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具准备策略研究宋瑜.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5934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教学具准备策略研究宋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效课堂教学具准备策略研究宋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效课堂教学具准备策略研究宋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效课堂教学具准备策略研究宋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效课堂教学具准备策略研究宋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教学具准备策略研究宋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教学具准备策略研究宋瑜.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效课堂中教学具准备策略研究湖北省保康县实验小学 宋瑜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住,亲自做,我就会完全理解”。这句话对学生动手操作、亲历实践过程做了很好的诠释。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数学就是“做数学”的过程。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枯燥、思维严密等特点,在教学中如果能科学合理选择教学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和众多教学实例,本文将从教学具准备的四个“便利”阐述教学具准备与教学效果的密切关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

2、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众多的教学实践更为有力的证明了: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画画、拼拼、剪剪、量量、折折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在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探索方法规律,在实践中发展能力。优秀的教师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同时,总会针对知识的重难点、学生思维的障碍点,精选学具设计多感官参与的操作活动,引导并促进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明毋庸置疑,科学合理的学具操作是优化教学过

3、程、 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必须重视学具准备,在准备学具时应做到四个“便利”。一、 便于掌控过程,利于发现结论教学三年级可能性,请看两位老师的课堂操作实录。教师甲:学具准备:记录表、2个色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研究1分钟2个色子的点数和的数字出现的情况;过程:学生自己分工,一人负责掷色子,一人负责记录。在掷得过程中,色子总是不小心从桌上滚到桌下,小组成员满地找色子,秩序混乱, 1分钟很快到时,各小组掷的次数非常有限。结果:“忙中添乱、乱而无序”。1分钟,课堂操作秩序混乱,学生因掷色子、找色子耽误了时间,统计次数少,统计的

4、数据与理论结论相差较大。教师乙:学具准备:记录表、2个色子、盒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研究掷30次2个色子点数和的数字出现的情况;过程:学生自己分工,轮流负责掷色子、记录。把色子掷在盒子里,等色子停下来时,及时在表中用正字法记录出现的次数。结果:色子掷在盒子里,没有到处滚落,很快就停止,学生很容易收集数据;教师规定“总数30次”,消去了学生“1分钟”必须快速操作的紧张心理,“30次”小组成员每人轮流掷,轮流记录,人人都参与体验,因为盒子“管住”了“蹦跳的色子”,从而使学生操作有序,统计方便;统计的数据与理论结论比较接近。反思:上述2个操作活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对比两位教师的学具准

5、备,其不同的也只是教师甲“少了一个盒子”。试想:8、9岁的孩子都会觉得掷色子是好玩的事情;他们在掷的时候肯定是手扬的高高的,猛地一撒开,色子碰到硬的桌子,自然是蹦蹦跳跳,滚的四面八方,一不小心,色子滚落地下,因为短暂的1分钟要掷多次,他们肯定是要赶紧去找此时,学生不正是“手忙脚乱”么?这样的“掷色子”,1分钟能够记录出几个数字和?这样的操作活动能够顺利发现实验结论吗? 这两位教师的学具准备和教学效果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验器材的特性,并提前预设试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利因素,确保学具准备全面,便于掌控过程,从而使实验活动有序正常,学生能够准确、快捷收集数据,为发现结论

6、提供便利。二、便于获取数据,利于探究规律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我的两次执教经历。案例1:教具准备:圆形模具、绳子、米尺学具准备:圆形实物、绳子、米尺过程: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结合你所带的圆形实物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圆的哪些知识?生1:我知道圆心的位置。生2:我知道半径,就是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生3:直径,就是经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生4:我还知道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直径是半径的2倍。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吗?指名演示。师:围成圆的一圈的曲线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在很久以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发现了圆周长和直径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今天,我们也

