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校本研修工作概述.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9722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阳校本研修工作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阳校本研修工作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阳校本研修工作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阳校本研修工作概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阳校本研修工作概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阳校本研修工作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阳校本研修工作概述.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培计划(2013)”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本区域组织与管理工作案例省市区县: 云阳 管理员姓名: 曾晓宇 填表日期: 1月11日 案例要素及描述内 容区域名称单位(区域或学校)实际名称 重庆市云阳县校本研修社区名称及网址名称:重庆市云阳县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网址:组班形式请选择序号:1.基于省市2.基于区县3.基于联片(中心校)4.学校手拉手5.独立学校6.其他形式(在右侧请写出来)3和4组织管理模式客观描述:区域整体情况概述、参与项目情况构成、人数,组织结构、管理及指导人员分工等(画出结构图)云阳县的教育是以农村学校为主的教育,师资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教师的自主学

2、习以及学校的师资建设比较滞后,学校盲目的培养教师,因此急需通过有计划、有前瞻性、引领性的系统培训。管理员 本次培训我们分别选取了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的6所学校有独立农村初中、九年制学校和小学,培训教师共计200名。组织形式为:学校3学校2学校1协作组长1协作组长2协作组长4协助组长3 管理员负责激励、协调和督促学校和协作组的拟定和实施学习计划,推动培训工作开展;协作组长负责本学科的规划和学法指导;学校主要根据线上学习计划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并付诸实施,真正做到网络研修落地生根。实践反思:上述模式基于什么背景和现状(条件),具有什么特点或优点,运行是否顺畅等,中间有无调整?为什么? 这种线性组织结构,

3、主要是基于教育行政化的特点、教研机构专业化的优势和教师积极性不高的实际。优点是职责明确,各尽其长,有一定积极性。运行非常顺畅,因此参训率、研修率和合格率在重庆市率先实现三个100%。其他补充缺点是项目学校和教师个体缺乏主动性网络校本研修方案(计划)客观描述:请写出本区域制定的项目实施方案(或研修计划)。并说明计划的实施情况 为了将网络与校本紧密结合起来,将其效益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我们制定了一下方案:一、研修的原则。1.学用结合,将网络研修计划与校本研修切实结合起来。2.尽可能地解决教师和学校当前的困惑,提升教师和学校管理的理论水平。二、研修的组织管理由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成立项目培训办公室,在

4、继教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办公室主任指定曾晓宇为该项目管理员,管理员负责激励、协调和督促学校、教师和协作组的学习计划,推动培训工作开展,主要从量上管理;协作组长负责本学科的规划和学法指导,主要从质上管理;学校主要根据线上学习计划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并付诸实施,主要组织线下的校本研修,真正做到网络研修落地生根。三、研修过程结合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分为三个实施阶段。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深入两所地理位置居中的学校,对项目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宣布项目启动。这阶段主要是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了解被熟悉该项目,并熟练使用网络研修网页,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起来轻车熟路。二阶段:集中学习阶段。组织看课,参与交流讨论,制定

5、并实施校本研修计划和个人研修计划,上传日志、资源,三阶段:反思总结阶段。分校分组组织讨论通过本项目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提出需要改进意见。实践反思: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后,从内容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全面性,过程安排的合理性,教师的参与性等方面进行描述,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已调整的哪些,调整的原因等内容总体可行,可操作,过程安排合理。教师的参与目的错位,从统计数据来看集中在看课,主动学习不够,没有深入参与到网络学习。学校的重视不够,校本研修计划可行性和操作性差,网络资源没有得到最大的利用。其他补充:关于规章制度客观描述:为项目实施或激励学员,制定、修订或强化了那些规章制度及奖惩办法?实施效果?(详细内

6、容可另作附件)1. 网络研修的成绩计入教师继续教育验审学分。2. 全县对实施效果好的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3. 全县在学习效果好的学校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4. 各校在项目结束后,组织本校教师交流讨论。5. 全县组织项目学校经验交流,并在全县推广实践反思:制定上述制度的出发点或目标? 实施情况描述,效果归因? 上述制度的目标是圆满完成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力争更新各个学校和教师的校本研修理念,改进、规范校本研修的激励机制和措施,形成良好的校本研修氛围。上述措施的运用,调动了项目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其他补充: 缺点是项目学校和教师个体缺乏主动性。研修活动开展情况客观描述:项目期间组织开展了哪些

7、研修活动? 请分别列出纯线下活动、线上活动和“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活动次数。并在每类活动中重点描述其中一个活动的开展情况。对于“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活动请重点描述线下活动在线上的拓展延伸点在哪里1.线上活动:线上以小组探究为主,线下云阳县各学校教师广泛参加。组织教师收看所有课例视频 ,认真组织活动,组织资源互评,编修简报,活跃团队。2.线下活动:以项目学校为主体,学科小组助力推进。共组织的不同层级、不同学科的各种线下研讨共计20于次。关于课堂教学的课例视频,凤鸣小学组织大家观摩学习,在学习中反思、感悟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教法、学法指导,通过交流互动,基本达成了几个共识:(1)思想先行,学为看点。树立

