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6371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 学与教的心理学,本章内容,第一节 加涅的学生素质观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其教育含义第三节 学生的人格发展与社会化,教学目标与学习重点,能陈述加涅的学生素质的结构成分,能叙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叙述自我意识的构成成分,能叙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理解下列术语: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人格、自我意识、个体社会化、自我统一性。举例说明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能分析学生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学会运用本章所学知识比较初中生和高中生在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上的异同。,第一节 加涅的学生素质观,加涅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加涅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主要

2、贡献有:1.关于学习的分类:1970年根据学习的水平,提出八类学习;后来,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2.学习的信息加工论:1974年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提出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一、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学生的素质,先天的素质,习得的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信息输入:视敏度内部加工:工作记忆容量信息提取:概念提取速度,智慧技能: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问题解决)认知策略:(调节监控能力)言语信息:(陈述表达能力)动作技能;态度;,能力:一般能力智力人格特质:性格、成就动机、焦虑,(一)学生的先天素质 1,素质(diathesis):人的心理发展的先天遗传基础,主要是指神经解剖学基础。加涅从学习的全过程

3、,即信息输入阶段、内部加工阶段和信息提取阶段分析了学生的天性对学习的制约作用。信息输入:如视敏度(视力)影响学习的感知过程;信息的内部加工: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信息提取的速度:反应时。,(一)学生的先天素质 2,其他具有先天性的素质:婴儿早期的深度知觉;语法深层结构;音乐节奏感等.教学的目的:“避免超越人类潜能”早期阅读教学应考虑到小学生的信息组块小,一次不能呈现太多的材料;小学生读课文磕磕巴巴,(二)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1,加涅认为,学生在发展中形成两种素质:能力(abilities)和人格特质(traits)。能力是内潜的个体特征,不能被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测验间接推测;差别能力:与

4、出色解决新问题有关的因素,如言语流利、数字推理、视觉形象记忆、空间定位等;智力是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由先天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长期稳定不易改变的特征。智力包括一般能力和差别能力,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二)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2,人格特质:被心理测验揭示的个体一般倾向,是长期稳定的,不易被旨在改变他们的教学所影响。人格特质包括:焦虑、成就动机、性格内向、谨慎、冲动、自我满足等。作为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能力和特质的重要性,可能因教学性质的不同而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三)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加涅倾注了毕生精力,找到了支配人类行为表现的五种学习结果: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

5、度和动作技能。五种学习结果:五种习得的性能(learned capabilities),学校教学的目标,并构成了新的学习的内部条件。,习得素质之一言语信息,相当于“双基”中的基础知识。中小学历史课、地理课中大部分知识是言语信息。它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它们以单个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储存在认知结构中。,习得素质之二智慧技能,相当于“双基”中的基本技能。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学习要求掌握的基本上是智慧技能。加涅认为,智慧技能的实质是人们应用符号处理信息或问题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根据某种语法规则说话或造句,或运用某些数学、物理、化学等规则去解题等。智

6、慧技能在大脑中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的形式镶嵌在与之相关的命题网络之中。中小学生掌握的读、写、简单的心算等技能属于自动化的智慧技能。,习得素质之三认知策略,有些类似于学习方法,但其内涵要丰富得多。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步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如果一组概念和规则支配了人的认知加工活动,提高了其信息加工能力,则他就习得了认知策略。如一位小学教师教给学生一套纠正“四则混合运算”差错的程序:一找,二核,三算,四订正。如果学生每次都能用这套程序纠正错误,我们就认为他已获得了“纠错”的认知策略。,习得素质之四态度1,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

7、组织的内部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其核心成分是情感。我国教育方针中的德育包含在态度之中,二者有时同质使用,但也有所不同。如学生做作业字迹比较潦草,上课不认真听讲,我们只能讲他学习态度不好,不能说他品德不好。,习得素质之四态度2,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才属于品德范畴。态度(品德)学习渗透在一切学科的学习中,如学习理科类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时,需要形成喜欢这些学科的态度、而文科类的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品德教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中,态度(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习得素质之五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在运动规则的支配下,因练习和反馈而逐渐

8、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在许多学科中都有。如小学生学写钢笔字、毛笔字;语文课要学会朗读,朗读中有复杂的声带肌肉的协调运动;中学物理、化学课要学会做实验;音乐课要学会弹钢琴;美术课要学会作画;体育课和劳技课则以学习的动作技能为主。,二、加涅学生素质结构观的教育含义1,1.教学应该“避免超越人类潜能”。对于学生的先天素质,教学不仅不能改变它们,而且要想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超越它的限制。信息加工过程的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72个组块。如何在容量限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短时记忆的作用:1、扩大组块;2、提高操作效率;卡尔威特的教育早期教育成功的例子。,二、加涅学生素质结

9、构观的教育含义2,2.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1)教育要考虑学生智力水平的个体差异;同质分组,分层次教学;小班化教学;掌握学习和程序教学;(2)教育要考虑学生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人格特质:性格外向,性格内向;非指导性教学,合作学习;(3)教育应考虑学生习得素质的个体差异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学习起加速或减速作用,本身并不构成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习得的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学生进行新的学习的基础,他们决定新的学习能否发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论语先进: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即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

