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的顺序.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5915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活动的顺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学活动的顺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学活动的顺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学活动的顺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学活动的顺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活动的顺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活动的顺序.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活动的顺序人们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常见的五段教学法,九段教学法等。这里介绍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学活动。 如下图所示,加涅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九大教学活动 : 1. 引起注意 用于引起学生注意的事件有很多种。教师通常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求知欲 这是最常用的引起注意的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或设置问题情境,学生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 例如,在导入一节关于树叶的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树叶为什么会落?”来激发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化教学情景 通过教学媒体或其他非言语交流,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促进学

2、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例如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展示某些新颖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或好奇心的物理事件(一缕烟雾,液体颜色的变化等)来引起注意。 配合学生的经验 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主题上,也就是从日常概念引出科学概念。 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棉花和铁块哪一个重?”来引发学生对“质量”这个科学概念的注意。小思考回忆一下,在你的教学过程中,你使用过哪些引起学生注意的好方法? 2. 告知学生目标 引起学生注意后,要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方法和结果,以免学生在学习中迷失方向。在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确保

3、学生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结果。 小案例: “利用给定的一个名词性的主语和一个名词性宾语,一个描述动作的动词,造出正确的句子”,这样的教学目标在告知小学一年级学生时就必须转换说法,例如“假设我有“狮子”“捉住”“山羊”三个词,你能把它们连成“狮子捉住山羊”这样的句子,这叫造句,我希望你能根据我给出的词来造句。” 3. 回忆相关旧知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知识技能为基础,因为原有知识和技能是新的观念获得的支撑点。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就涉及到“加速度”、“力”、“质量”三个先前概念的联合,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知识学习有关的旧的知识技能,以此为基础推导和引发新知识。 有时,

4、教师需要简短地测查学生对相关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在学习借位减法前,先简短地测查一下学生对无需借位的减法的掌握情况。另一个复习先前知识的方法是提供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教师所做的引导性阐述,它使学生回忆起已知的知识,并且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解新内容的框架。 如在学习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时,先呈现水与沙子在阳光照射下“冷”“热”的对比实验(作为先行组织者),由此说明水与沙子的热力差异,从而为讲授海洋与陆地的热力差异作铺垫。 4. 呈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刺激物,是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呈现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所有类型的教学都不可缺少,否则学习行为无从发生

5、。 例如,要学会两位数除法运算,先要知道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则。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特点等有关因素,采取呈现形式。针对知识性目标而言,要使学生能通晓相关信息,首先得了解这些信息;针对动作技能目标来说,要使学生掌握特定技能,也要先学会与动作相关的言语描述。除了提供必要的信息之外,还要向学生举例说明,使他们懂得如何运用信息。例如,在讲解两位数除法规则时,有必要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规则来实际解题。同样,在动作技能学习时,除了说明完成动作的各个步骤,还要做实际示范。另外,教师在呈现教学信息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工具,并熟练运用所选工具。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演示文稿应该是在

6、课堂中使用最多的演示工具,事实上,在进行信息呈现时,还可选用其他演示工具。 点击查看5. 提供学习指导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指导并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重在指出学习的思路,明确思考的方向,把学生维系在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上。学习指导包括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具体使用哪种要视学习的类型而定。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知识不理解时,可给予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性问题不能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获得答案;对于态度和情感学习的指导,可以使用人物作榜样。在

7、进行学习指导时,还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高焦虑的学生来说,低水平的提问是有效的;而低焦虑的学生则可能从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对于能力较强、个性独立的学生,可给予较少指导,鼓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对于能力较差、个性依赖的学生,可给予较多的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6. 引出行为 学习是学习者内在的心理活动,在充分的学习指导后,如果想要确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就要求他们展现其外显行为,这时教师通常会对学生说“请说明一下”、“做给我看”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以下三种行为线索来判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或要求他们展示的学习行为:1. 眼神和表情:当认知活动由困惑达到理解时,学生

8、的眼神和表情会流露出一种满意的状态; 2. 随时指定学生将所学知识或问题答案说出来;3. 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来检查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思考想一想,在你的教学实践中,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7. 适时给予反馈 学生展现学习行为之后,教学必须提供学生学习行为正确性或正确程度的反馈。而且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行为时,未必就表示他已经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因为靠短时记忆学到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就难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反馈,加强对正确反应的记忆。学生反应的反馈线索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如操作技能的学习,正确的行为导致正确的结果,根据行为的结果,学生能够找到体态活动与正确行为之间

