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八师一四一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0323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八师一四一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农八师一四一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农八师一四一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农八师一四一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农八师一四一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八师一四一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八师一四一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1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新疆商业建筑设计院二一年五月项目名称:141团3000亩鲜食葡萄种植项目承建单位:农八师141团可研编制单位: 新疆商业建筑设计院证书编号:工咨乙1033136001单位负责人:张友忠(院长)项目负责人:邢明亮编写人员:童军茂 陈国刚王晓敏 张洛洁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的名称及承办单位1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及范围11.3项目建议书内容及审批意见31.4研究结论 3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62.1 项目提出的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2.3 项目建设的意义9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

2、0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销售预测123.1 市场分析123.2 销售预测15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174.1项目区概况174.2项目区实施有利条件204.3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23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55.1 项目建设的原则255.2 项目总体技术255.3建设规模及标准265.4项目建设内容285.5鲜食葡萄栽培技术规程(第一年)295.6鲜食葡萄栽培技术规程(第二年)405.7项目实施进度47第六章 环境保护486.1 项目建设地环境现状486.2 项目建设污染状况486.3 环境保护措施48第七章 项目组织管理497.1 项目管理497.2 政策保障507.3 劳动定员51第八章 招投标方

3、案528.1 招标范围52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39.1 投资估算53 9.2资金筹措55第十章 财务分析及效益评价5610.1 财务分析依据5610.2 财务分析5610.3 效益分析58第十一章问题及建议60第十二章 结论6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1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农八师一四一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承担单位农八师一四一团113项目建设地点农八师一四一团9连、10连、12连、良种连。114项目性质续建115项目法人邢明亮116项目建设期 1年1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新疆商业建筑设计

4、院12研究工作的依据及范围121研究工作的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西部大开发新疆开发规划(3)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2004/8/1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支持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结合兵团发展林业的特点和优势,积极优化和调整林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

5、新疆本地的名、特、新果品的林业,培育兵团经济新的增长点。(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7)农八师一四一团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资料、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8)国家林业局关于2006年林业治沙贴息贷款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林基发200639号)文件和要求。(9)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10)兵团园艺发展指导思想:“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行政推动为手段,逐步实现特色园艺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发展”,把名优特色园艺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11)“兵团葡萄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52010年)“树立

6、绿色品牌,采取密植高产栽培模式,高标准建园全面推进兵团葡萄产业化发展,到2010年全兵团葡萄总规模达100万亩,总产量达140万吨”。122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项目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对项目建设必要性、紧迫性进行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分析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明确项目建设内容,估算项目投资,拟定资金筹措方案,进行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123研究工作情况2006年3月,农八师一四一团领导及技术人员来我院进行洽谈3000亩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随后我们召开专门会议,做了具体部署,通过现场收集资料,考察调研,与一四一团的技术人员就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建设方案等问题进行研

7、讨,确定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原则。本项目根据国家发展委推荐的经济建设投资指南开展工作财务评价结论。13 项目建议书内容及审批意见本报告代项目建议书14研究结论141市场分析、产品销售方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水果消费需求越来越迫切,市场容量越来越大,本项目生产的无公害鲜食葡萄近期主要在石河子、乌鲁木齐及内地销售,远期销售到俄罗斯、乌克兰及中亚各国。142产品方案以无核紫葡萄、无核白鸡心为主。143建设规模建设鲜食葡萄生产基地3000亩,年产鲜食葡萄4500吨。144生产方法严格按照无公害水果的生产标准组织生产,使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做到科学管理,使基地生产的商品果达到无

8、公害要求为申报绿色鲜食品做准备。145项目区的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农八师一四一团9连、10连、12连、良种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大气土壤环境良好,符合无公害水果的生产条件。146项目区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投资873.7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贴息贷款600万元,自筹273.7万元。14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本项目建设期1年。本项目所得税后投资内部收益率为33.36%,高于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i=8%)179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57年(含建设期)。项目经济效益较好,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148研究结论与建议项目属于新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以优化团场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团场经济效益和

9、生态效益为目标。项目资金筹措有保证,技术成熟、财务可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农八师141团3000亩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序号指 标 名 称单位数量备 注1项目建设规模1.1鲜食葡萄基地建设亩30002项目投资规模万元873.7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760.82.2流动资金万元602.3建设期利息万元52.9*3资金来源万元3.1自筹万元273.73.2上级贴息贷款万元6004项目建设期年15平均销售单价元/公斤2.56正常年增量销售收入万元7297增量总成本费用万元403.78年利税总额万元325.39财务评估指标9.1投资利润率%37.29.2投资回收期年4.