10、。”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三、素质教育是对学生习得的五类素质的教育,学生的先天素质不能被教学所改变,教学应避免超越它们;发展中形成的两类素质,具有相对稳定性,教学只能适应它们。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习得的五类素质的教育。1、根据习得素质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2、智慧技能的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点。,1、根据习得素质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当代知识分类学习论:每类习得的素质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过程和内外条件,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素质进行教学设计,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有无一般的模式

11、?,2、智慧技能的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智慧技能的教学应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点。智慧技能智力?智慧技能的教学应注重做到“四化”:结构化:纵向不断分化,横向综合贯通;自动化:基本的智慧技能应达到自动化的程度;策略化:自觉运用认知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条件化:知道何时何地使用何种知识;,R.M.Gagne:罗伯特加涅(1916-2004),加涅的兴趣集中在学习理论、教学设计乃至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上,并因其教学理论而闻名。他曾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他曾于 1972 年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杰出教育研究奖,1974 年获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章,1982 年获美国心

12、理学会应用心理学史密斯纪念奖章。,加涅提出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二节 认知发展及其教育含义,*发展的含义:通常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发展通常是指向好的方向的变化,并产生更有适应性、更有组织、更有效率、更为复杂和更高水平的行为。个体发展包括生理发展、人格发展、个体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发展以及认知的发展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来说,要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能力和人格特质,其中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的核心是认知能力。,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人物及其理论皮亚杰,瑞士著名的心

13、理学家。其主要贡献:发生认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积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逻辑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核心。,Jean 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4、一)感知运动阶段(02)认知发展(任务)特点: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二)前运算阶段(27)认知发展(任务)特点:感觉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语言出现和发展。1.单维思维集中偏向,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4.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5.不合逻辑的推理(三)具体运算阶段(711)认知发展(任务)特点:形成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守恒观念形成。,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多维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5.具体逻辑推理(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认知发展(任务)特点:形成解决各类问题的逻辑推理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感觉运动阶段:(

15、岁),皮亚杰认为在感知运动阶段里,婴儿的智力表现只要集中在自身的动作中。儿童的认知主要表现为:、出生时最初所表现出的先天的无条件反射能力:比如对嘴唇所触及的物体的吸吮,当物体触及手掌时的抓握反射。到出生第一个月的晚些时侯,婴儿就可以根据刺激的不同,调整自己的反应,使之更具有适应性:比如区别吸吮母亲乳头和奶瓶的方式。这期间,儿童从反射练习阶段向初级循环反应阶段过渡。、当婴儿个月时,进入初级循环反应阶段的发展,会产生一些重复性的动作,比如将手指放入口中吸吮,调整头的角度吸吮衣物的一角,或试图用手将所能及的物体放入口中。这一阶段,婴儿与客观世界发生相互作用比条件反射更进一步,但行为水平不高,尝试性错

16、误发生频繁,而且仅注意自身身体的感觉,对外部环境暂时不感兴趣。,感觉运动阶段:(岁),、各月,婴儿对身体以外的行为结果发生了兴趣,比如将物体反复扔到地上,听它发出的声音或观看其滚动。及通过动作和结果的联系,形成循环反应(及二级循环反应),也就是说,婴儿对自身动作和动作对客观世界的影响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其认知由初级反应阶段向协调阶段过渡。、个月的婴儿,行为比上一阶段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而且可以协调循环动作,来达到目的,比如通过反复拉动桌布来取桌布上的物体,或尝试打开母亲的手提包,来看里面的东西等。皮亚杰还认为,在这一阶段,婴儿之所以将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明确地联系起来,说明他们已经获得

17、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客体永久性”的获得时感知运动阶段的质的飞跃。,感觉运动阶段:(岁),、个月的婴儿进入三级循环阶段,婴儿能进行有意识的行为调整来解决问题。例如尝试使用不同的餐具,不去碰饮水机热水龙头,见到障碍物绕行等。、个月的婴儿具有了心理表征能力,儿童呈现出对概念的表征能力。皮亚杰认为婴儿获得心理表征能力的两个重要标志就是: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就能解决问题;延迟模仿能力的产生。例如,他们可以在汽车并未鸣笛的情形下,模仿汽车喇叭的“嘟嘟”声,;他们可能会说“我要一个大大的蛋糕。”并同时用双臂画圆,描述蛋糕的形状,而眼前并没有蛋糕。儿童在这一阶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具有感知的意义,不具备心