7、来用手中学具进行一下验证,看看圆周长和直径间到底隐藏着什么关系?出示表格:实物名称直径长度周长长度我的发现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分工,测量计算。师: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测量出直径和周长的?生1:我用米尺测量的直径是15厘米。生2:我们组测量的是圆形钟,用绳子先围圆一周,然后在量出绳子的长度。师:这种先用绳子绕周长一圈,再量绳子长的方法叫绳测法。生3:我测得是圆形透明胶,我把透明胶放在尺子上滚动一圈也能测出它的周长。师:这种方法叫做滚动法。师:计算你们测量的数据,和其他小组对比一下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一起思考,讨论,然后和其他小组交换意见。师:现在请每个小组说说你们的计算结果。师板书师:对比观察

8、各小组测量统计的数据和计算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生1:圆形实物不同,但是周长总是它自己直径的3倍多一些。生2:圆的大小不同,大圆的直径长,周长也长,小圆的直径比较短,周长也比较短,但是它们的周长都大约是自己直径的3倍多。案例2:教具准备:皮卷尺1个、记录表学具准备:每小组1个皮卷尺(型号不同)、1份记录表过程:上课开始,我手托皮卷尺信步走上讲台。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 ,皮卷尺就是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之一。在皮卷尺上,你能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吗?生1:圆心就在中心旋转按钮处。生2:半径就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师:我们一起借助卷尺,做一条半径吧。拉出皮卷尺,一头按在圆心处,一头按在圆上我们一起来看

9、看半径长多少?把半径的长度记录在表中。师记录:师的皮卷尺1生的皮卷尺2半径直径周长半径直径周长10cm20cm62.9cm生3:直径就是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师:我们再一起用皮卷尺,拉一条直径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直径长多少? 师生记录直径的长度。问:你会用皮卷尺表示圆的周长吗?做做看。指名演示。拉皮卷尺围绕圆盘一圈师:圆的周长就是围绕圆的一周的曲线长度。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周长是多少? 师生齐读数据,师记录。师:皮卷尺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你们的皮卷尺上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长度吗?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操作、测量、数据记录。师:你们测量记录的数据和我的一样吗

10、?不一样 皮卷尺因为型号不同而导致大小不同,但是在不同的数据里面却隐藏着一个固定不变的关系。动手算一算我们刚才测量的数据,看看圆的周长和直径、周长和半径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结果:学生纷纷动手计算,不一会就有学生发现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周长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这个关系。反思:我曾经多次执教圆的周长一课,以前都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今年因为眼睛的无意扫过,看到了“皮卷尺”,也仅仅因为脑中“灵光一闪”,让我欣喜尝试用“皮卷尺”作这个内容的教学具。对比自己两次的教学经历,我觉得“案例1”:圆形实物丰富多样,学生在大大小小的丰富圆形实物测量中能够较好了解“绳测法、滚动法

11、”,然后通过计算发现周长和直径关系,整个过程学生参与积极。但正是因为实物丰富,所以导致测量比较麻烦,有的圆形实物较大,在测量周长时,必须要借助线绳和直尺,测量步骤相对较多,所费的时间就相对较长,同时使测量的误差增加,对最终的数据和结果有一定影响。案例2:我觉得利用“皮卷尺”十分方便获取相关数据,用皮卷尺拉半径、拉直径、拉周长,只需三次就可以准确获取三个数据,然后通过学生对不同型号皮卷尺的不同数据的计算,在“不同的计算中”发现了“共同的结论”。可以说实验省时,高效,教学效果显著。课堂40分钟非常有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的知识“前人”已经总结出了定律或结论,课堂中可以选择便于测量、便于

12、收集数据的学具,让学生在便捷的操作过程中发现规律,验证结论;把更多的时间放在 “学以致用”上,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三、便于对比分析,利于凸现联系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我的试教经历。第一次试教: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模具、沙学具准备:每小组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模具各1个、沙过程:师:动手算一算,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的? 生:我用公式v柱=r2h来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列式为:3.14(82)25师:在求圆柱体的体积时,我们采用了转化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来求,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究圆锥体的体积,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探究目标,利用提供的学具去探索,看看

