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梁与砼支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0355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梁与砼支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冠梁与砼支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冠梁与砼支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冠梁与砼支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冠梁与砼支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梁与砼支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梁与砼支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21.1围护结构概述21.2编制依据21.3场地环境2第二章施工部署32.1施工方法的确定32.2劳动力组织安排32.3施工机械设备表3第三章圈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43.1施工工艺流程43.2工艺流程说明53.2.1测量放样53.2.2破除车站基坑原路面和地连墙顶部混凝土53.2.3圈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钢筋绑扎53.2.4模板支立63.2.5混凝土浇筑83.2.6拆模、养护83.2.7后浇混凝土支撑处理9第四章冠梁与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04.1质量控制标准104.2质量保证措施13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与消防措施14市轨道交通3号线西苑立交站主体围护结构冠梁与砼支撑施工方案第

2、一章 工程概况1.1围护结构概述市轨道交通3号线西苑立交站位于人民西路与科华路交口,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冠梁梁与地下连续墙构成复合结构。车站沿基坑深度方向设置四道支撑,第一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其截面尺寸为600mm800mm,其余几道支撑为609mm的钢管支撑。为保证基坑开挖等施工时围护结构稳定性,安全度以与整体性,本车站地下连续墙顶部施做一道钢筋混凝土冠梁,冠梁高度1000mm,宽度13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为30mm,冠梁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为30mm。(附图1 混凝土支撑布置平面图)1.2编制依据1.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西苑立交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设

3、计图纸。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YB925897)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GB502991999(2003版)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5.钢筋焊接与验收规(JGJ182003)6.现场实际情况。1.3场地环境本车站北侧为新开发施工用地;南侧为万方药企仓库,建筑高为56层,基础形式为砼浇筑桩。影响车站主体冠梁与砼支撑施工的地下管线供电管沟尚未迁改出主体结构外(拟迁改至北侧附属结构外)。第二章 施工部署2.1施工方法的确定针对施工场地110KVA电力管沟未迁改的情况,冠梁与第一道砼支撑不能一次整体施工完成。结合施工进度的要求,本车站冠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时

4、采用分段施工,即:冠梁按30m左右分段施工,砼支撑先施工与冠梁的节点部位。砼撑锚入冠梁,冠梁与砼撑节点处一次浇筑,砼撑的施工缝设在距与冠梁节点3.54.5m处,剩余砼支撑待110KVA电力管沟迁改完成后再进行施工。2.2劳动力组织安排根据工程的特点与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设置组织机构,配备劳动定员,明确岗位职责,主要劳动力组织见表2-1:表2-1 劳动力组织表序号工种人数(名)主要工作容1值班技术人员2施工技术指导、质量记录2吊车司机1汽车吊车驾驶3钢筋工8负责钢筋加工与安装4模板工与砼工10负责模板安装与拆除、砼浇注作业其它辅助工作等5测量工1负责测量放线,高程控制6电工1负责施工中的涉电作业2

5、.3施工机械设备表冠梁与砼支撑施工所需主要配套机具设备见表2-2,其相关配置数量与所需技术性能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定。表2-2 主要机具设备表序号机具设备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用途1挖掘机卡特213C1台土方清运、挖装2钢筋切割机GQ401台钢筋加工3钢筋弯曲机GW401台钢筋加工4电焊机BX3-500AX-3003台钢筋加工5空气压缩机2台地连墙顶破除6振动棒3台混凝土浇注7自卸汽车6辆土石方外弃8潜水泵2台抽排水第三章 圈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3.1施工工艺流程先挖除地连墙顶土方,凿除地下墙顶劣质混凝土至设计墙顶标高,然后将混凝土支撑底标高以上土体全部挖除,再进行混凝土冠梁与砼支撑的制作。具体

6、工艺流程见下图: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定位出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中心位置破除基坑内路面、挖除土体破除墙顶部劣质混凝土,地墙检测冠梁与混凝土支撑钢筋绑扎安装冠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模板浇筑冠梁与支撑混凝土钢筋下料、加工循环施工管线改移后,剩余支撑混凝土图2-1冠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3.2工艺流程说明3.2.1测量放样(1)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计算出每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中线与冠梁交点处坐标,计算成果经技术负责人复核无误后进行测放,并报监理进行复核。(2)待车站基坑土体开挖至砼支撑底部后,立即将中心线引入坑,以控制底模与模板施工,确保钢筋混凝土支撑中心线的正确无误。(3)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浇注前

