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全套资料非常实用.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0299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全套资料非常实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全套资料非常实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全套资料非常实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全套资料非常实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全套资料非常实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全套资料非常实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全套资料非常实用.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 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表 记录编号: IAP-WK-1012001受审部门行政部、经营部和制造部及下属的设计部、质管科、PMC部、生产车间第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时 间2010年12月13日内容:1.目的:检查本公司建立GB/T1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实施,是否持续满足质量体系要求,是否具备向第三方认证机构申请认证的条件。2.范围:本公司管理手册所覆盖的任何部门和相关要素.3.依据: GB/T19001-2008、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4.内容: 具体按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执行。第二次:时 间内容:MGQR-P10-01 A/0批准:

2、 审核: 制表: 2010年度内审实施计划通知1.0目的:检查本公司建立GB/T1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实施,是否持续满足质量体系要求,是否具备向第三方认证机构申请认证的条件。2.0范围:本公司管理手册所覆盖的任何部门和相关要素.3.0依据: GB/T19001-2008、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4.0审核组长: 5.0审核员: 6.0审核日期: 2010年12月13日-12月14日,共二天。 审核小组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核部门时间安排审核涉及要素被审核责任者第一组总经理、管理者代表9:30-10:304.1总要求;5.1管理承诺;5.2以顾

3、客为中心;5.4策划;5.5职责权限与沟通;5.6管理评审;6.1资源的提供;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监视与测量;8.5.1持续改进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于内审、管理评审完成后进行补充审核)。生产部11:00-12:00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采购、仓库14:00-15:30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7.4采购经营部16:00-17:00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8.2.1客户满意度测量第二组接生产部9:30-11:30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可追

4、溯性、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人事、文控、行政10:00-12:006.2人力资源、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质管科14:00-15:30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2.4产品监视与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进设计部16:00-17:007.1产品实现的策划;7.3设计和开发备注1、各部门接到通知后,做好接受审核的准备. 2、首次会议定于2010年12月6日9:00-9:30时召开.3、末次会议定于2010年12月14日17:30-18:00召开. 4、审核报告预计在2010年12月17日后发放.5

5、、其它: 4.2.3文件控制 4.2.4记录控制 5.3质量方针 5.4.1质量目标 5.5职责、权限与沟通每个部门都要审核.制定: 审批: 日期: 2010年12月3日内审日程安排表 记录编号: IAA-WK-1012001审核目的检查本公司建立GB/T1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实施,是否持续满足质量体系要求,是否具备向第三方认证机构申请认证的条件审核日期2010年12月13日-12月14日审核组长小组成员受审单位时间审核依据审核员陪同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9:30-10:304.1总要求;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中心;5.4策划;5.5职责权限与沟通;5.6管理评审;

6、6.1资源的提供;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监视与测量;8.5.1持续改进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于内审、管理评审完成后进行补充审核)。生产部11:00-12:00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采购、仓库14:00-15:30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7.4采购经营部16:00-17:00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8.2.1客户满意度测量接生产部9:30-11:30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人事、文控、行政10:00-1

7、2:006.2人力资源、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质管科14:00-15:30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2.4产品监视与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进设计部16:00-17:007.1产品实现的策划;7.3设计和开发备注: ISO9001:2008标准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MGQR-P10-02 A/0会议签到表日期时间性质r首次会议 r末次会议 r其它主题主持序号姓名部门职务序号姓名部门职务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会

8、议 记 录时 间: 地 点: 主持人: 会议主持人: 记录人: 记录编号:MRE- 出席人: 不 符 合 项 报 告 记录编号: NAR-WK-1012001受审核部门生产部部门负责人审 核 员审 核 日 期2010年12月13日不合格事实描述:查2010年12月4日有报修单,但无设备维修记录表质量记录。不符合: A程序 B标准不符合类型:A(体系性) B(实施性) C(效果性)审核员: 部门负责人: 日 期:2010年12月13日 日 期:2010年12月13日原因分析:车间是当天下午16:30报修的,设备员维修员将设备维修好之后,未及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第二天恰逢星期天休息,之后便将此事遗

