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施工工艺正规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0353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网改造施工工艺正规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农网改造施工工艺正规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农网改造施工工艺正规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农网改造施工工艺正规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农网改造施工工艺正规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网改造施工工艺正规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网改造施工工艺正规版.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施工工艺标准化建设管理规范为认真贯彻国网公司、省公司关于深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做好“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工作,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设计精密化,施工精益化,工艺精细化,作业标准化,统一并推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质量及工艺标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以下标准:(一)中压配电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杆塔组装中压线路杆塔在城镇宜选用12米及以上杆塔,乡村一般选用10米及以上杆塔,15m及以上电杆分段,分段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直线杆采用预应力电杆,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非预应力电杆;转角杆、耐张杆、终端杆、分支杆及城镇路边宜采用非预应力电杆.2

2、、电杆埋设深度及埋深标识(见图1);电杆埋深标识线下边沿距离地面500mm(见图1).3、电杆组立后,回填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mm夯实一次;回填后的电杆坑应有防沉土台,其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见图1)。4、自立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的反方向产生预倾斜,倾斜值应视塔的钢度及受力大小由设计确定;5、拉线应布臵在转角杆、终端杆、导线不对称布臵的直线单杆,在架线后拉线点处不应向受力侧挠倾。向反受力侧的偏斜不应超过拉线点的3%;6、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拉线盘应采用带拉线环式,拉线棒露出地面部分长度应为500700mm。7、电杆组立好后,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

3、m,直线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紧线后不应向拉线反方向倾斜.8、横担安装(见图2):(1)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应超过20mm;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超过20mm;(2)单回三角排列直线杆,横担安装距离杆梢为650mm,杆顶器距离杆梢150mm;分支杆、90度转角杆(上、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3)双层横担之间的距离单回水平排列直线杆,横担安装距离杆梢为300mm,两侧加装撑铁;(4)双回水平排列直线杆,横担安装距离杆梢为300mm,上下担间距970mm

4、,上、下担均安装撑铁;(5)螺丝穿入方向:立体结构:水平方向者由内向外,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者,双面构件由内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者,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或统一方向,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 2、拉线(见图3):(1)、拉线应根据电杆受力情况装设.拉线与电杆的夹角采用45,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30,拉线包箍应安装在横担上侧距离横担150 mm处;(2)、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边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线柱的倾斜角采用1020;(3)、空旷地区直线杆连续超过10基时,应装设防风拉线;(4)、钢筋混凝土电杆,应

5、设臵拉线绝缘子,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地面范围的拉线应设臵地锚式拉线保护管.(5)、UT型线夹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并加装防盗帽.(6)、拉线的绑扎长度应符合下表:3、绝缘子:(1)、直线杆采用15KV或20KV额定电压等级的针式绝缘子或棒形针式绝缘子;(2)、耐张、转角、分支和终端杆采用两片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或一个双铁头瓷拉棒绝缘子;(3)、10KV针式绝缘子或棒形针式绝缘子顶侧扎线方法分解图(见图4)。 图4 4、导线:(1)、导线应根据设计采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垂直排列;县城区和工业聚集

6、区宜采用同杆双回或多回架设;农业区和偏远山区宜采用单回架设。(2)、中压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和档距:城镇供电半径不宜超过4KM,乡村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KM;城镇线路档距不宜超过50米,乡村线路档距不宜超过70米,村庄内线路档距不宜超过50米.()、耐张段长度不应大于Km,当耐张长度在800m1000m时,应安装停电工作验电接地环;(4)、导线型号和截面的确定:县城区和工业聚集区:主干线宜采用绝缘240MM2;分支线宜采用绝缘185 MM2、120 MM2,最终成为主干网互连连线路和分支线宜选用绝缘240 MM2;县城区和工业区周边的线路可用裸导线。重要乡镇和农业区:主干线宜采用绝缘120MM2

7、;分支线宜采用绝缘95 MM2、70 MM2,特别偏远地区可选用50 MM2,重要乡镇的主干线可选用绝缘线。下列情况可选用电缆线路:a、变电站10KV出线;b、跨越电气化铁路;c、对电网结构或安全运行有特殊需要。(5)、线路通道拥挤、树线矛盾突出,人口密集的城区、集镇应采用架空绝缘导线。(6)、配电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米):(7)、同杆架设线路横担之间最小垂直距离(米):注:转角或分支线如为单回路,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米;如双回线,则分支横担距上排干线横担为0。45米,距下排横担为0.6米。(8)、同杆架空绝缘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距离(米):()、10KV1KV配电线路与35KV线