7、,将其顶面标高放样于模板面上,以控制钢筋混凝土支撑顶面标高。(4)待钢筋混凝土支撑模板拆除后,检查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中心线和平整度、垂直度是否符合设计与规要求。3.2.2破除车站基坑原路面和地连墙顶部混凝土(1)用液压锤破除导墙部位混凝土与车站基坑围的原砼路面。(2)开挖导墙部位与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底标高以上的全部土体。然后人工用风镐凿除地下连续墙顶的劣质混凝土,凿除至冠梁梁底标高,且保证地连墙顶部劣质混凝土全部凿除。在凿除地连墙顶部劣质混凝土时,为了减少运输工序,将凿除后的劣质混凝土直接弃于基坑,混凝土垃圾与基坑的土体一起外运。(3)地连墙顶部劣质混凝土凿除时要注意保护预埋测斜管与超声波检测管

8、,不要将其碰断。如测斜管或超声波检测管发生断裂,应与时用布或编织袋将其封堵、覆盖,严禁让泥土落入管中。地连墙顶部劣质混凝土在凿除到冠梁底标高时如没有全部凿除,将其全部凿除。3.2.3圈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钢筋绑扎(1)钢筋绑扎前应清点数量、类型、型号、直径,并对其位置进行测放后方可进行绑扎;(2)钢筋绑扎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进行;(3)钢筋绑扎前,应清理干净冠梁空间的杂物,若在施工缝处施工,还应把接缝处钢筋调直;(4)钢筋的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不得出现变形和松脱现象;(5)钢筋接头可用焊接或绑扎方式,单面焊接接头长度不少于10d;双面焊接接头长度不少于5d;焊接接头搭接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5

9、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少于35d,搭接处的中心与两端须分别用钢丝扎牢,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其搭接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50;(6)在绑扎钢筋接头时,一定要把接头先行绑好,然后再和其他钢筋绑扎;(7)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8)钢筋绑扎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3-1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项 目允许偏差(mm)箍筋间距20主筋间距列间距10层间距5(9)钢筋绑扎必须牢固稳定,不得变形松脱。(10)钢筋绑扎完成后先由项目部质检人员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2.4模板支立(1)圈梁与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模

10、板采用竹胶模板,模板支立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确保模板清洁光滑。(2)当混凝土支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整平、复测标高,保证底模的平整与高程位置。同时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以防底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沉降而影响混凝土支撑的质量),然后施作5cm厚的混凝土垫层或铺设竹胶板作为砼支撑底模。(3)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与截面尺寸。当拼缝10mm的要用老粉批嵌或用白铁皮封钉。模板安装时,模板应起拱1.5L(L为支撑跨度),本工程按30mm起拱。为保证模板接缝宽度符合标准要求,施工中应加强对模板的使用、维修、管理。(4)模板由侧模、主龙骨、次龙骨、平撑、斜撑等组成,主龙骨间距1

11、m,次龙骨间距0.3m,斜撑和平撑与主龙骨之间用扣件连接。斜撑和平撑与主龙骨之间用扣件连接,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在侧模侧底端应加设海绵条,保证模板可靠的承受支撑结构与施工的各项荷载。图2-2 模板构造图(5)模板支撑安装必须平整、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6)模板制作与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3-2 模板制作与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仪具轴线位置5经纬仪、钢尺截面部尺寸4,5钢尺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表面平整度5靠尺或塞尺(7)模板安装施工结束后报监理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8)模板拆除应根据设计和规规定的强度要求统一进行,未经技术部门

12、同意,不得随意拆模。3.2.5混凝土浇筑(1)根据图纸中关于混凝土强度的设计要求,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采用C35混凝土,冠梁混凝土采用C35P8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输送泵浇筑。(2)主管混凝土的试验人员一定要明确每次浇捣砼的级配、方量,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水泥、碎石、砂与外掺剂等要达到国家规规定的标准,与时与砼供应单位沟通信息。(3)砼浇捣前,施工现场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照明设备等应事先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模板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4)砼搅拌车进场后,应严把砼质量关。检查坍落度、可泵性是否符合要求,应与时进行调整,必要时作退货处理。(5)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

13、慢拔”,砼浇捣应分点振捣,宜先振捣料口处砼,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进行全面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插入深度,严禁采用振动钢筋、模板方法来振实砼。(6)在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干净模板杂物,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间距约为50cm,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大量汽泡产生为止,严防混凝土振捣不足或在一处过振而发生跑模现象。(7)圈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节点同时施工,分段分批浇筑,接头处新老混凝土接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凿毛处理,并将浇筑完预留钢筋上的残留混凝土与时清理干净,且其接头位置留在冠梁上。3.2.6拆模、养护(1) 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需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