9、忘了。 部门负责人: 2010年12月13日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及完成日期:按实际维修内容补写设备维修记录表。部门负责人: 2010年12月13日审核员认可: 2010年12月13日批准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及完成日期:当天将记录补写完成。管理者代表: 日期:2010年12月13日纠正和预防措施跟进:当天已将记录补写完成。 审核员: 2010年12月13日管理者代表审批:同意结案。 日期:2010年12月13日内 审 检 查 表编 号:审核员: 审核组长: 共 页 第 页受审部门时 间年 月 日 时 时审 核 内 容审 核 记 录结 论41总要求1、询问最高管理层体系建立的时间?2、公司的主要产品有

10、哪些?3、最高管理层在整个质量体系运作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吗?4、如何保持体系的持续实施?5、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有哪些?421总则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如何,检查是否包括以下内容:1、询问最高管理层公司质量手册是何时颁布的?2、询问最高管理层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几阶?3、公司程序文件共有多少份?4、公司产品实现的主要过程是什么?5、有无外包?6、哪些为外包过程(工序)?7、由哪个部门进行控制?如何控制?422质量手册1、 手册对公司产品有没有剪裁,如果有是否合理?2、 手册内容的覆盖面是否完整?423文件控制公司是否制定了形式文件的程序?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哪些?文件是否符合公

11、司的产品特点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文件的修订是否及时?修订后是否被重新批准?识别文件现行修订状态的方法是什么?是否满足要求?使用处是否得到有效版本的适用文件?作废文件是否从发放场所及时撤回?外来文件是否得到识别?发放如何控制?保留作废文件的标识是否清晰?424记录控制是否制定了记录的控制程序?记录的标识是否清楚?检索是否方便?是否规定了记录的保存期?检查各部门质量记录的保存状况,并注意审核时各人员寻找记录的时间。超过保存质量记录的处置方式如何?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1、 标准对最高管理者有哪五个方面的要求?2、 如何把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传出给组织成员?3、

12、 在确保产品要求、顾客满意度评价、技术改进工作中是否考虑了顾客要求?4、 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公司提供哪些资源?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 如何确定顾客的要求?2、 组织如何证实顾客的要求转化为相关工作要求并得到满足?53质量方针1、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认识质量方针的重要性?2、 制定的质量方针能否在质量重要性、顾客满意、持续改进三个方面满足标准的要求?3、 质量方针和目标关系是否明确?4、 采用什么措施传达质量方针?5、 质量方针的评审及修改状态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的要求?541质量目标1、 询问公司质量总目标是什么,检查相关文件。2、 质量目标是否在相关层次上得到分解?分解是否适宜?3、 质

13、量目标是否具有可测量性?测量方法是否明确?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1、 实现质量目标的资源是否齐备?2、 质量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3、 宣传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计划是否纳入为重要工作计划?4、 宣传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记录在哪保存?55职责、权限和沟通1、 你的质量职责有哪些?2、 如何确保组织内部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55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效果如何?管理者代表是否进行书面授权,对其职责是否清楚?询问管理代表是如何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如何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553内部沟通公司内沟通工具有哪

14、些?内外部沟通渠道是否畅通有效?是否规定内、外部信息交流的方法以及各种信息如何传递、记录。信息传递过程是否闭合。各类人员是否了解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向负责的部门负责人索要相关文件,查看是否建立并保持了信息交流的程序或方法。56管理评审1、 管理评审一般多长时间进行一次?由谁负责?在管理评审中你应该做哪些工作?2、管理评审的输入、输出有哪些方面的内容?6资源管理61资源的提供最高管理者采取了何种途径确定所需用提供的资源?为满足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的要求,提供了哪些资源?提供的资源是否能确保提供的产品达到顾客满意?62人力资源621总则对质量管理体系中规定的职能人员是否依据其学历、培

15、训、经验进行评价和登记?622能力、意识和培训公司是否识别了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各类人员的能力?是否对人员能力的胜任情况进行了考核?人员的安排是否满足需求?是否按需求安排了培训?是否评价了培训的有效性?员工的质量意识如何?是否保持了适当的培训记录?62人力资源1、 职工的人事由哪个部门管理?新招的员工如何培训?63基础设施为使产品符合要求以及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公司提供了哪些设施、设备?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实现产品的需要?是否得到了维护?64工作环境公司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是否满足需要?是否得到了管理?7产品实现71实现过程的策划是否确定了产品实现的主要过程?对产品实现的过程是否形成了必要文件?