9、的关系;反馈线索也可来自教师,尤其是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作业和谈话而获得反馈。即使教师观察学生作业时的点头、微笑或言语的语气,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他们的作业是否正确的信息。 8. 评定学习结果 当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表现出来时,实际上就直接标志着预期的学习已经发生,其本身就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估,只不过是这种评估还要考虑信度和效度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如何才能确信学生表现出的学习行为能够有效的标志学习结果呢?通常情况下,系统的学习结果评定要通过标准化测验或教师自编测验完成,在平时或对于一个具体教学目标,可以通过课堂作业情况、课堂小测验或者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活动的顺序人们对于课堂教

10、学的组织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常见的五段教学法,九段教学法等。这里介绍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学活动。 如下图所示,加涅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九大教学活动 : 1. 引起注意 用于引起学生注意的事件有很多种。教师通常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求知欲 这是最常用的引起注意的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或设置问题情境,学生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 例如,在导入一节关于树叶的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树叶为什么会落?”来激发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化教学情景 通过教学媒体或其他非言语交流,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例如

11、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展示某些新颖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或好奇心的物理事件(一缕烟雾,液体颜色的变化等)来引起注意。 配合学生的经验 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主题上,也就是从日常概念引出科学概念。 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棉花和铁块哪一个重?”来引发学生对“质量”这个科学概念的注意。 小思考 回忆一下,在你的教学过程中,你使用过哪些引起学生注意的好方法? 2. 告知学生目标 引起学生注意后,要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方法和结果,以免学生在学习中迷失方向。在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确保学生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

12、结果。 小案例: “利用给定的一个名词性的主语和一个名词性宾语,一个描述动作的动词,造出正确的句子”,这样的教学目标在告知小学一年级学生时就必须转换说法,例如“假设我有“狮子”“捉住”“山羊”三个词,你能把它们连成“狮子捉住山羊”这样的句子,这叫造句,我希望你能根据我给出的词来造句。” 3. 回忆相关旧知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知识技能为基础,因为原有知识和技能是新的观念获得的支撑点。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就涉及到“加速度”、“力”、“质量”三个先前概念的联合,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知识学习有关的旧的知识技能,以此为基础推导和引发新知识。 有时,教师需要简短地测查学生

13、对相关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在学习借位减法前,先简短地测查一下学生对无需借位的减法的掌握情况。另一个复习先前知识的方法是提供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教师所做的引导性阐述,它使学生回忆起已知的知识,并且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解新内容的框架。 如在学习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时,先呈现水与沙子在阳光照射下“冷”“热”的对比实验(作为先行组织者),由此说明水与沙子的热力差异,从而为讲授海洋与陆地的热力差异作铺垫。 4. 呈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刺激物,是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呈现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所有类型的教学都不可缺少,否则学习行为无从发生。 例如,要学会两位数

14、除法运算,先要知道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则。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特点等有关因素,采取呈现形式。针对知识性目标而言,要使学生能通晓相关信息,首先得了解这些信息;针对动作技能目标来说,要使学生掌握特定技能,也要先学会与动作相关的言语描述。除了提供必要的信息之外,还要向学生举例说明,使他们懂得如何运用信息。例如,在讲解两位数除法规则时,有必要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规则来实际解题。同样,在动作技能学习时,除了说明完成动作的各个步骤,还要做实际示范。另外,教师在呈现教学信息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工具,并熟练运用所选工具。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演示文稿应该是在课堂中使用最多的演示工

15、具,事实上,在进行信息呈现时,还可选用其他演示工具。 点击查看5. 提供学习指导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指导并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重在指出学习的思路,明确思考的方向,把学生维系在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上。学习指导包括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具体使用哪种要视学习的类型而定。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知识不理解时,可给予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性问题不能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获得答案;对于态度和情感学习的指导,可以使用人物作榜样。在进行学习指导时,还要根

16、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高焦虑的学生来说,低水平的提问是有效的;而低焦虑的学生则可能从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对于能力较强、个性独立的学生,可给予较少指导,鼓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对于能力较差、个性依赖的学生,可给予较多的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6. 引出行为 学习是学习者内在的心理活动,在充分的学习指导后,如果想要确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就要求他们展现其外显行为,这时教师通常会对学生说“请说明一下”、“做给我看”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以下三种行为线索来判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或要求他们展示的学习行为: 1. 眼神和表情:当认知活动由困惑达到理解时,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会流露出

17、一种满意的状态; 2. 随时指定学生将所学知识或问题答案说出来; 3. 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来检查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思考 想一想,在你的教学实践中,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7. 适时给予反馈 学生展现学习行为之后,教学必须提供学生学习行为正确性或正确程度的反馈。而且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行为时,未必就表示他已经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因为靠短时记忆学到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就难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反馈,加强对正确反应的记忆。学生反应的反馈线索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如操作技能的学习,正确的行为导致正确的结果,根据行为的结果,学生能够找到体态活动与正确行为之间的关系;反馈线索