14、击,防止混凝土面出现裂纹。(2)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3)混凝土试块按每浇筑100m3做一组。(4)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与支架。3.2.7后浇混凝土支撑处理(1)对砼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在浇筑砼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2)钢筋连接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按设计与规要求施工,确保钢筋连接质量。(3)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卸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振捣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注意事项: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

15、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与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见下图的顺序移动,但不能混用。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400mm),靠近模板边缘处为作用半径的0.5倍(200mm), 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又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与防止混凝土的漏振。浇注完毕

16、12h对后浇带进行养护,并保持15d以上。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采用塑料布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持续浇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与支架。(4)加强砼质量控制,避免出现砼出现以下质量通病: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模板有缝隙使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

17、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第四章 冠梁与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1质量控制标准 冠梁与混凝土支撑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见下表: 表4-1 钢筋工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与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GB50299-1999 2003年版)质量验收规的规定主控项目1钢筋进场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2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或其他专项检验3受力钢筋

18、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规规定4非焊接封闭环式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 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和规要求5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6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试件力学性能检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7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一般项目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2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当采用冷拉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3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起弯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4机械连接、焊接接

19、头的外观检查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的接头宜相互错开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 mm7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围,应案设计和规要求配置箍筋8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10箍筋净尺寸59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绑扎钢筋骨架长(mm)10宽、高(mm)5受力钢筋间距(mm)10排距(mm)5保护层厚度(mm)5箍筋、横向钢筋间距(mm)10钢筋弯起点位置(mm)10预埋件中心

20、线位置(mm)5水平高差(mm)3, 0表4-2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标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与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GB50299-1999 2003年版)质量验收规的规定主控项目1模板与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安装上层模板与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一般项目1模板接缝不应漏浆,与砼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前,模板杂物应清理干净。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平整光洁,不得采用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

21、、起砂或起鼓3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mm)3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mm)2外露长度(mm)+10, 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mm)10尺寸(mm)+10, 04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轴线位置(mm)5高程(mm)垫层+10,-20板(加预留沉落量)、柱+10,0截面部尺寸(mm)+4,-5高垂直度(%)柱0.1墙、变形缝端头0.2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mm)2表面平整度(mm)55侧模拆除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与棱角不受损伤表4-3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与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

22、2)质量验收规的规定主控项目1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取样与试件留置符合规要求2结构混凝土抗渗试件留置符合规要求3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4混凝土浇筑满足初凝时间和连续浇筑的要求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2浇筑完毕后,应与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有关规的规定。表4-4 混凝土支撑工程质量控制标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与编号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质量验收规的规定主控项目1支撑设置与预加应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开挖深度的防护

23、要求,支撑不得变形,支撑点连接牢固2支撑位置标高30mm平面100mm4.2质量保证措施人员组织与安排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与总工程师任正、副组长,成员由质量、施工、技术、物资、试验等部门负责人与各作业班长组成,组织质量管理工作。基层施工人员配备熟练的技术工人,并按工序组织工班,选择有丰富施工经验与一定管理组织才能的人员担任施工员与班组长。专业工种人员作到持证上岗。新工人、变换工种工人上岗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建立健全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作到每道工序的质量都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施工前,详细审核施工图

24、纸,发现问题,与时与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联系,尽快处理解决。严格技术交底制度。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文件、图纸与规,向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容交底,使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有据;施工阶段由经理部技术人员对该分项工程进行工程结构、工艺标准、技术标准与安全措施的交底;现场技术交底由作业层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工班长交底。施工技术交底,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交底资料必须详细准确、直观、符合施工规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交付使用,交底资料妥善保存备查。关键工序实施前要编

25、制详细的工艺细则与作业指导书,并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项目部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工班长、领工员等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找出在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与时改正。第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与消防措施(1)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2)加强防火管理,现场有足够的消防器材,防止火灾发生。(3)加强安全用电管理,现场禁止使用裸线,不得私架电线,加强用电线路和电焊机使用的检查,尤其是要在大风雨后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防止漏电等现象发生。(4) 施工时注意对监测装置和降水井点的成品保护。(5)焊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焊机必须采用接地和漏电保护装置,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6) 在进行混凝土破除施工时,其他人员必须远离作业区,避免被飞溅的碎块击伤。(7) 完成基坑临边围护,预留排水沟,做好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在冠梁施工过程中,做好栏杆埋件。(8) 加强明排水工作,保持现场的清洁卫生。(9)作业人员进入现场施工必须正确偑戴安全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