16、对于没有形成文件的过程和活动,如何实施?是否明确了必要的资源?是否规定了相应的难和确认活动以及验收准则?是否规定了必要的记录?是否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了必要的质量计划?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在决定向顾客提供产品之前,是否实施包括以下事项的评审?产品的要求事项是否被确定;与投标书或提案书的内容相异时,其相异点的解决;满足要求所需的能力确保与否。722产品要求的评审对产品要求评审的时间、内容和结果是否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要求?评审的结果和后续的跟踪措施是否予以记录?产品要求更改后,相关文件是否被及时更改?相关人员是否了解了更改情况?723顾客沟通公司对有关产品信息、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

17、理,包括对其的修订、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诸方面与顾客的沟通作了哪些安排?公司是否规定了对于来自外部的关于质量问题的抱怨和投诉的住处传递、解决和回复的渠道?这些安排是否得到了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74采购741采购过程是否规定了对供方的选择、评价和定期评价准则?实施情况如何?对供方的控制是否体现了采购产品对随后实现过程及其产品的影响程度?是否规定对合格供方的管理方法?是否记录了评价的结果和跟踪措施?742采购信息是否清楚、明确规定了采购产品的信息?规定应该具备哪些采购文件?采购文件发放前,是否对规定要求的适宜性进行了评审?评审的方式是否有效?直接在交货单或订货单中记述;将采购信息直接在合同书中

18、记述;71工程控制1) 接到的“样品通知”后是否订立“工程开发流程表”并依时按计划开展工作?2) 制品设计任务书确定后,是否进行制品设计的评审?有无记录?3) 在制品生产后,是否跟进验证及制品设计的确认?4) 如有工程变更,如何控制?5) 样品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图纸是否按“工程技术文件管量规定”进行?6) 工程设计电脑图档是否按“工程设计图档名称命名规则”进行编写?73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审核7.3.17.3.7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是否确定了生产和服务动作的全过程?是否规定了相应的信息?包括必要的作业指导书?是否按规定要求实施了对生产和服务动作过程的控制?生产和服

19、务的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动作的要求?是否进行了维护和保养?测量和监控设备是否齐备,其测量能力是否满足所需要要求?运作中设定了哪些关键和特殊过程?对其实施的监控活动是否满足规定要求?运作过程中设定了哪些监控点?监控活动是否满足规定要求?运作过程中产品的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服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752过程确认公司规定了哪些特殊过程?对这类特殊过程是否实施了确认?对确认的安排是否作了规定?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是否进行了再确认?是否对特殊过程的更改进行了控制?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是否对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测量和监控装置进行了识别?是否配备了必要的测量和监控装置?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测量能力是否与测

20、量要求相一致?对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控制是否满足标准中规定的各项要求?发现测量和监控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对先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采取了哪些复评方式?是否根据复评结果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用于测量和监控的软件,在使用前是否进行了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是否在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对产品进行了标识?当有中追溯性要求时,是否控制和记录了产品的惟一性标识?754顾客财产对顾客财产是否进行了标识、验证、保护和维护?当顾客财产出现问题时是否有记录?是否向顾客报告?755产品防护在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中是否明确了需实施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储存和保护)的产品类别和要求?产品防护的实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效?74

21、3采购产品的验证公司是否识别了对采购产品验证所需的活动?这些活动是否得到了实施?当需在供方的现场的实施验证时,是否在采购文件中作出了符合标要求的规定?实施情况如何?821顾客满意1、 怎样了解顾客满意?2、 当顾客满意度降低了采取什么方式提高?821顾客满意对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规定了哪些收集和分析方法?这些收集和分析方法是否适用?公司是否按规定要求执行?对顾客满意程度的分析结果对改进起到了哪些了作用?822内部审核是否制定了形成文件的程序?程序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在审核前,对内审方案进行了策划?策划的结果是否适合公司的现状?是否策划审核的频率?年度内审计划是否的制定及知会相关部门?审核组