18、也可来自教师,尤其是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作业和谈话而获得反馈。即使教师观察学生作业时的点头、微笑或言语的语气,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他们的作业是否正确的信息。 8. 评定学习结果 当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表现出来时,实际上就直接标志着预期的学习已经发生,其本身就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估,只不过是这种评估还要考虑信度和效度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如何才能确信学生表现出的学习行为能够有效的标志学习结果呢?通常情况下,系统的学习结果评定要通过标准化测验或教师自编测验完成,在平时或对于一个具体教学目标,可以通过课堂作业情况、课堂小测验或者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集中授课的适用情境 导入新课题的目标和要求,

19、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介绍课题的一般背景知识或必需的预备技能。 系统讲解题范围内的观点和材料。 介绍专业领域新近的发展情况。 邀请外来专家演讲或放映电影、录像等,而这些资源不可能由学生个人或小组独自使用。 进行课题或单元的复习、小结。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1. 集中授课所谓集中授课是指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是: 所有学生的活动取向决定于教师的语言、要求、指示之类的直接手段,以及学习课题、使用的教材、演示、问题讨论之类的间接手段; 共同的教学对象、共同的目标设定、直接的共同活动,形成了教师和班级集体之间紧密的、恒定的关系。目前发展的趋势是减少教师花费在集中授

20、课的时间,更多地安排个别学习和小组相互作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来。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2 、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性的共同学习。学生彼此间进行信息交换,教师则起指导作用。小组学习具有下列特点:第一,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可以发展集体意识,发展作为集体一员共同地、自主地从事活动的能力;第二,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能动的,尤其是成绩居中下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主动的、能动的学习,大幅度减少了同步学习中常见的学习分化现象; 第三,分组学习是学生共同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可借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 个别化学习

21、学习主要是一种内部操作,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所谓“个别化学习”,是指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每一个学生自主进行的问题解决学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加以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题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种学习方式常用于巩固知识技能的练习,也可用于掌握并扩展新的知识技能,深化思考。这种组织形式可用在通常的课题教学中,也可用于自习课、家庭学习中。三种形式之间要有某种程度的平衡,以便扬长避短,相互弥补和促进。当前的学校教育的教学设计中,要适当减少集体授课的时间;要有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的意识,并努力创造个别化学习的条件和资源;要提供足够的小组相互作用的活动。在

22、适当的时机使用适当的组织形式部是有助于教学的。 张华教学实施准备一、教学实施的 5P 原则 从确立教学目标开始,到学习者分析、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加工利用,再到安排教学活动,确定教学组织形式,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教学实施是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对教学活动进行实际展开的过程。人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指导教学实践的 5P 原则,它既适用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也适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5P 原则的含义是: 预览材料( Preview the Materials ) 准备材料( Prepare the Materials ) 准备环境( Prepare the Environment

23、 ) 让学生做好准备( Prepare the Learners ) 实施教学( Provid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 预览材料在使用教学材料之前,教师一定要预先浏览一遍要使用的媒体和材料,千万不要贸然使用。教师必须明确教学材料确实符合学生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对于某些教学材料,公开的评论、出版商的内容介绍,同行的评价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判断依据。但这些都不能代替教师自己的审查,只有了解了材料的内容,教师才能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价值,用好这些材料。有时候,教师需要设法消除教学材料中的敏感性内容;或者在观看前,组织学生讨论,消除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小案例:一位小学老师为配合教

24、学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个有关加拿大长毛海豹的电影,但是她却没有事先仔细浏览一遍。结果上课播放电影时,一段小海豹被猎人残酷地猎杀的镜头,把学生们吓坏了。由此可见预览教学材料的重要性。 准备材料 为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不管是由教师播放媒体还是学生自己使用,都需要事先做好准备。首先,收集教学所需所有的教学材料和设备。然后,确定按照什么顺序使用教学材料和媒体。作为演讲者,教师要做什么?作为学习者,学生需要怎么做?制作一个清单,列出所需要的教学材料和设备。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中,教师需要提前练习各种设备的操作。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中,要保证有足够的教学材料、媒体和设备供学生使用,要预先准备好学生可能要用到的教

