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猜想(三).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8029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观题猜想(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主观题猜想(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观题猜想(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观题猜想(三).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届高三政治冲刺阶段主观题猜想(三)38(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78年2012年我国GDP与城镇化水平对比图注: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拉动数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目前我国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城镇化率均不到45%,世界上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多在70%以上。材料一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已经上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与“摊大饼”式扩张,引发圈地、堵车、人口盲目涌入、城市污染严重、产业空虚等问题的旧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

2、力,不认为“造城”,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融合,重点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让农民逐步融入城镇。为此,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材料二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强大引擎。但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农村出现了土地撂荒、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青壮打工去,收禾童与姑,留守儿童苦,空巢老人孤”的问题,又对农村基层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材料三 某镇在城镇化建设中突出两大特色:一是依托山水秀丽、人文荟萃优势,打造乡愁文化,创建生态文化;二是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公共服务,鼓励社会

3、各方面建言献策,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1)上图(含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实现从“土地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经济意义。(10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请为如何创新农村基层管理和服务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3)结合材料三中该镇城镇化建设两大特色,为图15“铁三角”文化遗址提出一个保护开发建议,并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论证所提方案的合理性。(10分)3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许多欧美国家把推广阅读活动作为提高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美国实行“阅读优先计划”,英国努力建立“满是读书人的国家”,日本开展“

4、亲子20分读书”活动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当下中国的国民阅读呈现功利化、实用化等倾向。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往往热销,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某权威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人认为“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功利化阅读明显”;56.7%的人认为“人们偏重书籍的实用性”。(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10分)(2)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对国民阅读中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进行评析。(6分)2014届高三政治冲刺阶段主观题猜想(三)参

5、考答案38(1)经济信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且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4分)经济意义: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形成巨大消费需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3 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转变,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的生 活质量和生活水平。(3分)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全

6、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3分)有利于保住耕地红线,节约土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1分) (2)村党支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层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探索新型农村的养老服务方式,发展农村教育,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流向,统筹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村民委员会要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农村基层管理和服务,要充分发挥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切实搞好村民自治。村民要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自觉履行应尽的

7、义务,切实保障好子女的受教育权,赡养好老人。(每个要点3分,共12分)(3)建议:(主旨:保护与合理开发)(4分)示例:政府保护“铁三角”文化遗址,绿化、美化环境,科学打造旅游生态园区,发动自愿者参与园区管理。分级评分和要素分级评分要素保护生态如:尊重传统、留住乡愁开发内容如:休闲观光、娱乐教育社会治理如: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公共服务如:休闲设施、服务水平01分答1个方面得1分,遗址破坏、迁移、改建0分;表述不准确0分2分答2个方面且应具备,否则得1分;建议表述准确;只写知识不结合材料0分3分答3个方面且应具备,否则得2分;建议表述准确;只写知识不结合材料0分4分答4各方面都具备;建议表述准确;

8、只写知识不结合材料0分论证:(答两个方面得6分)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或“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1分)保护“铁三角”文化遗址是尊重民族情结、保护文化遗产的要求,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2分)答:“铁三角”文化遗址坐落于镇区,历史悠久,寄托乡愁,文化价值丰富。(2分)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或“应重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发挥其积极作用。(1分)做好“铁三角”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利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社会和谐。(2分)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或“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融入

9、时代内涵”)。(1分)实现“铁三角”文化的创新,是焕发传统文化生命力的要求。可以繁荣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促进文化繁荣。(1分)保护和开发“铁三角”文化,是丰富人们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区。(2分)要求(1)论证运用的观点和阐述内容正确,表述规范;(2)可从必要性和重要性角度具体论证;(3)突出思想性和时代性。(4)论证的思想高度不够,不能得满分。39(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分)有利于我们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3分)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物质决定意识,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偏重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人们的读书除了实用性外,还要选择一些对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有促进作用的书籍。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丧失斗志。为此要注重对阅读内容的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每点2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