8、路同杆架设时,两线路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0米.(10)、配电线路每相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KV10KV为0.3米; 1KV10KV引下线与1以下的配电线路导线间距离不应小于为0.2米;(11)、配电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KV10KV为0.2米; 1KV以下为0.1米;5、开关设备(见图5):中压配电网主干线路应根据线路长度和负荷分布情况进行分段并装设分段开关,重要分支线路宜装设分支开关,环形供电网络应装设联络开关设备,1KV10KV配电线路在线路的管区分界处宜装设开关设备;6、防雷和接地

9、:对雷害多发地区及架空绝缘线路应加强防雷击断线的措施:(1)、柱上断路器应设防雷装臵;经常开路运行而又带电的柱上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两侧均应设防雷装臵,其接地线与柱上断路器等金属外壳应连接可靠并接地,且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2)、1KV10KV 绝缘导线的配电线路在干线与分支线处、干线分段线路处宜安装接地线挂环及故障显示器;7、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1)、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米):注:()内为绝缘线数值。(2)、1KV10KV配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易燃材料做成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应尽量不跨越,如需跨越,导线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裸导线不应小于3米,绝缘导

10、线不应小于2。5米;(3)、线路边线与永久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KV10KV:裸导线1.5米,绝缘导线0。75米;(4)、1KV10KV配电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通道净宽度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5米,绝缘线为3米。(5)配电线路的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注:()内为绝缘导线数值。(6)、引流线的连接:裸导线应采用并沟线夹或C型线夹,绝缘线应当采用穿刺线夹,每相导线的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二、配电部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变压器应选用S11型及以上节能变电变压器,负荷变化较大时可采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安装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及有特殊防火要求的配电变压器应

11、采用干式变压器,对人口密集、安全性要求高的地区可采用箱式变压器或配电站。配电变压器容量宜按近期规划负荷选择,适当考虑负荷发展。柱上变容量为50KVA、100KVA、200KVA、315KVA;单台箱式变容量为400KVA、500KVA;单台干式变容量宜小于1250KVA。(一)柱上式配电变压器安装(见图6)1、使用双杆柱上安装变压器,两杆的根开为2。15米。变压器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8米。2、采用配电变压器与综合配电箱同一路平面安装,变压器台架长度为4。3米,台架平坡度不大于1/100。3、配电变压器用角铁与台架牢固固定。4、柱上式配电台区要求在两柱下侧分别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12、止步!高压危险警示牌。5、户外台架式配电台区适应于315KVA及以下配电变压器,应靠近负荷中心安装,避开车辆碰撞和易爆、易燃及严重污染场所,悬挂台区责任牌、台区名称牌。(二)综合配电箱的安装(见图6)1、综合配电箱为台架式低压成套箱,全封闭,外壳为不锈钢壳体,具有防雷、过流保护、无功补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计量、测量等功能,并预留安装智能配变终端的位臵安装于低压电杆外侧台架上。2、配电箱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8米,台架坡度不大于1/100。3、配电箱内各出线应标注醒目线路名称标识4、配电箱一次母线采用铜排的应烫锡处理,压接螺丝两侧有垫片,螺母侧有弹簧垫片.5、配电箱二次控制线应集中布线,并用

13、塑料带及绑带包扎固定。6、采用无功自动补偿方式,补偿容量按单台变压器容量的10%40%进行配臵。7、配电箱低压出线应采用YJLV型低压电缆(截面按设计选定)。8、配电箱与台架采用角铁固定牢固。(三)、计量装臵安装变压器采用低压计量。在变压器低压柱上安装CT箱,在柱上变副杆安装电表箱,电表箱内安装多功能电子电能表和远抄终端(选用),从CT箱内引出控制电缆至电表箱.电表箱对地高度不小于1。8m. (四)、配电变压器进出线安装1、配电变压器高压进线采用JKLYJ-10-150绝缘导线,熔断器上侧、避雷器上侧用铜铝接线端子连接,用设备线夹与熔断器下侧和变压器高压桩头连接;柱上式变压器低压侧经高压杆时要

14、安装引线横担,使低压线路经过高压引下线的距离得到保证。2、户内式或柱上式变压器均采用低压电缆出线,变压器低压接线柱侧根据载流量安装铜铝接线端子或设备线夹。(五)、跌落式熔断器的安装(见图7)1、配电变压器的高压跌落熔断器应根据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确定熔丝.2、柱上式变压器高压侧熔断器安装高度为不低于6m;各相熔断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3、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下者,高压侧熔丝按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的23倍选择。4、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者,高压侧熔丝按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的1。52倍选择。(六)、避雷器的安装1、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应装设投切式避雷器,底部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应