13、圆锥体的体积怎样求?出示探究目标:1、观察比较:圆柱体与圆锥体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2、小组合作:装、倒沙试验 3、讨论交流:通过试验,你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字母表出示它们的关系吗?生围绕实验目标开展学习活动。结果:能够较快较好完成3个目标,总结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第二次试教: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模具、沙学具准备:每小组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模具各1个、自制圆柱体、圆锥体各1个、沙过程:师:看图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探究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 生交流。师:动手算一算,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生计算后交流。师:在学习过程中,许多未知的知识都可以转化成

14、已知的知识来求,你能利用提供的学具自己设计试验,想办法探究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吗?比比看谁的发现多。第一组:等底等高的模具 第二组:任意的圆锥、圆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尝试试验。交流汇报:组1:我们组用圆锥装沙向圆柱里面倒,第一次,刚好3圆锥装满一个圆柱;第二次,因为我们组的圆锥体积比较大,圆柱体积比较小,所以只装了近2次就满了。组2:我们组是把圆柱装满沙向圆锥里面倒,有一组也是刚好装了3次,就是把那个较大的圆柱里面的沙倒进比较小的圆锥里面,倒了5次。组3:我们组也有一组能够刚才装3次,还有一组,装了6次才装满。组4:我们组也发现了这一组圆锥和圆柱刚才能装3次,另一组装了4次。师:通过你们

15、自己设计的试验和交流,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都有一组试验的是3次.师:请同学们把试验3次装满的圆锥和圆柱拿出来,对比研究一下,为什么它们刚好是3次?另外一组为什么次数不同呢?生:我们发现了刚好装3次的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另外的一组不等底也不等高。师:其他组发现吗?拿出圆锥和圆柱比给小组同学看。生操作。师:同学们在试验中已经探究出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伟大的发现吗?生1: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生2: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师:也就是说,计算圆锥的体积就可以用“圆柱体积 ”来计算是吗?板书:圆锥的体积 = 圆柱体积 = s h问:知道半

16、径和高,怎样求圆锥体积?用字母怎样表示?生:用 3.14半径的平方高,用字母表示为:v锥 = r2h反思: 在第一次试教中,教学具准备针对性非常强,探究目标明确,学生经过3个探究目标的思考,能够顺利发现圆锥体体积与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得出计算公式:v锥= v柱= r2h;但是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学生却很容易忽略“等底等高”、漏掉“”这些重要的知识联系,究其原因是在进行这一探究试验时,学生的探究过程在教师的固定设计下,太过于“流畅自然”,学生只是“照葫芦画瓢”,对其知识间的重要联系没有深刻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头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及时做了反思改进;为了解决学生“忽略、易混

17、”的现象,在第二次该内容的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易漏点、易混点增加了“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学具,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多次装、倒,让他们充分体验到“装倒3次”是有“特殊”前提的,并不是任意的圆锥、圆柱体积之间都有3倍或 的关系。经历这样一个对比操作的过程,学生就对“等底等高和 ”这些知识关系、联系知其所以然了,不仅理解透彻,而且印象深刻。这次执教经历让我明白:教学具的准备不仅应注意便于知识对比,利于突出联系;更应把握知识重难点、紧扣知识联系点、考虑思维障碍点,避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吃“夹生饭”,出现理解不透、混淆不清、遗漏错用等现象,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四、便于激活思维,利于发展能

18、力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我与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对比。我的设计:教具准备:小棒、记录表学具准备:5根小棒、实验记录表过程:实验1: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师: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先和同桌在一起说一说。学生动手操作,交流。生1:我随意拿了三根小棒,拼成了一个三角形。生2:我也是随意拿的三根小棒,可是没有拼成三角形。生3:我拿了3根小棒,拼成了三角形。生4:我的也没有拼成三角形。师:很多同学都是随意挑选三根小棒,但是为什么有的摆成了三角形?有的却没有摆成三角形呢?看来三角形的三边一定存在一定的关系,让我们通过实验继续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能摆成