25、学材料,保证学生的使用。 准备环境教学无论是在教室、实验室、媒体中心或者田径场进行,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设备条件,供学生观看媒体或材料。有些因素在各种教学环境中都很重要,例如舒适的座椅、适当的通风条件、气候控制、合适的灯光等。如果需要播放一些特殊媒体,那么就需要黑暗的房间、电源和灯光控制等条件。不管自己用,还是由学生操作,教师都要提前检查设备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教师要安排好各种设施,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听清楚。如果有学生讨论的教学环节,那么教师要把学生的座椅安排好,让他们彼此能够看见对方的脸。 拓展阅读常见课堂教学平台 / 环境让学生做好准备对学习的研究清楚地告诉我们,学生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们

26、为教学做了那些准备。我们注意到在很多演出活动中,会适当安排“暖场”活动,让观众更加着迷地欣赏演员的表演。同样道理,让学生做好准备,对教学的开展也同样重要。从教学的角度考虑,“暖场”可能是指下列活动: 首先概括地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原理性地说明,本节课与前面课程之间的联系 激励性的陈述,告诉学生他们今天的学习收获是什么,创造学习需求 提供线索,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学小活动结合你的教学实践想一想,在课堂教学中,你是如何暖场的? 实施教学 现在,可以开始教学活动了。如果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师应当表现的像一个专业人士。有一个词专门用来形容教师的表现,叫做“演示技巧”,正如演员要能控制观众的注意

27、力一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一定要能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课程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师的角色就应当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查找因特网上的主题,讨论课程内容,准备多媒体文件夹的材料,或者向别的同学呈现自己找到的信息。-选自Smaldino等 教学媒体与学习技术第8版,2005 皮尔森教育出版公司 拓展阅读演示技巧以上就是教学实施的 5P 原则,下面我们以第二模块中用过的中学数学的案例,具体介绍一下教学实施 5P 原则的使用。点击查看 二、制定教学实施计划依据教学实施准备的 5P 原则,参考前面的中学数学的案例,为你的教学实施填写计划表。在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前,请先考虑以下内容: 教学实施的环境是什

28、么?需要使用哪些软件、硬件或教学材料?如何获取? 在教学实施前,学生应做好哪些学习准备? 实施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演示技巧? 还有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吗? 下载填写教学实施计划表 (链接教学实施计划表 .doc ) 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中学数学 - 教学实施 5p 原则案例背景介绍:这是一节中学数学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各种统计图,并能够把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学习者和教学目标分析详见模块二) 在教学的开始,教师计划使用投影仪向全班介绍课程内容,并用透明胶片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图形(饼形、折线形和圆形图),检查学生对图形概念的掌

29、握情况。 接着,为学生演示作图过程,最后由 3 到 4 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由确定小组研究的题目,收集数据,并把收集到的统计 / 数字信息用图形(条形图、折线形或饼图)表示出来。 在此过程中,为了满足对各种统计图形的制作和编辑需要,任课教师选用了 Excel 软件,为了向学生演示计算机上做图的动态操作过程,并在小组汇报时演示他们的作品,需要使用数字化投影仪和计算机。 此外,任课教师还计划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讲义,这样学生可以一边听讲一边在上面记笔记,并且在课外复习的时候可以用。 教学实施: 浏览教学材料 在正式上课前,教师要预先查看 excel 等教学软件的运行情况。准备教学材料 教师需要准备

30、讲义以及上课用的透明胶片。 准备教学环境 由于小组协作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把教室中的桌子分好组,形成讨论区。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准备好参加小组学习,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不受干扰或中断。首先利用投影仪和透明胶片来介绍教学内容。接着学生向学生演示怎样使用 Excel 软件。因此,教室中需要有实物投影仪、数字化投影仪和计算机等设备。普通教室可用于小组讨论和最终成果演示。为了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室里要配备实物投影仪、数字化投影仪和计算机。一切准备就绪后,教师要再次检查这些设备,保证它们运行良好。 让学生做好准备 为了让学生提前做好学习准备,教师要把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提前告诉学生。每个学生都将得到一份小组活动安排的打印文档。评价过程也会预先给每个学生。教师还会使用投影仪向学生介绍课程要点和评价标准。实施教学在课程的导论部分,教师将使用投影仪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利用数字投影仪、计算机演示制图过程。演示技巧和每一种媒体应用的特点如下: 演示技巧:投影屏幕应当放在教室前面的正中间。需要使用活动挂图时,应当放在教室前面居中偏左的位置,因为多数教师习惯使用右手。 投影仪:用大纲来介绍和总结材料内容。不使用投影仪时,应当将其关闭。用铅笔作教鞭,指向讲解的内容。遮挡不需要的内容。 这个 ASSURE 案例是由普渡大学的玛丽安费基斯设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