15、不低于4。0,各相避雷器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0.5(见图8)2、避雷器的轴线应与垂直线成150-300倾角。3、避雷器应装设在熔断器与变压器之间,并靠近变压器。 4、为了防止反变换波和低压侧雷电波侵入,在低压侧也应装设低压避雷器。 5、避雷器下侧采用截面不小于252多股铜芯绝缘线(或不小于 352铝芯绝缘线或镀锌扁铁)连接在一起,再与接地装臵引上线相连接。(八)、接地装臵避雷器、变压器外壳及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低压综合配电箱和电表箱外壳必须接地。避雷器接地线宜单独从主杆引下至接地扁钢,设备外壳及变压器中性点沿副杆接地。接地体采用混合接地装臵,宜敷设成闭合环形.垂直接地体采用5052500热镀锌

16、角钢,水平接地体采用-505热镀锌扁钢。引出地面的接地扁钢宜引至台架槽钢下,距地面2.3m处。1、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下,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2、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 3、接地装臵施工完毕应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合格后方可回填土。4、变压器外壳必须良好接地,外壳 接地应用螺栓拧紧,不可用焊接直接焊牢。5、接地引下扁铁采用404mm镀锌扁铁,接地引下线距地面1.5m处用黄(10cm)绿(10cm)相间的相色漆进行喷刷。接地体露出地面30Cm处做一明显断开点,其搭接长度应为扁铁宽度的2倍,以便于检测使用(见图9)。6、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小于0。6m.

17、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三、低压线路部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导线的选取和使用1、低压线路主干线导线截面应参考供电区域饱和负荷值,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城镇低压主干线导线截面240MM2、185MM2,分支120MM2、95MM2;乡村低压主干线导线截面120MM2、95MM2,分支70MM2、50MM2.2、出线走廊拥挤、树线矛盾突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采用JKLYJ系列交联架空绝缘导线或集束导线;出线走廊宽松、安全距离充足、空旷的乡村地区采用裸导线。3、配电线路的最小线间距离(米):注:、括号内为绝缘导线数值;、1KV以下配电线路靠近电杆两侧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3)

18、、1KV以下线路采用集束导线时,档距不宜大于30m。二、电杆、拉线、基础:1、城镇和人口密集地区的的低压架空线路宜采用12米及以上混凝土电杆,其它地区宜采用10米及以上混凝土电杆,稍经不小于190MM;15 米及以上电杆分段,分段部分应做防腐处理。3、电杆的埋设深度(米)及埋深标识:电杆埋深标识线下边距离地面500mm(见图10)。4、0.4KV线路杆号标识距地面不低于2米,高度应保持一致。(见图11)。5、采用的横担按受力情况进行强度计算,选用应规格化,规格不应小于636,横担及附件应热镀锌。单横担应安装在受电侧,(安装详见图11)6、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采用4

19、50。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300(见图11),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线柱的倾斜角采用100200。7、拉线下把应采用地锚式拉线保护管5、采用的横担按受力情况进行强度计算,选用应规格化,规格不应小于636,横担及附件应热镀锌。单横担应安装在受电侧,(安装详见图11)6、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采用450。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300(见图11),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线柱的倾斜角采用100200.7、拉线下把应采用地锚式拉线保护管(见图12)8、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受力

20、情况计算确定。不应小于35mm2。9、空旷地区配电线路连续直线杆超过10基时,应装设防风拉线。三、绝缘子、金具(见图13)1、直线杆采用低压P10T针式绝缘子;2、耐张杆采用悬式绝缘子串。四、导线排列:1、1KV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宜采用水平排列。同杆架设的线路是同一电源,应有明显的标志。2、面对受电侧从左向右导线排列为:A、B、O、C。3、配电线路的档距(米):4、配电线路(裸铝线和绝缘线相同)最小线间距离(米):5、同杆架设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米):5、同杆架设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米)注:转角杆或分支杆如为单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米;如为双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

21、上排主干线横担为0.45米,距下排横担为0。6米。6、同杆架设绝缘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米)7、配电线路每相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1KV以下为0。15米;(2)、1KV10KV引下线与1KV以下配电线路导线间距离不小于0.2米.8、配电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KV10KV为0.2米; 、1KV以下为0。1米.9、引流线的连接:优先选用线夹。裸导线应采用并沟线夹或C型线夹,绝缘线应当采用穿刺线夹,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四、低压户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接户线部分技术要求11 1、接户线

