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 幻灯片.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78628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 幻灯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农业经济学 幻灯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农业经济学 幻灯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农业经济学 幻灯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农业经济学 幻灯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 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 幻灯片.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经济学课程负责人:王永平,第十二章 区域发展与农村扶贫开发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农村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以及县域经济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功能,了解区域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把握贫困地区的经济特征、致贫机理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简要历程。,主要教学内容: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县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贫困地区发展与农村扶贫开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第一节 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一)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包括各产业和各地区同步发展均衡发展理论代表性理论流派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n-Rodan)的“大推进”理论 纳克斯(R.Nurkse

2、)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二)非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均衡发展理论的典型以赫尔希曼等人为代表 主张落后地区应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选择主导部门或产业的依据是部门所产生的关联效应的大小 前向关联、后向关联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忽视了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倾斜过度容易造成“产业二元结构”和“空间二元结构”,二、增长极与点轴理论(一)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增长极(growth pole)是指具有创新功能、示范和扩散效应的经济中心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来源于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首先提出

3、的以“发展极”为标志的不均衡增长理论增长极理论的缺陷过分强调增长极的正面效应而对负面效应不置一词 将增长极建筑在抽象的经济空间基础上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rdal)“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弥补了第一个缺陷。主张政府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 法国经济学布代维尔(J.Boudeville)“区域增长极”弥补了第二个缺陷,增长极的确定:根据发达国家国家已有的经验,一般选择区域条件优越的地区作为增长极 区域条件优越包括以下因素: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工农业生产有一定基础,具备迅速发展经济的条件 自然和经济资源丰富,经济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和未来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4、较大 具有发展区域重点产业的优越条件,属于地区重点产业的重点开发区域,(二)点轴理论点轴理论的概念 点轴理论是把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的国民经济看做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点”和“轴”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点轴理论对轴线地带的若干个点予以重点发展,强调轴线对经济扩展的影响,以集聚、非均衡为特征。“点”是指在一定地域的各级中心城镇,即各类增长极。具有以下特点: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并与周围地区产业相关,是一个产业综合体;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突出优势,如产品优势、市场优势等;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水平。“轴”是指现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实质是依附沿轴各级城镇的产业开发带。其特点是:它是若干资源开发、产

5、品和劳务生产流通基地;必须处于水、陆、空交通干线上,即要有相对绸密的运输网,把这些流通基地连成一线,以缩短空间距离并节省时间。,点轴理论的基本思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生产、位置、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和远景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 确定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渐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市。,三、区域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中国的三大经济区域 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具有明显“梯度”的东、中、西部三

6、大经济区域 东部包括11个省(市),中部包括8个省,西部包括12个省(区、市)三大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差距效应 三大区域在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社会环境和经济技术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政策倾斜,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且大大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三大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迅速扩大 倾斜发展战略产生的积极效应体现在三个方面:聚集效应,示范效应,扩散效应 三大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面临三大趋势:结构转型中的工业化趋势,体制转轨中的市场化趋势,经济开放中的国际

7、化趋势 三大区域应选择不同的的村经济发展战略,第二节 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的概念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规定性 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区域性。以县行政区划范围为边界,具有各自地域和资源特点综合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和区域性经济网络,是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综合体层次性。包括县城经济、乡镇经济、村域经济和

8、家庭经济四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又包括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中间性。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联系的纽带,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 开放性。县域经济活动的边界不局限于县行政区划内,它可以依靠其经济张力向行政区划范围以外扩展和渗透,并与外界产生经济互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县域经济的主要功能县域经济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前沿阵地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和基本支柱县域经济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主战场和桥头堡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与前提县域经济是城乡体制改革的汇合点和突破口,新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途径 思路创新:着力培育县域经济竞争力 产业创新:大力发展

9、特色经济 观念创新:树立适应市场竞争的新理念 措施创新:实现“四大突破”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上有所突破 在招商引资上有所突破 在经济发展环境上有所突破,第三节 贫困地区发展与农村扶贫开发贫困的类型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所不能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状况。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一般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而言,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标准的状况。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 狭义贫困亦称经济贫困,是指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匮乏。即它只包括物质生活的贫困,而不包括精神生活的贫困。广义贫困是指贫困者享受不到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