10、579.3财务内部收益率%33.369.4财务净现值(1=8%)万元17989.5盈亏平衡点%46.4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9.6借款偿还期年4.07含建设期第二章 项日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的观念正在逐步转变,食品消费更加注重保健化、多元化和品位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不仅要面对本区、本国的竞争,还要面对世界的竞争,传统的种植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如此强烈的竞争。唯一的对策就是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适应市场,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11、发挥优势,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扩大园艺规模,注重发展特色农业。长期以来新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低等原因,导致新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适时调整生产结构,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新疆特殊的气候资源及水土资源,决定了新疆水果具有国内甚至国外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优秀外观和内在品质。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结构,实施优果工程,加快果业产业化步伐,是实施西部开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2、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强调: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为出发点,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和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抓好名、优、特瓜果基地建设。发展新疆特色香梨、葡萄、哈密瓜、蟠桃、大枣、巴旦杏等瓜果生产,提高品质,扩大市场占有率。重点建设农二师香梨基地,农十三师葡萄、哈密瓜及大枣基地,农三师优质贡梨、干果基地,农六师优质哈密瓜基地,北疆酿酒葡萄基地等,在国内外市场打响绿色食品品牌。农八师一四一团地处准噶尔盆地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气候炎热干燥

13、,光照充足,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农业是团场经济的支柱产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是团场农业的显著特点。但团场大面积的棉花种植有较大的潜在风险,如种植结构单一的风险;对环境及土壤污染的风险;易受自然灾害、病虫灾害的风险等。因此,发挥新疆地缘及气候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高产高效林果产业,特别是建立葡萄生产基地。促进团场经济结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使一四一团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和新形势下国家、兵团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农八师一四一团提出本项目建设,以调整团场单一的种植结构,优化团场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团场经济实力,增加团场职工收入;通过项目建设优化农业生态环

14、境,有助于团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需要。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种植业是农八师一四一团的主要产业。农产品以棉花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较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给兵团的农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和巨大的挑战。由于单位劳动力成本高、商品性较差等原因,造成新疆的经济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必须利用新疆的资源优势和自然优势,发展优势产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壮大兵团经济。222基地建设是发挥资源优势,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四一团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十分利于葡

15、萄的生长。因此建设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是提高农业生产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把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23 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果业产业是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融为一体的朝阳产业。建设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质量和效益,保证鲜食葡萄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是对现有棉田进行改造,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引进优良品种,扩大栽植面积,增加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生态型农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224 是提高水果品质,优化水果结构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水果的关税降低和进口增多,使原来

16、销售不畅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外国优质水果的进口,挤占了部分市场;另一方面我国的水果自身存在的品质问题。因此,提高我国水果的品质,调整品种结构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前提条件。225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壮大兵团致福职工群众的需要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项目区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地承包人的收入水平。为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26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需要国内外市场表明:无公害食品比一般食品价格高5-20%左右,而且市场需求越旺盛,无公害食品的发展前景就越广阔。项目区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具有良好的自然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食品,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17、又保护工农业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3 项目建设的意义231实施本项目,有利于引入现代农业开发机制,推动农场与大市场接轨,创造出农业的高产值、高效益,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探索一条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的新路子。232、实施本项目,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有利于推动先进农业生产枝术,促进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33、实施本项目,有利于把一四一团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34、实施本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产业政策。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本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为一四一团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24 项目的可

18、行性241项目区具备无公害葡萄生产的良好条件农八师一四一团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在3%左右,碱解氮50PPM,速效磷15PPM,PH值为中性偏高的壤土,土壤肥沃,年投入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亩。地下水水质好,项目区远离工业区,蔬菜、瓜果种植全部采用井水灌溉,地下动水位45米,完全能满足作物灌溉用量。项目区周围空气质量优良,远离市工业区,空气干燥、洁净,空气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农业综合生态环境良好,适宜无公害葡萄的生长和发展。242项目区配套条件好项目区生产用水、用电、供热等配套设施齐全,并有经验丰富的种植葡萄的技术人员。243管理体系健全项目单位农八师