22、长/审核员是否经过资格的认可?如何认可?审核人员是否具备独立性?是否编制相应的“检查表”,对计划对各部门审核的内容?是否按规定要求实施审核?是否记录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以何种方式知会受审核方?相关部门针对不符合项,是否及时采取了纠正措施?审核组是否对纠正措施进行了验证?效果如何?823过程的测量和监控1、 是否明确了为满足顾客要求所必须进行的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和监控方法?是否按规定的要求进行了实施?效果如何?2、 “过程的测量和监控”活动是否覆盖了全部的产品实现过程?3、 是否确定了测量和监控方法,如测量、验证、见证、检查、巡视、评价、记录分析和定期评审等。4、 检查在对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时是否

23、运用了统计技术。824产品的测量和监控是否明确了在产品实现过程的哪些阶段需用进行测量和监控?对测量和监控作了哪些规定?形成了哪些文件?是否对产品特性按要求进行了测量和监控?符合验收准则的证据是否形成了文件?是否表明经授权负责产品放行的责任者?有无顾客批准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特例情况?是否满足要求?83不合格品控制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在程序文件中是否规定了对不合格产品的识别和控制?是否明确了对不合格产品的评审方式?结果是否得到了实施?不合格产品是否得到了纠正?纠正后是否对其进行了再次验证?对交付和开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公司是否采取了措施?有效性如何?是否明确让步处理需报告的场合和部门?让步处

24、理时是否向顾客和有关部门报告?84数据分析公司对哪些数据进行了分析?采了哪些统计技术?分析的结果提供了哪些信息?信息的利用程度如何?85改进851持续改进的策划1、最高管理者如何认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2、 公司策划和管理了哪些持续改进的过程?3、 通过询问和查阅有关文件,检查持续改进的范围是否涉及质理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4、 持续改进的职责是否涉及组织的各层次,持续改进的结果是否达到了提高效率和有效性。852纠正措施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否包括了标准规定的要求?是否对包括顾客投诉在内的不合格按规定的要求实施了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是否有效?重大的纠正措施是否成为管理评审的输入?消除已

25、存在和潜在的不符合的原因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不符合报告的填写、不符合的跟踪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853预防措施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否包含了标准规定的内容?如何识别和分析潜在不合格?实施了哪些预防措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对公司的改进是否起到作用?是否保存了相应的记录?重大的预防措施是否成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内部质量审核总结报告编号: 记录编号:ISU-WK-1012001审核目的:检查本公司建立GB/T1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实施,是否持续满足质量体系要求,是否具备向第三方认证机构申请认证的条件。审核范围:本公司管理手册所覆盖的任

26、何部门和相关要素。审核依据:GB/T19001-2008、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审核日期:2010年12月13日-12月14日受审核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制造部、采购、仓库、经营部、人事、文控、行政、质管科、设计部审核组长: 审核员: 审核过程综述:本次审核历时二天的时间,在管理者代表任审核组长,相关内审员担任组员,对公司的所有部门做了一次系统的审核,在审核的过程中,各部门均做了很好的配合,首末次会议上,各应出席的人员均列席会议 在审核的过程中,内审员之间互相调配时间及审核进度,审核员没有审核自已的工作。不合格项统计与分析(包括:数量、严重程度、特定部门

27、优缺点、特定要素执行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通过内审的实施,各部门运作状况良好。在审核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严重不合格项,一般不合格项4项(详见不合格项报告),管理者代表以书面方式提出,并要求责任部门改进。以上四项不合格,相关部门均于2010年12月14日前,采取了有效的纠正及预防措施,并经审核组长验证后有效,于当日关闭。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包括:文件化体系与标准的符合程度、实施效果、发现和改进体系运行的机制及措施等):从审核结果来看,目前我们已经按ISO9001:2008的要求建立了所需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运作,通过不合格品管理程序、纠正预防管理程序、内部质量审核管理程序以及管理评审程序等程序文件的运作进行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结论: 从审核结果来看,目前我们所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的,适宜的,具备向第三方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及现场审核的条件。纠正措施要求及审核报告分发对象: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制造部、采购、仓库、经营部、人事、文控、行政、质管科、设计部审核组长: 日期:2010-12-15 批准: 日期:2010-12-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