10、人”所应享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衡量贫困的标准贫困线的划分 贫困线亦称“最低生活保障线”,是衡量贫困人口的标准尺度,通常设定为满足最低生存消费所需花费的支出或得到的收入 国际上通用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主要有:恩格尔系数法、马丁法、收入比例法、支出法、生物学法(基本需求法)等 国际通行的贫困线标准 贫困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多维的概念,但国际上通常采用收入贫困的概念来测量贫困。各国一般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消费水平,确定相应的贫困线。因此,贫困线标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是不同的 为了保证各国测量贫困的可比一致,世界银行确定了全球统一的绝对贫困标准,即规定每人日均生活费在1美元(按购买力平价

11、计算,1985年价格)以下者为贫困人口,低于275美元为赤贫,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贫困人口标准 采用以基本生存需求为核心的生存绝对贫困概念作为计算农村贫困人口标准的基础 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为206元。之后,国家根据物价指数变动情况逐年对农村绝对贫困线标准进行调整与国际公认的贫困线标准相比,我国农村贫困线明显偏低 贫困县标准 贫困县标准仅仅是一个工作标准1986年国家以县为单位,确定了331个县(旗、市)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1994年国家重点扶持贫困线总数调整为592个,分布在全国27个省(区、市)新阶段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采用“631指数法”确定,总数仍为592个,分布在中西部21个省区市

12、,“631”指数法: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占60%权重(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各占80%与20%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的县数(占全国比例)占30%权重。人均低收入以1300元为标准,老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为1500元人均GDP低的县数、人均财政收入低的县数占10%权重。人均GDP以2700元为标准,人均财政收入以120元为标准,贫困程度的测量贫困程度的测量是指从宏观角度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水平或贫困人口状况,是制定反贫困政策和进行贫困理论研究的基础工作 测量贫困程度的方法 贫困发生率。又称“绝对贫困指数”或“贫困人口调查指数”,它是描述贫困现象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用贫困人口占人口总

13、数的比率表示 贫困缺口。亦称“贫困距”,主要用于测量贫困人口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总体差额,反映贫困人口内部贫困深化程度的差距 贫困缺口率。贫困缺口率又称“贫困差距指数”或“相对贫困指数”,系指每个贫困人口的纯收入与贫困线差距的总和与达到贫困线收入的总和的比率,贫困地区的经济特征及致贫机理贫困地区的经济特征 经济环境的封闭性 生产要素的落后性生产结构的单一性 经济运行的依赖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贫困地区致贫机理 要素短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托达罗的自然环境决定论、哈比逊的人口素质论等 地域环境差 文化贫困。自我维持的贫困文化阻碍穷人提高其生活水平 社会不公。能力和权利缺乏 制度致贫,贫困地区开

14、发与发展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贫困地区的开发与发展,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通过全面实施向贫困人口提供帮助的扶贫开发战略来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发展。实施扶贫战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向贫困人口提供帮助 道义上的支持。即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形成一种帮助贫困人口的力量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对贫困人口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收入保障 设计区域发展对策。针对贫困人口分布集中的区域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通过政策、投入等倾斜加大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力度 向贫困人口提供各种形式的经济资源(通过外部效应和直接瞄准两种途径)向贫困人口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和激励,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改革开放以

15、来的中国农村反贫困实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5年 主要通过实现全面经济增长和改善农业交易条件缓解农村贫困。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迅速减少到1.25亿,年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近1800万 第二阶段:1986-1993年 通过有计划的扶贫开发和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相结合缓解农村贫困。这期间贫困人口由1.25亿减少到1993年的8000万,年均减少贫困人口560多万 第三阶段:1994-2000年 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八七”攻坚计划结束后,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209万,年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80

16、多万 第四阶段:2001年开始至今 颁布并组织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即十年之内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并巩固已有的扶贫开发成果,将扶贫开发对象扩大到低收入贫困人口,政府将扶贫单元从贫困县调整为贫困村,同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扶贫资金投入,采取整村推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三项具体措施,推动新阶段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到200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由2000年的3209万人、6213万减少到2148万人和3550万人,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内容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开展技术培训,帮助

17、贫困群众掌握实用生产技术 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积极稳妥地扩大贫困地区劳务输出 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 稳步推进生态脆弱区贫困人口自愿移民搬迁,主要参考文献1、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新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刘江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王国良中国扶贫政策趋势与挑战(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5、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6、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复习思考题1、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及其缺陷2、增长极与点轴理论及其缺陷3、县域经济的特征与功能4、县域经济的发展途径5、如何理解县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6、贫困地区的经济特征及致贫机理7、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