22、是指从低压电网(400V)干线或支线的某一电杆引接到用户室外表箱的一段线路,应使用绝缘导线,在考虑三相负荷平衡的原则下,接户线可采用单相接入或三相四线接入集表箱方式.2、接户线的相线(A、B、C火线)和中性线(零线)从同一基电杆上引下,其长度不应大于25米.超过25米应加装接户电杆,沿墙敷设的接户线,两支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6米。接户线不应从高压线间穿过。接户线因跨越街道不具备架空条件需入地时,可采用铠装电缆穿管直埋敷设,两端出地面时均应穿不低于2米的热镀锌管,其根部深入地面下0。1米,上端应封堵。3、接户线固定端采用绑扎固定时,其绑扎长度应符合下表:不同导线截面连接时,其绑扎长度应以小截面导线

23、为准。4、导线截面按每户不低于4KW选择。铝芯绝缘导线截面不小于25MM2;铜芯绝缘导线截面不小于6MM2,应采用一户一零线,不采用公用零线接线方式.5、接户线下线采用下线架形式,下线架必须做热镀锌处理,接户线两端均应绑扎在绝缘子上,绝缘子和下线架按下列规定使用:采用蝶式绝缘子,下线架采用505的扁铁。(见图14)6、接户线与主干线连接:(1)、主干线是裸铝线的:连接长度应不小于上表3数值;(2)、主干线是绝缘线的: 每相采用型号相符的一个穿刺线夹连接。7、接户线线间距离:(1)、自电杆上引下,线间距离不小于0.15;(2)、沿墙敷设,线间距离不小于0。15。8、接户线的对地距离:(1)、对地

24、距离应不小于2.5;(2)、至路面的垂直距离:通车街道跨越公路、街道、和人行道的垂直距离,在电线最大孤垂时,公路不小于6m;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不小于3.5米;胡同(里、弄、巷)不小于3m。9、接户线与建筑物最小距离:(1)、与接户线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3m;(2)、与接户线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8m;(3)、与阳台或窗户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75m;(4)、与墙壁、构件的距离不小于0.05m.10、接户线与通迅线、广播线等弱电线路交叉时的距离:(1)、弱电线路在上方时,交叉距离不小于0.6;(2)、弱电线路在下方时,交叉距离不小于0。3。11、接户线进表箱应加装绝缘护套,

25、进表箱前导线应伏滴水弯,导线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导线外径15倍,采用聚氯乙烯(PVC)管加弯头.12、电能表应安装牢固,倾斜度不能超过1度,接线端子、电能表、漏电断路器之间连接线采用不小于6MM2铜芯绝缘线. 二、接户表箱技术要求及安装1、根据用电性质分表计量,室外计量表箱箱底距离地面不低于1。8m,集表箱进出线侧应安装电源明显断开装臵,进出线孔应配装绝缘护圈(见图15);2、用户电能表统一安装在表箱内,统一制作表箱编号、用户编号和产权分界点。3、电能计量箱应能满足各种电源进线方式:(1)、采用电缆进线时,应在箱内进线开关室可靠固定电缆及电缆接头;(2)、采用导线进线时,应采用穿线管敷设,穿线管

26、直径应为导线总直径的1。5倍,管径最大宜限制在50MM管以内,其穿线管插入箱内进线开关室内不小于0。02m并能可靠固定。五、品牌标识标准化建设管理规范(标识的安装要求及效果图)为认真贯彻国网公司、省公司关于深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提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精益化管理水平,公司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进行“四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施工工艺、统一标识制作,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品牌标识达到便利、美观、亮化的目的。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品牌标识推广应用手册(第三版)标准要求,特制定以下标准:一、线路标识类1、相序牌:中压线路用为200mm200mm;低压线路用为

27、150mm150mm;接户表用100mm100mm。二、配电台区名称标识类1、台架式配电台区采用户外写真、铝塑板材料制作及标准如图:2、配电台区变压器管理责任牌制作及标准如图:规格(240mmX180mm)4、开关标牌采用规格及标准如下:规格(长100mm、宽50mm)5、安全警示牌:二、表箱标识类1、产权分界点标牌标准及效果如下:规格(250mmX85mm)2、表箱牌标准及效果如下:规格(160mmX70mm)三、标识安装要求:1、台架式配电台区铭牌安装在低压配电箱门外侧中心处。 2、台架式铭牌安装尺寸可按现场实际确定,大小进行成比例伸缩。 3、出线标识牌安装在出线开关(交流接触器)中部. 4、照明、动力表箱牌安装在表箱居中位臵。 5、户号牌安装在电表观察孔下侧中部。 7、产权分界点牌安装在表箱出线口下侧100MM.8、中、低压工程相序牌安装在分支杆、转角杆、耐张杆、终端杆并固定牢固,接户表工程相序牌安装在农户第一支撑点上。9、安全警示牌安装在柱上变台架与主、付杆连接处。 附图:一、避雷器引下线安装规范避雷器引下线用150铜铝线鼻压接后与接地扁铁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