19、一四一团有健全的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经验,有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有较高素质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都能为无公害葡萄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保证。244 市场前景广阔石河子垦区有61.7万人口,其中市区近30万,奎屯市、独山子有20万人口,人口素质高,加之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显著增强,无公害葡萄的市场空间广阔。245交易方便项目区生产基地以石河子、奎屯、独山子的蔬菜瓜果批发市场为依托,生产的鲜食葡萄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交易方便。246交通便利项目交通便利,离石河子市仅有10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247技术力量雄厚石河子垦区有多年的种植葡萄的历史,区域内农业

20、服务体系健全,石河子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葡萄研究所、石河子农科中心等科研部门实力雄厚,为无公害葡萄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一四一团已与石河子市葡萄研究所签订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建设和生产的技术合作协议。由石河子葡萄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为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的建设规划和种植技术、职工培训的进行全面技术指导。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销售预测31市场分析葡萄是一种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丰产稳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果树。葡萄不仅色鲜味美,爽口怡人,而且营养丰富,浆果中含12%25%的葡萄糖和果糖,O.5%1.5%的有机酸,0.3%O.5%的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近年的研究还发现,具有抗肿瘤、防

21、治冠心病的白藜芦醇在葡萄中的含量很高,所以它也是一种保健食品。无核葡萄克瑞森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耐贮运、果形美观的鲜食品种,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2005年发布的统计资料(Statistiques mondials Paris 2005):2003年全球各国鲜食葡萄进口量达到280万T,比2002年增加了30万T。预计全球鲜食葡萄的进口量将会增加,但与全球葡萄总产量(2003年6260万T)比较,其增幅并不大。2003年,欧洲以占全球鲜食葡萄进口量的56%而位居第一位,领先于美洲(29%)和亚洲(15%)。非洲和大洋洲几乎没有鲜食葡萄的进口。在主

22、要鲜食葡萄进口国中,美国以48万T的进口量位于第一位,领先于德国的32万T。随后是英国,荷兰,加拿大,法国和俄罗斯,以上几个国家的进口量都为15万T到20万T之间。311鲜食葡萄的出口2003年世界鲜食葡萄的出口量为310万T,呈增长趋势。但是由于葡萄酒市场和葡萄干市场的全球化,使得鲜食葡萄的出口量增长幅度很小,因为鲜食葡萄的出口量只占葡萄总产量(6260万T)的5%。在全球鲜食葡萄的出口贸易中,美洲占全球出口量的50%左右,欧洲各国为1/3,亚洲约占10%。非洲和大洋洲的鲜葡萄的进口和出口贸易均为空白。在主要鲜食葡萄出口国中,智利的出口量为90万T(约占全球出口量的30%),为全球第一大出口

23、国。列第二位的意大利,由于2003年产量锐减,其2003年的出口量仅为50万T(2001年为67万T)。312世界鲜食葡萄的产量这里所指的鲜食葡萄产量,是指在全球的葡萄产量中,最终以水果的形式进行内销和出口的那一部分葡萄的产量。世界鲜食葡萄的产量在上世纪90年代初稍有下降后,自1995年起呈上升趋势。2003年产量约为1630万T,与2002年相比变化不大。以鲜食葡萄产量排序,2003年全球各大洲所占比例基本如下:亚洲占全球产量的二分之一强;欧洲占全球产量的五分之一强;其余的四分之一由美洲和非洲瓜分,各占60%和40;而大洋洲的产量极少。亚洲的中国,伊朗,土耳其,印度,欧洲的意大利,美洲的美国

24、,智利和巴西,非洲的埃及均为鲜食葡萄的主要生产国。313国内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均瓜果占有量大幅度上升,从而也有利地推动了瓜果业快速、健康发展。无核葡萄克瑞森作为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耐贮藏的海内外有名的葡萄品种,今后在区内外消费量将会明显增长。我国1990年人均占有瓜果16.5公斤,人均消费瓜果10公斤左右。2004年人均瓜果占有量要达到58公斤,去掉出口和损耗,人均消费43.6公斤左右。截至2005年底,全疆有瓜果产量达258.34万吨,以葡萄、香梨、哈密瓜为主的名、优、特、稀果品占果品总量的63%,产品主要集中销售到粤、沪、浙、