8、“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观点;(2)语用全面,标为焦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是要获得语文综合素养;(3)“整体贯通,效为亮点”。检验教学效果的核心是看学生所得。广大教师为此撰写经验论文10篇,学校还为此组织了一次公开课,根据看课后大家交流的结论,教研组长组织集体备课,反复磨课,后上课,评课,将线上学习的观念、体会、技巧融入公开课的全课程,让全体教师深入领会并践行。学案编制和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线上应用技术的系统学习,盘石小学结合学校开展的学案教学,及时跟进,要求全体的教师用ppt制作或者拍成微课,也组织了一次本校的的公开课,这极大地激励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实践反思:这些活动(

9、尤其是引入信息技术环境和校本研修社区以后)给本地的校本研修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有哪些,对上述活动成效或问题的思考,成败的归因分析等变化一:累积起了一套有关校本研修的的激励机制和具体举措。变化二:教师们建立起了学习意识和初步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变化三:学校基本能够建立适合校情校本研修计划。变化四:教师基本上习惯了网络学习,能够使用教育信息技术。这些变化得益于近几个月网络研修,网络研修每个阶段有主题,循序渐进,逐步习得。其他补充:项目成效(用真实鲜活的具体案例来说明)认识上的变化:如对校本研修、网络研修、教师队伍建设、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校本研修是教师学习成长的主要平台;网络研修极大丰富了学习资源,促进地

10、区之间的交流,是今后教师学习的趋势;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学习共同体是教学成长的主要方式。管理上的变化:如自主化、机制化等学校建立了一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学校有意识的针对本校教师情况开展小本培训;教师开始习惯在网络上搜索资料,开始在教育论坛、博客上发言。教师的变化: 如视野、教育教学行为等、特别是教师的网络研修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个人在学习共同体中的主人公意识。课堂的教育教学行为,体会到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在一种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宽松,乐意进取、乐意参与,情绪很高亢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就意味着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学习方式转变首先要

11、考察的内容,就是课堂的教育氛围、环境: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的?教师会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情景,设计什么样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来说,新课程课堂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氛围?学生要什么样的学习状态?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学生要自由。所谓自由就是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心理,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无拘无束,这是最基本的东西。第二,要有宽松的氛围。所谓宽松,就是允许学生说错话,说真话,把它自己的经验、最个性化的东西充分表达了出来。我个人的理解,犯错误就是让学生打开心窗,把他心里想到的、碰到的经验和体会充分地表露出来,一时我们的教学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理。第三,就是民主。课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经历、体验转变的过程,

12、教师和学生是同事、伙伴、协作者的关系,像这节课上,写错一个字,学生立即主动指了出来。课堂就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只有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他补充:附件集请提供能够反映本区域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管理过程的文本、图表、新闻报道材料图片;典型研修活动的材料;以及能够体现教师行为变化的真实鲜活的具体案例故事。(1)黄龙初中 刘涛各位老师的精彩设计和课堂机智,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不少精彩的课例不仅仅带领学生畅游在奇妙的语文世界,更给听课的老师们以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对这次活动的感受,那么只能借用杜甫老先生的“润物细无声”了。一、多姿

13、多彩的课堂导入。(2)黄龙初中 霍家辉这次听课,有很大的收获。至少,在意识层面,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第一次感受到,语文课,原来可以这么动人。有句话这么说的:要想感动别人,首先,你自己得先被感动。你没有把你的那份感动之情表达出来,所以学生也就不能体会那其中的情感了,自然就配合不好。(3)院庄初中 凌昌海值得重提的是奉节刘萍老师的阅读课猫,真实的课堂展示的是老师极强的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课堂的评价机制也十分真实,没有一味的表扬夸赞,而是恰到好处的建议和引导。课堂中老师随机的德育教育的渗透也让我们感到了课堂的宽度和深度。(4)龙市初中 黄黎明让我进一步明确了课改的实质是新旧课程范式之间的革命性转换,而并非技术主义的形式化演绎。让我明确了作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方向。(5)龙市初中 刘钦在听课中学生的表现让我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了城乡差距,他们无论是语言功底还是自身的修养都要比农村孩子高出许多。他们课外阅读量大,学习能力强,对于老师讲的东西能做到一点即悟,举一反三。当然,也有一些教师临场经验不足,教材把握不是很熟练,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有所欠缺,但他们并没有显现出慌乱、急躁的尴尬场景。临场发挥的技能也是值得我们称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