )A.为了行文简洁,突出人物形象特点。B.黛玉服饰平常,没有什么特别。C.在宝玉眼中,服饰是不屑之物,所以视而不见。D.宝玉是个懵懂顽童,不注意服饰细节。2.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贾宝玉不满史湘云大谈“仕途经济”,公开赞扬林黛玉从来不说这种“混帐话”。林黛玉听后有如下反应。对其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

14、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过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泪又下来。A.这一段运用了内心独白的心理描写手法,反映了林黛玉的思想、情感和感受。B.林黛玉的“喜”、“惊”是因为她和宝玉的爱情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而宝玉又对她一片真情,也看出林黛玉对宝玉的一往情深。C.林黛玉的喜、惊、悲、叹四个方面,表现了林黛玉听到宝玉话后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D.林黛玉的悲叹含有对男女爱情不自由的封建社会的反抗,因此她担心宝玉变心而去爱宝钗。【归纳小结】【课后反思】【课后巩固提高】(另附)第10页 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