25、港、澳等大中城市或沿海城市,内陆省份市场尚未完全开拓。“十五”期间,新疆自治区和兵团葡萄都有较大的发展,2003年自治区葡萄面积达到140多万亩,结果面积100万亩,总产110万吨;兵团葡萄面积25.7万亩,结果面积13万亩,总产12万吨,位于天山北坡的伊犁州、昌吉州、农五师、农六师积极推广种植新品种,全球红(红提)面积达到15万亩。近些年,全国葡萄面积逐步扩大,全球红葡萄形成了一定规模,特别是农五师5万亩全球红葡萄基地的快速发展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但除新疆吐鲁番、鄯善、托克逊无核白葡萄老产区外,全国无大型优质无核葡萄生产基地,在国内只是局部地区的零星种植,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因此,石河子垦区大

26、面积发展鲜食葡萄,尤其是优良的大粒无核葡萄空间很大。314国际市场目前,国际市场水果贸易量约为3000万吨左右,1996年我国出口水果55万吨,仅占国际贸易量的1.8%。出口的葡萄仅有1738吨,但国际市场对优质葡萄需求量很大,就各个葡萄生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量来看,与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缺口。如1997年国际市场对鲜葡萄的需求量为670万吨,供货量只有380万吨,相差290万吨。因此,日本、德国及其他一些欧美国家希望能从中国进口鲜葡萄及葡萄干。新疆果品,包括葡萄,在国际上的占有率很低,除在东南亚以及新近开拓的中亚等地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外,其他地区的市场基本都为空白。东南亚诸国面积小,人口密度大

27、、消费水平高,华人居多,消费习惯与中国相近,存在良好的销售前景。另外我国与周边国家在水果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大粒无核葡萄以其晚熟、耐贮运、品质优的特性可迅速占领圣诞节期间各国的旺季消费市场。新疆葡萄的优秀品质,足以与世界上所有的葡萄相媲美,只要进一步加强葡萄的生产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并在产品的加工、包装、宣传及开拓市场上下功夫,该品种在国际市场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32 销售预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调整,新疆特产对市场占有率的增长以及葡萄生产的总体规模和供给量,鲜葡萄只要注重销售,把握质量,主动占领市场,价格年际变化不会有较大波动。在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的情况下,鲜食葡萄销售价,基本

28、上稳定在2000元吨以上。此外,大粒无核葡萄属于晚熟品种,销售时间在保鲜条件下可延续到次年5月初。近年来,消费者对反季节水果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国内保鲜葡萄量小,保鲜水平差,所以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保鲜葡萄多为国外进口的洋葡萄。而且售价很高,批发价达30-40元公斤。新疆有着生产葡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的葡萄在内在品质(风味、营养)和外观上均优于“洋葡萄”,只要在品种改良、产品稳定性、产品产后处理、贮藏加工、产品促销等方面有所突破,不但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而且可以打入国际市场,在保鲜条件下葡萄的销售时间可以延迟到次年5月,反季节上市的保鲜葡萄价格一般在6000元吨左右。从1990年起至2003

29、年,世界鲜食葡萄的消费一直呈上升趋势,2003年消费量为1573万T与2002年比较,增加了4万T。亚洲占全球2003年鲜食葡萄消费量的55%,欧洲随后占1/4,其次是美洲和非洲。大洋洲在这一市场上仍然是空白。中国以270万T的消费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成为鲜食葡萄第一消费大国。其次是伊朗,土耳其和印度(消费量均为100多万T)。亚洲也是鲜食葡萄的第一消费大洲。据有关资料介绍,预计今年新疆销往内地和出口瓜果总量可增至300万吨,其中葡萄类将增至100万吨,目前尚有60-70万吨的空缺。葡萄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东疆地区和兵团部分农牧团场。农牧团场发挥其优越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经营管理优势,能有效地实

30、现葡萄基地生产的模式化栽培,目标化管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注重自然和自身优势结合,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创造良好的信誉。本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抓住机遇,发展资源优势,突出产品特色,注重生产与销售工作,搞好服务,实施灵活的经销方式,抓好产品质量,主动占领市场,3000亩葡萄基地实现产销两旺是完全可能的。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41项目区概况411地理位置及区域农八师一四一团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河子垦区西边,安集海灌区西北端。海拔高度370398.4米,地势南高北低,南北坡降2.4,处在沙湾县境内,东面和南面与142团接壤,北面隔西岸大渠与122团、134团、1

