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 榴 郭沫若,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社会活动家。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本文写于1942年。,走近作者:,预习活动,1、自读课文,疏通字词。2、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一,1、在刚才的听和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意。,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全文可
2、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说出喜爱的理由。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1)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充满生命力的特点)(2)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与梅柳的作比较,形象地刻画出石榴的独特风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3)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垒吗?它会笑你
3、呢。(语言幽默,富有情趣,写出石榴的变化和惹人喜爱)(4)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这句使用拟人手法,把石榴作为一个有情有义,充满生命力的人米写,形象地描绘出石榴果实成熟的样子。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合作探究一,1、第一段主要运用什么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部分?分别是怎样描写的?,对比写法,点出了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依次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和“子粒”。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 新而不柔媚。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对炎阳
4、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脏。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果实:似“破口大笑”。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o,合作探究二:,1、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2、你觉得作者为什么喜爱石榴?3、你怎样理解本文主题?,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2年10月31日。郭沫若先生于1937年抗战爆发后秘密回国,主持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积极从事抗日文艺运动。,第一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热烈”、“充满活力”、不受束缚这一内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榴热烈
5、、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格。“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作者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下抗争,毫不示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无畏精神和品格,而这精神正好与作者性格特征相契合,所以喜欢石榴。,作者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感情,作者赞美石榴实际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蓬勃向上、乐观自信的时代精神,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小结本文写法上的特色,1抓住特征
6、,仔细描摹。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写一两段话,描绘你喜爱的一种花草树木,最好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方法。,茉莉花,它虽然没有玫瑰花的娇美,没有牡丹花的高贵,但它清新脱俗,清香宜人。在柔嫩的枝条上,茉莉花从层叠的绿叶中露出娇羞的小脸,雪白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颤抖着,使空气中弥漫起淡淡的清香。,夏天,河岸的一排高大的白杨树,象几十个巨人一样耸立着。它直挺挺的身子,在天空伸长着,密密丛丛的深绿色叶子,在太阳下闪着夺目的光彩。哪怕是再小的风吹来,它总要向山谷发出呼啸,总要放开喉咙给白杨树村的人歌唱。,1.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石榴的?,枝叶-花朵-果实,枝叶:花朵:果实:,2.作者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思考题,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深红色 夏天的心脏 红玛瑙花瓶,金罍 皓齿,3 你觉得作者为什么喜爱石榴?怎样理解作者说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石榴美丽可爱,不畏炎热,通过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石榴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特征。,(对比 比喻 拟人 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