18、理操作的意义。,前运算阶段:(岁),进入前运算阶段以后,幼儿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日益频繁地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儿童在其认知能力上的最重要的发展是具有以下初步的信号表征能力:、表象符号延迟模仿,即儿童在观看或听到其他情景声音之后,将之重新再现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感知运动阶段已经出现,在这一阶段进一步深化,比如模仿天线宝宝挺着肚子走路,模仿成人动作等。、语言符号 皮亚杰将语言符号分成两种形式象征及符号,并认为他们有不同的心理学意义。象征是个人的特殊标志,比如一个孩子将铅笔代表注射器给洋娃娃打针,而另外一个孩子可能把铅笔当作擀面杖来模仿家人擀面。符号则是一种用于人际交往的约定俗成的标志,

19、是统一标准的,比如文字。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前运算阶段早期主要借助物体的物理特性将之作为象征来表征客观世界及自身感受。比如用“汪汪”来表示小狗,用“嘟嘟”来表示汽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符号来表征外部世界,比如用“狗”的文字或发音来代替“汪汪”等,年长一些的儿童能更好的使用语言进行再现,比如向家人描述在学校的经历等。,前运算阶段:(岁),、自我中心性 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中心性,指儿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例如我们经常发现岁孩子之间的“交谈”是没有话题交叉和内容交流的;或者当孩子向我们要“金箍棒”的时侯,他所指的不过是一节用纸卷成的行似

20、小棍的东西,这个东西对家人并不构成“金箍棒”的意义。、感知局限性 皮亚杰认为在这一阶段,儿童在观察事物的时侯,往往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所具有的较显著的特性方面,而忽略其他的方面。比如倾向于先了解事物的静止状态,然后是事物的转换状态。思维的抽象性还很低,还不能进行抽象符号之间的逻辑运算。,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皮亚杰的数量守恒、体积守恒等试验说明了儿童这一认知特征。儿童基本克服了思维中的自我中心。但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以及过去的经验,缺乏抽象性。这期间,儿童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具有了心理操作能力(即产生心理理论),并

21、可以利用其心理理论去认识、表征和反映内部和外部世界。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在这期间的抽象思维的水平还很低,在面对某些数学问题和物理问题、社会问题时,仍然显得无能为力。,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他们的思维特点是: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能够监控和内省实际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皮亚杰认为这阶段突出的发展是思维的抽象性获得了大大的提高。比如,他们开始幻想一些情形,而这些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经验相差甚远;他们开始思考社会、真理以及道德等抽象的问题。与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相比,这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有两点共同之处,即都具有心理操作

22、能力;都达到了思维的可逆性。不同之处在于,儿童的心理操作在功能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不再是简单的单次活动,而是在不同层次上构成了组织系统,出现了“对操作的操作”。心理操作组织系统使得他们在认知活动中,不仅注意其结果,还主动地监控、调整和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他们可以在头脑中设想出各种解答数学题的方法,并从中选出最优答案。这是在儿童治理发展过程中超越见几个阶段的重要进步。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所应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二、认知发展阶段过渡的一般与特殊一般性顺序性:思维发展阶段普遍存在,发展阶段顺序不变特殊性差异性:阶段过渡在不同人身上存在显著差异*同一个人在某

23、一学科领域的思维可能达到形式运算水平,但遇到新的困难问题时,其思维又会退回到具体运算水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规律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大中小学生的教材之比较*大中小学生的教法之比较(二)教学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时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第二节 人格发展与社会化,*人格的含义:Personality;又称个性,源于拉丁语,意指古希腊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假面具,以代表剧中的人物。比如中国京剧中的脸谱谢米尔将其定义为:人格是指决

24、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其特征有:综合性;稳定性;差异性,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一、人物及其理论埃里克森,德国人后去美国,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家。其主要贡献有:自我及其同一性理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后期阶段的成功依赖于早期阶段危机解决的程度。,Erik H Erikson:艾里克森(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

25、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前五),(一)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阶段 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二)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阶段发展任务:培养自主性。(三)主动感对内疚感(45)阶段发展任务:培养主动性。(四)勤奋感对自卑感(611)阶段发展任务:培养勤奋感。(五)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阶段发展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

26、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

27、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

28、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

29、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

30、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

31、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成年期(25

32、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

33、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前五),二、埃里克森人格理论的教育含义:改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学前儿童:鼓励探索与尝试*小学生:帮助确立实际的目标*中学生:理解;职

34、业选择;角色体验针对不同冲突类型,采取相应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课堂讨论,发展危机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化危机为转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如何提供适当的教育?青少年心理适应问题严重的成因?,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之自我意识,一、含义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自我了解、自我评价*情感成分:自尊自爱、自暴自弃*意志成分: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特征有:组织性、多维性、层次性,自我意识的发展,二、自我意识发展的路径生理的我社会的我心理的我三、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1.制约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决定人格的发展方向3.自我调

35、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之个体社会化,一、含义个体凭借其生理特点在时候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发展,二、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儿童社会化(生活技能、社会规范)青年社会化(模仿成人行为模式)继续社会化(适应新环境新角色)再社会化三、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1.自然基础健全的神经系统2.社会基础社会生活方式3.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与交往,影响人格发展的其他社会化因素,*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2.学校教育主要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实现的3.同辈群体具有强化与榜样的双重作用4.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与伟人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