31、33团、132团相望,西面以吐尔条沟为界,东西长24公里,南北宽12公里,区域总面积208平方公里。412自然资源状况(1)水文气象一四一团气候属北疆寒温带荒漠-半荒漠气候区,是典型的内陆大陆性气候,具有日夜温差悬殊,光照充足的特点,年均日照2850.9小时,农作物生长期(4月-10月)日照时数为2028.2小时,日均日照9.48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7.56千卡cm2,其中:4月10月为97.89千卡cm2,光热资源较丰富,年均气温6.8,10的活动积温3558.7,无霜期161天,平均年降水量182毫米,平均年蒸发量1717.9毫米,蒸发量为降水量的9.5倍。(2) 地形地貌及土壤一四

32、一团海拔高度在370398.4米之间,场内地形基本平坦,总的趋势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坡降2.4,东西坡降1左右。场内共有南北走向5条自然沟,东区有巴音沟、头道沟、二道沟,西区有顾家沟、吐尔条沟。土壤类型主要是草甸土、灰漠土、盐碱土和苏打盐土4个类型,土壤质地很差,耕地等级都在4-6级之间。(3)水资源一四一团属巴音沟河灌区。巴音沟河管理处通过安一库、安二库、安集海干渠年分配一四一团总引水量4631万M3左右,历年场口引用率平均82,平均斗口用水量3772万M3,其中种植业用水3545万M3,占总用水量的94。地下水静储量1.1亿M3,动储量0.1亿M3。(4)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一四

33、一团现有耕地面积12.8万亩,播种面积10.8万亩,其中棉花10万亩,粮食0.2万亩,其它0.6万亩,可开发利用的荒地盐碱地11.73万亩。一四一团受地表河水的限制和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受一定制约,盐碱土壤以氯盐为主,易于改造,开发的潜力巨大。413社会经济状况(1)人口及劳力一四一团现有总人口11216人,总户数4011户,劳动力6236人。(2)农业生产现状一四一团2005年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紫棉总产28050吨,平均单产300公斤,总产皮棉10618吨。全团工农业总产值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2.05亿元,增长31.6%,实现农业增加值

34、0.93亿元,增长8.%,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亿元,增长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占有量13076元,增长5.%。团场实现利润1000万元,增长1.2%。农业一线承包户均收入元,全团职均收入18000元(不含庭院经济收入)。团场已基本一百万棉花种植业、养牛业、种草业和蔬菜瓜果林木业“四轮驱动”的良好发展势头,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团场工业、建设业的经营机制改革实现了突破,各厂矿、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2005年团场顺利通过了师市“两基”验收,投资230万元新建和改善了中小学教学设施,团小学高考率达95%以上,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以上。(3)农业生产条件及科技服务体系全团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0

35、92KW,大中型拖拉机175台,大中型农机具525部,农用排灌机械3500KW,农用机井158眼,植保机械70部,运输机械8200KW,土方机械540KWa机械化程度85%以上。平均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为48.5公斤。全团现有农业技术人员125人,占农业职工总数的2. 1%,团内有水电公司、农机公司、农业科技推广站及农业局下属炮台试验站等单位,科技力量比较雄厚。(4)基础设施项目单位电源来自石河子市,电力供应属石河子电力局管理,电网履盖整个项目单位,电力负荷尚有富余,能满足滴灌项目单位用电要求。项目单位交通也十分便利,运输发达,呼克公路横穿团部中心,团内道路网四通八达,良好的交通条件为高效益的经

36、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团硬质路面已通往各个连队,各级渠道全长322. 73KM,现已防渗配套131.2 km,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0.76。全团农用机井158眼,电力线路463km,水泵配套158套。41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农八师141团立足本地自然资源和条件,以高质量、高效益、科技、高速度为建设原则,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式综合经营和开发,引进国内众多企事业单位参与建设,对特色农产品已初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职工收入的目标。41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

37、目建设地点选择在农八师141团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4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421政策环境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旨在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此来改变西部经济落后的贫困面貌,缩小我国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国家强盛的宏伟目标。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和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6-2010年)及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兵团党委五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兵团农业产业和农牧团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积极应对和把握加入WTO后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发挥区域自然条件、品种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做优兵团园艺产业就显得十分