19、三角形? 实验2:出示探究目标:(1) 每个小组用以下四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作好记录。 小棒组别能或不能摆成三角形任意两边和是否大于第三边4+56 6+54 4+654+64 4+463+36 3+632+36 3+62 2+63(2)观察上表结果,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3)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生操作后,汇报交流。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华应龙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学具准备:信封、2根纸条(有部分是2根一样长,有部分是长短不一)、剪刀过程:操作活动1:屏幕上出现三根小纸条(红、黄、蓝)。师:请看这:三根纸条,如果每根纸条代表一条线段,

20、能用这三根纸条,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好,你来,试一下。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围的?生围好后,学生自发为其鼓掌。师:就这么一围,就让我感觉到同学前面的认识学得非常棒!(竖起大拇指)是,应该这么围。不过,好像还有一点小问题吔。你觉得哪还要调整一下?你来吧,女孩。我们看她调在哪。生:我认为这个线段上(指顶点处)应该调整一下,因为这里有点多出来了。师:同意吗?那现在,你会围三角形了吗?操作活动2:师:信封里有两根纸条,如何想方设法做一个三角形? 生:把其中的一根纸条剪成两段。小组比赛。(两大组全围成了,另两组只有一组完成) 发现问题:学生观察,交流。 出示发现的问题:1、大组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2、难道有

21、了三条边,还不一定能拼成三角形?3、拼成的,为什么拼成了?4、没有拼成的,为什么没能拼成呢?5、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6、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分析成功失败的原因;演示成功的作品,展示失败的作品。师:有的为什么不能拼? 有学生尝试围三角形(失败的三角形有同学尝试再拼) 方法:往下压一压,不行;往里靠一靠,不行。 这是为什么?(点与点没有连接) 师:为什么剪长的行,剪短的不行? 生:一条长的都不行,何况是短的呢? 生:我能用一样长的拼。 请学生上台尝试(下面的学生提建议)。 最后展示课件,往下压的最终结果,是重合。(两根一样长的) 3、探讨结论 1、两根一样长的,剪其中一根为什么不

22、行? 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 2、一长一短,剪短的行不行?为什么? 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 3、一长一短,剪长的行不行?为什么? 是不是一长一短的都行?为什么有时不行? 生:我认为两根短的加起来必须要比另一根长的长。所以要想拼成三角形,必须使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出课题 学生得结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反思: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我在教学时设计了2个试验,一是在5根小棒中任选3根拼,通过2个实验结果“有的能拼成,有的不能拼成”提出下一步探究问题;二是用指定小棒做实验,通过完成题卡上的内容,直接启发学生思考、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虽然构建了“提出问题操作发现获取结论”的教学流程

23、,也让学生经历了较为充分的操作实验,但是对比华老师的设计,却感觉他的课堂学具准备简洁,但是引发的学生思维却如同“硬石投湖”,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广度,学生围绕“2根纸条、一把剪刀”积极进行各种思考与操作活动,成功探究出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他们自主而活跃。一派“乐学向上”的景象让人切时感到“学习就是乐趣、学习就是享受!”“简约的学具,深度的思维”这样的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深度思维,有效培养了观察、思考、交流、合作、表达、推理等诸多数学能力。华老师的课不仅让学生“疯狂”,更让众多教师叹服,他的实例告诉我们:教学具的准备一定要读懂教材、挖掘教材,紧扣知识本质造性地处理教材,选择能够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学具,这样才更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实践出真知”众多的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获取真正的知识。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获取真正的知识,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操作、实践机会,而要想让学生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做出实效、做有收获、做中发展,就必须在深钻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处理教材、精选教学具,为学生探究知识尽可能的提供便利,从而达到激趣活学、提升效率的目的。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