38、重要和尤为迫切。兵团要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做大、做优、做强园艺产业,实现兵团棉花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的“三元”农业产业格局,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发展。422资源优势新疆是闻名中外的“瓜果之乡”。由于自然条件适宜,瓜果的糖分较高,风味浓郁,色泽艳丽,香甜爽口。后种植业中,葡萄属于名优高效经济作物,也是新疆的特色果树。这些果树病虫害少,后管理中几乎不用喷洒农药,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加上其易种植,产量高,品质好,具有耐旱、耐贫瘠、耐盐碱、耐高温、易栽培管理等特点,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能充分利用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利用这些特点可以起到耗水少,涵

39、养水源,增加林地,开荒利废,改善土壤的多重作用。在正常管理情况下,每亩果园纯收益可达千元以上。后果再辅之采后增值措施,如精细分选,细致加工包装等,净收益还可以大幅度提高。423市场优势葡萄是一种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丰产稳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果树。葡萄不仅色鲜味美,爽口怡人,而且营养丰富,浆果中含1225的葡萄糖和果糖,O.51.5的有机酸,0.3O.5的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近年的研究还发现,具有抗肿瘤、防治冠心病的白藜芦醇在葡萄中的含量很高,所以它也是一种保健食品。无核葡萄克瑞森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耐贮运、果形美观的鲜食品种,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新疆由于光、热充足

40、,昼夜温差大,糖分易于积累,所产葡萄香脆甘甜。据统计,新疆年产葡萄4700多吨,传统主产地在阿克苏、喀什、和田、哈密等南疆、东疆地区。生产的葡萄皮薄脆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很快形成了北疆种植葡萄的“热点”,并且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造成病虫害几乎不发生,属天然绿色果品,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市场竞争优势。141团首先较大规模的种植葡萄,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424科技开发能力石河子垦区有多年的种植葡萄的历史,区域内农业服务体系健全,石河子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葡萄研究所、石河子农科中心等科研部门实力雄厚,为无公害葡萄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141团已与石河子市葡萄研究所签订无公害葡萄生

41、产基地建设和生产的技术合作协议。由石河子葡萄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为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的建设规划和种植技术、职工培训的进行全面技术指导。在管理上,兵团保持着人民解放军的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生产指挥系统,可为本项目提供每有效的组织保障,保证先进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实施。垦区干部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较高,接受和使用新技术、新成果的积极性高涨。新疆农垦科学院作为垦区开发的技术依托单位,拥有大量相关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智力资源,选派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服务,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25基础设施条件项目承担单位土地较肥沃,有完善的灌溉系统,有一定的生产经验、技术力量和知名度。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状况良好,

42、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实现了农田水利化。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大气、水、土环境条件,是发展绿色食品的理想区域。水源有保证,灌溉条件好。农业机械化已初具规模。垦区设置生产科、园林科、供销科、科技办公室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及良种站等,能较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种子和其它的一切葡萄产资料。交通、电力、电讯设施齐全,交通方便,光缆通讯与全国连网,移动通讯覆盖全垦区,并建设了炮台新镇,成为当地居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心。43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431主要障碍因素(1)农八师141团地处沙漠南缘,气候干燥少雨,沙尘暴发葡萄频繁,生态环境相当恶劣,再加上大部分土地盐碱化严重,土壤肥力差,使得造

43、林成活率较低。(2)农八师141团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能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等方面尚有制约发展的障碍因素。目前尚未把防风固沙林与生态经济林有机结合起来,经济利益与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造成外围防风固沙基干林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经济林建设缓慢。(3)本项目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项目前期建设投资大,因此资金问题是主要制约因素。432解决方案(1)后投资方面,应本着国家、兵团、师共同投资的原则,加快建设步伐和特色果业的迅速崛起。应因地制宜,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优质、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为主线,以特色园艺产品葡萄产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大新品种引进开发和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力

44、度,扩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探索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建园、专业化管理、集约化葡萄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产、学、研结合,产、加、销一体化的新路子。(2)本项目是高功能、高效率的现代发达的科技型特色农业、集约化农业,因而科技含量高,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是其显著特色。要通过示范培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普遍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和葡萄产技能。(3)强化科技的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人才、信息、技术要素市场,建立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和充实技术服务机构和队伍,制定长期有效的培训计划。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 项目建设的原则511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生产布局,从质量上优化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